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方俐懿 |
---|---|
論文名稱: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中共現代化之背景與影響 |
指導教授: | 吳安家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中共 、十一屆三中全會 、現代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今日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政策的起點。本論文是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之前、之後的史實,研究中國大陸現代化的背景和影響。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壹部分,是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範圍。第貳部分,說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包括意識形態、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在意識形態背景方面,探討中共在「個人」vs.「國家」、「左」vs.「右」、「鬥爭」vs.「反鬥爭」及「凡是論」vs.「實踐論」四方面意識形態的內容及發展。在政治背景方面,探討毛澤東的死亡、「四人幫」的下台以及華國鋒與鄧小平之爭,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何影響。在經濟背景方面,探討中國大陸經濟落後的原因、農村要求經濟改革以及公有制經濟不合歷史潮流的結果和影響。在社會背景方面,探討中國大陸人民對「無產階級社會」中的「階級鬥爭」、「上山下鄉」制度與知識份子工農化、勞動化的不滿,以及文革後知識分子如何覺醒。在軍事背景方面,探討中共軍隊和黨的一體化、共軍對「現代化」的要求以及共軍和鄧小平關係密切等等對中共改革開放的影響。在外交背景方面,探討中共與蘇聯、美國及日本關係轉變對中共改革開放有何影響。另外說明中共在戰略及經濟的考量下的對外開放政策。
第參部分,說明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會議前的情勢、會議原定的議題、會議決定的事項及分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內容。第肆部分,說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影響。在政治影響方面,探討鄧小平的「平反冤假錯案」及重新評價毛澤東思想及地位的原因。及為了使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更穩固,所實行黨政體制的改革。在經濟影響方面,探討鄧小平支持農村經濟改革,使「包產到戶」取代了「人民公社」,並連帶地使鄉鎮企業興起的內容和影響。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了(1)放權讓利;(2)「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整為輔」;(3)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4)推行「利改稅」制度;(5)實施「政企分離」原則;(6)實行「職務工資制」;(7)實行「勞動合同制」;(8)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等等。另外在對外開放方面,探討設立了經濟特區的影響。在社會方面,說明中國大陸各階層、城鄉及地區之間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的情形。探討由於改革開放,產生大批「民工潮」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探討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大陸人民的生活方式日漸西式化,價值觀改變的影響。在軍事影響方面,說明了中共實行武器裝備及國防科技現代化、精簡軍隊,並加強軍人教育和訓練,使國防現代化的影響。在外交影響方面,說明中共提出對外開放,改變了過去閉關自守的政策,與蘇聯、美國及日本的關係日漸改善,並加強彼此經貿關係。
在對台灣的政策上,說明中共由「解放台灣」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台灣,但仍不允許台灣獨立、不放棄武力犯台的經過和影響。
第伍部分的結論,主要是敘述筆者對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以及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之看法。並說明中共在意識形態影響方面,雖不再強調「階級鬥爭」,但仍面臨在「四個堅持」、「反和平演變」及不放棄武力犯台的現代化過程中所出現的「體、用」矛盾。
(一)原始文件:
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至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黨內秘密文件》,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一冊,(1921~1925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
中國毛澤東思想理論實踐研究會理事會編:《毛澤東思想辭典》,北京:中國毛澤東思想理論實踐研究會印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簡明中國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編委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6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1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3》(海外中文版),香港:經濟報導出版社,1983年。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匪俄鬥爭原始資料彙編》,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57年。
(二)中文書籍:
丁 望:《中共文革運動中的組織與人事問題》(1965~1970),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7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編:《中共對台政策及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印行,民國85年7月。
尹書博、張明軍、趙士紅:《鄧小平理論誕生前的醞釀》,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7年1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語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
毛澤東:《毛澤東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論統一戰線》,北京:中國文獻與歷史出版社,1987年。
牛若峰主編:《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農業發展論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 剛、弓應恬:《帶血的忠誠──靳樹增傳》,北京:改革出版社,1994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89年2月初版。
王建民、胡 琪:《中國流動人口》,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洪模等著:《1949~1989年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王爾敏︰〈現代化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基礎〉,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4年。
卞相弼:《鄧小平與「中國式社會主義」(1978-198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1月。
布里辛斯基:《布里辛期基回憶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12月。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2月。
石之瑜:〈中共政治改革中的問題意識──從群眾路線談起〉,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台北,民國84年2月。
吉拉斯:《新階級》,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70年10月再版。
朱佳木:《回憶胡喬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朱新民:《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80年代後中國的政治發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12月。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何 頻:《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
何虎生:《中國新腦筋》,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何清連:《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5月。
余英時:《民主與兩岸動向》,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克思明:《論中共之農村動員──武裝、革命與政權(1937~1949年)》,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民國77年。
