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思道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難之調查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歐貴英
Lin Ou, Guei-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家政教育教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 、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難之調查研究 、林歐貴英 、林思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3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新課程接受度之現況,分析教師背景變項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新課程接受度的差異情形及其影響因素,並歸納教師執行新課程時的困難點。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並輔以立意取樣,訪談蒐集各方的實務意見。本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共計49所國中,304位教師參與研究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套裝軟體進行分析,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所得之主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目前台北縣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新課程的接受度屬於中上程度。
二、 台北縣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的性別、兼任職務、學科背景、教學型態對於教師對新課程部分層面接受度具有顯著差異。
三、 台北縣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的年齡、學歷、服務年資對於教師對新課程各層面接受度都未具顯著差異。
四、 教師的年齡與學科背景有交互作用,影響其在「課程目標」、「教材教法」層面上接受度有顯著差異。
五、 教師的學歷與學科背景有交互作用,影響其在「課程目標」層面上接受度有顯著差異。
六、 在教學準備方面的困難主要為:「學科背景以外的其他專業知能不足」、「授課時數過多,備課時間不足」。
七、 在設計、執行課程方面主要的困難為:「能力指標的落實困難」、「協同教學模式不成熟」、「缺乏合適的活動場地」、「學校、學生、家長的配合度低」。
八、 在成績評量方面的困難主要有:「評分的標準難定」、「學生人數太多,文字評量負擔太重」。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上,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主要的建議如下:
一、 教育行政單位應明確設定並落實配套措施,同時逐步充實基層學校之教學設備。
二、 學校方面應加強對教師進修的輔導,並適時給予教師支持。
三、 教師本身應積極進修,並對新課程的實施提出適切的建言。
四、 未來的研究可以考量增加質性研究的部份,並分析、比較合科與分科之不同教學型態下,教師執行課程時困難點的差異情形。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定一 (1998)。花蓮縣國小教師教育改革接受度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花蓮。
王秀玲 (1996)。台灣地區前期中等教育課程重要論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振鴻 (1999)。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誌鴻 (1999)。國小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創新接受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嘉義。
司琦 (1993)。課程導論。台北:五南。
呂餘慶 (1999)。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但昭偉、邱世明 (1998)。今日教育改革的基本性質─典範的轉移。教育資料集刊,23。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坤崇 (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何英奇 (2001)。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吳清山 (1997)。學校效能研究(初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 (1999)。課程統整。教育資料與研究,26。
林生傳 (1997)。『教育改革』評析:解構─鬆綁─再建構的觀點。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印:教育改革。高雄:高雄市政府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林清江 (1999)。與教師一起進行教育改革。中等教育,50(1),10-11。
林清財 (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進材 (2000)。從課程改革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輯於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市:復文。
兒島邦宏 (1999)。為什麼需要總合學習。輯於1999亞太地區整合型客社會課程國際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實見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學系。
柯銘祥 (2000)。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支持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彰化。
洪有義 (1975)。內外在制握與洛氏制握量表簡介。測驗年刊。
洪九賢 (2001)。綜合活動統整課程與教學策略。輯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胡瓊文 (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強華 (1992)。教師信念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4。
高博銓 (2001)。從課程的傳統看教師的課程意識。師說,155,38-42。
徐世瑜 (1998)。課程與教學決歷程中的要素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4),1-12。
教育部 (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 (2001)。國民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台北:作者。
郭生玉 (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63-79。
陳枝烈 (1992)。淺談課程改革。教與愛,37,6-9。
陳芙蓉 (2000)。愛籽國小「主題活動」統整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焜元 (1996)。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參賽效果之研究─技術接受性模式檢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嘉彌 (1996)。中等學校教師接受創新程度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86-103。
國語日報 (1999)。積極調整腳步不要當萬年教師。(1999,3月22日)。國語日報,2版。
單文經 (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4。
黃永和 (1998)。Fogarty 的十種課程統整方式。教師之友,39(4)。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 (1992)。課程實施的假定影響與改革成敗。教與愛,37。
黃政傑 (1997)。序。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黃嘉勝 (1994)。創新觀念接受度在教學科技研究上運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5,31-36。
黃義良 (民89)。國民中學教師對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認知與態度研究。中學教育學報,第七期。
黃譯瑩 (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張德銳 (1998)。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五南。
曾憲政 (1997)。課程改革─教育改革的軟體工程。教師天地,89,4-10。
游家政 (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3(1),19-38。
游靜宜 (2001)。中美日三國小學統整課程之比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嘉義。
彭麗琦 (1999)。自主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變革與展望。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詹于倩 (2000)。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以三民國中課程試辦歷程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甄曉蘭 (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蔡清田 (1997a)。由「以教師教學為依據的課程發展」論「教師即研究者」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的教育啟示。公教資訊,1(1),32-41。高雄市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蔡清田 (1997b)。課程改革之另類思考:從「教師即研究者」論歷程模式之課程設計。載於新世紀的教育發展,89-108。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 (2001)。課程改革實驗:以研究發展為根據的課程改革。台北:五南。
歐用生、楊慧文 (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歐用生 (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19-3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 (2000)。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經驗。國民教育40卷4期。
顏妙桂 (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輯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蕭昭君(譯)(1998)。全是贏家的學校─借鏡美國教改藍圖。台北:天下遠見。
二、 西文部分
Aquila, F. D.& Galovic,J. (1988).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Adopt Chang. NASSP Bulletin ,72(506),50-53.
Clandinin , D. J. & Connelly ,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 363-401.New York : Macmillan.
Corwin, R. G. (1975).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 The case of schoo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48,1-37.
Cuban , L. (1984). How teachers taught :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American classroom , 1890-1980. White Palins , N.Y. : Longman.
Denham, C. & Mickael,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5, 39-63.
Fulla, M. & Pomfret, A.(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1),335-397.
Fullan ,M ,(1982).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Canada : OISE.
Goodlad , J. I. (1979).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 J. I.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 N. Y. Mc Graw-Hill.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Hsu , J. S. (蘇錦麗) (1990). Factor influencing Taiwan’s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receptivity to education innov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Hawaii.
Isaksen , S. G. & Puccio , G. J.(1988). Adaption-innovation and th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 The level-style issue revisited. Psychological Reports, 63(2), 659-670.
Judson, A. S. (1991). Changing Behavior in Organizzations : Minimizing Resistance to Change,48-54. Cambridge : Basil Blackwell.
Lorsbach , A. W.(1991).An examination of prospective science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eaching , learing ,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ste University.
Marsh, C. (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London : Falmer.
McLaughlin , M. W. (1976). Implementation as mmutual adaption : Change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 77(3), 339-351.
Olson, J. (1981).Teacher influence in the classroom: A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translation. Instructional Science,10,259-275.
Senge,P.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ubeday Currency.
Tyack, D.& Tobin, W. (1994). The “grammer” of schooling :Why has it been so hard to chang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1(3),453-479.
Waugh, R. & Godfrey, J. (1995). Understanding teachers’ receptivity to systemwide educational 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33(3),38-54.
三、 日文部分
中西郎 (1998)。實行總合性學習的教師協同體制。高階玲治編。實踐、綜合性的學習時間:中學篇。
兒島邦宏 (1997)。為什麼設定「總合學習實間」。兒島邦宏、佐野金吾主編:中學「總合學習時間」研究入門。東京都:明治圖書。
兒島邦宏 (1999)。「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日本:時事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