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嘉玲
論文名稱: 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
指導教授: 許俊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世代特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的五十年間(1895~1945),由於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慾望作祟,發動侵略戰爭,尤其是1937年起台灣人亦被捲入戰事中,戰時體制下台灣島上的所有人民,隨著統治者的意志而與戰,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軍事震撼,而1945年8月15日終戰之後,日本為戰敗國,而台灣復歸戰勝國--中國所接管,睽違了半個世紀的祖國,帶來文化、社會、歷史、政治、語言等,與日治時代迥異的新局面,使得戰後台灣人的心理調適面臨極大的難關,關於此時代悲劇下的心靈共相,台灣作家大量書寫於文學作品中,尤以小說為大宗,形成一股特殊的見證文風,而創作的時間延綿不輟有四、五十年之久,有人說時間是療傷的最佳良方,因此從最初四○年代到數十年後對於殖民地戰爭經驗的書寫,可以發現其中依稀有訴苦、療傷、救贖、自覺的線索浮現,據此發掘書寫殖民地戰爭經驗的作品於台灣文、史的價值為何,因此本論文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探討台灣作家於小說中所關懷的殖民地戰爭經驗。
    第一章緒論部位,就研究動機、「殖民地戰爭經驗」的界定與研究方法等加以說明,以掌握研究主題與研究方向。
    第二章、第三章小說題材分析,則以「人」為主,探討作家筆下戰爭期間台灣人的參戰經驗與生活面貌,進而了解當時台灣人民的心靈活動。
    第四章探討台灣作家於終戰後延綿四、五十年,創作以殖民地戰爭經驗為題材的作品,經時間沉澱昔日惶惶不安的靈魂之後,作家結合階段台灣局勢,賦予它新創發的精神,則此類題材的書寫容或有策略性的運用。
    第五章從作家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歸納書寫戰爭經驗的世代特質。
    第六章探討書寫殖民地戰爭經驗的意義與價值。期能在新新世代作家不斷蜂起的台灣文壇中,找尋其定位點。
    第七章結論部分,則從終戰後的五十幾年,凝視於小說中所重塑的戰火下台灣人心靈共相,在見證與被見證間,讓後人了解戰爭的苦痛,並珍視和平的可貴。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 「殖民地戰爭經驗」的界定…………………………………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小說題材分析(上)……………………………………… 8 第一節 台籍日本兵的戰爭經驗……………………………………… 8 第二節 台籍日本兵之高砂義勇軍……………………………………30 第三章 小說題材分析(下)………………………………………39 第三節 戰時體制下的百姓生活……………………………………39 第四節 知識分子的使命與宿命……………………………………54 第五節 皇民化下的迷思……………………………………………66 第四章 作家創作殖民地戰爭題材的策略運用……………………78 第一節 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79 第二節 敘事觀點與見證作用…………………………………………88 第三節 文學見證戰爭經驗的終極關懷………………………………101 第五章 書寫殖民地戰爭經驗的世代特質…………………………117 第一節 戰後第一代……………………………………………………118 第二節 戰後第二代……………………………………………………123 第三節 戰後第三代……………………………………………………127 第六章 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的意義與價值…………………133 第一節 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的意義……………………………133 第二節 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的價值……………………………139 第七章 結論…………………………………………………………148 【參考書目】…………………………………………………………151 附錄:殖民地戰爭經驗相關小說舉隅………………………………161 一、戰後第一代………………………………………………………161 二、戰後第二代………………………………………………………182 三、戰後第三代………………………………………………………189 表一:【戰後第一代戰爭經驗相關作品一覽表】…………………177 表二:【戰後第二代戰爭經驗相關作品一覽表】…………………187 表三:【戰後第三代戰爭經驗相關作品一覽表】…………………195

    【參考書目】
    一、 創作文本
    (一) 小說部分
    七等生,《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5月。
    文 心 ,《泥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家祥,《打領帶的貓》,台北:三三書坊,1990年2月。
    古蒙仁,《第二章》,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7月。
    吳錦發,《春秋茶室》,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2月。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社,1996年11月。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灣第一才子》,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7月。
    宋澤萊 ,《打牛湳村》,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9月。
    《糶穀日記》,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3月。
    《黃巢殺人八百萬》,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4月。《弱小民族》,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年7月。
    《蓬萊誌異》,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5月。
    《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5月。
    《惡靈》,台北:遠景出版社,1999年11月。
    宋澤萊編,《1985年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年2月。
    李 喬,《山女》,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年1月。
    《寒夜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1982年。
    李昂編,《六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5月。
    李榮春,《祖國與同胞》,李榮春自版,1956年1月。
    周梅春,《轉燭》,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5月。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
    林清文,《太陽旗下的小子》,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年4月。
    林柏燕,《異鄉之女》,台北:水牛出版社,1981年3月。
    《南方夜車》,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6月。
    林瑞明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二代》、《鄭清文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12月。
    洪醒夫,《田莊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3月。
    洪明燦、趙世男,《台灣老兵三國誌》,2000年11月。
    紀 剛,《滾滾遼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8年7月。
    唐文標編,《1984年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1月。
    高天生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三代》、《宋澤萊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三代》、《鍾延豪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三代》、《吳錦發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
    張恆豪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日治時代》、《楊逵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日治時代》、《呂赫若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陳千武,《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熱點文化事