吳安家:《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自印,台北,民國70年1月。
吳安家:〈意識形態〉,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吳安家:《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永業出版社,民國85年。
吳冷西:《憶毛主席》,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吳振坤:《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解析十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台北:世界書局,1994年3月,初版。
宋一秀:《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李 強:《現代化進程中的大陸社會分層》,載於陳小紅主編:《促進中國現代化之研究──社會現代化,大陸篇》,台北: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1995年6月。
李 劍主編:《中共歷史轉折關頭──關鍵會議親歷實錄》(上)、(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民史資料》,上海:三聯書局,1957年。
李君如:《論毛澤東思想的思想來源》,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編輯部:《學術季刊》,第三期,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上海:1993年。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
李路路、王奮宇:《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李錦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之理論與實踐(1978~1995)》,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元月。
杜 蒲:《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谷鳳翔等著︰《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民國67年。
阮 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振國等著:《鄧小平改革方法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周陽山:《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2年5月台初版。
宗道一:〈談判建交:新中國外交的一個創舉〉,《黨史研與教學》,福州,1992年5月。
杭廷頓(Samuel Pl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Countries),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合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第3版。
林 克:〈回憶毛澤東對杜勒斯和平演變言論的評論〉,《黨的文獻》,第6期,北京,1990年。
林長盛編:《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林清江︰〈教育現代化的意義與策略〉,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3年12月。
林碧炤:《未來中共的可能變化與我因應之道》,台北:國家統一委員會,民國81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年。
明居正:〈社會〉,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俞雨霖:〈黨政〉,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金清高:《中共「十一大」精英分析──領導班子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七月。
柯明光:《中共文革後權力鬥爭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柳熙汶:《馬列中國化與「中國」現代化申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經改革運作》,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元月。
胡 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1991年。
胡耀邦︰〈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中共黨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專輯》,台北︰國防部情報局,民國71年。
孫長貴等主編:《人事管理簡明辭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徐 勇:《包產到戶沉浮錄》,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5月。
徐有宇︰〈行政現代化的條件與選擇〉,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4年。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
馬 洪主編《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
馬立誠、凌志軍著:《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3月。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馬齊彬等:《中國共產黨執政40年(1949~1989)》,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高 放主編:《社會主義大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 皋、嚴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下),台北:百川書局,民國78年3月初版。
高 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上卷):鄧小平東山再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7月初版。
高強華︰《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77年7月初版。
張 化:〈試論「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十年後的評說》,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
張 鑫:<法律觀念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2版。
Alan Engel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0年3月。
張占斌:《政治發展與當代中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張湛彬:《大轉折的日日夜夜(上、中、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2月。
張榮豐:〈經濟〉,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張廣友:《改革風雲中的萬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張慶五:<中國鄉鎮流動人口調查>,《中國人口科學》,北京,1995年。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選編:《中國改革與世界前景》,北京,時事出版社,1989年3月。
許志功主編:《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許飛青主編:《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年3月。
C.E. Black原著,郭正昭等譯︰《現代化的動力》,台北︰環宇出版社,民國63年。
陳力生:〈中共「文化大革命」與政治鬥爭〉,文史教學小組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新竹:黎明書局,民國74年10月初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70年(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初版。
陳吉元編:《論中國農業剩餘勞動轉移》,北京:經濟理論出版社,1981年。
陳定中:<共匪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64年。
陳良濬:〈軍事〉,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陳明知:〈中共鄧小平時期的黨軍關係〉,《中共研究》,北京,1990年4月。
陳東林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事典〉,《中共黨史人物傳》,北京: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陳雪薇:〈經濟建設的停滯、倒退及其歷史教訓──評「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經濟建設〉,譚宗級等著:《十年後的評說──「文化大革命」史論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陳 雲:《陳雲文選》,(1949~1956),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陸 鏗:《鄧小平最後的機會──反左集》,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寒山碧:《鄧小平評傳》,第3卷,《鄧小平時代》,北京:東西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89年。
