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珮琪 Chuang, Pei-Chi |
---|---|
論文名稱: |
職棒球員身體資本之形成及其轉化 Form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Physical Capital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
指導教授: |
許義雄
Hsu, Yi-Hsi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職棒球員 、身體資本 、場域 、慣習 、資本 |
英文關鍵詞: |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Physical Capital, Field, Habitus, Capit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1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布爾迪厄的理論為基礎,探究職棒球員所歷經的社會場域,與其身體資本之形成及轉化間的關係。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整理相關理論,並訪談現役中華職業棒球聯盟球員,理解其在社會結構中的定位及社會化的過程,如何影響他們所獲取的資源,進而間接形塑其運動參與的態度及策略。本研究結論如下:國內職棒球員確實存在著社會階級的弱勢,探究原因主要來自於我國棒球運動在歷史脈絡、教育體制、國家政策,以及對於參與族群的限制。而職棒球員除依循場域中的運作方式實踐對身體資本的投資外,亦受到所涉入的場域左右其實踐行動的內容,產生不同身體資本轉化之價值。對於職棒球員而言,現下的社會場域並非友善的環境,然而,多元文化與消費社會或許可為職棒球員帶來一線生機,透過提升象徵資本的價值,期能將身體資本更有效地轉化成經濟資本,進而提升職棒球員身處的社會資本網絡以及文化資本涵養,讓職棒球員逐漸獲取社會階級流動的機會,改善整體棒球環境。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and aimed to analyze the connection of Form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Physical Capital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Throug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specific respondents who currently play professional baseball, and tried to explain how their social position and socialization process influenced their recourses, attitudes and strategies. To conclude this study,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were dominated in the social world, and it is rel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n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Taiwan. Through practices, they developed a certain physical capitals which ar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fields that they inhabit. Although, the social world was not a friendly environment to th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it would be more likely to create their values in this multicultural and consumer society. Moreover, by articulating the symbolic capitals, social capitals, economic capitals, and cultural capitals, it would be able to achieve a high social mobility in their social world.
一、中文部分
文軍(2008)。身體意識的覺醒:西方身體社會學論的發展及其反思。華東師範大學學報,6,73-81。
王丁財(2009)。中華職棒球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王兆慶(2003)。醜怪的理想身體:臺灣健美運動的社會學研究(1958-2003)。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 (Nixon, H. L., & Frey, J. H., 1996)
王佩莉、袁志英(譯)(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Elias, N., 1976)
王恭志(2007)。傅柯的生存美學及其對教師課程意識的啟發與蘊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翔(2009,11月29日)。救棒球前進總統府,聯合晚報,A7/運動SPORTS版。
王翔證(2006)。社會化媒介對運動行為的影響之探討。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編著,第六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王墨林(2009)。臺灣身體論─王墨林評論集1979-2009(第一卷)。臺北市:左耳文化。
卡維波(2004)。「減肥瘦身」的女性主義標準答案錯在哪裡?─從「飲食消費與現代性」到「性感與美貌的多元與普及」。桃園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本田(2010,3月18日)。橫跨三個10年,8位老將拚紀錄,聯合新聞網。
成窮(譯)(1998)。人︰游戲者—對文化中游戲因素的研究。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Huizinga, J., 1971)
朱文增、王宗吉(2007)。臺灣職業棒球球員職業聲望之調查研究。運動文化研究,2,27-63。
朱文增、簡英智(2009)。プロ野球チーム、選手と監督の生産性,日本スポーツマネジメント学会。滋賀県。
行政院主計處(2010)。薪資與生產力統計。2010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3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挑戰2008黃金計畫。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臺北市:作者。
吳宗衡(2006)。臺灣棒球運動中的原漢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中壢市。
吳泰毅(2001)。我國職棒薪資決定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國銑(1979)。我國運動員運動成就與家庭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佩璇(2006)。Bourdieu的「身體資本」概念在身體社會學發展脈絡中的貢獻與侷限:超越主/客對立的場域理論。2009年12月3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網址http://sllai.social.ntu.edu.tw/sllaidoc/syllabus/2007/com_soc/physical_capital.pdf
李啟瑞(2007)。同儕創造動機氣候與目標取向對運動樂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猛、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市:麥田。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李翔群(2007)。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杜綺文(2008)。美麗的鏡像身體或不健康的馴化身體?。2009年12月3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網址: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684_1.pdf
汪民安(2002)。福柯的界綫。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佘碧平(譯)(2003)。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Mauss, M., 1950)
周大友(1990,3月17日)。就從今日起職棒跨出第一步,聯合報,16/體育.戶外版。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林三豐(2009,12月23日)。自由球員制、保障薪資,今拍板,自由時報。
林仁義(2001)。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臺北縣:韋伯文化。 (Woodward, K., 1997)
林伯修、朱自敏(2009)。花東學生棒球與原住民。運動文化研究,9,67-108。
林淑惠(2003)。從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解析歷史建築展示之研究─以臺南州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中壢市。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2版)。臺北市:桂冠。
邱志遠(2008)。東部地區(宜花東)少棒隊組訓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邱金松、黃東治(譯)(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Maguire, J., Jarvi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 2002)
邱建章(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韋誠(2003)。是鎖鏈還是羽翼─原住民棒球選手的運動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邱淑芬(2007)。有氧舞蹈教室場域中,女性身體意象的建構─以新竹市有氧舞蹈教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萬宇(2006)。新竹縣原住民學生參與國民小學棒球聯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 (Bonnewitz, P., 1997)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臺北市:五南。
