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庭瑜 WU TINGYU |
---|---|
論文名稱: |
生態旅遊地服務品質要素屬性之研究-以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 A Study on Eco-tourism Service Elements of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s |
指導教授: |
李晶
Li, 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生態旅遊地 、服務 、國家森林遊樂區 、二維品質模式 |
英文關鍵詞: | Eco-tourism Destination, Service, Forest Recreation Area, Two-Dimensional Mode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6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蘊藏著豐富及多元的生態與人文資源,為發展生態旅遊具潛力的地區,而生態旅遊地的服務品質將影響遊客遊憩體驗。因此,本研究目的係以生態旅遊地服務項目為基礎,瞭解遊客、經營管理者及遊程規劃者對於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要素之屬性。研究方法利用二維品質模式,分析經營管理者及遊程規劃者之焦點團體訪談和深度訪談的資料,並且擷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活動綜合效益之評估」計畫作為遊客二手資料之分析。本研究結果為:一、重視生態資源多樣性及豐富性的維持;二、提供多元及充足的環境教育設施及機會;三、確保設施形式與色彩與當地環境的協調性,及推廣及教育監測及保育的意涵及重要性,並且展現當地的特色文化;四、強化園區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與整合;五、由專業的生態旅遊人員經營,且確保相關的安全設施與裝備。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須確保經營管理構面服務的具備程度、瞭解遊客的需求且注意遊客所重視的服務,並強化園區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藉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使遊客於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獲得良好的生態旅遊遊憩體驗。
Applying nature and culture resource to develop eco-tourism is the important polic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ervice elements of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s from visitors, managers, and tour programmers’ approaches. The methods of study included focus group, depth-interview, and reviewed the visitor data from Forestry Bureau project. The data was classified by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to catalog the element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as following: (1) It was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diversity and richly. (2) Fac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be various. (3) The type and color of facilities were coordinated with the local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natural conservation were important issues to educate visitors. In addition, local culture should be demonstrated. (4) The resources of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s and local community should be combined. (5) The management with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in eco-tourism was very important. The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 were to ensure the services of management, comprehend the demand of visitor, and strengthen the combining of local resources.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2002) 。生態旅遊地勘選報告:第二期。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2005) 。森林育樂設施規劃設計準則及案例彙編計畫。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方偉達 (2010) 。生態旅遊。臺北市:五南。
王姿懿 (2004) 。以Kano二維模式分析臺灣民宿品質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縣。
王章博 (1987) 。遊程系統規劃模式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王裕文 (2005) 。植物演替在生態工法之應用。取自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網址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0060927123051226394
王夢蘭 (2011) 。以統整課程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童生態旅遊環境認知、態度與行為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交通部觀光局 (2001) 。觀光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 (2002) 。生態旅遊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交通部觀光局 (2012a) 。觀光局推動之生態旅遊。2012年9月25日,取自http://greenlife.7stareco.org.tw/upload/1000504%E7%94%9F%E6%85%8B%E6%97%85%E9%81%8A.pdf
交通部觀光局 (2012b) 。歷年來臺旅客按目的分。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交通部觀光局(2001)。生態旅遊地點評估規劃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生態旅遊協會。
朱芝緯 (1996) 。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江昱仁、楊平安、汪大雄、謝漢欽、吳俊賢 (2009) 。森林旅遊地美感營造的思考。林業研究專訊,16 (4) ,55-58。
