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士弘 |
---|---|
論文名稱: |
唐末到北宋中葉兵變性質演變的研究 |
指導教授: | 廖隆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兵變 、唐宋變革 、武人研究 、以文領武 、募兵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4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歷史在唐宋之間出現極大的變革,其中由於募兵制度的普及,因而武人群體的崛起變成其中一種顯著的現象。然過過去學界對於唐宋武人的認識,受限於當代人本於自身價值立場的評價,大多流於片面的批判,相信武人本身缺乏自律的性格。故本文主旨在於考察唐末到北宋中業兵變性質的演變,希冀透過對兵變這一類特殊歷史事件的觀察,而能對這段期間的武人有更深刻的理解。
而本文從武人發動兵變的動機及使用暴力的強度兩種角度切入,發現由於歷史情境的不同,唐宋之間兵變性質並不一致。原本中唐的藩鎮體制中,兵變是藩帥與鎮軍解決雙方利益衝突的手段,但到了唐末卻變為基層軍士意圖改變自身政治地位的投機性行為。而五代軍士擁立皇帝的動機,並非單單只是覬覦新任君主帶來的好處,原有皇帝帶給他們的不安才是觸發他們甘冒性命之危而去支持政變的主要理由。入宋之後,兵變的性質從國家與軍士零和性質的戰爭轉變彼此之間對於合理性的爭執與協調,因此有著朝向非暴力體制內抗爭的趨勢。這樣的趨勢導源於文人力量的復甦,讓他們得以國家與武人之間的衡平者身分介入兵變,進而緩和了衝突的規模與強度。只是文人的軍事信念未必盡符武人的利益,是以當宋廷對外情勢緊迫之時,武人與文人的暴力衝突仍不可免。
一、 史料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上海:商務,1936,四部叢刊初編。
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1964。
王夫之,《讀通建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王明清,《揮塵錄》,四部叢刊三編,台北:台灣商務,1966。
王欽若主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王稱,《東都事略》,台北:中央圖書館,1991,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
王應麟,《玉海》,京都:中文,1986,中日合璧本。
王巖叟,《忠獻韓魏王家傳》,北京:線裝書局,2003,明正德九年張士隆刻本。
包拯,《孝肅奏議》,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明萬曆四十明曹郡何應瑞重刊本。
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皮日休,《皮子文藪》,台北:商務,1965,四部叢刊正編本。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京都:中文,1977,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何坦,《西疇老人常言》,台北:新興,1969,百川學海本。
吳縝,《新唐書糾謬》,台北:台灣商務,1966,四部叢刊三編。
呂中,《大事記講義》,台北:商務,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
呂祖謙編,《皇朝文鑑》,台北:台灣商務,1965,四部叢刊本。
呂溫,《呂衡州文集》,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
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廣雅叢書本。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攸,《宋朝事實》,台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
李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林駉,《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台北:新興,1970。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1983。
姚汝能,《安祿山事跡》,北京:中華書局,2006,與《開元天寶遺事合刊》。
胡宿,《文恭集》,台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
范祖禹,《范太史集》,台北: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商務,1987。
康駢,《劇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叢書集成初編本。
張方平,《張方平集》(鄭州:中州古籍,2000)
張知甫,《可書》,台北:藝文,1968,百部叢書集成。
張詠,《張乖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
張載,《張子全書》,台北市:台灣商務,1968
章如愚,《山堂考索‧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
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傅良,《歷代兵制》,台北:廣文,1969。
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台北:新文豐,1989,叢書集成續編。
曾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曾鞏,《隆平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康熙四十年七業堂刻本。
黃休復,《茅亭客話》,台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67,四部叢刊正編。
董誥等輯,《全唐文》,台北:大通,1979。
趙紹祖,《新舊唐書互證》,台北:藝文書局,1964。
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2001,校證訂補本。
劉子羽,《屏山集》,台北: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獨孤及,《毘陵集》,台北:台灣商務,1965,四部叢刊。
錢若水,《太宗皇帝實錄》,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韓琦,《安陽集》,台北:商務,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
韓愈,《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4。
羅隱,《羅詔諫集》,台北:藝文,1968,百部叢書集成。
羅隱,《讒書》,台北:商務,1981,宛委别藏本。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蘇軾,《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龔鼎臣,《東原錄》,台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
二、 專書
1. 中文專書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上海:上海書店,2002。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增訂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
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陳俊強,《皇恩浩蕩 : 皇帝統治的另一面》,台北:五南,2005。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商務,1937。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台北:五南,2006。
陳鋒,《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2004。
曾瑞龍,《北宋种氏將門之形成》,香港,中華書局,2010。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1998。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 : 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2009。
趙冬梅,《文武之間─宋代武選官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劉知漸,《王則起義》,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
鄧小南,《祖宗之法 :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763-899)》,台北:五南,2008。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1930年初版、1991年修訂17版。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的得失》,台北:東大,1977。
戴建國,《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2. 日文專書
小岩井弘光,《宋代兵制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
日野開三郎,《唐末混乱史考》,東京:三一書房,1996。
日野開三郎,《唐代藩鎮の支配体制》,東京:三一書房,1980。
堀敏一,《唐末五代变革期の政治と经済》,東京:汲古書院,2002。
3. 英文專書
Wang, Gungwu , Divided China : preparing for reunification, 883-947, New Jersey : World Scientific Pub., 2007.
