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詩怡
論文名稱: 特教不特殊—偏遠地區巡迴輔導之行動研究
Special Education Is Not Special At All-An Action Research Of Developing The Intinerant Service Model In The Remote Area
指導教授: 杞昭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偏遠地區巡迴輔導行動研究融合教育特殊教育
英文關鍵詞: remote area, itinerant services, action research, inclusion,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質性取向的行動研究為研究設計,研究者以特教巡迴輔導的角色實際行動,以自然國小為研究場域,學校裡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及學校相關人員為研究參與者,透過探究特殊學生在自然國小學習的經驗歷程、教師因應特殊學生在普通班學習所發展的策略與遭遇之困境,進而試發展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巡迴輔導服務內容與方式。
    研究過程中以研究札記、輔導日誌、討論記錄、訪談記錄、文件檔案等方式收集資料。
    行動在主人翁莉琪從集中式特教班轉學回學區內自然國小開始,在進入自然國小後,研究者並發現另一位特殊需求學生晴玟,研究者以幫助兩位主角在普通班的學習參與為目的,歷經入班觀察與協助、入班教學、抽離個別教學、諮詢服務及提供學校行政支持等介入。
    行動之外,研究者描述行動場域內觀察所見並進行反思:融合情境下的學習與困境、政策落在基層後徒具形式、教師的習得無助。
    研究結論提出偏遠地區巡迴輔導可以嘗試進行的不同方式及影響特殊生在普通班學習參與的的核心關鍵。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evelop the itinerant service/working model of the itinerant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he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in the remote area of the New Taipei City.
    The subjects are the researcher as an itinerant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th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concerned school staffs. The data is collected by the research diaries, the working logs, the record of the discussions, the interviews, and the documents.
    The subject M, used to be in a special class, is now included in a general class. Working with M and the other subject C, the researcher helped these subjects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s by the in-sight observation and assistanc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pull-out teaching, the consult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etc. The researcher recorded the observations and made reflections on the record and the process. These reflections include the learning and dilemma of the inclusion,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the helpless of the teachers.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the conclusion are drawn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future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are propose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內外弱勢教育的推動 13 第二節 國內偏遠地區特殊教育探討 17 第三節 國外偏遠地區特殊教育探討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設計 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4 第三節 進入研究現場 2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1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35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巡迴輔導的介入 39 一、第一女主角—莉琪 39 二、另一女主角—晴玟 72 第二節 行動場域的觀察 86 一、融合情境下的學習與困境 86 二、政策落在基層,有資源和規範,但少具體有效的實施作法 92 三、教師的習得無助 98 第五章 反思與前行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101 一、偏遠地區巡迴輔導可以這麼做 101 二、特殊生在普通班學習參與的核心關鍵 105 三、我的成長與省思 108 第二節 研究檢討 11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13 二、英文部份 116 表次 表3-1:研究資料類型與代碼範例 34 附錄 附錄一、弱勢教育扶助專案彙整 118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範例 120 附錄三、研究札記範例 122 附錄四、抽離教學教學設計及活動彙整表 123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王振德 (1999)。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頁25-46。
    余光弘(1995)。參與觀察與參加觀察:以蘭嶼為例略論參與觀察的階段與深度。考古文類學刊,59-73。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 C.Bogdan, & S. K.Biklen著: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林仲川(2002)。花蓮地區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經營現況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坤燦(1998)。花蓮地區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1-60。
    金祈君(2006)。花蓮縣國小融合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巡迴輔導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縣。
    胡永崇(2000)。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75-110 頁。
    胡夢鯨(1994)。臺灣地區城鄉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5(1),89-116。
    洪儷瑜(2001)。英國的融合教育。台北:學富。
    孫志麟(1994)。臺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17,175-202頁。
    夏林清(1990)。教育實踐中的多重對話關係:回應潘世尊老師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8,239-244。
    馬信行(1993)。臺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 (上) :19-56。
    特殊教育法(200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華總(一)義字第09800289381號令公布。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5)。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1年7月20日,檢索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736
    教育部(2009)。教育部98至101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11年7月20日,檢索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3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1)。特殊教育統計查詢。2011年7月20日,檢索自http://www.set.edu.tw/frame.asp。
    郭明堂、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11,245-277。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國洲(2005)。國小普通班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
    陳麗珠(2008)。弱勢學生照顧政策之檢討與改進。教育研究月刊,172,1-16。
    曾世杰(1996)。偏遠地區的身心障礙教育-以台東縣爲例。東台灣研究,1,29-45。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永堃、蔣明珊(2006)。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辦理成效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123-152。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魯曉玲(2008)。嘉義縣偏遠地區國小實施融合教育問題之探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62,57-79。
    賴怡君(2005)。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現況,期待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廖永堃、魏兆廷(2004)。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經營現況探討。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6,65-88。
    簡良平(2009)。偏遠國小學校課程實踐脈絡分析:教育促成社會正義之觀點。初等教育學刊,34,1-24。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蕭聖瑜(2009)。學前特教巡迴資源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建立合作諮詢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譚婉盈(2009)。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的角色期待、功能期待與支援需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燕華(2000)。台北市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回歸主流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Boyer, W. A. R., & Bandy, H. (1997).Rural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nclusion: Knowledge, trai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dequacy of support systems. Exceptionality, 7(1), 1.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1-22.
    Gordon, M. (1998).Coleman report: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O88-ColemanReport.html
    Great Britain (1967).Children and their primary schools: A report of the central advisory council for education (England). London: H.M.S.O.
    Gritzmacher, H.L., &Gritzmacher, S. C. (2010). Referral,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actices used in rural school districts with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in special education.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9(2), 4-11.
    Lemke, J. C.(2010).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special educators in rural and small schools: Issues and solutions.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9(1), 17-21.
    Leyser, Y., &Tappendorf, K.(2001). Are attitued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mainstreaming changing? A case of teachers in two rural school districts.Education, 121(4), 751.
    Luckner, J. L., &Miller, K. J. (1994). Itinerant teachers:Responsibilities, perceptions, preparation, and students served.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9(2), 111-118.
    Luckner, J. L., &Howell, J. (2002). Suggestions for preparing itinerant teachers: Aqualitative analysi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7(3), 54-61.
    Lynch, P., &McCall, S. (2007). The role of itinerant teachers.Community Eye Health Journal, 20(62), 26-27.
    Ogata, V. F., Sheehey, P. H., &Noonon, M. J.(2006).Rural native Hawaiian perspectives on special education.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5(1), 7-15.
    Powell, J. J.W. (2003). Constructing disabil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early in the life course: the cas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Disability Studies Quarterly, 23(2), 57-75.
    Ring, E., & Travers, J. (2005). Barriers to inclusion: A case study of a pupil with sever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Ireland. 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20(1), 41-56.
    Rule, S.,Salzberg, C., Higbee, T., Menlove, R., & Smith, Jared. (2006). Technology-mediated consultation to assist rural students: A case study.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5(2), 3-7.
    Spradley, J. P. (1980). In the field: Readings on the field research experience. New York, NY: Praeger.
    UNESCO (1994).The Salamanca Statement. Salamanca: UNESCO.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1997).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ISCED 1997, Paris, UNESC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