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佩蘭 |
---|---|
論文名稱: |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公共關係研究 The Research of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Public Relationship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
指導教授: | 張雪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7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學生事務處 、公共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The office of students’ affair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ublic relationshi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2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之公共關係,針對大學校院學務人員對公共關係之重要性及實際狀況的知覺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包含「活動計畫與決策」、「校內外溝通傳播」、「校內外支持參與」、「公關活動成效評估」四個層面,每一層面包括有校內及校外兩個面向,合計有八個面向。分析各面向的知覺情況及不同背景變項學務人員的差異,其中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學務工作年資、現職、最高學歷、專攻領域、服務單位等七項;學校環境變項部分包含:學校類型、學校地區、服務單位主管身分等三項。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101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人員,依比例抽樣進行施測。研究問卷為研究者自編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公共關係問卷」,共計發出1,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計911份。採用之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成對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IPA模式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學務人員對公共關係重要性及實際狀況的知覺,在「活動計畫與決策」、「校內外溝通傳播」、「校內外支持參與」、「公關活動成效評估」四個層面,皆是校內面向的知覺高於校外面向,其中以「校內溝通傳播」最高。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務工作年資、現職、最高學歷、服務單位、學校類型)之學務人員對公共關係重要性的知覺,在全部八個面向中,分別皆有六個面向以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務工作年資、現職、最高學歷、服務單位、學校類型、單位主管身分)之學務人員對公共關係實際狀況的知覺,在全部八個面向中,分別皆有五個面向以上,有顯著差異。
四、以IPA模式分析公共關係題項,發現落於象限Ⅰ「繼續保持」之題項佔46%,各題項皆屬校內公共關係面向;落於象限Ⅱ「過度投入」之題項僅有1題,此題項屬校內公共關係面向;落於象限Ⅲ「低度優先」之題項佔52%,其中多數屬校外公共關係面向;無任何題向落於象限Ⅳ「優先改善」。
五、學務處推展公共關係之困境主要有「時間及人力」、「制度發展」、「概念整合」、「經費資源」及「人員參與」等。
本研究依上述研究發現,對學生事務人員、學生事務處、學校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學務處推動公共關係之參考。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public relationship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it carry out in two parts-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relationship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Every part has four levels: activities’ planning and decisi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the endorsement and participati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ublic relationship’s activities. Each level has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inside and outside of school. The variables of personal background include: gender, age, years of working in students’ affairs, present job,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 working department; the variables of school environment include: type of school, the location of school, the head of the working department’s identity.
This Research work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tests the 101 academic year’s staff of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roportionally. The questionnaire is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public relationship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hich is made by researcher. Th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his research use include: Proportional Sampling, Paired-Samples T Test, One-way ANOVA ,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 Questionnaire has given out 1200 pieces, and got 911 effective ones back. The main discovers are as follow:
1.The Sequence of the conscious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relationship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staff of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hows that the approach of inside of school higher than outside in every level, especially the approach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is the highest one in every approaches.
2.There are over six approaches show the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relationship from the staff of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age, years of working in students’ affairs, present job,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 working department).
3.There are over five approaches show the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public relationship from the staff of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age, years of working in students’ affairs, present job,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 working department).
4.After analyzing 46 questions of public relationship through IPA, there are 21 questions in quadrant I “Keep Up the Good Work”, it takes 46% of all questions, and every question is in the approach of inside public relationship of school; only 1 question in quadrant II “Possible Overkill”, it takes 2% of all ,and it’s in the approach of inside public relationship of school; and there are 24 questions in quadrant III “Low Priority”, it takes 52%, and most of them are about the approach of outside public relationship of school; And there’s none in quadrant IV“Concentrate Here”, which takes 0% of all questions.
5.The dilemma that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practice public relationship has five different levels: time and human, system development, ideas integration, money and resources, and people participation.
Through above, those discoveries can give some advices to the staff of students’ affairs,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and schools. It can be the reference to practice public relationship by the offices of students’ affairs.