湯應武:《1976年以來的中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10月。
程顯煜、張星煒:《鄧小平經濟謀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華 達編:《中民辦刊物匯編》,第1卷,法國社會科高等研究院、香港:《觀察家》出版社聯合出版,1980年。
華國鋒:<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國而奮鬥>,《中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26日。
R. 麥克法奈爾著,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辜勝祖、簡新華編:《當代中國人口流動與城鎮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閔 琦等著:《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8月。
黃仁宇:《現代中國的歷程》,台北:華視文化公司,民國81年10月。
楊國樞︰《開放的多元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1年。
楊國賜︰《現代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4年3月,第3版。
楊實秋︰《中共四化政策下對外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暨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楊懋春︰〈論現代化〉,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64年。
溫樂群:《鄧小平與當代中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葉永烈:《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年1月。
葉洪生編著:《中國往何處去?》,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8年。
虞寶棠、李學昌主編:《當代中國四十年紀事(1949~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賈馥茗︰〈近三十年來西方「現代化」下教育哲學的迷失〉,台中師範專科學校校友會編輯小組編︰《學術與思想──教育科際整合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5年11月初版。
路 遇編:《山東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8年。
廖蓋隆:<歷史的經驗和我們的發展道路>,《九十年代》,北京,1981年3月。
趙建民:〈統戰〉,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4年12月。
趙德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67-1984)》,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 吉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921-199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劉振德:《我為少奇當秘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劉崇順、王 鐵:《大潮下的情感波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魯風、何 流、唐玉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事錄(1949-1989)》,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魯風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事錄(1949~1989)》,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曉波:《中國當代政治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79年5月初版。
潘兆民:《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5年5月。
潘相陳、謝鳳華編華:《三代中國》,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蔣緯國︰《柔性攻勢》,台北︰中華戰略學會,民國71年。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鄭竹園:《台灣模式與大陸現代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
鄭德榮、邵鵬文、朱 陽、顧 民主編:《新中國紀事》(1949~1984),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2月。
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67年1月。
鄧 榕(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台北:地球出版社,民國82年9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82年9月~1992年2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黎承泰:《中共國防現代化之研究──1980~199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5月。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薛慶超:《歷史轉折關頭的鄧小平》,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6年8月。
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3版。
謝文青:《李慎之先生採訪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革命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韓泰華:《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到十五大(上、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
魏 萼:《中共經濟論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3年12月。
魏 鏞︰〈台灣︰一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社會〉,林能士、胡平生合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9月再版。
魏 鏞︰《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9年。
羅金義、鄭文龍主編:《浩劫之外:再論文化大革命》,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6年3月出版。
譚宗級等著:《十年後的評說──「文化大革命」史論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嚴家其、高 皋:《中國「文革」十年史》,香港:大公報出版社,1986年11月。
嚴家其:《我的思想自傳》(增訂本),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蘇文敏編:《中共十三大與中國改革》,北京:北京週報出版社,1987年。蘇 起、張良任主編:《兩岸文化交流:理念、歷程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5年。
顧洪章:《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事記》,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
(三)中文期刊:
丁宗裕︰〈中共的外交困境與對策〉,《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4期,民國85年4月。
丁寧亭:<國有企業改革備忘錄──從對「法人財產權」的不同註理解談起>,《改革》,(北京),第2期,1994年。
于蕙清:〈江澤民為何要建立自己的理論?〉,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7期,民國84年7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研究雜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68年9月。尹慶耀︰〈從中共外交政策的演變看中共當前的外交政策〉,《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10期。
王德仁:〈周恩來外交思想和理論體系初探〉,《外交學院報》,(北京),1991年2月。
史 愉:〈葉劍英智擒「四人幫」內幕〉,廣角鏡月刊,(香港),第197期,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11月16日。
石之渝:<關於中國大陸流民現象的意義>,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克思明:〈共黨問題研究中的「左」與「右」──概念的歷史考察和反省〉,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9期。
吳安家:〈鄧小平復出的經過與影響〉,段家鋒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1卷,第2期,民國77年8月出版。
吳安家:<中共統治50年的理論與實際──黨的領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卷,第9期,民國88年9月。
