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郁喜 Hung, Yu-Hsi |
---|---|
論文名稱: |
碎片化與創造性閱讀:洪郁喜水墨創作論述 Fragmentation and Creative Reading:Hung Yu-Hsi's Ink Art |
指導教授: |
李君毅
Lee, Chun-Yi |
口試委員: |
李君毅
Lee, Chun-Yi 阮圓 Aida Yuen Wong 白適銘 Pai, Shih-Ming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程代勒 Cheng, Tai-le |
口試日期: | 2024/06/06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5 |
中文關鍵詞: | 當代水墨 、碎片化 、創造性閱讀 、誤讀 、後現代 |
英文關鍵詞: | Contemporary Ink Art, Fragmentation, Creative Reading, Misreading, Postmodernity |
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 、 作品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9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4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水墨的當代性,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如何被認知,多年來已開展出許多討論的面向。這項擁有悠長發展歷史的藝術類種,因歷史沿革、詮釋選擇以及缺乏當代藝術理論支持而面臨存續斷裂的挑戰,致使如今與水墨有關的探討內容似乎似乎圍繞著脈絡「碎片化」(Fragmentation)和「誤讀/創造性閱讀」(Misreading/Creative Reading)等命題,水墨在當代語境中常被割裂成零散的碎塊,失去傳統慣習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這或許是水墨作為一種創作媒材與文化象徵留存至當代難以迴避的困境,然而與其閃避或忽略此種困境,或許可將之視為水墨已新生出當代特質的徵侯,並依此拓展出新的詮釋空間。
本研究以水墨的「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做為研究主軸及帶動創作思維的關鍵主題,透過對水墨藝術的重新詮釋和多元化表現,持續斟酌水墨在當代的角色和定位。第一章從文學、歷史、藝術、媒體的「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等多面向進行文化研究分析。第二章探討「觀看」與「閱讀」隨時代脈絡變化的現象,從受制於權威到讀者角色提升,進而導入一個由觀眾與創作者共享、共有的訊息交換空間。第三章挖掘訊息傳遞的媒介,從語言文字、符號、圖像的不確定性,到藝術家、藝術作品和觀眾間角色表達與理解的複雜性。第四章將「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納入個人創作討論,分析個人創作思維的建構,從水墨創作的當代思維途徑,發展出拼貼、擬仿與挪用的形式與技法方向。第五章則是依照個人的系列創作,分析五個系列的創作結構,並逐一介紹每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和動機。最後一章再次強調了誤讀的積極意義,認為誤讀不僅是理解上的偏差,更是創造性探索的重要途徑。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ink painting under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has been a question that people have discussed in recent years. This kind of art with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fragmentation of artistic context due to historical evolution, interpretation choices and lack of support from contemporary art theory. This has also led to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discussions on ink and wash seem to revolve around propositions such as "fragmentation" and "misreading/creating reading". Ink painting is often divided into scattered fragment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The integrity and coherenc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have been lost. This may be an unavoidable dilemma that ink as a creative medium and cultural symbol still exists in contemporary times. However, this dilemma cannot be avoided or ignored, but can be seen as emblematic of the new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of ink painting and expanded accordingly. Create new interpretation space.
This study takes the "fragmentation" and "creative reading" of ink art as the main research axis and the key themes that drive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and diversified expression of ink art, we rethink the role and positioning of ink in contemporary time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study takes the "fragmentation" and "creative reading" of ink painting a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conducts cultural research from multiple levels such as literature, history, art, and media.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viewing and reading with the times. Reading has shifted from being subject to authority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ole of the reader, introducing a space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creator. Chapter 3 explores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in the medium of messaging (language, symbols, and images) on the complexity of character express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artist, artwork, and audience.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creative thinking, starting from the way of thinking in contemporary ink creation, and developing forms and techniques of collage, imi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Chapter 5 takes personal series creation as the main line, analyzes the creative structure of the five series, and introduces the creative concepts and motivations of each work one by one. The last chapter once again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misreading, arguing that misreading is not only a cognitive bia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of creative exploration.