馬鈺龍(2007,12月06日)。黃金計畫,補助最多,中華棒球隊, 不能再漏氣,聯合報。
康正男(2006)。棒球總教練威權領導與球員效能之研究:職棒與業餘之比較。大專體育學刊,8(1),112-123。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北市:滄海。
張維唐(2008)。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8)。促進優質學生棒球運動方案。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司(2010)。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網路作業系統。2010年3月29日,取自:http://iss.ntcpe.edu.tw/true/
梁焜珉(2007)。臺灣體育政策規劃過程之探討—以黃金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莊林貴(2001)。中小學棒球應以義務教育第一、打棒球第二。學校體育,11(6),68-72。
莊濱綺(1999)。我國職棒球員薪資與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義雄(2003)。臺灣身體文化與體育的出路。學校體育,13(2),135-143。
郭怡伶(2006)。臺灣職業運動選手代言商品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郭家彰(2007)。運動社會化媒介對足球運動參與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振生(2008)。「國球」人口學:台、美、日棒球員數量與流動機會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陳一平(2004)。臺灣職棒球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其懋(1999)。臺灣職業棒球球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惠萍(2002)。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聖芳(1996)。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瀅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臺北市:易博士出版社。
馮冠彰(2007)。運動代言人與企業品牌行銷之個案研究─以王建民代言宏碁電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俊傑、鍾德文(1997)。我國青少年棒球運動推展現況之探討。大專體育,89,137-141。
黃銘淳(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臺北市:桂冠。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溫勝智(2003)。台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楊絳(2002)。斐多篇。臺北市:時報文化。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詹偉雄(2008)。進入運動的系譜學。在瘋足球,迷棒球─職業運動經濟學。臺北市:時報文化。
廖邕(2008)。全球化影響下臺灣職棒的運動勞力遷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慧宜(2005)。學校賦予學生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本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硏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市:桂冠。 (Foucault, M., 1975)
劉得梭(2007)。「我的球會轉彎」:一位奧運棒球投手生涯轉換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佩雯(2009)。運動代言人對品牌知名度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歐陽萱(2008)。美白如何是個問題?迷思、操演與利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Bourdieu, P., 1980)
薛荷玉(2009,3月24日)。救國球、花東列「體育優先區」打棒球的學生,可免試升學,聯合報。
蔡侑霖(2003)。競賽作為一種生產: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勞動體制的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連裕(2007)。成為公民:童軍教育的知識與技藝(1945-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博任(2005)。躍向世界的野球:戰後台灣基礎棒球發展與國家機器. ―以美和中學棒球隊興衰(1970~1983)為例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學校體育編輯部(2003)。教育部體育特色學校系列報導─棒球勁旅國手搖籃強恕高中棒球隊。學校體育,13(6),13-15。
燕繼榮(2006)。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盧嵐蘭(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臺北市:三民。
鍾俊敏(2007)。奧林匹克活動與臺灣國族主義-運動與政治關係之再思考。大專體育學刊,9(4),17-27。
謝明珊、杜欣欣(譯)(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Shilling, C., 2005)
瞿海良(1995)。臺灣原住民的棒球傳奇。山海文化雙月刊,9,25-31。
魏麗敏(1999)。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因素、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分析研究。臺北市:五南。
羅志朋(2010)。超級薪光大道。職業棒球,334,58-61。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及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蘇國盛(2007)。職棒球員勞工階級意識缺乏之困境初探。大專體育,88,78-84。
二、英文部分
Berry, Gould & Staudohar (1986). Labor relation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London: Auburn House.
Bourdieu, P. (1978). Sport and social clas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7(6), 819-840.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E.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Greenword Press.
Clarke & Clarke (1982). Highlights and action replays-ideology, sport and the media.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oakley, G. J. (1990). Children and the sport socialization process. Champaign IL,: Humao Kineties.
Crabtree & Miller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 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2), 189-201.
Eitzen & Sage (1989). 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Dubugue IA,: WM.C Brown Publishers.
Harwood & Swain (2001). The development and activation of achievement goals in tennis: I.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factor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5, 319-341.
Merriam & Simpson (2000). A guide to research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of adult (2nd ed.). Malabar, Florid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Nixon, H. L. (1984). Spor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Leisure Press Imprint.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 65-78.
Rudman, J. W. (1986). The sport mystique in black cultur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3, 305-329.
Scully, G. W. (1989). The business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illing, C. (200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2n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A. L. (2003). Peer relationships in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s: A road less traveled in youth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research.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4, 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