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文棋
Wu, Wen-Chi
論文名稱: 臺灣當代戲曲與戲劇中的性別展演
Gender Performa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Xiqu and Drama
指導教授: 曾秀萍
Tseng, Hsiu-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臺灣當代戲曲京劇豫劇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扮裝酷兒同性情慾性別展演同志文學少年金釵男孟母服妖之鑑
英文關鍵詞: Contemporary Taiwan Xiqu, Peking Opera, Yu Opera, GuoGuang Opera Company,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Same-sex Desire, Gender Performance, He is my Wife, He is my Mother, Dress in Cod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63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臺灣當代戲曲為對象,指認其中的同性情慾與性別展演,並考察戲曲元素如何被現代戲劇作家挪用、再造及變異。臺灣自1990年代開始,同志運動積極開展,組織結社,宣傳發聲,而至今成為亞洲第一同志婚姻合法化國家,臺灣的性別多元文化深植臺灣文化內涵。在臺灣晚近的性別文化脈絡下,本文反思戲曲學界對於同性情慾再現的評論方式,筆者認為目前臺灣戲曲評論者皆不約而同地迴避了其中的同性情慾議題,將之簡化成女性情誼、抒情書寫,「殘/酷義肢化」了戲曲中的同性情愛。因此本文以此作為問題意識,試著重新挖掘臺灣當代戲曲──特別是京劇和豫劇──從國光劇團與臺灣豫劇團此兩組軍中劇團轉型發展至今,如何突破與呼應臺灣性別文化與時代變遷。主要探討兩劇團當代戲曲中的同性情慾和性別展演,並延伸討論汲取戲曲元素的臺灣同志戲劇當中性/別和國族,為臺灣當代戲曲與戲劇指出其特殊性,賦與多元的詮釋與視野。亦從而思考在積極建立臺灣同志文學史的同時,當代戲曲如何與之協商,甚或指認與認可。
    本文主張在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狐仙故事》中暗潛著「女性敘事」之外的女同情慾、酷兒家庭之可能,並展現敢曝美學所蘊含「雌雄同體」之意義,亦從中深化中國抒情傳統轉向至酷兒「感性」的再現。此外,本文也探討臺灣豫劇團莎士比亞戲曲《約/束》中如何重現角色間的同志情慾,並以此延及兩位學者對於《天問》相異的文化辯詰,從而重探臺灣文化主體的複雜認同,已非「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彰顯了臺灣現時此地的混雜多元文化,並以《蘭若寺》的同性情慾建立出臺灣特殊的性/別文化主體為見證。最後關注兩部以戲曲元素為素材的現代戲劇作品: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與耳東劇團《服妖之鑑》如何化用戲曲傳統在角色與演員性別間展演出重層繁複的性別扮裝;且以流動的重層扮裝與同性情慾脫逸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國家暴力,重探扮裝、性別和政治的共構互聯。本研究透過當代戲曲與戲劇的性別展演,分析出臺灣京劇和豫劇如何建構臺灣的性別多元文化面向,指認臺灣當代戲曲其特殊性,並以此回應臺灣當代戲曲與臺灣同志文學的脈絡與限閾。

    In Taiwan, since 1990s, the LGBTQ movements have been vigorously developed through variet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organizing groups and voicing through the media to make Taiwan become the first country where same-sex marriage is legal in Asia. In other words, Taiwan’s diverse gender culture is deeply planted in and enrich Taiwan’s cultural connotation. Among them, Taiwan’s Tongzhi (同志) literature, for instance, film, television, and modern theater are raising discussions; however, as part of litera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in Taiwan, the traditional opera (Xiqu戲曲) has always been ignored. Thus, this study aims to rethink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story of Taiwan’s Tongzhi literature and the context of Taiwan’s Xiqu, which is to discover the same-sex desire and gender performance from the newly-adapted Xiqu (especially Peking Opera and Yu Opera). It also deeply considers the Sexualities and Nations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dramas deriving from the traditions of Xiqu in Taiwan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particularity of Contemporary Taiwan Xiqu then provide a diverse interpretation and vision.
