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瑞鴻 Jui-Hung Lin |
---|---|
論文名稱: |
悲劇意識與救贖之視覺藝術表現 The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and Its Salvation in Visual Art Expression |
指導教授: |
郭軔
Kuo, J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1995 |
畢業學年度: | 83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悲劇意識;救贖;視覺藝術;表現 |
英文關鍵詞: | Consciousness;Tragedy;Salvation;Visual Art;Express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悲劇是人的悲劇意識之藝術表現;是一種對人的嚴肅
主題所作的完整的、具有某種長度的行動之模仿。它透過
表演的方式,來激發觀眾的憐憫與恐懼的情緒,以達到淨
化靈魂的目的。
悲劇意識的產生就建立在對悲劇成因的瞭解上。當我
們從人類的生物性、文化、科技、宗教等不同層面,去探
討人類的悲劇性命運時,便可從中發現悲劇意識的救贖之
道。在藝術的創作中,也同樣存在著精神救贖的機會。
悲劇美學理論起源於亞里斯多德的淨化說,而他對模
仿的解釋,也使得藝術的表現成為有意義的活動。黑格爾
認為衝突是悲劇的重心,悲劇的真正發展在於對立面的相
互否定,其最終將在永恆正義的勝利下得到和解。叔本華
把〝意志的無限制追求〞視為悲劇的原由;他認為作為意
欲活動主體的人,其本身就帶著悲劇性的命運。尼采則認
為在悲劇中產生的衝突,正可突顯出人們抗拒悲劇命運的
勇氣。
戲劇形式的悲劇是藉著對人類苦難與災禍的呈現,來
彰顯悲劇意識的存在與悲劇精神力量的偉大。在悲劇的戲
劇形式中,作者將整個展示空間形成一個表現環境,以呈
現出悲劇意識的救贖精神。在整個表現空間中,作品的意
象、作品裝置的位置、空間的特性、以及光線的效果等諸
要素,共同構成了表現環境的總體性效果,將悲劇意識的
救贖精神作具體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