【中文論著】
文天祥。《文天祥詩集校箋(全四冊)》。臺北:中華書局。2017。
文建會策劃。《臺灣現代美術大系》。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
王南溟。《藝術必須死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王家驥。〈從反聖像到新聖像一後解嚴時期的臺灣當代藝術〉。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一當代藝術穿越九〇年代》。臺北。木馬文化。2001。
王嘉驥。〈斷接重構:楊世芝的藝術轉變〉。《楊世芝作品集》。臺北: 赤粒藝術。2021。
王鵬。潘光花。高峰强。《經驗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2009。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石守謙。《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臺北:石頭出版。2019。
白居易。《白居易文集校注(全四冊)》(簡體)。臺北:中華書局。2017。
字典編輯委員會。《康熙字典(全套)》。新北:世一文化。2022。
吳冠中。《筆墨等於零》。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呂澎。《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0。
宋人撰。《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海:世界書局。2011。
李玉玲發行、吳慧芳執行編輯。《水墨曼陀羅》。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7。
李生龍。李振興。《新譯墨子讀本(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10。
李君毅。《心印臺灣: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21。
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孟子。張博。趙毓龍。《孟子》。臺北:萬卷出版公司。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77。
胡廣。〈孟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 199 四書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范曄。李賢。《後漢書(上、中、下三冊不分售)》。新北:臺灣商務。2010。
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唐石生出版策畫、姚震西、白樺責任編輯。《第一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文集》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1998。
班固。顏師古注。《漢書(全十二冊·繁體版)》。臺北:中華書局。1962。
高千惠。《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20。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新北:頂淵文化。2008。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高名潞。《另類方法另類現代》。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2002。
高談文化編輯部。《論語》。新北:九韵文化。2013。
張羽。《終結水墨畫!從水墨畫到水墨》。臺中:大象藝術空間。2010。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張乾元。《「後現代」語境下的中國藝術海外傳播》。北京:中國書店。2019。
曹玉林《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更新版)》。臺北:易博士文化。城邦文化出版。2018。
惲敬。《大雲山房文稿》。上海:世界書局。1937。
湯可敬。《說文解字(全五冊)》。臺北:中華書局。2018。
黃光男策畫。張繼文、黃冬富、劉瑞寬、胡懿勳、黃光男合著。《臺灣美術發展史/臺灣水墨畫》。 2013。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專。〈石果「圖式革命」的意義〉。《當代水墨藝術》叢書1。中國: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
瑪格麗特.A.羅斯。《戲仿–古代、現代與後現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臧晉叔。隋樹森。《元曲選(附外編)(全七冊)》。臺北:中華書局。2021。
劉永仁執行編輯。《現代水墨在臺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8。
劉永仁執行編輯。《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1。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詮》。臺北:書林書版有限公司。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出版。1991。
蕭瓊瑞著。劉永仁主編《水墨變相一「現代水墨」在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發行。2008
錢宗武、江灝譯。《尚書》。臺北:臺灣書房。2009。
鍾家驥《水墨畫新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韓兆琦。王子今。《新譯史記:名篇精選(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21。
【翻譯論著】
布希亞。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文化。1998。
布魯姆。黃燦然譯。《如何讀。為什麼讀》。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弗里德里希.尼采。安婕工作室譯。《悲劇的誕生》。新北:華滋出版。2017。
弗朗索瓦.多斯。馬勝利譯。《碎片化的歷史學:從《年鑒》到”新史學”》。200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弗瑞德呂希.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秋風譯。《資本主義與歷史學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皮亞傑(Jean Piaget)。李政賢譯。《發生認識論:人類認知與知識建構的發生學原理》。臺北:五南出版,2019。