    業,1984年11月。
    《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8月。
    陳映真,《山路》,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年7月。
    陳嘉欣,《無季節的街》,台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
    陳紀瀅,《荻村傳》,台北:皇冠,1985年。
    《華夏八年》,台北:重光文藝,1987年12月。
    黃 娟,《山腰的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4月。
    《彼岸的女人》,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4月。
    《啞婚》,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4月。
    《楊梅三部曲》第一部《歷史的腳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1月。
    黃武忠,《小人物列傳》,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11月。
    黃春明,《鑼》,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8月。
    彭瑞金 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鍾肇政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張彥勳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廖清秀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文心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鄭煥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一代》、《李篤恭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愛亞編,《八十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4月。
    楊 照,《黯魂》,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年11月。
    葉石濤,《採硫記》,台北:龍田版出版社,1979年2月。
    《卡薩爾斯之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10月。
    《葉石濤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1年1月。
    《紅鞋子》,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89年5月。
    《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遠景出版社,1990年5月。
    《西拉雅族的末裔》,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5月。
    《異族的婚禮》,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年9月。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文藝創作》,1953年。
    趙淑敏,《松花江的浪》,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86年1月。
    鄭清文,《校園的椰子樹》,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11月。
    〈髮〉收於《聯合文學》,第五卷第四期,1989年2月。
    《相思子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校園的椰子樹》,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11月。
    鄭 煥,《茅武督的故事》,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年9月。
    《崩山記》,台北:文華出版社,1977年10月。
    墨 人,《滾滾長江》,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5月。
    龍瑛宗,《杜甫在長安》,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6月。
    鍾肇政譯,《紅塵》,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6月。
    鍾肇政,《大肚山風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6月。
    《濁流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3月。
    《鍾肇政自選集》,台北:黎明出版社,1979年7月。
    《望春風》,台北:草根文化出版,1997年1月。
    《高山組曲》第二部《戰火》,台北:蘭亭書店,1985年4月。
    《八角塔下》,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台灣人三部曲》,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鍾肇政 編,《本省籍作家選集第六集》,文壇社,1965年10月。
    《本省籍作家選集第九集》,文壇社,1965年10月。
    鍾理和,《鍾理和全集》一卷二《原鄉人》,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年11月。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二) 新詩部分
    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8月。
    瓦歷斯‧諾幹等著,《虛構一九八七--第二屆台灣文學獎作品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5月。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6月。
    陳千武,《寫詩有什麼用》,台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
    (三) 散文部分
    黃春明,《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
    二、 文學史、文學理論及相關研究專書
    Rod W‧Horton、Herbert W‧Edward著,張聲肇譯《美國文學思想的背景》,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1987年7月。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2年10月。
    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台北:大林出版社,1980年11月。
    弗蘭克著(Frankl,Victor E.),《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台北:杏文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8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卡靜著(Kazin,Alfred),申亦三譯,《現代美國文藝思潮》,台北:環宇出版社,1970年。
    卡洛斯‧貝克著(Carlos Baker),楊耐冬譯,《海明威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9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4月。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化出版社,1992年12月。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4月。
    佛斯特,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9月。
    李敏勇,《臺灣戰後文學反思》,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6月。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10月。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1987年7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6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年7月。《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年7月。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二》,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