行政院主計處 (2010) 。職業標準分類系統。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7146&ctNode=3375&mp=1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2006) 。國土資源分組生態旅遊地遴選要點。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051&Itemid=5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2) 。基本工資之制訂與調整過程。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22d4691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005) 。森林遊樂區設置管理辦法。2012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940&ctNode=249&mp=1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008) 。買門票,送保險—安心暢遊國家森林遊樂區。2013年2月21日,取自http://epaper.forest.gov.tw/01epaper/epaper_amain.asp?number=19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2) 。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2012年10月15日,取自 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336&path=1486&list=148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3) 。環境教育管理資訊系統 。2013年6月17日,取自http://eeis.epa.gov.tw/front/cert/field_qry.aspx
吳宗瓊 (2003) 。部落觀光與生態旅遊。農業經營管理會訊,35,15-18。
吳忠宏 (2001) 。邁向2002生態旅遊年。自由時報,4版。
吳忠宏 (2004) 。國小教師與學生對生態旅遊納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吳忠宏 (2005) 。生態旅遊的內涵與定義。國教輔導,45 (2) ,14-27。
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 (2005) 。澎湖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8 (3) ,1-30。
吳松齡 (2007) 。休閒活動經營管理。新北市:揚智。
吳貞純、童秋霞 (2002) 。生態旅遊活動設計之評估。第四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會-生態觀光與社區發展篇,1-13。
吳貞純、童秋霞 (2005) 。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活動之設計與評估。農林學報, 54 (4) ,297-308。
吳珮蓉、張長義 (2009) 。森林生態旅遊地遊客環境識覺與行為之研究-以內洞森林遊樂區為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2,43-62。
宋秉明 (1996) 。臺灣地區生態觀光的發展在國際上的角色。八十五年度永續觀光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李思屏 (2001) 。遊客對生態旅遊之環境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晶 (2010) 。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創新與精進計畫。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tfbs-98021) ,未出版。
李晶 (2013) 。國家森林遊樂區活動綜合效益評估計畫。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tfbs-1010304) ,未出版。
李銘輝 (1992) 。野柳風景特定區遊客特性與活動適宜性研究。戶外遊憩研究,5 (2) ,71-102。
李銘輝、郭建興 (2000) 。觀光遊憩資源規劃。新北市:揚智。
杜慧音 (2003) 。生態旅遊遊程設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士彥、鄭健雄 (2004) 。生態旅遊地點選取之灰關聯分析評估 [電子版] 。旅遊管理研究,4,177-194。
林本維 (2004) 。休閒農場生態體驗經營策略之研究-烏來生態農場與阿里磅生態農場個案分析為主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林秀茹 (2012) 。森態小旅行 創意遊程規劃概念。臺灣林業雙月刊,38 (5) ,15-21。
林昂儀 (2002)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淑婷 (2003) 。海濱社區永續生態旅遊之營造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林鳳鈴 (2008) 。綠島永續性生態旅遊遊程規劃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林燈燦 (2003) 。服務品質管理。臺北市:品度。
社團法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9) 。97年度生態旅遊地遴選與服務團委託辦理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邱美蘭 (2005) 。保育與遊憩之雙贏策略-淺談社區生態遊程之規劃原則。自然保育季刊,50,19-27。
紀俊臣、楊正寬、林連聰 (2005) 。觀光行政與法規。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原友蘭、劉吉川 (2007) 。以質化的方法探討森林遊樂區的遊憩經驗與經營管理行動觀感之關聯性研究。中華林學季刊,40 (1) ,55-68。
容繼業 (1996) 。旅行業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揚智。
徐國士 (1984) 。太魯閣國家公園植物生態資源調查報告。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npda.cpami.gov.tw/files/15-1001-8994,c327-1.php
涂振昇 (1992) 。遊程規劃原則及評估方法之研究-以花東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翁儷芯 (2012) 。林務局森林生態旅遊發展現況與下一步。臺灣林業雙月刊,38 (5) ,3-10。
張明洵、林玥秀 (2002) 。解說教育。新北市:揚智。
張勝雄、林喻東 (2006) 。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遊客對解說服務滿意度之比較分析-以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生活科學學報,10,193-210。
張瑞光 (2009) 。生態旅遊產業品牌識別設計與應用-以阿里磅生態農場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和 (2010) 。生態資源與民宿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以小琉球民宿業者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岱宜 (1999) 。生態旅遊-21世紀新主張。臺北市:揚智。
陳玉清、林晏州 (2003) 。生態旅遊地遊客選擇行為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 (3) ,23-40。
陳芳瑜 (2008) 。外來種的定義和說明-植物篇。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36486