    This thesis contain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problematization and the text analysis, including terms defini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chapter two, the main part focuses on “Three persons and Two Lamps” and “Fox Tales” produced by GuoGuang Opera Company,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lesbian desire and Camp aesthetics. Queer families in the two plays are also explored. In the next chapter, the primary idea is to analyze the same-sex desire and the cultural argument between scholars in the two intercultural operas of Shakespeare “Band” and “Questioning Heaven” made by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and establishing Taiwan's special Sexual Subjectivity by the same company work “At Aranya Temple”. I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ing how to show gender performance and cross-dressing politics by using the tradition of Xiqu in two “quasi-Xiqu” contemporary dramas “He is my Wife, He is my Mother” and “Dress in Code”. In the last section of chapter five, summarizing the arguments of each chapter, which is mainly to rethink the interplay of “Xiqu” and “Gender Performa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概要 21 第二章 從女性抒情到酷兒敢曝: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狐仙故事》 25 第一節 臺灣戰後京劇的發展與現代化 25 第二節 「姐妹」情深三人行:《三個人兒兩盞燈》 27 第三節 雌雄同身狐仙體:《狐仙故事》 39 第四節 小結 51 第三章 梆子的多元混雜與在地認同:臺灣豫劇團《約/束》、《天問》、《蘭若寺》 53 第一節 「臺灣豫劇」的誕生與臺灣豫劇團 53 第二節 跨文化的難題:「豫莎劇」《約/束》、《天問》 56 第三節 新詮臺灣:《蘭若寺》 77 第四節 小結 94 第四章 扮裝與政治:《少年金釵男孟母》與《服妖之鑑》 97 第一節 臺灣同志劇場 97 第二節 重層扮裝‧性別展演 100 第三節 反共反同‧白色恐怖 112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五章 結論 129 參考書目 133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專書
    丁乃非、劉人鵬,《罔兩問影:酷兒閱讀攻略》,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7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1996年。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2002年。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上)(下),宜蘭:傳藝中心,2002年。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2006年。
    王安祈,《絳唇珠袖兩寂寞》,臺北:印刻文學,2008年。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灣大學,2011年。
    王安祈,《尋路:臺北市京劇發展史(1990-2010)》,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12年。
    王德威,《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2017年。
    朱芳慧,《跨文化戲曲改編研究》,臺北:國家,2012年。
    何春蕤編,《酷兒理論與政治》,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1998年。
    李惠綿,《戲曲表演之理論與鑑賞》,臺北:國家,2006年。
    李惠綿,《戲曲新視野》,臺北:國家,2008年。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性別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2004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臺灣大學,2015年。
    邱怡瑄主編,《以進大同:臺北同志生活誌》,臺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17年。
    施舜翔,《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新北:臺灣商務,2018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臺北:臺灣大學,2009年。
    段馨君,《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新竹:交通大學,2009年。
    段馨君,《凝視臺灣當代劇場:女性劇場、跨文化劇場與表演工作坊》,新北:華藝,2010年。
    段馨君,《西方經典在臺灣劇場:改編與轉化》,新竹:交通大學,2012年。
