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菁菁 |
---|---|
論文名稱: |
以「烤箱讀書會」進行兒童關懷之歷程 -- 一個說故事的故事 A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caring th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based on「Reading Group with Baking」-- The story of a story-telling |
指導教授: | 林育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兒童讀書會 、烤箱讀書會 、資源不利社區兒童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reading group of children, Reading Group with Baking,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ction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9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嚐試以「烤箱讀書會」之進行方式,在資源不利社區進行關懷兒童之行動。祈能透過無條件愛的表達,幫助該社區兒童學習人際互動之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及正向的價值觀。此外,為該社區籌措設置屬於兒童的小型社區閱覽室,提供兒童閱讀機會,增進其閱讀興趣與能力。並協助當地居民接續此兒童閱讀與關懷行動。更希望藉此研究之歷程與發現,能提供或幫助其他社群推展此關懷行動。
研究者以完全參與的方式進入社區,透過實際的行動發現問題、研擬策略、經過再次的行動找到問題,再研擬策略與執行。行動歷程中並以錄音、錄影、照相、訪談及個人省思等方式進行紀錄,最後進行資料的分析解釋、檢驗行動成果,並發表研究結果。本研究所進行之歷程、實行方法及特徵,符合行動研究之目的與特徵,故採「行動研究法」。
整個行動歷經十個月,研究者將行動歷程與發現,依時間序分成「起點」、「自力更生至漸入佳境」、「困境與轉機」、「新起點、新問題、新希望」四個階段。綜合此四個階段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 該社區兒童之問題主要有「人際互動、自我概念」及「閱讀、分享與討論」二大部分。而這兩大問題之產生與策略的執行,彼此環環相扣、交互影響。
二、 「烤箱讀書會」策略,適合用來關懷資源不利兒童。其中之「烘培」部分,不僅可使兒童愉悅、滿足,且能幫助他們建立信心,並體驗書與生活的連結。「讀書會」部分,則可見兒童在閱讀興趣上明顯的提昇;在表達與分享的能力上漸漸增進與改變;對於圖畫書的內容也開始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
三、 影響烤箱讀書會運作之因素,除了兒童、家庭、時間、社會建構、參與人數、成人協同者…外,帶領人的價值信念與態度,是促使兒童的烤箱讀書會發揮功能的重要關鍵。
最後根據研究歷程與發現,對未來欲進行此類型關懷行動者、關心兒童之人士、任職於中小學以下老師及未來研究者,提供個人想法與建議。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caring th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is based on the 「Reading Group with Baking」approach.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1. help the children acquir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build up positive self-concept.
2. provide reading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and cultivate their reading habits and capabilities .
3. establish a reading room in the community.
4. facilitate the participated residents in continuing the caring and reading initiative.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The observation of action sessions, audio-recording and video-recording, photography, and interviews are important date for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conducts the action research to the selected community for ten consecutive months, and identifies the following major findings:
1. Two important problems which thes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encounter are「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elf-concept」and「reading and sharing」. These children are found being underdeveloped in these problem, which affected and related to each other.
2. The「Reading Group with Baking」approa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The 「baking」 part of the approach is able to bring delight and satisfaction to the children, to enhance confidence and to exper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ok and their own lives. The「reading」part is found useful to improve children`s reading motivation,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sharing abilities.
