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幸紋
Hsing-Wen Tsai
論文名稱: 尋找那片綠草如茵~以學生為本的高關懷青少年自然體驗課程初探
In search of the green grass field: designing a student-centered natural experience program for high risk students
指導教授: 王順美
Wang, Shun-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自然體驗高關懷青少年
英文關鍵詞: nature experience, high-risk yout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2007年本人親身參與設計並實施之台北縣樹林中學國中部「高關懷彈性課程」之自然體驗課程作為案例,以完全參與的角色進行參與觀察,分析課程設計的理念、過程,以及對於學生參與情形的觀察及訪談,探討自然體驗課程的實施對於高關懷學生帶來的影響,並基於此經驗,對往後有意發展類似之自然體驗課程的教師提出建議。
    本課程是由三位校外教師所設計,皆具有豐富的登山與自然觀察經驗,並曾與高關懷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接觸。本課程的場域以生態豐富的步道為主,有時會在農場等半人工的環境進行。本研究以10名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為對象,這些高關懷學生的共同起點行為包括有出缺席不穩定、偏差行為、情緒不穩定、學業成就低落等。本研究的課程是每週一天,為期一學期的課程,事先設計規劃並保有足夠的彈性,讓青少年有自主學習的機會。
    研究發現,高關懷學生的參與阻力強,透過適當的準備、引導配伴能幫助他們進入自然;在自然環境寬敞的空間,以及生物的主動親近下,高關懷學生在情緒上顯得較為放鬆,情緒恢復得較快速。在肢體上也較願意開放自己,甚至在與生物的互動過程中、及自然地景喚起的熟悉感,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重建完整的自我。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nature experience program for high-risk students I co-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or the New Taipei Municipal Shul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2007. As a complete participant of the program, I explore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not only by analyzing and examining the idea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but also by observing and interviewing students during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wishing to develop similar nature experience program was proposed in the final section.

    This program is co-designed by three teachers who are experienced mountain climbers and nature explorers, but their experience with high-risk students vary in degrees. The classes usually took place at trails rich with flora and fauna, and sometimes at semi-artificial environment such as farms. This research targeted at 10 9th-grade students, who had the same entry behaviors including unstable attendance, deviant behaviors, unstable emotions, and poor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is once-a-week, one-semester program is planned in advance while maintain enough flexibility which enabl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ropriate preparation and guidance will help students go into nature, despite obstacles in getting high-risk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ural open space and approached actively by living creatures, the high-risk students appeared more relaxed, and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recovered faster. They were more willing to stretch their bodies, an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living creatures and the familiarity aroused by the nature environment, they were even able to review their past experiences and reconstruct their self-identity.

    內容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界定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高關懷青少年 7 第二節 青少年與自然的關係 13 第三節 帶領青少年接觸自然的要點 19 第四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理論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角色 32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5 第五節 三角檢核與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結果 43 第一節 編織草地~課程的產生 43 第二節 進入之前~活動前的準備 51 第三節 進入草原~自然體驗課的一天 54 第四節 與自然親密接觸 60 第五節 高關懷青少年的變化 75 第六節 拿掉偏見的眼鏡—面對青少年的偏差行為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107   圖目錄 圖 1 各類課程定義的性質 23 圖 2 研究架構圖 25 圖 3 參與者角色關係圖 34 圖 4 研究者的角色 42 圖 5 課程設計模式圖 47 圖 6 高關懷自然體驗課程架構圖 89 表目錄 表 1 非行少年展現的行為特質及治療技巧 8 表 2 樹林中學國中部96學年度「自然體驗課」活動地點 26 表 3領隊場地勘查會議總表 36 表 4 校方會議開會總表 36 表 5 訪談領隊教師歷程表 37 表 6 訪談學校相關人員歷程表 38 表 7 訪談學生歷程表 39 表 8 資料類別與代碼說明表 40 表 9 自然體驗課程一天時間流程 49 表 10 自然體驗課第十一週場地描述及活動規劃 50 表 11 交通花費時間統計總表 55