陳建和、呂新發、吳世光 (2007) 。國民旅遊安全管理系统建構之研究。旅遊健康學刊,6 (1) ,1-26。
陳柏元 (2010) 。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特性對服務重要性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炳輝 (2002) 。遊客環境態度對生態旅遊影響之研究-以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炳輝 (2006) 。導覽解說實務。臺北市:華立。
陳炳輝、黃志成、張素禎 (2002) 。環境教育對遊客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為例。生態旅遊學術發表會論文集 (頁15-34) 。臺北市: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陳美惠、李來錫、黃韻樺 (2011) 。建構生態旅遊工作項目之知識結構-以社頂生態旅遊發展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4 (1) ,55-72。
陳惠美、王美晶 (2010) 。地方觀光經營者對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休閒與遊憩研究,4 (3) ,133-170
曾彥蓉 (2002) 。陽明山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之評估與管理策略研擬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曾意婷 (2001) 。溪頭森林遊樂區解說服務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慈慧、盧俊吉 (2002) 。生態觀光基本概念與規劃。農業推廣文彙,47,185-196。
黃書禮 (2012)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臺北市:詹氏。
楊秋霖 (2009) 。優質的生態旅遊地。臺灣林業雙月刊,35 (4) ,28-39。
楊錦洲 (1993) 。二維品質模式在服務品質上之應用。品質管制月刊,29 (5) ,27-33。
葉冠瑩 (2001) 。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臺中市。
劉吉川 (1997) 。生態觀光與社區發展。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5 (3) ,2-8。
劉家明 (1998) 。觀光旅遊的另類革命-生態旅遊及其規劃的研究進展。大自然,58,92-97。
劉龍達 (2008) 。雲林縣檨仔坑生態旅遊策略分析及遊程規劃 (未出版碩士論文) 。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
劉瓊如 (2003) 。生態旅遊地永續發展評估之研究-以阿里山達邦部落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3 (3),235-264。
歐聖榮、柯嘉鈞 (2007) 。組織部門對生態旅遊經營管理策略認知之研究。休閒與遊憩研究,1 (2) ,25-52。
歐聖榮、蕭芸殷 (1998) 。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 (3) ,35-58。
潘淑滿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賴明洲 (1999) 。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及聯外道路交通系統之規畫研究-以生態旅遊觀點探討之。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賴明洲、薛怡珍 (2003) 。由生態旅遊的等級評估與規劃談臺灣如何發展國際生態旅遊。第三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論文集 (頁113-127 )。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賴國玲 (1994) 。我國旅行業國外旅行團遊程設計之研究-以紐澳行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賴鵬智 (2012) 。森林生態旅遊策略聯盟機制之意義。臺灣林業雙月刊,38 (5) ,11-14。
薛怡珍 (2004) 。發展永續生態旅遊資源等級評估之我見。臺灣林業雙月刊,30 (3) ,12-19。
謝孟君 (2003) 。以生態旅遊觀點探討承載量影響因素-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颺如思 (2004)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臺灣本土性多樣性研究的先驅者。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e-info.org.tw/column/biodiv/2004/bi04090901.htm
羅凱安 (2005) 。生態旅遊的涵義。樹德科技大學學報,7 (1) ,1-14。
二、英文部分
Berger, C., Blauth, R., Boger, D., Bolster, C., Burchill, G., Dumouchel, W., Pouliot, F., Richter, R., Rubinoff, A., Shen, D., Timko, M., Walden, D. (1993). Kano’s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Customer-defined Quality. Center fo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4, 3-36.
Boo, E. (1990). Ecotourism: The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Washington, DC: World Wildlife Fund.
Ceballos-Lascurain, H. (1987).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Mexico Journal, 13-14.
Colvin, J. (1991). The scientist and ecotourism: Bridging the gap. In J. A. Kusler (Eed.), Ecotourism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pp. 575-581). New York: Association of Wetland Managers.
Eagles, P. F. J. (1992). 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 (2), 3-7.
Fennell, D. A. & Eagles, P. F. J. (1990).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8 (1), 23-24。
Gaston, K. J. & Spicer, J. I. (1998). Biodiversity: An Introduction.Oxford & Malden, MA: Blackwell Science Ltd.
Grossberg, R., Treves, A. & Naughton-Treves, L. (2003). The incidental ecotourist: measuring visitor impacts on endangered howler monkeys at a Belizean archaeological site, Environmenl Conservalion, 30, 40-51. doi:10.1017/S0376892903000031
Hetzer, W. (1965).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 Links (July): Reprint in Ecospher (1970), 1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