    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臺灣當代Queer論述讀本》,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紀大偉,《正面與背影──臺灣同志文學簡史》,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臺北:聯經,2017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2016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聯合文學,1996年。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臺北:時報,2000年。
    張娟芬,《姐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臺北:時報,2011年。
    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芳、嚴立模編,《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臺北:國光劇團,2003年。
    陳芳編,《臺灣傳統戲曲》,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陳芳編,《「劇場事」8:戲曲易容術專題》,臺南:臺南人劇團,2010年。
    陳芳,《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18年。
    陳芳,《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19年。
    陳芳英,《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9年。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年。
    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趙彥寧,《戴著草帽去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200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年。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1996年。
    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1999年。
    2. 譯著
    巴特勒(Judith Butler),林郁庭譯,《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臺北:桂冠,2008年。
    [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郭劼譯,《消解性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黃茗芬譯,《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臺北:麥田,2008年。
    托莉‧莫(Toril Moi),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二版),臺北:巨流,2005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2000年。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彭鏡禧譯,《威尼斯商人》,臺北:聯經,2006年。
    [英]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彭鏡禧譯,《李爾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年。

    (二)學位論文:
    王尚淳,《跨文化改編與詮釋:莎劇在臺灣的戲曲化研究(1986-2010)》,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江昇,《酷兒化抒情傳統:《孽子》與同志文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吳孟芳,《臺灣歌仔戲坤生文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岳霖,《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呂筱翊,《邁向酷兒大眾劇場:蔡柏璋作品中的通俗手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林淑薰,《臺灣新編京劇的主題、敘事技法與舞臺呈現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凃倚佩,《論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敢曝─以《洞》和《天邊一朵雲》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洪瓊芳,《歌仔戲坤生性別與表演文化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張珩,《臺灣同志劇場研究2000-2009年》,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佩甄,《臺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姿均,《引申/隱身:台灣當代女同志劇場的情慾想像(2004-201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陳新瑜,《1949年以降台灣傳統戲曲發展初探》,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曾秀萍,《臺灣小說中同志/跨性別書寫的家國想像(1990-20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曾麗琴,《明華園天字戲劇團之性別展演》,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黃千凌,《當代臺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廖瑩芝,《九0年代臺北同志戲劇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劉建幗,《新世紀臺灣豫劇創新與實驗之探討(2000-2010)》,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謝肇禎,《臺灣現代戲劇之同志劇本研究(1988-2010)》,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羅敬堯,《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0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三)單篇論文:
