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亞廷 Tsai, Ya-Ting |
---|---|
論文名稱: |
不同的地方形象:旅遊部落客的觀光凝視與鹽埕居民感知之比較 Place Image Differences: A Comparison of Tourist Gaze of Bloggers and Perception of Yancheng Residents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
口試委員: | 陳春富 廖興中 黃靖惠 |
口試日期: | 2021/06/2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目的地形象 、地方形象 、觀光凝視 、部落格 |
英文關鍵詞: | destination image, place image, tourist gaze, blo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1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4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旅人和在地居民對地方的形象感知進行探討。旅人到一地旅行,所有的感受與經驗會在旅人心中形塑該地的形象。而當旅人將其旅遊發表於部落格時,又將此形象傳遞給部落格讀者,建立讀者對此地的特定形象;是故因網際網路發達,旅人在部落格所傳遞的地方形象亦會影響未到訪的人們對於地方的認識。而地方形象會對當地的發展與規劃產生影響,旅人經由觀光凝視所建立的地方形象,以及當地居民感受的地方形象,均值得關注與探討。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為高雄市鹽埕區,目的為分析觀光客與地方居民對地方形象的觀點與感受差異。依據文獻,本研究將地方形象歸類為七個面向及其類目,以內容分析及深度訪談方式進行,共分析174篇部落格文章並訪談8名在地居民。
研究結果顯示,觀光客所著重的鹽埕形象為「觀光基礎建設與休閒娛樂設施」、「政經因素」、「歷史/文化/藝術」;居民則認為最重要的三個面向為「自然資源與環境」、「基礎建設」、「歷史/文化/藝術」。依據分析結果,論文最後提出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place images of tourists and local residents. When tourists travel to a certain place,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create distinct images of this destination in their minds. The images are then delivered to readers when tourists publish their travels on blogs, therefore building certain images in readers’ minds. With the booming of the Internet, the images that tourists deliver also affect blog readers’ views regarding the place even though the readers have never been there. As the imag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a place, both the place images built via tourist gaze as well as perceived by local residents are worthwhihe for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Yancheng District of Kaohsiung City, with the aim of analyzing the place image differences bewteen the perspectives and perceptions of tourists and those of local residents.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place images are sorted to seven dimensions and their categories. With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analyzed 174 blog articles and interviewed 8 local resident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 images of Yancheng District on which tourists mainly fixed were“Tourism Infrastructure, Leisure and Recreation Facilitie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Culture, History and Art.” , local residents regarded three dimensions as the most cruical, includ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eneral Infrastructure,” and “Culture, History and Ar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中華民國107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108年)。台北市:交通部。
王嘉惠(2004)。平面媒體圖文訊息與目的地形象之研究—以福寶生態園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紅國、劉國華(2009)。國外旅遊目的地形象測量方法評述。旅遊科學,23(6)。62-66。
伍怡真(2006)。愛河河口環境意象---以高雄市鹽埕國中學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朱弘川(2017)。地方之愛的生成與危殆:花蓮林田山社區居民的地方感轉變。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銘彥(2005)。社區協力、社區發展與目的地形象之研究─規劃者、執行者、觀光客與當地居民認知結構差異。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佳瑾(2018)。都市開放空間系統與高齡者身心健康關聯性初探─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台北: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9)
李沛彤(2014)。影響Facebook粉絲專業與部落格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旅遊類部落格為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11)。旅居經驗與觀光凝視的折射∕轉向:台灣和日本遊學生的比較研究。2011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
李慶長、張銀益、施偉佳、胡俊之、蔡聰源(2009)。部落格旅遊訊息內容對讀者消費動機之影響。北商學報,16。81-97。
杜貞瑩(2017)。觀光凝視下的阿里山森林鐵道。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特刊2。46-51。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原作者:Earl Babbie)。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2)