3. The critical factors for running a「Reading Group with Baking」include children and family commitments, schedule and length of the reading group, size of the group, assistant’s support , as well as the leader’s value system and attitude.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researchers, and ot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is subject.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嘉龍(2001)。從教育部發起「全國兒童閱讀週」活動—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國家圖書館編,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九十年度全國兒童閱讀週專輯。台北市:國家圖書館。頁49。
王國馨(2002)。小大讀書會發展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令行。(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狀況及其內容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2003)。談兒童讀書會(http://forum.yam.org.tw/women/group1/)2003/5/20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兒童讀書會研究小組,1999。社區兒童讀書會帶領人入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盧本文。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兒童讀書會研究小組,1999。社區兒童讀書會帶領人入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林翠釵。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協會--蔡清田(1997)。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以行動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比爾.威爾森(2000)。他是我的孩子。(平山譯)。台北:以琳。(原著出版年1984)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台北:智楊。(原著出版年1984)
艾登.錢伯斯(民90)。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許慧貞譯)。台北市:天衛。(原著出版年1991)
艾登.錢伯斯。(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蔡宜容譯)台北市:天衛
成虹飛(2000)。我為何要做行動研究?一種研究關係的抉擇
(http://www.ntttc.edu.tw/ige/論文集/成虹飛.htm)2000/12/21
成虹飛(1996)。以行動研究作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一群師院生的例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何青蓉,(1999)。國內讀書會發展概況與其現象分析。文化視窗,13,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何淑津(2000)。讀書會的春天。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6:6,58-64。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
李坤珊、郭恩惠(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教育部。
呂俊甫。(1993)。源自美國的「行動研究法」。美國月刊,8:2。
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之分析。台東師院學報,14,197-213。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祖壽(1980)怎樣實施行動計畫法。陳梅生等著。國民學校教育研習會,頁151。
李慕如(1996)。兒童文學綜論。高雄,復文。
李連珠(1992):早期閱讀發展釋疑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幼兒教育年刊,5,109-126。
柯倩華(1999)圖畫書與兒童心理。親子繪本讀書會研討會實錄。http://www.ptl.edu.tw/readgp/confrec/9003/content.htm
邱天助(1985)。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教雙月刊,6,7-15。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邱天助撰(未明)。讀書會小百科。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
周均育,(2002)兒童圖書館員、父母、與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閱讀行為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美琴(1999)。兒童讀書會DIY。台北市:天衛文化。
林美琴(1998)。讀冊做伙行讀書會完全手冊。台北:洪健全基金會。
林美琴(2002):讀書會的長期發展與永續經營。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4, 2-3、5-6。
林淑玟(民89)以手指月─從兒童讀書會談兒童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7:5,15-16 。
林真美(1996)。圖畫書—幼兒的閱讀之窗。載於證明進等著: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市天衛文化有限公司。頁124-135
林真美 (1999):在繪本花園裡。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真美 (1999):讀書會、閱讀與知識。國立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輯,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林意雪(1999)。兒童文學與兒童讀書會。國立台東師院編。兒童文學學刊,2,26-284。
林翠釵(1999)。暖身與延伸活動的設計。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兒童讀書會研究小組編。社區兒童讀書會帶領人入門手冊,108-11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三本(1998)。說話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信誼基金會(1990):幼兒閱讀現況調查研究。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研究。
姚秀櫻(1998)。簡述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快樂兒童讀書會實施概況。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2,88-90。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63-67。
柯華葳、幸曼玲(1996)。討論過程中的互動—年齡與推理能力的影響。發表於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暨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百年誕辰紀念---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手冊。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主辦。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夏瑞紅(2002)。劉清彥的童話世界。經典雜誌,50,124-129。
張鈿富(2000)。行動研究的概念與執行。教師天地105期。
梁秋月(2001)談班級兒童讀書會的經營教師之友,42:1,頁53-59。
殷允芃(2002)。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天下雜誌,263,40-42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劃。台北:教育部
陳美姿(199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永昌(2001)。橋樑&補位—台灣閱讀協會的期許與展望,國家圖書館編,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九十年度全國兒童閱讀週專輯,21-24。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陳宏淑(2003)。兒童圖畫故事書翻譯原則之探討與應用。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麗玲(1994)。兒童閱讀指導。書苑,22,77-78,80。
郭恩惠(1999)。兒童於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秋菊(1999)。陪孩子一起學習與成長。社教資料雜誌,251,12-15。
程良雄(1998)。迎接終身學習年。:談社教文化機構對讀書會的輔導。社教資料雜誌,235,1-4。
葉秀琴(1998。已婚女性持續參與讀書會學習之原因與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添丁(1992)。說故事在兒童教育上的意義。國教世紀,17:11
張鈿富(1986)。行動研究法之研究。台北市教育研習中心編,教育研究法之介紹。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頁97。
張玉成(1991)。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靜文(1997)。幼稚園教室中討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瀞文(1998)。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卿(2002)。母親參與親子讀書會對性別關係態度改變之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淑靜(2002)讀書會及召集人領導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桂相(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 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迺毓等編著(1995):家庭概論。台北蘆洲市:空大用書。
廖永靜(2000)。親子共讀的觀念與作法。成人教育,第五十八期,46-51。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陽智。(原著出版年:1991年)
蔡尚志(1999)。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劉清彥(2001)。「我的烤箱讀書會」。閱讀國度創刊號,7。
劉清彥(2002)。「劉清彥の烤箱讀書會」。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劉清彥(2003)。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論文集:社區閱讀活動的規劃與辦理--烤箱讀書會的經驗分享。頁39-43。國家圖書館
鄭雪玫(1985)。孩子與閱讀。書府,第六期,60-63。
鍾家瑄(1992)。說故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經貴(1999)。當孩子遇見文學─兼談本館兒童讀書會概況。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5:3,89-93。
蘇國榮(2000)。圖書館員協助兒童閱讀的策略。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13。
二、英文部分
Auer,J.J.,&Ewbank,H.L.(1974).Handbook of Discussion leaders.NewYork:harper&Row
Baker,A.(1987).Storytelling:Art and technique .Littleton ,Colo.:libraries Unlimited, Inc.
