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建男
論文名稱: 清末日初台灣傳統文人的小說接受與創作─一個儒教視角的考察
指導教授: 許俊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清末日初儒教小說接受報刊小說勸善懲惡文人士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此篇論文主要透過清末日初文人士紳的小說接受和創作情形,來釐析儒教價值觀與近代台灣小說的關係。主論分有三章,分別從社會文化條件、文人士紳的地方教化實踐,以及日本殖民者的儒教移植三個面向切入探討。
      在首章─移墾儒教社會的小說形塑,筆者主要探討清代台灣移墾的社會風尚與儒教文化意識對小說發展的影響,並具體考察小說的移墾社會傳播形態。
      在次章─文人士紳的「在地性」與小說接受,主要透過考察文人士紳的地方教化權力和實踐與其小說接受之關係,來探討儒教價值對小說發展的影響。筆者首先探述士紳的地方性內涵及文教活動,再進一步考察士紳的小說接受心理以及閱讀情形,以檢視體現在士紳地方教化活動的儒教價值對小說的影響。
      在終章─殖民儒教的移植與近代台灣報刊小說的發生,主要透過傳統文人對時局的肆應,以記者的身分進行報刊小說之創作,來探討在殖民者天皇國體儒教價值的移植和漢文文化統合的背景下,近代台灣報刊小說的發生內涵。
      藉以文人士紳的傳統小說接受與近代報刊小說創作作為探究主題,對於台灣小說起源的整體性,我們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台灣小說乃是從移墾儒教社會孕育而生,儒教重道德教化、勸善懲惡的文學價值觀念,強烈影響、制約著小說的發展。這一印跡,乃透過清末和日治初期文人士紳的小說接受,以及肆應時局變動下的報刊小說創作所顯現出來。然則,在教化價值之下,亦隱含著文人士紳對小說藝術性的娛情感動,文人士紳對「非正統」的通俗小說這一複雜心理,正適足代表了儒教社會小說存在和發展的曲折形態。

    第一章 緒 章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說明 6 第二章 移墾儒教社會的小說形塑 9 第一節 移墾社會性格對小說發展的影響 9 一、重利豪奢風氣的形成 9 二、重利豪奢的風氣導致文教發展的遲緩 11 三、重利的社會風氣促進小說通俗意識的流動 12 第二節 儒教意識對小說發展的影響 14 一、通俗小說在儒教網絡的位置 14 二、合流於民間宗教的教化特色 16 三、儒教價值觀對小說發展的制約 18 第三節 移墾社會小說的兩種傳播形態 20 一、書面小說的傳播形態考察 20 二、非書面的小說通俗意識流動 29 第三章 文人士紳的「在地性」與小說接受 33 第一節 士紳的地方教化實踐 33 一、在地性─士紳教化權力的獲得與實踐 33 二、士紳地方文教事業的參與 37 第二節 文人士紳的小說接受心理 42 一、娛情 43 二、教化 47 第三節 文人士紳小說接受內涵之考察 49 一、以張麗俊、黃旺成、賴和為對象的小說閱讀考察 50 二、文人士紳小說接受的內涵分析 53 三、傳統「講說」─教化與小說通俗意識共同的傳播形式 64 第四章 殖民儒教的移植與近代台灣報刊小說的發生 67 第一節 日治初期殖民者的儒教移植 67 一、明治儒教的復起與內涵特徵 68 二、明治儒教的殖民地移植 73 第二節 文人士紳對殖民儒教的肆應 86 一、文人士紳的「在地性」轉變 86 二、統治者訴諸儒士「經世濟民」、「共進文明」價值的呼籲 89 三、新聞記者─傳統士紳社會、文化資本的近代轉化 92 第三節 近代台灣報刊小說發生之考察 97 一、漢文跨界與交混:黃美娥「古典文學知識新秩序」說的探討 97 二、傳統文人報刊小說創作的考察:語言、文體與儒教意識 106 結 論 120 參考文獻 122

