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豔萍
論文名稱: 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之研究
The process of illness and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 in women
指導教授: 鄔佩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6
中文關鍵詞: 女性憂鬱症患者
英文關鍵詞: depres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5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從社曾文化脈絡的觀點下,了解台灣女性憂鬱症患者其生病及復原歷程中的經驗,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以期能夠找出與其生病及復原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提供患者、患者家屬及助人專業者的參考。
    本研究之受訪者邀請自醫院精神科患者中被診斷為罹患憂鬱症的女性,且其在接受治療後,本人及醫生均認為其病情已大幅度改善者。在經聯繫邀請後進入研究。
    研究方法採質化研究取向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首先以半結構的訪談大綱,對三位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獲得受訪者對自己生病及復原歷程的敘說,之後將訪談內容轉謄為逐字稿。之後由於時間的限制,只作二位受訪者的資料分析。將二位受訪者敘說的內容作資料分析,再以分析完成的敘說資料,參考訪談日誌,分別寫出二位受訪者的生病及復原歷程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女性罹患憂鬱症深受社會文化環境因素所影響。其重要因素如:重男輕女的觀念、對女性的性別刻板化教育與期待、社會變遷下人生願望的失落、重大失落事件。
    二、不同年齡層的女性,由於其所身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因此與其罹患憂鬱症有關的相關影響因素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三、影響女性憂鬱症患者復原的因素主要有:自我的正向特質、求生存的力量與決定、將痛苦說出來、接受事實,放棄無法達成的期待、自我的正向改變、以正面的方式看待人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失落的調適、社會支持的介入、接受醫療的協助。
    最後,根據研究的結果,對醫療體系、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illness and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 in wome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d the roles that society and culture played in the process.
    The co-researchers were invited from female patients who have been diagnosed major depression by psychiatrist and now have recovery or improvement from depression.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ree co-researchers description of their experience about the process of illness and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limited tim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data of two co-researchers only. The interview data was transcribed and analyzed carefully. Then the life stories were written based on the analyzed data.
    Afterwards, two life stori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following finding were discussed:
    1. The risk factors about women' depression are affected by socialculture. For examples gender discrimination, gender stereotype education to women, the hopes lose by social changes, significant loss.
    2.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s depression differed by the ages and socialculture context associated with.
    3. Factors that helping women's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 were: the positive characters of personality, the power and decision of surviving, accept the fact and give up the expectation that can't carry out, the positive changes of self, face the life with positive attitude, finding the way for life, adjustment of loss, social support, seeking helping from medicin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2 第三節 名詞界定‧‧‧‧‧‧‧‧‧‧‧‧‧‧‧‧‧‧‧2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憂鬱症的心理社會相關理論‧‧‧‧‧‧‧‧‧‧‧4 第二節 憂鬱症的心理社會相關因素研究‧‧‧‧‧‧‧‧‧6 第三節 社會文化脈絡下的女性處境‧‧‧‧‧‧‧‧‧‧‧9 第三章 實施方法與步驟‧‧‧‧‧‧‧‧‧‧‧‧‧‧‧‧‧‧12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取向‧‧‧‧‧‧‧‧‧‧‧‧‧‧‧‧12 第二節 受訪者‧‧‧‧‧‧‧‧‧‧‧‧‧‧‧‧‧‧‧‧13 第三節 研究工具‧‧‧‧‧‧‧‧‧‧‧‧‧‧‧‧‧‧‧15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和程序‧‧‧‧‧‧‧‧‧‧‧‧‧17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和分析‧‧‧‧‧‧‧‧‧‧‧‧‧‧‧20 第六節 研究的可信性‧‧‧‧‧‧‧‧‧‧‧‧‧‧‧‧‧29 第七節 研究倫理上的考量‧‧‧‧‧‧‧‧‧‧‧‧‧‧‧31 第四章 她們的生命故事‧‧‧‧‧‧‧‧‧‧‧‧‧‧‧‧‧‧33 第一節 美君的故事‧‧‧‧‧‧‧‧‧‧‧‧‧‧‧‧‧‧33 第二節 蔡媽媽的故事‧‧‧‧‧‧‧‧‧‧‧‧‧‧‧‧‧91 第五章 研究結果‧‧‧‧‧‧‧‧‧‧‧‧‧‧‧‧‧‧‧‧136 第一節 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136 第二節 患者求醫經驗‧‧‧‧‧‧‧‧‧‧‧‧‧‧‧‧‧155 第三節 女性憂鬱症生病的相關影響因素‧‧‧‧‧‧‧‧166 第四節 女性憂鬱症復原的相關影響因素‧‧‧‧‧‧‧‧‧182 第六章 討論與建議‧‧‧‧‧‧‧‧‧‧‧‧‧‧‧‧‧‧‧‧199 第一節 討論‧‧‧‧‧‧‧‧‧‧‧‧‧‧‧‧‧‧‧‧199 第二節 建議‧‧‧‧‧‧‧‧‧‧‧‧‧‧‧‧‧‧‧‧‧206 參考文獻‧‧‧‧‧‧‧‧‧‧‧‧‧‧‧‧‧‧‧‧‧‧‧‧‧208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212 附錄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213 附錄三 謄稿保密同意書‧‧‧‧‧‧‧‧‧‧‧‧‧‧‧‧‧‧‧214 附錄四 檢核函‧‧‧‧‧‧‧‧‧‧‧‧‧‧‧‧‧‧‧‧‧‧‧215