吳郁婷(2017)。高雄市鹽埕埔空間的歷史變遷。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賢(2009)。台東縣旅遊摺頁冊廣告訊息內容分析。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軒瑩(2014)。與他文化的邂逅─旅遊部落格之敘事與想像。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穎(2015)。《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城市書寫的背後進行式。高雄文獻。5:1。164-176。
林芸竹(2012)。1.4161平方公里的記憶-鹽埕地方數位敘事計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哲弘(2018)。行銷事件體驗與里民對地方認同間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博愛里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銘心、莊曼君(2013)。兒童身心障礙之Facebook社群內容分析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3。355-392。
施偉佳(2007)。部落格旅遊訊息內容對讀者消費動機之影響。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胡俊佳(2012)。觀光凝視作為文化治理:「兩蔣」、「陸客」與觀光的(去)政治化。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0:3。97-140。
徐元民(2011)。一個深層的生命經驗:從觀光客的凝視出發。身體文化學報。12。1-23。
高雄市鹽埕區公所(無日期)。話說鹽埕。取自:https://yancheng.kcg.gov.tw/cp.aspx?n=3D7C9BFC4F86BF4A
高雄市文武聖殿(無日期)。歷史沿革。取自: https://www.kwwt.org.tw/history.html
康照祥(2005)。媒體識讀。台北,揚智文化。
曹敏俐(2014)。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文化地景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崇志(2012)。廣告代言人可信度與觀光地形象對旅遊意願之影響。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麗薇(2006)。自助旅行、觀光與文化想像:以台灣的自助旅行論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郭淇瑋(2013)。〈消費凝視,凝視消費〉─以凝視奇觀進行的收編與實踐,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陳伯軒(2010)。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出版。
陳秉正(2006)。高雄市鹽埕區堀江商場的發展與變遷。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苑儕(2016)。豐山地區古山宮慶典之地方感與地方認同。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應用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緹(2016)。高雄鹽埕地區地方文化導覽手冊之應用創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思瑜(2018)。台灣旅遊部落客內容經營與想像─以日本旅遊部落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陳姿樺(2016)。部落格接受廠商付費撰文前後之分析─以「美妝部落格」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荐為(2014)。影響部落格使用者黏著度因素-部落格經營能力之觀點。正修學報。28。185-204。
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3.0(原作者:John Urry, Jonas Larsen)。台北:書林出版。(原著出版年:2012)
黃欣宜、陳宜棻(2013)。部落格的傳播魔力:探討旅遊部落格訊息對購買意願之影響力。中華傳播學刊,24。243-279。
黃國彥(2000)。內容分析法。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2710/。
黃瑜晴(2013)。讀者對部落格推薦者之認同度、資訊豐富度與信任轉移對部落格及產品態度之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卉軒(民106年3月13日)。台灣年輕人規劃步驟很特別。聯合晚報。民106年3月13日,取自: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
曾怡婷(2012)。藝術介入當代都市發展的可能 -以高雄市鹽埕區 「大五金藝術造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素菁(2012)。Y世代求職價值觀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曾瑾瑗(2010)。新媒體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系列(1)web 2.0的概念與應用。法務部調查局清流雙月刊,99年8月。取自:https://www.mjib.gov.tw/ebooks/eBooks_Detail?CID=3&BookID=1568。
馮捷蘊(2011)。北京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遊者博客的多維話語分析。旅遊學刊。26:9。19-28。
痞客邦(無日期)。2018社群金點賞。取自:https://2018pixstarawards.events.pixnet.net。
痞客邦(無日期)。2019社群金點賞。取自:https://pixstar.events.pixnet.net/2019。
楊景翔(2011)。運用部落格成功模式探討部落格對購買行為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志弘(2000)。寬頻時代網路媒體發展之研究。在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八十九年度專案委託計畫研究報告。台北:銘傳大學傳播學院。
張繼文(2014)。是「誰」的視覺文化?論觀光凝視與視覺藝術。2014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論文集。
張芳芳、陳金華(2009)。旅遊博客對旅遊目的地形象傳播的影響研究。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4:12。69-71.75。
飯野紘邦(2017)。日本旅客的台北意象:旅遊書與部落格的比較分析。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熊明真(2012)。知覺價格、地方形象及信任對品牌知名度與購買意願之影響-以農產品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熊芸瓏(2014)。部落格形態與評論文章類型對部落格及產品特色之可信度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運籌學系碩士論文。
