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秋明 Tsai, Chiu Ming |
---|---|
論文名稱: |
教師性別觀與師生互動之探究-以一所國小五年級班級為例 |
指導教授: | 許殷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觀 、師生互動 |
英文關鍵詞: | gender perspectiv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7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班級主要的兩大主體為教師及學生,而師生互動為一動態及複雜之歷程,教師帶著自身的性別觀到教育現場中,表現在教學行為及班級經營上。本研究係從教師之性別觀談起,瞭解其形成之背景脈絡,以作為師生互動情境分析之依據,接著描繪教師與學生在班級事務、行為管教、課堂教學、課業指導、課外活動以及同儕互動上之互動過程,最後探討其對學生所造成之影響與衝擊。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以參與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之方法進行,選擇台灣北部一所國小五年級班級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教師性別觀的形塑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深受成長背景的影響。
二、教師性別觀與教育實踐有著關聯性,展現出對待男女學生不公平之處。
三、教師性別觀對學生造成影響,形成女強男弱之同儕關係。
四、封閉的教室、一成不變的教學是阻礙教師性別平等意識實踐的關鍵因素 。
五、家庭教育對性別關係的影響固然不可忽略,但學校教育則扮演更積極關鍵的角色。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對性別平等教育發展與後續研究,提出進一步之建議。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wo major members in a cla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dynamic and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teacher’ s gender perspective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teaching behaviors.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s for teacher’ s gender perspective, analyzing how teacher interacts with students in class management, disciplinary styles, classroom teaching, schoolwork guidanc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eer interaction, and discussing the impact of teacher’ s gender perspective in teaching.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objects are fifth grader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orth Taiwan,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shaping of teacher’ s gender perspective is a continuous and dynamic process, influenced deeply by the background of growth.
2. Teacher’ s gender perspective is associated with education practice, and shows in the unfair treatment for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3. With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for students, it results in the consequence that male students are weaker than female ones.
4. Closed classrooms and limited teaching are key factors to hinder teacher’ s awareness of gender perspective.
5.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developed from family background will change with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台北市:巨流。
方德隆(1998)。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39-177)。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麗香(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解釋型態、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儷靜(2005)。修習性別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性別意識影響之探究:以札記寫作為媒介。教育學刊,25,155-176。
卯靜儒(2004)。理論化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47-170。
余佳倩(2001)。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 ─ 以大一女性學生為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書昀(2002)。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以婦運參與者為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李育嘉(2003)。國小自然科師生互動行為與學童科學知識、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態度之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坤崇(2012)。大學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的檢核機制。教育研究月刊,218,5-24。
李昆翰(2003)。教師之學生分類架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盈儀(2011)。中小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自己家務參與、與其子女家務參與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錦旭(譯)(1987)。David Blackledge & Barry Hunt著。教育社會學理論(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education)。台北市:桂冠。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佳慧(2006)。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佩萱(2003)。教師平權意識影響其執行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市:巨流。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紅(2009)。國小師生互動調適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倩愉(2007)。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清江(1984)。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
林惠雅(1991)。陪孩子走過成長路。台北市:牛頓。
林煜騰(2009)。國民中學教師性別意識其及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武佳瀅(2009)。師生互動之微觀政治研究-以一所私立中學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心怡(2007)。兩位國小教師性別意識及其在教育實踐之樣貌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悅欣(1999)。師生性別意識與教師教學立場--以性別相關課程為場域。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台零、王志弘(譯)(2006)。Linda McDowell著。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台北市:群學。
徐宗國(譯)(1997)。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台北市:巨流。
徐蓓蓓(1983)。教師個人特質、師生口語互動與學生對教師行為的知覺、學生學業成就之關懷。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藝華(2005)。穿越思維隘口開展潛能的羽翼-台灣師大潘慧玲教授彈性別平等教育。師友,460,8-14。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晏涵文(2002)。學習新的兩性關係。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67-73),台北市。
高玉潔(1998)。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0)。100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2013年7月2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9839&ctNode=1370&mp=2
國民教育法(2013)。2013年7月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1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9)。關於新知。2012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about.asp?id=5&atype=1
張 玨(1997)。學校與家庭對男女學生性別發展的影響。北縣教育,20,17-23。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家銘(1992)。符號互動論的奠基者-米德,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市:中正書局。
張逸柔(2009)。不同性別師生互動對學生科學學習刻板印象威脅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麗麗(2004)。男孩?女孩?—談幼兒性別意識的培養。2012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ep-china.net/content/family/b/20040712182952.htm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12)。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2年3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7-146。
莊明貞(1998)。教育與性別。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79-408)。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月馨(2008)。國小教師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防治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玉芳(2008)。國小學童的教師期望、父母期望與自我效能、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探究。中等教育,50(6),62-80。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5)。N. J. Smelser著。社會學(Sociology)。台北市:桂冠。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市:麗文。
陳秀碧(1993)。中學生人際策略之研究–以建立對教師關係為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編著(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湘琦(2011)。從師生互動行為看國中體育科資深教師性別差異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秉權(譯)(2005)。Barry Kanpol著。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Issues and Trends in Critical Pedagogy)。高雄市:麗文。
曾文鑑(2002)。國小學生性別角色發展相關因素分析。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21-127),台北市。
曾麗妏(2008)。教師期望與幼兒經驗之探究。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的性/別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0,4-15 。
游美惠(2001a)。性別意識、教師增能與性別教育的推展。中等教育,52(3),42-57。