李迎生:〈我國城鄉二元社會格局的動態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3年,第3期。
李登科︰〈中(共)美關係發展趨勢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2期。
尚慶發:<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入城市的利弊及對策>,《軟科學》,(北京),1990年。
林長盛:〈論中共黨對軍隊的制與未來〉,《探索雜誌》,(台北),1991年1月。
林理建:<大陸經濟的難題與出路>,經濟部編:《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17卷,第1期,民國84年1月。
姚一平:<兩岸關係發展的回顧與發展>,《台灣研究》,(北京),第3期,1989年。
倪吉祥:<在計劃與市場給合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台北),第2期,1992年。
孫凡茹:〈中共對資本主義工商社會主義改造評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2期。
孫立平、王漢生、王思斌、彬彬、楊善華:〈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6期,1994年2月。
時憲民:〈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結構分化與雙二元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5期,1993年11月。
翁有為、王樹蔭:〈試析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論〉,史學月刊編輯部:《史學月刊》,(鄭州),1996年,第5期。
張裕亮:〈改革開放前大陸城市社會分層之研析(一九四九~一九七八年),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溫 煇:〈「黨的領導」能「堅持」嗎?──三評「四個堅持」,《爭鳴》,(香港),第44期,1981年6月。
郭華倫:〈論中共之派系〉,《匪情月報》,(台北),第22卷,第12期,民國69年6月。
郭錫嘏:<當前大陸經濟情勢及其政策趨向>,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第11期。
華 明:<動亂、暴動的實質、根源和教訓>,《求是雜誌》,(北京),第15期,1989年。
廖蓋隆:〈歷史的經驗和我們的發展道德〉,《中共研究》,(台北),第15卷,年,第9期,1981年。
趙 南:<《今天》文學與「七九」民運>,《民主中國》,(北京),1991年2月。
趙春山︰〈論現階段中共對台政策〉,《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9期。
劉迎秋:〈中國經濟「民營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分析〉,《經濟研究》,(北京),第4期,1994年。
樂 生:〈大陸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簡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4期,民國86年4月。
鄭 群:<軍隊非政治化思潮剖析>,《求是雜誌》,(北京),第2期,1991年。
蕭真美:<大陸農村鄉鎮企業之發展>,《東亞季刊》,(台北),第21卷,第1期,1989年。
遲浩田:〈努力提高黨委領導水準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求是雜誌》,(北京),第二期,1990年。
謝勝美:〈當前世界兩種文化危機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3期,民國84年2月。
薩公強︰《〈中共對外經濟關係的演進〉,《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7期,民國84年7月。
藍正雄:〈從《中國可以說「不」》看中共意識形態的演變〉,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10期,民國86年10月。
羅小朋:〈改革與中國大陸的等級產權〉,《當代中國研究》,(台北),1994年,第2期(總第41期)。
龔育之:〈關於「繼續革命」的幾個問題〉,《教學研究》,(北京),第6期,1981年。
(四)中文報紙:
《聯合報》,台北。
《人民日報》,北京。
《中國時報》,台北。
《中國日報》,北京。
《文匯報》,香港。
《南華日報》,香港。
《明報》,香港。
《解放軍報》,北京。
(五)英文書目:
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Expla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1971).
Armstrong, J.: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radat, Leon P.: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N.J.: Prentice-Hall, Inc., 1984).
Brandt, Conrad: Stalin’s Failur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Christenson, Reo M. & Alan S. Engel, & Dan N. Sacobs, & Mostafa Reiai, & Herbert Waltzer,: Ideologie and Modern Politics,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5).
Gittings, John: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Harris, Peter: Political China Observed: A Western Perspectives, (London: Cronn Helm, 1980).
Jowitt, Kewweth: “Inclusion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World Politics, vol. 28(October 1975).
Levy, Marion Jr.: Modern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Societie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Liu, Alan P. L.: “The ‘Gang of Four’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ian Survey, (Septemper 1979).
Macridis, Roy C.: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Massachusetts: Winthrop Publishers, Inc., 1980).
Marx, K. & Engels, F.: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Robert Tucker, Ed., The Marx-Eagles Reader,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2)
Nathan, Andrew: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January 1973.
Odom, William: “The Party-Military Connection: A Critique”, in Dole Herspring and Ivan Volgyes, e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System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8).
Perlmutter, Amos & William Leogrande,: “The Party in Uniform: Toward a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December 1982.
Pye, Lucian W.: “An Introductory Profile: Deng Xiaoping and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1993.
Quichen, Quian: “New China’s Diplomacy: 40 Years On”, Beijing Review, (September 25~October 1, 1989).
Sargent, Lyman Tower: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llinois: The Darsey press, 1975).
Segal, Gerald: Defending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uma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2nd. (ed.),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70).
Smelser, Neil J.: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Hall, 1981.
Tang, Sherma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hD. 1979).
Tsou, Ta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Wang Chunyan and Wu Ximing,: “Deng Xiaoping on Peace and War,” Beijing Reivew, (April 3~9, 1989).
Watkins, Frederick M.: The Age of Ideology: Political Thought, 1750 to the Present, (N.J.: Prentice-Hall, Inc.,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