蓋憶嫻(2010)。地方形象特色之視覺傳達設計創作與研究-以平溪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翟芷萱(2012)。日治時期高雄第三公學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寧(2010)。背包裡的世界─背包客的多元生命圖像。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兆庭(2010)。從都市形態角度下探討舊市中心更新單元劃設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劉玲如(2012)。部落格口碑、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某知名美妝部落格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劉廷浩(2014)。部落格推薦文訊息內容的呈現、商業意圖揭露及知覺風險對購買意願之影響 -以美食部落格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劉雅菁(2007)。花蓮觀光導覽摺頁與手冊之花蓮觀光形象呈現。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孟軒(2016)。觀光凝視下族群符號的呈現─以台灣中和華新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真(2018)。高雄市鹽埕區堀江商場的環境變遷與產業發展。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蔡杏宜(2010)。藝術部落格行銷規劃與建置之研究---以「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部落格」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知臻(2017)。觀光凝視與詩作再現:以孟樊旅遊詩「歐洲行」為例。國際文化研究,13:1。67-90。
盧能彬(2012)。台灣部落格空間之網路變遷分析。社會資訊研究,23。36-65。
鍾晉豐(2017)。沙發椅上的朝聖—以符號敘事觀點解構旅遊電視節目。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鼎耀(2005)。目的地意象、知覺價值與遊後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蕭士椉(2015)。赤彩波粼-六甲地區地方形象之設計創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
謝志偉(2007)。教育研究典範的未來趨勢混和方法論(Mixed Methodology)介紹。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75-194。
羅欣婷(2007)。觀光地點置入韓劇的行銷效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立芳(2011)。數位時代影視名人運用社交網站行銷形象之分析研究─以何韻詩、盧廣仲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變更高雄市都市計畫(鹽埕地區)細部計畫案(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書(民國95年)。高雄市政府。
鹽埕國小107學年度第95屆畢業生「健康小鐵人」-運動啟航‧愛‧健康~邀您一起~愛鹽埕(2019)。【新聞稿】。高雄市:教育局。取自:https://www.kh.edu.tw/publicInfo/bureauReport/20190098。
Baloglu, S., & McCleary, K. W. (1999).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 (4), 868-897.
Ball-Rokeach, S. J., & Reardon, K. (1988). Logue, Dialogue, and Telelog: Comparing an Emergent Form of Communication with Traditional Forms. In R. Hawkins, J. M. Wiemann, & S. Pingree (Eds.), Advanc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Merging Ma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 (pp.135-161). CA: Sage.
Beerli, A., & Martin, J. D. (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 657-681.
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Cohen, E., & Neal, M. (2012). A Middle Eastern muslim tourist enclave in Bangkok. Tourism Geographies, 14(4), 570-598.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Echtner, C. M., & Ritchie, J.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 3-13.
Edensor, T. (1998). Tourists at the Taj: Performance and Meaning at a Symbloic Site. London: Routledge.
Elliot, S., Papadopoulos, N., & Kim, S. S. (2011).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mage: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country imag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50(5), 520-534.
Foster, H. (1988). Vision and Visuality. Seattle, WA: Bay Press Seattle.
Herring, S. C., Scheidt, L. A., Bonus, S., & Wright, E. (2005). Bridging the Gap : 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Electronic ver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8(2), 142-171.
Hooper-Greenhill, E. (2000).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O. H. (1999).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 1(1) Jan, 1-15.
Jenks, C. (1995). The centrality of the eye in wester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C. Jenks (Ed.), Visual Culture (pp. 1-25). London: Routledge.
MacKay, K. J., & Fesenmaier, D. R. (1997). Pictorial element of destination i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3), 537-565.
O’Reilly, T. (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Raban, J. (1986). Coasting: A Private Voyage. London: Collins Harvill.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Urry, J., & Larsen, J. ( 2011). The Tourist Gaze 3.0. London: SAGE.
Weaver, A. (2005). Spaces of containment and revenue capture: Super-sized cruise ships as mobile tourism enclaves. Tourism Geographies, 7(2), 165-184.
Winer, D. (2001). What are Weblogs? Retrieved from http://oldweblogscomblog.scripting.com/personalWebPublishing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