    一、史料類/工具書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系列: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九冊(臺北市:遠流,2006)。
    陳培桂纂輯,《淡水廳志》(臺北市:文建會,2006)。
    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200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台灣文獻叢刊系列:
    朱景英,《海東札記》(第19種,1958.5月)。
    藍鼎元,《平臺紀略》(第14種,1958)。
    《台灣教育碑記》(第54種,1959)。
    ‧臺灣文獻類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系列(龍文出版):
    吳子光,《一肚皮集(一)、(二)、(五)、(七)》(2001)。
    吳景箕,《吳景箕全集(下)》(200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上)》(1992.3月)。
    鄭用錫,《北郭園全集(上)》(1992.6月)。
    ‧《雲林縣志稿》(雲林縣:雲林縣文獻委員會,1977)。
    ‧沈家本,《沈家本未刻書集纂(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遺書(五)、(六)》(台北市:成文,1970)。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一)~(三)》(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台中縣文化局,2000.11)。
    ‧張純甫,《守墨樓藏書目錄‧叢書部‧卷密書室之部》(新竹市:竹市文化中心,1996.8月)。
    ‧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一)、(二)》(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嘉義縣民雄鄉:中正大學,2008.09)。
    ‧連橫,《雅堂文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日據時期台灣統計書‧冊23、26》(台北市: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2002)。
    ‧中島利郎編,《「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總合目錄1》(東京:綠蔭書房,2000.12月)。
    ‧石昌渝主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文言卷》(太原:山西教育,2004.9月)。
    ‧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1990)。
    ‧吳福助,《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編》(臺中:文听閣,2008.4月)。
    ‧李夢生,《中國禁毀小說百話》(上海:上海古籍,1998)。
    ‧周振鶴,《晚清營業書目》(上海:上海書店,2005.4月)。
    ‧韋力主編,《中國近代古籍出版發行史料叢刊補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

    二、專書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市:臺灣商務,1997)。
    ‧王見川,《台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市:南天,1996)。
    ‧王詩琅,《三年小叛五年大亂》(高雄市:德馨室,1980年3月)。
    ‧司馬云杰,《文化社會學》(山東:山東人民,1990.3月)。
    ‧古今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0:
    《說岳全傳》、《平山冷燕》、《兒女英雄傳》、《天豹圖》、《歧路燈》、《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台北市:台灣商務,2005)。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Confucianism》(臺北市:麥田,2002.12月)。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7月)。
    ‧余邵魚著、蔡元放評點,《東周列國志》(臺北市:文政,1972.5月)。
    ‧李汝珍著、尤信雄校注,《鏡花緣》(臺北市:三民,2007)。
    ‧李世偉,《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市:文津,1999)。
    ‧李綠園著,新文豐校注,《歧路燈》(台北市:新文豐,1983)。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台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78)。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市:五南,2008.5月)。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1992)。
    ‧林景淵,《日據時期的台灣圖書館事業》(台北市:南天,2008)。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市:臺灣學生,2007)。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市:鏡與象出版,1985.8月)。
    ‧前野直彬,《中國文學的世界》(臺北市:臺灣學生,1989)。
    ‧苗 壯,《筆記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1998)。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1986)。
    ‧陶德民,《日本漢學思想史論考》(吹田市:關西大學,1998年3月)。
    ‧陳 來,《東亞儒學九論》(北京:三聯書店,2008)。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市:麥田,2007)。
    ‧陳 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2006)。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
    ‧陳進傳、朱家嶠,《宜蘭擺厘陳家發展史》(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1987)。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市:聯經,1979.5月)。
    ‧張炎憲、翁佳音合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縣:稻鄉,2000)。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1996)。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7月)。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黃書光主編,《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濟南:山東教育,2005)。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市:麥田,2004)。
    ‧許俊雅、吳福助 編,《全臺賦》(臺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馮夢龍原著,蔡元放改撰,劉本棟校注,《東周列國志》(臺北市:三民,2007)。
    ‧楊慶堃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上海人民,2006)。
    ‧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太原:山西人民,2004.3月)。
    ‧劉岳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2003)。
    ‧魏秀仁著,《花月痕》(臺北市:三民,1998)。
    ‧嚴紹璗、中西進主編,《中日文化交流6‧文學卷》(杭州市:浙江人民,1996年11月)。