三、 論文
1. 中文論文
方震華,〈軍務與儒業的矛盾──衡山趙氏與晚宋統兵文官家族〉,《新史學》,17卷2期(2006.6),頁1-54。
王世宗,〈南宋高宗朝變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王育濟,〈世宗遺命的匿廢和陳橋兵變〉,《史學月刊》,1994年第1期(開封,1994.1),頁28-31、38。
王育濟,〈論”陳橋兵變”〉,《文史哲》,1997年第1期(濟南,1997.1),頁18-24。
王德權,〈唐五代(712~960A.D.)地方官人事遞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王德權,〈「士人入仕」的再詮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一個側面〉,《漢學研究》,第26卷第2期(台北,2008.6),頁93-96。
王賽時,〈論唐朝藩鎮軍隊的三級構成〉,《人文雜誌》,1986:4(西安,)頁123-125。
池麗梅,〈荊溪湛然與袁晁之亂〉,《普門學報》,第34期(台北,2006.7),頁103-111。
何冠環,〈宋初三朝武將的量化分析─北宋統治階層的社會流動現象新探〉,《食貨月刊》16卷3、4期合刊(1986),頁19-31。
何冠環,〈論宋初功臣子弟馬知節(955-1019)〉,廖伯源主編,《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1998,頁261-303。
何冠環,〈敗軍之將劉平(973-1040後)─兼論宋代的儒將〉,《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8期(1999),頁103-135。
吳天墀,〈北宋中期的王則起義〉,《歷史教學》,1957:5(天津,1957.5),頁10-15。
李文治,〈北宋民變之經濟動力〉,《食貨半月刊》,4:11(上海,1936.11),頁16-36。
李華瑞,〈慶州兵變與王安石變法〉,李華瑞著,《宋夏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2006,頁129-135。
孟憲玉、張利,〈論張永德的軍事才能及對宋朝建立的貢獻〉,《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8:1(開封,2008.1),頁121-126。
金毓黻,〈宋代兵制考實〉,《國立中央大學文史哲季刊》,第1期(1953.7),頁165-185。
柳立言,〈宋初一個武將家族的興起──真定曹氏〉,《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39-88
柳立言,〈篡奪與禪讓:陳橋兵變與父堯子舜〉,《歷史月刊》,79期(1994),頁60-67。
柳立言,〈從御駕親征看宋太祖的創業與轉型〉,《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頁151-152。
高明士,〈唐朝的文和武〉,《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8期(1998.6),頁145-166
張天虹,〈”河朔故事”再認識:社會流動視野下的考察─以中晚唐五代初期為中心〉,嚴燿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8,頁194-241。
張志康、鄭世賢,〈論"民變"、"兵變"的社會經濟背景〉,莊昭責任編輯,《宋史論集》,許昌:中州書畫社,1983,頁345-362。
張其凡,〈《大事記講義》初探〉,《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1:2(廣州,1999.3),頁60。
張明福,〈試論北宋慶曆年間的兵變〉,《山東師院學報》,1980:2(濟南,1980),頁49-54。
張國剛,〈唐代藩鎮軍將職級考略〉,《學術月刊》,1989年7期(上海,1989.7),頁71-76、封三。
曹福鉉,〈宋代對官員的郊祀賞賜〉,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第6輯(2005.4),頁66-83。
陳守忠,〈試論北宋初年四川地區的士兵暴動與農民起義〉,《甘肅師大學報》,1978:3(蘭州,1978.3),頁36-41
陳汝衡,〈北宋王倫起義〉,《歷史教學》,1963:3(天津,1963.3),,頁44-45。
陶希聖,〈宋代的各種暴動〉,《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1:2(桂林,1934.11),頁671-681。
曾瑞龍、趙雨樂,〈唐宋軍政變革史研究述評〉,包偉民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務,2004,,頁169-182。
程民生,〈論北宋驕兵的特點及其影響〉,《史學月刊》,1987:3(鄭州,1987.3),頁24-29。
黃清連,〈宋威與王、黃之亂──唐代藩鎮對黃巢叛亂的態度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1-37。
黃寬重,〈中國歷史上武人地位的轉變:以宋代為例〉,《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台北:新文豐,1990),頁387-399
黃寬重,〈酈瓊兵變與南宋初期的政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本1分(台北,1989.3),頁93-121。