Bauer,C.F.(1977). Handbook for Storytellers.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erk, L. E. & Winsler, A.(1995).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hington:Psychology Pub. Co.
Bus, A. J., Van Ijzendoorn,M.H., & Pellegrini, A.(1995).Joint book reading makes for success in learning to read:A meat-analysis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iteracy.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5,1-21
Chall, J.(1983)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Y:McGraw-Hill Book Company. (Ed.),
Clark,L.H.&Starr,I.S.(1996).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7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Cox,1982 Disadvantaged fifteen-year-olds:Initial finding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8(1).
Korgh, S. L. & Lamme, L. L.(1983).Learning to Share:How Literature Can Help. Children Education, January/Febreary,188-192.
Freeman,E.B., & Wasserman,V.(1987). A will before there`s way:Preschoolers and books . Reading Horizions,27(2),112-122.
Hayes, B. L. (1991).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f reading. In B. L. Hayes,
Lonigan,C.j.(1994). Reading to preschool exposed:Is the emperor really naked?Developmental Revivew,14,303-323.
Morrow,L.M.(1983).Home and school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est in litera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221-230.
Olson, J. P., & Dillner, M. H.(1982).Learning to teach in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Scarborough, H., Dobrich, W.,& Hager,M.(1991)Preschool literacy experience and later reading achievement.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4,508-511.
Scarborough,H.s.& Dobrich,w.(1994).On the efficacy of Reading to preschools. Developmental Revivew,14,245-302.
Snow,C.E., Burns,M.S., & Griffin,P.(Eds).(1998).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er.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三、圖畫書部分
莎拉.史都華(1998)。小恩的秘密花園。(郭恩惠譯)。台北市:格林。
珮姬.拉曼(1998)。巴警官與狗利亞。(任芸婷譯)。台北市:格林。
愛蜜麗.弗利德(2000)。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張莉莉譯)。台北市:格林。
梅.法克斯(1999)。威威找記憶。(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簡妮.魏格納(2002)。江布朗和夜半貓。(黃迺毓譯)。台北縣:三之三。