    中文部份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84):台灣地區1995年婦女滿意度民意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女性學學會(民84):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台北市:時報出版社。
    朱嘉琪(民86):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德慧(民76):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
    吳紅鑾(民84):性別特質與女性憂鬱症之關係:路徑模式之應用。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黛(民86):憂鬱症病患出院後其家庭功能與家屬照顧需求相關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正修(民86):某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門診斷病患憂鬱症之盛行率與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一峰(民85):國中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狀況、鬱卒、憂鬱與尋求幫助、自殺傾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慧貞(民78):內因性與非內因性憂鬱症在腎上腺皮質素抑制反應、認知偏差及生活壓力上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民80):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民8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出版。
    陳清泉(民79):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彰惠(民86):從產後憂鬱談女性角色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收錄於1997性別與兩性研討會論文集。
    陳錫銘(民81):憂鬱的主要認知行為理論。諮商與輔導,81,6-10。
    陳艷紅(民86):台灣原住民青年生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光佩(民82):大學生的憂鬱情緒與歸因-憂鬱性歸因理論的驗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慧涵(民86):女性、親密關係與憂鬱。輔導季刊,33(1),21-25。
    楊順南(民85):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美玲(民82):憂鬱情緒成因研究—再探「心理衛生程式」之可行性。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芬(民85):無望型憂鬱理論下「特定易感受性假設」之驗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美凡(民84):大學生之憂鬱性歸因與知覺-憂鬱性歸因理論的驗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部份
    Basow, S. A. (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劉秀娟、林明寬譯,民85。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Beach, S. R. H. Sandeen, E. E.& O’leary, K. D. (1990).Depression in marriage. NY: Guilford press.
    Carson, R. C. & Butcher, J. N. (1992).Abnormal psychology and modern life.(9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Gilbert, P. (1992).Depression-the evolution of powerlessness. NY: Guilford press.
    Graham, H. (1984).Women, health and the family. NY: Harvester wheatsheaf.
    Helena, H. (1987).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depression. In R. Formanek & A. Gurian.(Eds.), Women and depression: a lifespan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
    Herman, J. L. (1992).Trauma and recovery.(楊大和譯,民84。創傷與復原。台北: 時報)
    Jack, D. (1987).Self-in-relation theory. In R. Formanek & A.Gurian(Eds.), Women and depression: a lifespan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
    Klerman, G. L. & Weissman, M. M. (1987).Gender and depression. In R. Formanek & A. Gurian.(Eds.), Women and depression: a lifespan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
    Miller I. W. , Norman W.H.& Dow W.G. (1988).Depression. In Blechman, E. A. & Brownell K.D(Eds.), Handbook of behavioral medicine for women. New York : Pergamon Books Inc.
    Patton, M.Q. (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London: Sage Publications.(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ayne, S. (1991).Women, health and poverty-an introduction. NY: Harvester wheatsheaf.
    Rollins, J. H. (1996).Women’s minds, women’s bodies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in a biosocial context. NJ: Prentice Hall.
    Thompson, J. M. (1995).Silencing the self-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 337-353.
    Unger, R. & Crawford, M. (1992).Women and gender:a feminist psychology. NY :Mcgraw-Hill.
    Walker, M. (1990).Women in therapy and counseling.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Worden, J. W. (1992).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2ed.).Great Britain: Routled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