黃寬重,〈宋代變亂研究的檢討〉,《南宋軍政與文獻探討》,頁225-307,
賈大泉,〈論宋代的兵變〉,鄧廣銘、程應鏐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82,頁453-461。
漆俠,〈宋太宗與守內虛外〉,《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頁161-170。
趙旭,〈論唐宋之際登聞鼓職能的強化及影響〉,《唐史論叢》,第11輯(2009),頁30-45。
齊勇輝,〈階級之法的淵源〉,《文獻》,1991.2(北京,1991.7),頁114-118。
劉子健,〈略論宋代武官群在統治階級中的地位〉,《靑山博士古稀紀念宋代史論叢》,東京:省心書店,1974,,頁477-487。
劉子健,〈從儒將的概念說到歷史上對南宋初張浚的評論〉,《國史釋論》(台北,食貨,1988),頁481-490。
蔣復璁,〈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大陸雜誌》,第9卷第7期(1954.10),頁217-236。
鄧廣銘,〈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與當時積弱積貧和農業生產的關係〉,《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4期(北京,1980.8),頁61-77。
鄧廣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頁79-93。
鄧廣銘,〈論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3輯,頁85-100。
羅炳良,〈宋代兵變性質當議〉,《河北師院學報》,1991:2(石家莊,1991),頁80-84。
羅球慶,〈北宋兵制研究〉,《新亞學報》,3:1(香港,1957),頁169--270。
嚴耕望,〈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頁211-236。
2. 日文論文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牙軍に關する一考察─部曲との關聯におい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冊(東京,1951.9),頁3-72。
松井秀一,〈唐代後半期の江淮について─江賊及び康全泰‧裘甫の叛乱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第66編第2号(1957.2),頁13-22。
宮崎市定,〈北宋史概說〉,《宮崎市定全集》,東京:岩波,1992,第10冊,頁21。(原文初刊於《世界文化大系》(東京 : 新光社,1935),第12卷。)
渡邊孝,〈北宋の貝州王則の乱について〉,《史峯》,第4冊(筑波,1990),頁1-19。
齋藤忠和,〈宋代の階級法に関する一試論-宋代軍法研究の一環として-〉,《立命館文学》,518(京都,1990.9),頁254-277。
3. 英文論文
Elihu Rose, “The Anatomy of Mutiny”, in Armed Forces & Society, 8: 561(New Brunswick, Oct 1,1982), p561-574.
John Richard Labadie, “Ruler and Soldiers: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litary in Nortern Sung China(960-1060)”,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81
Simona Piattoni, “Clientelism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lientelism, interests, and democratic representation :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30.
方震華(Fang, Cheng-Hua. ), “ Power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n Imperial China: Civil and Military Power from Late Tang to Early Song Dynasties”, Ph. D.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2001.
四、 其他著作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
高明士、邱添生、何永成、甘懷真等著,《隋唐史(增訂版)》,台北:里仁,2006。
陳佩修,《軍人與政治:泰國的軍事政變與政治變遷 》,台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2009。
Jan-Erik Lane、Svante Ersson著,何景榮譯,《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3。
Robbins、Judg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N.J:Prentice Hall, 2013, 1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