    Ashford.J.B.,Lecroy C.W.& Lortie.K.L.(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張宏哲、林哲立譯)。臺北:雙葉。
    Cornell, J.(2005)。共享自然的喜悅(方潔玫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9)。
    Hammerman,D.R., Hammerman,W.M.,Hammerman,E.L.(1999)。戶外教學(周儒、呂建政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Newman,P & Newman,B(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郭靜晃、吳幸玲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1)。
    Louv,Richard.(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郝冰、王西敏譯)。台北:野人(原著出版年:2005)。
    Nebbe, Linda L.(1998)。大自然導師-自然在心理治療、諮商和教育上的運用(陳志雄、鍾慧元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
    Patton,M.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Wilson, E.O.(1997)。大自然的獵人(楊玉齡譯)。台北:天下(原著出版年:1994)。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若水譯)。台北:桂冠。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0)。生態心理學(原著主編:Roszak, T & Gomes, M. E & Kanner, A. D.)。台北:荒野保護協會。(原著出版年:1995)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王貞懿(2007)。冒險式諮商影響高關懷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何孟軒(2006)。以冒險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方永泉(2006)。J. Huiinga「遊戲人」的觀念在教育美學上的啟迪。中等教育,57:4,26-45。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47-69。
    石泱、連綠蓉(2006)。家庭與學校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一至國三的縱貫性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51-76。
    思凱(2002)。臨床心理學辭典--非行。諮商與輔導,198,10。
    洪雅琴(2001a)。危機青少年發展困境之探討(上)。諮商與輔導,190,12-16。
    洪雅琴(2001b)。危機青少年發展困境之探討(下)。諮商與輔,191,21-25。
    洪嘉文(2001)。運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中華體育。143。8-16。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
    周愫嫻(2004)。社會階級與少年偏差行為關係。犯罪學期刊,7:1,31-47。
    胡斐瑜(2007)。高危機青少年的自我效能與復原力。諮商與輔導。256,24-29。
    許世璋 (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1。
    許惠卿(2006)。生態心理學的教學設計。中等教育。57:5,172-179
    黃啟明(2002)。國民中學高關懷學生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期望參與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2,215-228。
    陳佩鈺、林杏足(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復原力之探討。輔導季刊,40:3,32-41。
    陳惠美、黃雅鈴(2005)園藝治療之理論與應用。中國園藝,51:2,135-144。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張盈堃(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問題陳顯--從批判教育學的角度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8,240-253。
    張碧凰、胡志蘭、邱金蓮(2006)。自然探索團體於青少年精神日間留院中心之復健療效。北市醫學雜誌,3:7,748-755。
    喻肇青(2001)。向孩子學習:「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43-78。
    廖經台(2002)。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29-41。
    蔡宗晃、朱秀琴(2005).非行少年的團體角色扮演分析治療.諮商與輔導,238,47-51。
    劉淑燕、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與一般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中正教育研究,4:2,37-56。

    臺北縣96年度國民中學高關懷班實施計畫:第一階段。(2006)。

    Gough, N. (1987). Learning with environments: towards an ecological paradigm for education. In I. Robottom (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possibility (pp. 47-67). Victoria,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Kahn, P. H, Jr. (199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Children’s Affiliation with Nature. Developmental Review, 17, 1–61.
    Kahn, P. H, Jr. (1999). The human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Kahn, P. H, Jr. (2002). Children’s affiliations with natur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generational amnesia. In P. H. Kahn, Jr & S. R. Kellert (Ed.), Childern and nature: psychological, sociocultral, and evolutionary investigations (pp. 93-11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Kellert , S. R. (2002).Experiencing nature: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evalua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In P. H. Kahn, Jr & S. R. Kellert (Ed.), Childern and nature: psychological, sociocultral,and evolutionary investigations (pp. 117-15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Kaplan, Richel & Kaplan, Stephen (2002),Adolescents and the Nature Environment: A Time out? P. H. Kahn, Jr & S. R. Kellert (Ed.), Childern and nature: psychological, sociocultral, and evolutionary investigations(pp.227-25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Thomashow, C.(2002). Adolescents and ecological identity: attending to wild nature. In P. H. Kahn, Jr & S. R. Kellert (Ed.), Children and nature: psych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evolutionary investigations (pp. 259-27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Winter, D. D. N. & Koger S. M. (2004). The psycholog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2nd ed.). Mahwah, New Jersey.
    Brody, M (2005). Learning in natur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1(5), 603-6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