一、中文部分
方秀華(2004)。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知識分享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尤敦正(2008)。我國師範/教育大學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甘宛玉(2010)。我國大學學務處行政決定及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進財(1988)。我國臺灣地區大學訓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進財(2008)。學生事務工作的回饋與期許。學生事務,47(3、4)。20-28。
杜正恭(2003)。學生事務危機處理。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吳甲仙(2004)。北區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組織氣氛及其人員工作滿意度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幸玲(譯)(2002)。Levine, Michael著。企業游擊公關。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157-169。
吳清山、林天祐(2005)。公共關係。教育研究,131,155。
吳定哲(2003)。國民小學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呂純怡(2009)。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靜慧(2005)。大學校院教師兼任課外組主管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秀貞(2004)。以家長的角度淺談「學校公共關係與教育行銷」。北縣教育,47,85-87。
李義男(1995)。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與實務─以美國為例。臺北:五南。
李育齊(2009)。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中階主管經營能力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校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姿君(1995)。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內部公共關係及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靜伶(2000)。公共關係。臺北:空大。
林志成(2001)。學校公共關係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3。
林明地(2004)。學校與社區關係。臺北:五南。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155-186。臺北:五南。
林姿君(1995)。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內部公共關係及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旻俐(2007)。我國大學公共關係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至善(2006)。我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長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筱琪(2003)。高等教育中的沉默耕耘者—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生涯發展之質性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文貴(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推動公共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洪福財(譯)(2003)。Don Bagin著。學校與社區關係(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7th ed.)。臺北,五南。
洪啟昌(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祝振華(1988)。公共關係學。臺北市:黎明。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市:正中。
陳金貴(2001)。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的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81-98)。臺北市:東吳大學。
陳怡潔、盧柏安(2007)。國內私立大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元智大學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47,113-130。
陳慧玲(1990)。國民小學推展學校公共關係之理論與實務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慧玲(1992)。國民小學推展學校公共關係之理論與實務研究。初等教育學報,5,203-242。
陳慧玲(1994)。學校公共關係。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慧玲(1999)。學校公共關係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義明(1990)。學校行政領導:辦學理念與實務。台中市:台中二中。
陳幸仁(1996)。重視學校公共關係之推展-從系統理論談起。國教月刊,43(3.4),34-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等(2007)。2006臺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言。載於鄧毓浩(主編),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549-559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領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2010)。2010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研討會─「學生成功學習」宣言。臺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30,
瀏覽日期:2012年3月18日
湯濱等譯(1991)。史考特‧卡特李普等著。有效公共關係。臺北,五南。
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臺北:五南。
張素惠、劉淑惠(1999)。學校對外經營公共關係之道。北縣教育,27,6-9。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7)。中美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工作人力資源與出版研究之比較研究。訓育研究,36(4)。46-62。
張雪梅(2002a)。學生沉淪誰該反省─論新世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角色、功能與挑戰。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97-114)。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張雪梅(2002b)。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學生事務,14(2)。9-16。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8-54)。臺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71-494)。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張慶勳(2007)。學校公共關係。臺北市:五南。
張耿瑋(2008)。我國大學公關策略與公眾關係推動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木龍(2001)。跨世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129-168)。臺北市:東吳大學。
黃瓊慧(2002)。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黃靖惠(2002)。科技大學學生對公共關係傳播媒介與學校形象認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昆輝(199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67~192。
黃懿慧(1993)。臺灣公共關係發展之回顧與前瞻。載於,中華民國廣告年鑑81-82。臺北市:臺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楊朝祥(2009)。臺灣高等教育的挑戰、超越與卓越。教育資料集刊,44,1-28。2012年4月17日,取自http://search.nioerar.edu.tw/edu_paper/data_image/g0000218/0n44/20091200/p0000001.pdf
楊昌裕(2004)。增進學生事務效能的途進─校園文化的重塑。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59-87)。臺北市:東吳大學。
楊如晶(1993)。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公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極東、林淑玲(1991)。大專院校訓導人員職業倦怠研究摘要,訓育研究,30(3)。23-45。
楊聖怡(2000)。公共關係人員訓練移轉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慕理、陳明鎮(2008)。私立大學公關人員公關運作與公關認知差異之探討,傳播與管理研究,7(2)。43-72。
董家安(1991)。解嚴後訓導工作的面貌與理念。訓育研究,30(3)。69-79。
臧國仁(1988)。公關的淵源與展望。載於孔誠志(主編),公關手冊:公關原理與本土經驗(頁73-90)。臺北市:商周。
熊源偉(2002)。公共關係學。臺北市:揚智。
趙嬰(1996)。公共關係。台北:五南。
劉秀曦(2001)。我國大學公共關係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11,14-24。
劉和然(2004)。學校領導與教育行銷。現代教育論壇,12,19-24。
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麗文。
蔡美瑛(1999)。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亞太圖書。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彩鳳(1999)。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賴益進(2004)。台灣省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暨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文怡(2008)。國內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世新大學公共關係事為例。
駱芳美(199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事務處主管的工作環境對其職業倦怠的預測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19。247-286。
謝金青(1991)。從社區資源談國民小學教育功能提昇的有效途徑。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3,55-58。
謝文全(1990)。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坤楠(2002)。學校公共關係之探討。臺北縣學校行政論壇論文輯第三集,3,61-74。
韓國瑾(1998)。大學院校體育室行政人員公共關係實施態度及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麗琴(2001)。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闕淑茹(2000)。我國大學校院公關負責人與媒介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1997). 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student affairs.
Barr, M., Keating, L. A., & Associates (1985). Developing effective student services. program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anfild, B. R., & Moore, H. F. (1977). Public relations: Principles cases and problems. Chicago: Irwin.
Charles, S. (1980). How to win next time. American School and University, 52, 9, 36-145.
Evans, N. J., & Reason, R. D. (2001). Guiding principle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affairs philosophical statem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2(4), p.359-377.
Gallagher, D. R., Bagin, D. & Kinderd, L. W. (1997).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rlow, R. F. (1976). Precision public relations. New York: Longman.
Kinder, J. A. (2000). A short guide to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Fastback 464. Phi Delta Kappa International.
Komives, S.R. Woodard Jr.,D. B. & Associates. (2003).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th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rston, J. E. (1979).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Sergiovanni, T. J.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imon, R. (1984). Public relations: Concepts and practices (2th ed.). Columbus, OH: Grid.
Snyder, B. & McDonald L. (2002). Voices of experience. In M. J. Amey & L. M. Reesor and Associates (Eds.), Beginning your journey : A guide for new professionals in student affairs (pp. 5-12).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Sumption, M. R., & Engstrom, Y. (1966). 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 A new approach. New York: McGram-Hill.
Wilcox, D. L., & Cameron, G. T. (2006).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8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Zoch, L. M.(1996, November).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practitioner: Indicator or outli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