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俐懿
論文名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中共現代化之背景與影響
指導教授: 吳安家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現代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今日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政策的起點。本論文是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之前、之後的史實,研究中國大陸現代化的背景和影響。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壹部分,是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範圍。第貳部分,說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包括意識形態、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在意識形態背景方面,探討中共在「個人」vs.「國家」、「左」vs.「右」、「鬥爭」vs.「反鬥爭」及「凡是論」vs.「實踐論」四方面意識形態的內容及發展。在政治背景方面,探討毛澤東的死亡、「四人幫」的下台以及華國鋒與鄧小平之爭,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何影響。在經濟背景方面,探討中國大陸經濟落後的原因、農村要求經濟改革以及公有制經濟不合歷史潮流的結果和影響。在社會背景方面,探討中國大陸人民對「無產階級社會」中的「階級鬥爭」、「上山下鄉」制度與知識份子工農化、勞動化的不滿,以及文革後知識分子如何覺醒。在軍事背景方面,探討中共軍隊和黨的一體化、共軍對「現代化」的要求以及共軍和鄧小平關係密切等等對中共改革開放的影響。在外交背景方面,探討中共與蘇聯、美國及日本關係轉變對中共改革開放有何影響。另外說明中共在戰略及經濟的考量下的對外開放政策。
    第參部分,說明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會議前的情勢、會議原定的議題、會議決定的事項及分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內容。第肆部分,說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影響。在政治影響方面,探討鄧小平的「平反冤假錯案」及重新評價毛澤東思想及地位的原因。及為了使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更穩固,所實行黨政體制的改革。在經濟影響方面,探討鄧小平支持農村經濟改革,使「包產到戶」取代了「人民公社」,並連帶地使鄉鎮企業興起的內容和影響。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了(1)放權讓利;(2)「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整為輔」;(3)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4)推行「利改稅」制度;(5)實施「政企分離」原則;(6)實行「職務工資制」;(7)實行「勞動合同制」;(8)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等等。另外在對外開放方面,探討設立了經濟特區的影響。在社會方面,說明中國大陸各階層、城鄉及地區之間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的情形。探討由於改革開放,產生大批「民工潮」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探討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大陸人民的生活方式日漸西式化,價值觀改變的影響。在軍事影響方面,說明了中共實行武器裝備及國防科技現代化、精簡軍隊,並加強軍人教育和訓練,使國防現代化的影響。在外交影響方面,說明中共提出對外開放,改變了過去閉關自守的政策,與蘇聯、美國及日本的關係日漸改善,並加強彼此經貿關係。
    在對台灣的政策上,說明中共由「解放台灣」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台灣,但仍不允許台灣獨立、不放棄武力犯台的經過和影響。
    第伍部分的結論,主要是敘述筆者對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以及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之看法。並說明中共在意識形態影響方面,雖不再強調「階級鬥爭」,但仍面臨在「四個堅持」、「反和平演變」及不放棄武力犯台的現代化過程中所出現的「體、用」矛盾。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的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 4 第二章 會議的背景 11 第一節 意識形態的背景 11 一、「個人」vs.「國家」 14 二、「左」vs.「右」 22 三、「鬥爭」vs.「反鬥爭」 29 四、「凡是論」vs.「實踐論」 40 第二節 政治背景 49 一、毛澤東的死亡 49 二、「四人幫」的下台 59 三、華國鋒與鄧小平之爭 68 第三節 經濟背景 79 一、大陸經濟落後 79 二、農村要求經濟改革 95 三、公有制經濟不合歷史潮流 122 第四節 社會背景 134 一、對「無產階級社會」中階級鬥爭的不滿 134 二、知識份子的工農化、勞動化 145 三、文革後知識份子的覺醒 159 第五節 軍事背景 172 一、共軍和共黨關係的一體化 172 二、共軍「現代化」的需求 186 三、共軍和鄧小平的關係密切 195 第六節 外交背景 204 一、中共與蘇聯關係的惡化 204 二、中共對美態度的轉變 220   三、中共戰略及經濟的考量 228 第三章 會議的經過與決議 241 第一節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1978年) 241 一、會議前的情勢 243 二、會議原定的議題 252 三、會議決定的事項 256 第二節 會議的決議 268 一、意識形態方面 272 二、政治與社會方面 281 三、經濟與外交方面 296 第四章 會議的影響 307 第一節 政治影響 307 一、平反冤假錯案 307 二、重新評價毛澤東的思想及地位 314 三、黨政體制的改革 328 第二節 經濟影響 341 一、農村經濟的改革 341 二、國有企業的改革 363 三、對外開放與經濟特區的設立 382 第三節 社會影響 399 一、貧富差距的形成和擴大 399 二、「民工潮」的產生 413 三、生活方式日漸西式化、犯罪率上升與價值觀的   改變 430 第四節 軍事影響 442 一、武器裝備現代化 445 二、國防科技的提升 457 三、軍隊精簡與軍事教育訓練現代化 462 第五節 外交影響 484 一、與蘇聯的關係方面 488 二、與美國的關係方面 498 三、與日本的關係方面 510 第六節 中共對台政策的改變 522 一、提出「一國兩制」政策 522 二、促進兩岸的經貿交流 526 三、加強兩岸的文化交流 530 第五章 結論 543 參考書目 549 附 錄 569

    (一)原始文件:
    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至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黨內秘密文件》,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一冊,(1921~1925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
    中國毛澤東思想理論實踐研究會理事會編:《毛澤東思想辭典》,北京:中國毛澤東思想理論實踐研究會印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簡明中國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編委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6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1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3》(海外中文版),香港:經濟報導出版社,1983年。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匪俄鬥爭原始資料彙編》,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57年。
    (二)中文書籍:
    丁 望:《中共文革運動中的組織與人事問題》(1965~1970),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7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編:《中共對台政策及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印行,民國85年7月。