游美惠(2001b)。性別意識與性別意識形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游美惠(2002)。性別意識、使命感與教師專業成長:以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6),45-62。
湯正茂(1997)。教師期望的轉變與形成之中介歷程—一個國小五年級班級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怡瑾(2002)。父母性別角色態度的形成、比較與改變。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357-379)。台北市:五南。
黃淑君(2000)。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君、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黃淑玲(2007)。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與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67-292)。台北:巨流。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嘉莉(2006)。教師社會學之研究-Lortie, Dan C.(1975)《學校教師:社會學的研究》(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y study)導讀。中等教育,57(2),152-165。
黃碧惠(2007)。雲林縣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育研習需求之研究。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維明、何琦瑜(2007)。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天下雜誌電子報。2012年4月8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2981
黃德祥(1998)。親職教育。台北市:偉華。
黃囇莉(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 ─ 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市:女書。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台北市:女書。
楊雅婷、顏詩怡、司馬學文、林育如(譯)(2009)。Kathy Davis, Mary Evans, & Judith Lorber著。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Handbook of Gender and Women's Studies)。台北市:韋伯。
楊翠萍(1996)。看婚姻如何影響女人。台北市:方智。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廖輝英(1983)。油麻菜籽。台北市:皇冠。
趙居蓮(譯)(1995)。A. L.Weber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市:桂冠。
趙明松(2002)。國小女性級任教師與男女學生教學互動差異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國兆(2006)。性別平等教育中教師性別意識之批判與研究。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 ,32,14-18。
劉淑雯(1995)。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墉、劉軒(2002)。創造雙贏的溝通。台北市:水雲齋文化。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志煌(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姿吟(2008)。高中職二年級學生知覺教師期望、學業歸因、學業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滕德政(2000)。┌黑白ㄘㄟˋ! 亞當夏娃ㄆㄟˋ?┘ 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 端(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研究。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秀玲(2008)。台南縣國民小學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其生涯發展效能之關係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敏玲(2004)。我看教育質性研究創塑意義的問題與難題:經歷、剖析與再脈絡化。國立台北師院學院學報,17(1),493-518。
蔡惠娟(2002)。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其班級實務。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211-234)。台北市:五南。
鄭陳宏(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潓妏(2001)。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踐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培以(2006)。探討國三學生對學習科學及科學事業的性別認知及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月心(2008)。教師性別刻板印象與師生互動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賴勇誠(2008)。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參與之相關研究-以國小教師為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小芩(1995)。教育篇-從父權的複製至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1-218)。台北市:時報文化。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臥龍(1996)。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臥龍(2000)。推動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應扮演的角色。載於謝臥龍(主編),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頁19-30)。台北市:教育部。
謝臥龍(2002)。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載於謝臥龍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235-247)。台北市:五南。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謝芳怡(2004)。教師性別意識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究-以兩位國小教師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謝旻真(2009)。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解釋型態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蘇芊玲(1998,3月)。家庭─兩性平等教育的基石。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系主辦家庭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
二、英文部分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ssert, S. T. (1981). Understanding sex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classroom sex experienc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1(5), 255-266.
Brophy, J. E., & Good, T. L. (1974).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elamont, S. (1983).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London: Methuen.
Dianne, D. D. (1995). Achieving gender equity: Strategies for the Classroom. Boston: Allyn & Bacon.
Dunkin, M. J., & Biddle, B. J. (1974). The study of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Furlong, V. J. (1984). Interaction sets in the classroom: Towards a study of pupil knowledge.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 145-160).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Garrahy, D. A. (2001). Three third-grade teachers’gender-related beliefs and behavi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2 (1), 81-94.
Gerson, J. M., & Peiss, K. (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 317-331.
Grossman, H., & Grossman, S. H. (1994). Gender issues in education (pp.119-129). Boston: Allyn & Bacon.
Guilford, J. P. (1971).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Hammersley, M., & Turner, G. (1980). Conformist pupils?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pp.29-49). London: Croom Helm.
Harvey, G., & Hergert, L. F. (1986).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in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25 (4), 290-299.
Hilton, T. L., & Berglund, G. W. (1974). Sex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 231-423.
Ivinson, G., & Murphy, P. (2006). Boys don’t write ro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gender identities in English classroom. In M. Arnot & M. Mac an Ghaill (Eds.),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gender and education (pp. 163-179). London: RoutledgeFalmer.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eddie, N. (1971). Classroom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33-160).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Klein, S.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ohn, M.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Maccoby, E. E. (1966). Sex differences in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E. E. Maccoby (Ed.), The development of sex differences (pp. 25-55). Stanford, CA: Standord University Press.
Sadker, M., & Sadker, D. (1985). The treatment of sex equ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S. S. Klein(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pp. 145-161).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adker, M., & Sadker, D. (1986). Sexism in the classroom: From grade school to graduate school. Phi Delta Kappan, 67 (7), 512-515.
Simmons, R. (2002). 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New York: Harcourt.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Woods, P. (1990). Teacher skills and strategies. London: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