伊哈布.哈桑。劉象愚譯。《後現代轉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安伯托.艾可。吳燕莛譯。《誤讀》。臺北:皇冠文化。1995。
老子。雅瑟譯。《老子。道德經全本典藏版》。臺北:海鴿文化。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沈語冰譯。《藝術與文化》。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22。
李歐塔。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 關於知識的報告》。臺北:五南圖書。2019。
杜樸、文以誠。張欣譯。《中國藝術與文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20。
尚.布希亞。車槿山譯。《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尚.布希亞。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麥田出版。2021。
尚.布希亞。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文化。1998。
居伊.德波。張新木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杰弗裡.巴拉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楊豫譯。《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哈羅德.布魯姆。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臺北:駱駝出版。1995。
哈羅德.布魯姆。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貢布里希。楊成凱、李本正、范景中譯。《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20。
貢布里希。霍赫伯格。布萊克等。錢麗娟譯。《藝術、知覺與現實》,新北市:遠足文化。2021。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呂彭譯。《論藝術裡的精神》。臺北:丹青圖書。2020
張忠綱。趙睿才。綦維注譯。《新譯杜甫詩選(五版)》。臺北:三民書局。2022。
理察.L.格里高利(Richard L. Gregory)。瞿錦春、張芬芬譯。《視覺心理學》。2009。臺北:五南出版。
雅克.德里達。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典藏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雅克.德里達。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詹明信。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時報文化。1998。
詹明信。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出版。2004。
詹明信。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雷蒙.威廉斯。吳松江、張文定譯:《文化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高達美。洪漢鼎譯。《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臺北:五南出版。2023。
德希達。張寧譯、國立編譯館主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
魯道夫.阿恩海姆。騰守堯譯。《視覺思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魯道夫.阿恩海姆。騰守堯譯。《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邁克爾.佩恩(Michael Payne)。李奭學譯、國立編譯館主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
瞿錦春。張芬芬譯。《心理、諮商與輔導-認知心理學》。臺北:五南文化。2014。
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J. Sternberg)。 卡琳.史坦伯格(Karin Sternberg)。李宏鎰譯。《認知心理學 (第7版)》。臺北:雙葉書廊。2017。
羅蘭.巴爾特。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時報文化。1990。
蘇珊.朗格。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中文期刊】
王家驥〈道隱蹤藏:藝術史終結後的筆墨藝術〉。《典藏•今藝術》146期。2004。
吳宥鋅。〈從文化研究到流行時尚的創作視域-吳宥鋅創作論述與實踐〉。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1。
李小山。〈中國畫之我見〉。《江蘇畫刊》。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第7期。
李佳蓉。李俊儀。〈隱喻影像之視覺意象認知及其藝術教育意涵〉。《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十五卷第二期。2019年六月。
邱振岳。〈試析潘諾夫斯基之圖像學研究法及其在藝術鑑賞之功能〉。《大葉學報》。第十卷第二期。2001年。
施世昱〈二十一世紀臺灣藝術的思考方法與方向〉。《臺灣美術》64期。國立臺灣美術館。2006。
洪月女。〈以古德曼的閱讀理論探討中英文閱讀之異同〉。《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1期。
倪再沁〈中國水墨.臺灣趣味一臺灣水墨發展之批判〉《雄獅美術》244期。臺北。1991。
徐悲鴻。〈中國繪畫改良之方法〉。轉載自徐伯陽、金山合編《徐悲鴻藝術文集》(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7。
袁金塔〈麥當勞叔叔與檳榔西施一當代臺灣大眾文化對水墨的衝擊〉。《2002年水墨畫理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出版。2002。
馬敘倫。《史學大同說》。《政藝通報》1903年第16號。
啟功:《孫過庭〈書譜〉考》。收入《啟功全集‧論文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張維晏。〈艾未未 Through 初探:以 Saussure 符號學(Semiotics)理論為途徑的視覺藝術詮釋謅議〉。《議藝份子》。第19期。