    尹書博、張明軍、趙士紅:《鄧小平理論誕生前的醞釀》,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7年1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語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
    毛澤東:《毛澤東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論統一戰線》,北京:中國文獻與歷史出版社,1987年。
    牛若峰主編:《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農業發展論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 剛、弓應恬:《帶血的忠誠──靳樹增傳》,北京:改革出版社,1994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89年2月初版。
    王建民、胡 琪:《中國流動人口》,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洪模等著:《1949~1989年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王爾敏︰〈現代化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基礎〉,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4年。
    卞相弼:《鄧小平與「中國式社會主義」(1978-198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1月。
    布里辛斯基:《布里辛期基回憶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12月。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2月。
    石之瑜:〈中共政治改革中的問題意識──從群眾路線談起〉,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台北,民國84年2月。
    吉拉斯:《新階級》,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70年10月再版。
    朱佳木:《回憶胡喬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朱新民:《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80年代後中國的政治發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12月。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何 頻:《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
    何虎生:《中國新腦筋》,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何清連:《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5月。
    余英時:《民主與兩岸動向》,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克思明:《論中共之農村動員──武裝、革命與政權(1937~1949年)》,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民國77年。
    吳安家:《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自印,台北,民國70年1月。
    吳安家:〈意識形態〉,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吳安家:《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永業出版社,民國85年。
    吳冷西:《憶毛主席》,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吳振坤:《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解析十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台北:世界書局,1994年3月,初版。
    宋一秀:《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李 強:《現代化進程中的大陸社會分層》,載於陳小紅主編:《促進中國現代化之研究──社會現代化,大陸篇》,台北: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1995年6月。
    李 劍主編:《中共歷史轉折關頭──關鍵會議親歷實錄》(上)、(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民史資料》,上海:三聯書局,1957年。
    李君如:《論毛澤東思想的思想來源》,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編輯部:《學術季刊》,第三期,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上海:1993年。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
    李路路、王奮宇:《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李錦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之理論與實踐(1978~1995)》,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元月。
    杜 蒲:《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谷鳳翔等著︰《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民國67年。
    阮 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振國等著:《鄧小平改革方法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周陽山:《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2年5月台初版。
    宗道一:〈談判建交:新中國外交的一個創舉〉,《黨史研與教學》,福州,1992年5月。
    杭廷頓(Samuel Pl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Countries),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合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第3版。
    林 克:〈回憶毛澤東對杜勒斯和平演變言論的評論〉,《黨的文獻》,第6期,北京,1990年。
    林長盛編:《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林清江︰〈教育現代化的意義與策略〉,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3年12月。
    林碧炤:《未來中共的可能變化與我因應之道》,台北:國家統一委員會,民國81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年。
    明居正:〈社會〉,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俞雨霖:〈黨政〉,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金清高:《中共「十一大」精英分析──領導班子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七月。
    柯明光:《中共文革後權力鬥爭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柳熙汶:《馬列中國化與「中國」現代化申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經改革運作》,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元月。
    胡 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1991年。