    丁乃非主講,〈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性政治入門:臺灣性運演講集》,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5年,頁317-353。
    王安祈,〈性別、表演、文本:京劇藝術研究的一個方向〉,《婦研縱橫》第72期(2004年10月),頁1-8。
    王安祈,〈邊緣與主流的抗衡─打造臺灣京劇文學劇場〉,《漢學研究通訊》第31卷第1期(2012年2月),頁16-22。
    王君琦,〈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新空間‧新主體: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視野》,臺北:書林,2015年,頁207-238。
    王德威,〈粉墨中國:性別,表演,與國族認同〉,《戲劇研究》第2期(2008年7月),頁169-208。
    王璦玲,〈「經典性」與「現代性」─論當代臺灣京劇發展之美學新視野與其文化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卷第1期(2011年3月),頁21-30。
    朱芳慧,〈論臺灣「跨文化戲曲」改編四要素〉,《藝術學報》第99期(2016年10月),頁175-191。
    朱偉誠,〈另類經典:臺灣同志文學(小說)史論〉,《臺灣同志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頁9-35。
    朱偉誠,〈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當代臺灣文學中的同性戀與國家〉,《中外文學》第36卷第1期(2007年3月),頁67-107。
    呂柏伸,〈改變舞台景觀 打造豫劇新貌〉,《表演藝術》第239期(2012年10月),頁64-65。
    李屏瑤,〈同學文學與劇場 從邊緣回到主舞台〉,《表演藝術》第253期(2014年1月),頁31-33。
    李惠綿,〈情欲流動與性別視角─《三個人兒兩盞燈》的叛逆與創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9期(2005年3月),頁139-143。
    林幸慧,〈旱地開花─臺灣豫劇團的因緣際會〉,《傳藝雙月刊》第111期(2014年4月),頁58-65。
    林雯玲,〈從《李爾王》到豫莎劇《天問》:中國化語境下的教化衝動與改編議題〉,《戲劇研究》第20期(2017年7月),頁65-102。
    林璄南,〈「基督教男性占上風」?─《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族裔衝突與性別政治〉,《中外文學》第33卷第5期(2004年10月),頁17-43。
    林璄南,〈挪借《威尼斯商人》:試論《約/束》的改編策略與所引發的問題〉,《戲劇學刊》第14期(2011年7月),頁85-108。
    段馨君,〈臺灣現代女性劇場:以周慧玲與魏瑛娟的導演作品為例〉,《眾聲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書林,2008年,頁165-191。
    段馨君,〈性別變裝與表演─評《少年金釵男孟母》〉,《戲曲學報》第10期(2012年12月),頁259-283。
    洛楓,〈男身女相‧雌雄同體:張國榮的歌衫舞影與媒介論述〉,《媒介與性/別》,臺北:遠流,2005年,頁134-146。
    洪惟助,〈豫劇在臺灣的啟示〉,《戲曲研究通訊》第7期(2011年3月),頁211-212。
    紀大偉,〈帶餓思潑辣:《荒人手記》的酷兒閱讀〉,《中外文學》第24卷第3期(1995年8月),頁153-160。
    紀慧玲,〈一齣無邊浪漫的意象京劇〉,《表演藝術》第149期(2005年5月),頁89-90。
    紀蔚然,〈跨文化之正解與誤讀─臺灣劇場改編西方正典之實驗意義〉,《眾聲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書林,2008年,頁51-72。
    韋國泰,〈臺灣豫劇團的現代化與跨界合作〉,《傳藝雙月刊》第107期(2013年8月),頁70-75。
    孫惠柱,〈猶太母題遮蔽下的同性之愛?─《威尼斯商人》的文化衝突〉,《社會觀察》2005年第8期(2008年8月),頁40-42。
    翁筠婷,〈華人酷兒羅曼史的五款情深─專訪《少年金釵男孟母》編導周慧玲〉,《婦研縱橫》第92期(2010年4月),頁69-74。
    翁筠婷,〈漂浪奇觀:《少年金釵男孟母》的華人酷兒離散〉,《文化研究月報》第123期(2011年12月),頁49-73。
    高禎臨,〈當代臺灣新編京劇的陰性書寫與性別對話〉,《東海中文學報》第25期(2013年6月),頁199-234。
    張啟豐,〈豫劇在臺灣的發展與轉化〉,《涵融與衍異─臺灣戲曲發展的觀察論述》,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11年,頁267-304。
    張靄珠,〈性別反串、異質空間與後殖民變裝皇后的文化羨嫉〉,《中外文學》第29卷第7期(2000年12月),頁139-157。
    許維賢,〈從「帶餓思潑辣」到「酷兒飄浪」─以許佑生《岸邊石》和李昂《禁色的愛》為例〉,馬聖美等編:《城市與海洋論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11年,頁105-128。
    陳佩甄,〈跨越性/別藩籬的多重思考〉,《典藏今藝術》第167期(2006年8月),頁142-145。
    陳芳,〈梆聲豫韻,風華當代──側記「臺灣豫劇五十年」系列活動〉,《戲曲研究通訊》第2&3期(2004年8月),頁203-210。
    陳芳,〈臺灣豫劇的現代化與本土化〉,《花部與雅部》,臺北:國家,2007年,頁443-479。
    陳芳,〈五十年縮影─論《豫劇臺灣情》的歷史意義〉,《花部與雅部》,臺北:國家,2007年,頁481-513。
    陳芳,〈書寫「抒情」:「莎戲曲」的傳統印記〉,《戲劇研究》第11期(2013年1月),頁137-166。
    陳芳,〈書寫跨文化:量度《量‧度》〉,《戲劇學刊》第17期(2013年1月),頁7-32。
    陳芳,〈表演重塑:臺灣「莎戲曲」演員的身體異化〉,《戲劇學刊》第20期(2014年7月),頁39-67。