    三、單篇論文(專書、論文集/學報、期刊/研討會)
    (一)專書、論文集
    ‧李承機,〈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李日章,〈儒家意理與台灣社會〉,《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市:前衛,2003)。
    ‧胡萬川,〈新列國志的介紹〉,馮夢龍著,《新列國志》(臺北市:聯經,1981)。
    ‧夏志清,〈文人小說家和中國文化─「鏡花緣」研究〉,《文人小說與中國文化》(臺北市:勁草文化,1975)。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其實像與虛像〉,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台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6月)。
    ‧駒込武,〈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內山知也,〈有關江戶時代明治時代的漢文人物逸話集─世說系和叢談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語言與文學研究中心主編,《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2001)。
    ‧李進益,〈《準譯開口新語》初探〉,收錄在東吳大學中文系編,《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東吳大學中文系,1999)
    ‧宋光宇,〈台灣的善書及其社會文化意義〉,收錄於許俊雅教授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5)。
    ‧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陳慶浩,〈古本漢文小說辨識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語言與文學研究中心主編,《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學生,2001)。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0)。
    (二)學報、期刊
    ‧王幼華,〈日本帝國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構接─以瀛社為例〉,《臺灣學研究》第七期,2009年6月。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7)。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台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八期,2009年4月。
    ‧鄭 鏞,〈論漳州人的人文性格〉,《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四期。
    ‧潘建國,〈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的讀者與傳播方式〉,《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蔡淵洯,〈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
    ‧何義麟,〈評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新史學》第十一卷四期,2000年12月。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台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當代》第221期,2006年1月。
    ‧張 踐,〈儒學‧儒教‧宗教〉,《國際儒學研究》第15輯,北京:九州,2007。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12月。
    ‧董伯林,〈隱匿賦權與自覺內生的博弈─明清時期士紳教化權力來源探析〉,《大學教育科學》總第108期,2008年第2期。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二期,1983.1月。
    ‧劉惠玲、童光東,〈近代石印醫籍刊印史略〉,《中華醫史雜誌》1998年第3期。
    (三)研討會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交界與游移』─近現代東亞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9年9月11日。

    四、學位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國立成大中文所博論,2002年6月)。
    ‧楊秀蘭,〈清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的經濟與社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93學年度碩論)。
    ‧李進益,〈明清小說對日本漢文小說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81學年度博論)。

    五、電子資料
    ‧《台灣日日新報》,漢珍清晰電子版。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電子全文版,漢珍數位圖書股分有限公司。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http://www.twcenter.org.tw。
    ‧「中國古典文藝思潮研讀會第三十四次研讀會會後摘要」網路資料:http://blog.sina.com.tw/inbooks/article.php?pbgid=33426&entryid=589788&。
    ‧茂呂美耶,《江戶日本》(台北市:遠流,2009年4月)。網站資料:http://www.ylib.com/travel/notes/rv041201.htm。
    ‧「賴和紀念館」之「賴和藏書目錄」:http://cls.hs.yzu.edu.tw/laihe/B1/b22_2.htm。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相關文物「藏書」:http://cls.hs.yzu.edu.tw/zhonglihe/o5/iframe/i_0421.htm。
    ‧〈聽說書─老上海文化景觀〉,「中國網」2006年4月13日(文章來源:新華網上海頻道):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06msh/1182423.htm。
    ‧《葉聖陶作品集》,「龍騰世紀」網頁:http://www.millionbook.net/mj/y/yeshengtao/index.html。
    ‧〈日本義烈傳序〉: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778503。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頁資料:http://kindai.ndl.go.j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