    胡耀邦︰〈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中共黨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專輯》,台北︰國防部情報局,民國71年。
    孫長貴等主編:《人事管理簡明辭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徐 勇:《包產到戶沉浮錄》,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5月。
    徐有宇︰〈行政現代化的條件與選擇〉,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4年。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
    馬 洪主編《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
    馬立誠、凌志軍著:《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3月。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馬齊彬等:《中國共產黨執政40年(1949~1989)》,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高 放主編:《社會主義大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 皋、嚴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下),台北:百川書局,民國78年3月初版。
    高 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上卷):鄧小平東山再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7月初版。
    高強華︰《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77年7月初版。
    張 化:〈試論「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十年後的評說》,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
    張 鑫:<法律觀念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2版。
    Alan Engel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0年3月。
    張占斌:《政治發展與當代中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張湛彬:《大轉折的日日夜夜(上、中、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2月。
    張榮豐:〈經濟〉,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張廣友:《改革風雲中的萬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張慶五:<中國鄉鎮流動人口調查>,《中國人口科學》,北京,1995年。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選編:《中國改革與世界前景》,北京,時事出版社,1989年3月。
    許志功主編:《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許飛青主編:《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年3月。
    C.E. Black原著,郭正昭等譯︰《現代化的動力》,台北︰環宇出版社,民國63年。
    陳力生:〈中共「文化大革命」與政治鬥爭〉,文史教學小組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新竹:黎明書局,民國74年10月初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70年(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初版。
    陳吉元編:《論中國農業剩餘勞動轉移》,北京:經濟理論出版社,1981年。
    陳定中:<共匪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64年。
    陳良濬:〈軍事〉,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陳明知:〈中共鄧小平時期的黨軍關係〉,《中共研究》,北京,1990年4月。
    陳東林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事典〉,《中共黨史人物傳》,北京: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陳雪薇:〈經濟建設的停滯、倒退及其歷史教訓──評「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經濟建設〉,譚宗級等著:《十年後的評說──「文化大革命」史論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陳 雲:《陳雲文選》,(1949~1956),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陸 鏗:《鄧小平最後的機會──反左集》,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寒山碧:《鄧小平評傳》,第3卷,《鄧小平時代》,北京:東西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89年。
    湯應武:《1976年以來的中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10月。
    程顯煜、張星煒:《鄧小平經濟謀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華 達編:《中民辦刊物匯編》,第1卷,法國社會科高等研究院、香港:《觀察家》出版社聯合出版,1980年。
    華國鋒:<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國而奮鬥>,《中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26日。
    R. 麥克法奈爾著,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辜勝祖、簡新華編:《當代中國人口流動與城鎮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閔 琦等著:《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8月。
    黃仁宇:《現代中國的歷程》,台北:華視文化公司,民國81年10月。
    楊國樞︰《開放的多元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1年。
    楊國賜︰《現代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4年3月,第3版。
    楊實秋︰《中共四化政策下對外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暨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楊懋春︰〈論現代化〉,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64年。
    溫樂群:《鄧小平與當代中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葉永烈:《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年1月。
    葉洪生編著:《中國往何處去?》,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8年。
    虞寶棠、李學昌主編:《當代中國四十年紀事(1949~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賈馥茗︰〈近三十年來西方「現代化」下教育哲學的迷失〉,台中師範專科學校校友會編輯小組編︰《學術與思想──教育科際整合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5年11月初版。
    路 遇編:《山東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8年。
    廖蓋隆:<歷史的經驗和我們的發展道路>,《九十年代》,北京,1981年3月。