    陳芳,〈語言‧表演‧跨文化:《李爾王》與莎戲曲〉,《戲劇研究》第18期(2016年6月),頁113-144。
    陳芳英,〈深雪初融:論新世紀新編京劇的女性書寫〉,《戲劇學刊》第13期(2011年1月),頁35-64。
    傅裕惠,〈也是一種「百花齊放」:試探臺灣現代劇場創作中的性別議題展演〉,《婦研縱橫》第73期(2005年1月),頁14-22。
    傅裕惠,〈跨文化劇場風景成形 追新貌戲曲混搭成風〉,《表演藝術》第221期(2011年5月),頁94-95。
    彭鏡禧,項紅莉譯,〈梆子莎士比亞:改編《威尼斯商人》為《約/束》〉,《戲劇藝術》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頁92-99。
    曾秀萍,〈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臺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71-204。
    曾秀萍,〈扮裝臺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飄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第3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87-124。
    曾秀萍,〈扮裝鄉土─《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的性別展演與家/鄉想像〉,《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年4月),頁89-133。
    曾秀萍,〈夢想在他方?─全球化臺灣同志小說的美國想像〉,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主編:《筆的力量:成大文學家論文集》,臺北:里仁,2013年,頁493-533。
    曾薰慧,〈書寫「異己」─五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匪諜」之象徵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季刊》第5期(2000年5月)。
    曾薰慧,〈五零年代國族想像與異己建構─一個有關性別的閱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8期(2000年冬季)。
    楊翠,〈「女身男裝」與性別形象 從《孟麗君》看戲曲文本的跨性扮演〉,《表演藝術》第233期(2012年5月),頁72-73。
    葉德宣,〈陰魂不散的家庭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第24卷第7期(1995年12月),頁66-88。
    葉德宣,〈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124-154。
    雷碧琦,〈既女又男戲扮裝 玩趣背後破藩籬 莎士比亞喜劇中的雌雄同體〉,《表演藝術》第191期(2008年11月),頁88-89。
    廖俊逞,〈豫劇天后王海玲 挑戰旦行李爾 《天問》為角色找到救贖和新生〉,《表演藝術》第275期(2015年11月),頁24-25。
    廖俊逞,〈聊齋新編 顛覆性別框架 臺灣豫劇團《蘭若寺》〉,《表演藝術》第280期(2016年4月),頁24-25。
    趙彥寧,〈臺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臺灣社會研究期刊》第38期(2000年6月),頁207-244。
    劉紀蕙,〈臺灣文化場域內「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年,頁2-33。
    劉紀蕙,〈斷裂與延續:臺灣文化記憶在舞臺上的展演〉,《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年,頁64-107。
    劉柏正,〈試論《少年金釵男孟母》對〈男孟母教合三遷〉的再現與解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9期(2011年1月),頁259-302。
    劉慧芬,〈臺灣豫劇劇目的時代意義─臺灣豫劇六十年團慶暨一甲子公演誌慶感言〉,《傳藝雙月刊》第108期(2013年10月),頁80-85。
    蔡孟哲,〈愛滋、同性戀與婚家想像─《紙婚》的「殘/酷」政治〉,《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33期(2013年12月),頁47-78。
    蔡祝青,〈三言二拍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2期(2001年6月),頁1-38。
    鄭芳婷,〈酷兒感官書寫:徐堰鈴《踏青去》(2015)的戲劇策略〉,《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40期(2017年6月),頁153-196。
    鄭芳婷,〈熹微但有光:重思臺灣酷兒表演藝術〉,《婦研縱橫》第111期(2019年10月),頁6-9。
    謝筱玫,〈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中外文學》第31卷第1期(2002年6月),頁157-174。
    謝筱玫,〈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民俗曲藝》第155期(2007年3月),頁79-110。
    謝筱玫,〈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孟小冬》〉,《戲劇研究》第10期(2012年7月),頁139-162。
    謝筱玫,〈展演後設:國光劇團的《艷后》與《水袖》〉,《清華學報》第42卷第2期(2015年6月),頁315-342。
    簡莉穎,〈舞臺上的社會運動:一個劇場工作者的酷兒思考〉,《婦研縱橫》第111期(2019年10月),頁62-69。

    二、外文文獻

    單篇論文:
    Chang, Ivy I-chu. “Queer Politics, Sexual Anarchism, and Nationalism: The Chinese Male Mother and the Queer Family in He Is My Wife, He Is My Mother.” The Drama Review 58.1(Spring 2014): 89-107.
    Cheng, Fan-ting. “Towards a Queer Island Disidentification of Taiwan.” Third Text 28.4-5(2014): 427-441.