    邵玉銘、張寶琴、■弦編著,《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9月。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馬卡斯‧堪利夫(Marcus Cunliffe)著,張芳杰譯《美國的文學》,
    台北:東方出版社,1957年4月。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6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師大書苑,1997年3月。
    陳少廷,《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3月。
    陳映真 編,《呂赫若作品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月。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台北;五南圖書,1993年11月。
    傅騰宵,《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4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1
    年3月。
    《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月。
    《驅除迷霧 找回祖靈》,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5月。《瞄準台灣作家》,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1986年10月。
    游勝冠,《台灣本土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年6月。
    費修珊(F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 Laub)合著,劉裘帝譯,《見證的危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8月。
    黃 娟,《政治與文學之間》,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黃恒秋,《台灣客家文學史概論》,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出版,1998年6月。
    黃恒秋編,《客家台灣文學論》,高雄:愛華出版社,1993年8月。
    黃鈴華總編輯,《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年12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霧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1月。
    《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8月。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0月。
    《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3月。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3年11月。
    鄭炯明 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鄭清文,《台灣文學的基點》,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6月。
    《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7月。
    鄭明娳、林燿德編,《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7月。
    鍾肇政著,莊紫容編,《台灣文學十講》,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鍾肇政,〈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台灣文學發展縱橫談〉,
    收於《台灣作家全集--日據時代》《賴和集》,1991年7月。
    三、 殖民地經驗相關著作
    (一) 專著
    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6月。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帕米爾,1987年5
    月。
    吳平城,《軍醫日記》,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4月。
    林照真,《中國人的悲哀》,台北:希代出版社,1995年4月。
    周婉窈主編,《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井相關資料》,台北:中央研究
    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月。
    張宗漢,《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5月。
    許昭榮,《台籍老兵的血淚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年。
    曾建民主編,《清理與批判: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台北:人
    間出版社,1998年12月。
    黃昭堂,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4
    月。
    楊建成,《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台北:龍文出版社,1996年
    10月。
    鄧相揚,《霧深雲重》,台北:玉山社,1998年11月。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年。
    《追憶文學歲月》,台北:翰音出版社,1999年9月。
    磯材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一位臺灣日籍老兵的血淚
    回憶》,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2月。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鍾肇政回憶錄〈二〉》,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4月。
    (二) 期刊文章
    文心,〈命運的起點〉,《自由談》十一卷第三期,1960年3月。
    李永熾,〈日本的戰後文學〉,《文訊月刊》,第七、八期,1984年2
    月。
    李篤恭,〈大戰的夢魘--拜讀「獵女犯」有感〉,《笠》第126期,1985年4月。
    周婉窈,〈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收於《中央
    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第二卷第一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
    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美與死--日本領臺末期的戰爭語言〉,收於《臺灣史一
    百年:回顧與研究》第二卷第一期,台北: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林鍾隆,〈陳千武的「獵女犯」〉,《笠》第125期,1985年2月。
    洪醒夫,〈從日據時代活過來的--鍾肇政訪問記〉,《書評書目》
    第28期,1974年8月。
    陳三井,〈評「臺灣同胞參與抗戰的歷史及其意義」〉,《中國軍史學會
    會刊》創刊號,中華軍史學會發行,1995年。
    陳千武,〈殖民地的孩子〉,《笠》第126期,1985年4月。
    趙天儀,〈桓夫詩中的殖民地統治與太平洋戰爭經驗〉,《笠》第111期,1982年10月。
    熊震,〈「日本第一」之後靖國神社一日〉,《時報雜誌》第300期,1985
    年8月28日。
    鍾肇政,〈艱困孤寂的足跡--簡述四十年代本省鄉土文學〉,《文訊月刊》第9期,1984年3月。
    顏元叔,〈台灣小說裡的日本經驗〉,刊於《中外文學》2卷2期,1973
    年7月。
    謝里法,〈從大戰後日本「戰爭文學」看李喬「孤燈」〉,《臺灣文藝》
    88期,1995年5月。
    (三) 碩博士論文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體制--從國民精神總動員到皇民奉公會》,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育運動》,文化日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陳建忠,《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清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曾淑惠,《臺灣文學中的老兵題材》,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9月。
    謝惠芳,《論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一部台灣特別志願兵紀錄《獵女犯》的綜合考察》,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