    趙建民:〈統戰〉,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趙德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67-1984)》,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 吉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921-199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劉振德:《我為少奇當秘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劉崇順、王 鐵:《大潮下的情感波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魯風、何 流、唐玉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事錄(1949-1989)》,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魯風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事錄(1949~1989)》,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曉波:《中國當代政治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79年5月初版。
    潘兆民:《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5年5月。
    潘相陳、謝鳳華編華:《三代中國》,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蔣緯國︰《柔性攻勢》,台北︰中華戰略學會,民國71年。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鄭竹園:《台灣模式與大陸現代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
    鄭德榮、邵鵬文、朱 陽、顧 民主編:《新中國紀事》(1949~1984),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2月。
    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67年1月。
    鄧 榕(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台北:地球出版社,民國82年9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82年9月~1992年2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黎承泰:《中共國防現代化之研究──1980~199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5月。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薛慶超:《歷史轉折關頭的鄧小平》,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6年8月。
    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3版。
    謝文青:《李慎之先生採訪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革命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韓泰華:《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到十五大(上、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
    魏 萼:《中共經濟論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3年12月。
    魏 鏞︰〈台灣︰一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社會〉,林能士、胡平生合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9月再版。
    魏 鏞︰《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9年。
    羅金義、鄭文龍主編:《浩劫之外:再論文化大革命》,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6年3月出版。
    譚宗級等著:《十年後的評說──「文化大革命」史論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嚴家其、高 皋:《中國「文革」十年史》,香港:大公報出版社,1986年11月。
    嚴家其:《我的思想自傳》(增訂本),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蘇文敏編:《中共十三大與中國改革》,北京:北京週報出版社,1987年。蘇 起、張良任主編:《兩岸文化交流:理念、歷程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5年。
    顧洪章:《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事記》,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
    (三)中文期刊:
    丁宗裕︰〈中共的外交困境與對策〉,《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4期,民國85年4月。
    丁寧亭:<國有企業改革備忘錄──從對「法人財產權」的不同註理解談起>,《改革》,(北京),第2期,1994年。
    于蕙清:〈江澤民為何要建立自己的理論?〉,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7期,民國84年7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尹慶耀︰〈從中共外交政策的演變看中共當前的外交政策〉,《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10期。
    王德仁:〈周恩來外交思想和理論體系初探〉,《外交學院報》,(北京),1991年2月。
    史 愉:〈葉劍英智擒「四人幫」內幕〉,廣角鏡月刊,(香港),第197期,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11月16日。
    石之渝:<關於中國大陸流民現象的意義>,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克思明:〈共黨問題研究中的「左」與「右」──概念的歷史考察和反省〉,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9期。
    吳安家:〈鄧小平復出的經過與影響〉,段家鋒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1卷,第2期,民國77年8月出版。
    吳安家:<中共統治50年的理論與實際──黨的領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卷,第9期,民國88年9月。
    李迎生:〈我國城鄉二元社會格局的動態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3年,第3期。
    李登科︰〈中(共)美關係發展趨勢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2期。
    尚慶發:<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入城市的利弊及對策>,《軟科學》,(北京),1990年。
    林長盛:〈論中共黨對軍隊的制與未來〉,《探索雜誌》,(台北),1991年1月。
    林理建:<大陸經濟的難題與出路>,經濟部編:《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17卷,第1期,民國84年1月。
    姚一平:<兩岸關係發展的回顧與發展>,《台灣研究》,(北京),第3期,1989年。
    倪吉祥:<在計劃與市場給合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台北),第2期,1992年。
    孫凡茹:〈中共對資本主義工商社會主義改造評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2期。
    孫立平、王漢生、王思斌、彬彬、楊善華:〈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6期,1994年2月。
    時憲民:〈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結構分化與雙二元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5期,1993年11月。
    翁有為、王樹蔭:〈試析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論〉,史學月刊編輯部:《史學月刊》,(鄭州),1996年,第5期。