    Cheng, Fan-ting. “Towards a Contemporary Queer Pop Theater: the feminine fascinations of Dress in Code.”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020, June 30): 1-12. DOI: 10.1080/14680777.2020.1788622
    Jiang, Howard. “Book Review: A Queer Invention in Taiwan: A History of Tongzhi Literature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written by Ta-Wei C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 1.1(2018): 229-231.

    三、網路資料

    王威智,〈汁液行男《少年金釵男孟母》〉,表演藝術評論臺(2017年5月1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4244。
    白斐嵐,〈回歸劇場的文字魔力《服妖之鑑》〉,表演藝術評論臺(2016年6月30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0678。
    吳岳霖,〈同體:人類與妖物‧服飾與政治《服妖之鑑》〉,表演藝術評論臺(2016年7月4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0719。
    吳岳霖、但唐謨、簡莉穎、紀慧玲,〈講座紀錄:跨越與同體──從《服妖之鑑》談起〉,表演藝術評論臺(2016年11月09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1978。
    吳岳霖,〈文本、論述與重演之外《少年金釵男孟母》〉,表演藝術評論臺(2017年4月26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4311。
    吳政翰,〈服裝說戲,「穿」越侷限《服妖之鑑》〉,表演藝術評論臺(2016年6月28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0646。
    李佳霖,〈豫莎劇的社會意涵《天問》〉,表演藝術評論臺(2015年12月18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8721。
    林乃文,〈運動的表演與表演的運動─記祁家威、田啟元的1980年代〉,數位荒原(2018年3月22日),http://www.heath.tw/nml-article/the-performativity-of-social-movement-and-the-activeness-of-performance/。
    施舜翔,〈莎士比亞中的BL:文藝復興時期的男男之愛與同性情慾〉,故事(2016年4月28日),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boylove-in-renaissance/。
    紀慧玲、許栢昂、邢本寧,〈講座紀錄:戲曲如何當代?從編、導、演、音樂,全方位展開〉,表演藝術評論臺(2017年4月19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4121。
    許仁豪,〈孟母南遷,九年一瞬《少年金釵男孟母》〉,表演藝術評論臺(2018年10月30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1887。
    雷慧媛,〈「被害者」也是「加害者」:《服妖之鑑》謝盈萱角色的多重性〉,關鍵評論(2017年11月16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2753。
    鄭芳婷,〈另一種潛在文本:《少年金釵男孟母》的踢婆美學〉,關鍵評論(2017年5月3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7306。

    四、劇本及影音演出資料

    王安祈、趙雪君,〈三個人兒兩盞燈〉,《絳唇珠袖兩寂寞》,臺北:印刻,2008年,頁111-187。
    趙雪君,〈狐仙故事〉,《戲劇學刊》第14期(2011年7月),頁203-245。
    彭鏡禧、陳芳,《約/束》,臺北:學生書局,2012年。
    彭鏡禧、陳芳,《天問》,臺北:學生書局,2015年。
    周慧玲,《少年金釵男孟母》,臺北:大可,2009年。
    周慧玲,《少年金釵男孟母》,中壢: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2013年。
    徐堰鈴策劃,蔡雨辰、陳韋臻編,《踏青:蜿蜒的女同創作足跡》,臺北:女書,2015年。
    簡莉穎,《新社員 劇本書》,新北,前叛逆文化,2016年。
    簡莉穎,《春眠:簡莉穎劇本集1》,臺北:一人出版社,2017年。
    簡莉穎,《服妖之鑑:簡莉穎劇本集2》,臺北:一人出版社,2018年。
    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DVD,臺北:大可,2011年。
    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DVD,臺北:國光劇團,2005年。
    國光劇團,《狐仙故事》DVD,臺北:國光劇團,2010年。
    國光劇團,《狐仙故事》節目冊,臺北:國光劇團,2009年。
    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節目冊,臺北:國光劇團,2010年。
    臺灣豫劇團,《約/束》DVD(二版),高雄:臺灣豫劇團,2011年。
    臺灣豫劇團,《天問》DVD,高雄:臺灣豫劇團,2016年。
    臺灣豫劇團,《蘭若寺》DVD,高雄:臺灣豫劇團,2016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