威拉.畢.威廉斯(1998)。媽媽的紅沙發。(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凱瑟琳.路易斯。(2000)。沒有用河狸(洪翠娥譯)。台北縣:三之三。
安琪雅.薛維克(2000。你很快就會長高。(余治瑩譯)。台北縣:三之三。
瑪格麗.金.米契爾(2001)。叔公的理髮店。(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雍.薛斯卡(1999)。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方素珍譯)。台北縣:三之三。
溫蒂.凱瑟曼(2000)。艾瑪畫畫 。(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西達.歐芬(1999)。小灰狼。(方素珍譯)。台北縣:三之三。
夏洛特.佐羅扥(1998)。威廉的洋娃娃。(楊清芬譯)。台北縣:三 之三。
伊芙.邦婷(2002)。記憶的項鍊。(劉清彥譯)。台北縣:三之三。
伊芙.邦婷(2002)。小魯的池塘。(劉清彥譯)。台北縣:三之三。
海文.歐瑞(2000)。生氣的亞瑟。(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慶子.凱薩茲(2001)。不要再笑了裘裘。(林芳萍譯)。台北縣:三之三。
賈桂琳.貝格絲.馬丁(1999)。雪花人。(柯倩華譯)。台北縣:三之三。
吉爾斯.安卓亞(1999)。會愛的小獅子。(余治瑩譯)。台北縣:三之三。
羅爾.克利尚尼茲(2002)。沒有人喜歡我(宋珮譯)。台北縣:三之三。
山姆.麥克布雷尼(1999)。猜猜我有多愛你。(陳淑惠譯)。台北市:上誼。
貝西.艾芙瑞(2001)。生氣湯。(柯倩華譯)。台北市:上誼。
羅傑.杜佛辛(1993)。傻鵝皮杜妮。(蔣家語譯)。台北市:上誼
羅勃.卡魯斯(2001)。小虎也開竅了。(黃迺毓譯)。台北市:上誼。
漢思.威爾罕(2000)。我永遠愛你。(趙映雪譯)台北市:上誼。
瑪格麗特.懷德(1999)。愛織毛線的尼克先生。(柯倩華譯)。台北市:上誼。
約翰.伯寧罕(1992)。遲到大王。(黨英台譯)。台北市:上誼。
李歐.李奧尼(1998)。阿力和發條老鼠。(孫晴峰譯)。台北市:上誼。
李歐.李奧尼(1995)。小黑魚。(張劍鳴譯)。台北市:上誼。
籮倫.柴爾德(2003)。小豆芽,你住在那一個星球上。(柯倩華譯)。台北市:上誼。
菲比.吉爾曼(1999)。爺爺一定有辦法。(宋珮譯)。台北市:上誼。
王蘭(1999)。紅公雞。台北市:信誼。
中川李枝子(1987)。古利和古拉。(林立譯)。台北市:信誼。
林小杯(2002)。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孩子。台北市:信誼。
珍恩.懷特豪斯.彼得森(1998)我的妹妹聽不見。(陳質采譯)。台北市:遠流。
珮特.哈金絲(1997)。門鈴又響了。(林真美譯)。台北市:遠流。
莎拉.史都華(2001)。愛書人黃茉莉。(柯倩華譯)。台北市:遠流。
瑪莉.布雷比(民90)。最想做的事(黃迺毓譯)。台北市:遠流
羅曼.里夫(1999)。愛花的牛。(林真美意)。台北市:遠流。
莉莎.甘貝爾.昂思特(2001)。有誰看到我的書。(鄭榮珍譯)。台北市:遠流。
曼殊夏.帕瓦基(2001)。我討厭書。(蔣家語譯)。台北市:遠流。
約翰伯.寧罕(2001)。寇特尼。(李瑾倫譯)。新竹市:和英。
肯戴思.佛萊明(2000)。聽葛鸝兒的鳥叫聲。(林芳萍)。新竹市:和英。
詹姆士.荷奧(2001)。但願我是蝴蝶。(黃迺毓譯)。新竹市:和英。
維吉尼亞.芙藍明(2001)好好愛阿迪。(宋珮譯)。新竹市:和英。
李瑾倫(2001)。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他的100隻狗。新竹市:和英。
羅倫.柴兒(2002)。我想養寵物。(柯倩華譯)新竹市:和英。
海文.歐瑞(2002)。土撥鼠的禮物。(黃郇媖譯)。新竹市:和英。
羅倫斯.安荷特(2000)。家。(林良譯)。新竹市:和英。
大衛.麥基(2002)。小琪的肚子咕咕叫。(柯倩華譯)。新竹市:和英。
詹姆士.史帝芬生(1986)。鱷魚放假了。(漢聲雜誌譯)。台北市:英文漢聲。
彼得.史比爾(1986)。好無聊喔。(漢聲雜誌譯)。台北市:英文漢聲。
岩村和朗(1990)。十四隻老鼠大搬家。(漢聲雜誌譯)。台北市:英文漢聲。
岩村和朗(1990)。十四隻老鼠賞月。(漢聲雜誌譯)。台北市:英文漢聲。
陸可鐸(2000)。你很特別。(邱慧文.郭恩惠譯)。台北市:道聲。
陸可鐸(2000)。因為我愛你。(邱慧文.郭恩惠譯)。台北市:道聲。
珍妮特.歐克(2001)。編織記憶。(劉清彥譯)。台北市:道聲。
珍妮特.歐克(2002)。愛是什麼樣子。(劉清彥譯)。台北市:道聲。
艾莉莎.巴扥尼(2002)。培培點燈。(劉清彥譯)。台北市:道聲。
德瑞克.莫森(2003)。敵人派。(劉清彥譯)。台北市:道聲。
艾爾斯.豪梅朗.麥拿得(1994)。我漂亮嗎。(余治瑩譯)。台北市:智茂。
市川里美(1997)。班尼的溫暖禮物。(簡麗華譯)。台北市:漢彥。
鄧維楨(發行)(1996)。為什麼會。台北市: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