    張裕亮:〈改革開放前大陸城市社會分層之研析(一九四九~一九七八年),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溫 煇:〈「黨的領導」能「堅持」嗎?──三評「四個堅持」,《爭鳴》,(香港),第44期,1981年6月。
    郭華倫:〈論中共之派系〉,《匪情月報》,(台北),第22卷,第12期,民國69年6月。
    郭錫嘏:<當前大陸經濟情勢及其政策趨向>,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華 明:<動亂、暴動的實質、根源和教訓>,《求是雜誌》,(北京),第15期,1989年。
    廖蓋隆:〈歷史的經驗和我們的發展道德〉,《中共研究》,(台北),第15卷,年,第9期,1981年。
    趙 南:<《今天》文學與「七九」民運>,《民主中國》,(北京),1991年2月。
    趙春山︰〈論現階段中共對台政策〉,《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9期。
    劉迎秋:〈中國經濟「民營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分析〉,《經濟研究》,(北京),第4期,1994年。
    樂 生:〈大陸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簡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4期,民國86年4月。
    鄭 群:<軍隊非政治化思潮剖析>,《求是雜誌》,(北京),第2期,1991年。
    蕭真美:<大陸農村鄉鎮企業之發展>,《東亞季刊》,(台北),第21卷,第1期,1989年。
    遲浩田:〈努力提高黨委領導水準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求是雜誌》,(北京),第二期,1990年。
    謝勝美:〈當前世界兩種文化危機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3期,民國84年2月。
    薩公強︰《〈中共對外經濟關係的演進〉,《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7期,民國84年7月。
    藍正雄:〈從《中國可以說「不」》看中共意識形態的演變〉,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10期,民國86年10月。
    羅小朋:〈改革與中國大陸的等級產權〉,《當代中國研究》,(台北),1994年,第2期(總第41期)。
    龔育之:〈關於「繼續革命」的幾個問題〉,《教學研究》,(北京),第6期,1981年。
    (四)中文報紙:
    《聯合報》,台北。
    《人民日報》,北京。
    《中國時報》,台北。
    《中國日報》,北京。
    《文匯報》,香港。
    《南華日報》,香港。
    《明報》,香港。
    《解放軍報》,北京。
    (五)英文書目:
    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Expla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1971).
    Armstrong, J.: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radat, Leon P.: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N.J.: Prentice-Hall, Inc., 1984).
    Brandt, Conrad: Stalin’s Failur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Christenson, Reo M. & Alan S. Engel, & Dan N. Sacobs, & Mostafa Reiai, & Herbert Waltzer,: Ideologie and Modern Politics,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5).
    Gittings, John: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Harris, Peter: Political China Observed: A Western Perspectives, (London: Cronn Helm, 1980).
    Jowitt, Kewweth: “Inclusion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World Politics, vol. 28(October 1975).
    Levy, Marion Jr.: Modern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Societie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Liu, Alan P. L.: “The ‘Gang of Four’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ian Survey, (Septemper 1979).
    Macridis, Roy C.: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Massachusetts: Winthrop Publishers, Inc., 1980).
    Marx, K. & Engels, F.: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Robert Tucker, Ed., The Marx-Eagles Reader,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2)
    Nathan, Andrew: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January 1973.
    Odom, William: “The Party-Military Connection: A Critique”, in Dole Herspring and Ivan Volgyes, e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System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8).
    Perlmutter, Amos & William Leogrande,: “The Party in Uniform: Toward a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December 1982.
    Pye, Lucian W.: “An Introductory Profile: Deng Xiaoping and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1993.
    Quichen, Quian: “New China’s Diplomacy: 40 Years On”, Beijing Review, (September 25~October 1, 1989).
    Sargent, Lyman Tower: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llinois: The Darsey press, 1975).
    Segal, Gerald: Defending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uma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2nd. (ed.),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70).
    Smelser, Neil J.: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Hall, 1981.
    Tang, Sherma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hD. 1979).
    Tsou, Ta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Wang Chunyan and Wu Ximing,: “Deng Xiaoping on Peace and War,” Beijing Reivew, (April 3~9, 1989).
    Watkins, Frederick M.: The Age of Ideology: Political Thought, 1750 to the Present, (N.J.: Prentice-Hall, Inc., 196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