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雅能
ZHAN, YA-HENG
論文名稱: 裴頠崇有論研究
指導教授: 牟宗三
Mou, Zong-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7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裴頠崇有論魏晉南北朝
英文關鍵詞: PEI-WEI, HAV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茲篇之作旨在探討裴頠《崇有論》的思想內涵與意義,希望能透過本題的研究,而凸
    顯出魏晉思想中『有』『無』概念的爭辨,以及當時『名教與自然』衝突調和的糾擾
    現象.文中取徑於《崇有論》之疏解,以釐清裴頠『崇有』的義理層次,並顯現其著
    論立場.進而相較於其他魏晉思想家,對於『有』『無』概念的規定與思考理路,卒
    能確切掌握時人對於『名教與自然』課題之偏向,以及立論觀點的差異,而予以客觀
    之評價與定位.
    全篇分六章十六節,約十萬字.
    第一章『緒論』.首從歷史角度,縱觀玄學清談中『有』『無』論題的形成與發展,
    進以突顯裴頠《崇有論》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第二章『裴頠的生平與學術』.敘述裴頠各人生平與著作,經由其人平素的具體表現
    ,以明裴氏的思想立場與言論傾向.
    第三章『《崇有論》疏解』.本章直接由原典入手,透過疏解的方式,用以顯明其義
    理層次,並疏通其司想理路.全文分為六大段,包括四個部分.起首標明基本義理;
    次為正文,論說名教與自然的主題;再次為附文,敘述裴氏著論的緣由;末為結論,
    以『無不能生有』而『濟有者皆有』回應全文.
    第四章『魏晉道家思想中「有」「無」的義涵』.從思想的比對上著眼,透過對道家
    思想中『有』『無』概念的規定,說明其主觀境界之理路,而凸顯出其與《崇有論》
    客觀性思考的不同.其中以何、王的『無』與郭象的『有』為敘述重點.
    第五章『崇有論中『有』『無』的規定與釐清』.承順前文的疏解與比較,針對《崇
    有論》中『有』『無』的概念,作一規定.對裴氏本身對於『無』,以及唯物論者對
    於『有』的誤解加以釐清.
    第六章『結論』.縱括全文要旨,肯定裴頠《崇有論》在思想史中的地位與價值.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