張蕙慧。〈從情感與形式論蘇珊朗格的音樂本體論〉。《新竹師院學報》。第20期。民國94年。
莊連東〈邊緣的主流一新世紀(2000年以後)臺灣水墨畫的疏離意識〉。《藝術創作論壇》第6期。嘉義大學出版。2008。
陳建發。〈當代文化語境下的臺灣水墨畫創作危機思考與創作方法論觀念之建立探討〉。《華南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報》。第四期。
傅抱石。〈政治掛了帥。筆墨就不同了—從江蘇省中國畫展覽會談起〉。《美術》。北京: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1959年第1期。
曾齋良〈黎明前的暗暝一從第二屆現代水墨畫展論建構臺灣「主體性藝術」〉。王蓮曄主編《美育》98期。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發行。1998。
菲利普.讓.魯桑 (Philippe jean Roussin), 〈作者、權威和著作權(Author, Authority and Authorship)〉, 《哲學與文化月刊》。498期。2015。頁3。
馮爾康。〈深化與拓展〉。《歷史研究》。1993年第2期。
黃庶。〈伐檀集〉。《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楊文金。陳世文。李哲迪。任宗浩。古智雄。〈以閱讀困難觀點探討漢、英語科學論述之語意差異一以觀念物理文本為例〉。《科學教育學刊》。第十六卷第二期。2008年。
劉昌漢〈不賞碧山暮。秋雲暗幾重一從當代視角思考水墨美學的筆墨異境與歧境〉。臺北。《藝術家》398期。2008。
蔡昭儀〈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的主體與認同觀照一初探〉。《臺灣美術》64期。臺灣美術館發行。2006。
賴國棟。《法國史學轉型的歷程—評《多元歷史:法國對過去的建構》》。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2005。
謝東山、朱佩儀〈前衛水墨一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出路〉。黃朝湖等著《彩墨藝術文選》。台中。台中市文化局出版。2003。
鍾一。〈不完全藝評(More than art critique)—由格林伯格《藝術與文化》談起〉。《議藝份子》。第21期。
徐復觀。〈現代藝術的歸趨--答劉國松先生〉。《聯合報》。年 1961 年 9 月 2日及 3 日
劉國松。〈談繪畫的技巧〉。《星島日報》。1974年11月17日。
郭實渝。〈探討研究語言隱喻與教育關係的理論基〉。《歐美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四期。1997年12月。
麥秋鳳。〈于右任的書法造詣極對臺灣碑學的貢獻〉。《中華書道第二十期》。中華書道學會1998年6月。
傅士珍。〈德希達與「悅納異己」〉。《中外文學》。第34卷第8期。2006年1月。
張慶仁。〈人文社會科學量表的建構觀點及策略〉。《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九期。義守大學。2006年12月。
孫式文。〈隱喻與數位文化:由傳播與價值批判的角度省思〉。《新聞學研究》。第108期。2011年7月。
高國魁。〈布希亞的影像藝術:虛擬現實和實境電視〉。《現代美術學報》。第29卷。2015年5月。
王晴佳。〈解構與重構―近二十年來臺灣歷史意識變化的主要趨勢〉。《漢學研究通訊》。總100期。民國95年11月。
【西文論著】
Alex Potts, “Sign”in Robert S. Nelson and Richard Shiff ed.,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Secon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Clement Greenberg, “The New Sculpture”, Art and Culture.
Jean–François Lyotard. “Lessons in Paganism” in A. Benjamin (ed.), The Lyotaed reader. London: Blackwell.
Mieke Bal and Norman Bryson, “Semiotics and Art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Vol. 73, No. 2 (Jun., 1991)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Rumelhart, D. E. (1980).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In Spiro, R. J., Bruce, B. C., & Brewer, W. F.,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p. 33–5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umelhart, D. E., & Ortony, A. (1977).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memory. In Anderson, R.C., Spiro, R. J., & Montague W. E. (Eds.), 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in memory (pp. 99-13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網路資料】
皮道堅,〈全球化與都市化背景下的中國水墨藝術〉,《北京文藝網》,2012.10.12發表,http://www.namoc.org/×wz×/yjdt/yj2012/201210/t20121012_165122.htm。
陳香君,〈梅丁衍訪談記〉,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36/101/23
錢玄同,《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4%B8%AD%E5%9C%8B%E4%BB%8A%E5%BE%8C%E4%B9%8B%E6%96%87%E5%AD%97%E5%95%8F%E9%A1%8C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550&la=0&powerMode=0
“Sunderland marathon course was 264m short”BBC NEWS, 2013年5月10日。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tyne-2248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