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元弘
Lee, Yuan-Hung
論文名稱: 戲仿‧更新再造—李元弘東方媒材創作論述
Parody.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The Creative Discourse On Lee Yuan Hung’s Eastern Paintings
指導教授: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委員: 陳建發
Chen, Jian-fa
吳宥鋅
Wu, You-xin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日期: 2022/11/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3
中文關鍵詞: 文化工業挪用拼貼戲仿水墨創作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Industry, appropriation, Collage, Parody, Ink Creation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觀察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二十一世紀,通俗文化是青年間彼此的溝通橋樑之一。本文通過對當代社 會場域觀察,理解文化工業發展下的藝術現象,討論後現代戲仿(parody),藉 由現代都市人背後的精神問題發展自身對於戲仿以及場域的關注點、解釋。透過 戲仿、次文化的卡漫、文化工業方興未艾的發展,來作為筆者創作的理念及實 踐。
    第一章透過方法與內容的解釋與了解,來確定此次探索的目標、理念,藉此 發展創作實踐。第二章首先探討在當代社會場域中,人們精神上的癥結背景,從 當代文化工業中的權力互動到意識形態,試圖理解普遍存在的異質共構背後所產 生的因素,藉由這些文化背後形成的原因,來觀看複製時代下的戲仿,進而探討 戲仿的表現觀點以及在戲仿中的更新再造背後的擬像。第三章則是透過對戲仿的 時代爬梳來做為自身創作的理念的依據,其中表達華人文化特有的「氣」與個人 創作時的身體感覺。另外藉由對於戲仿表現來思考創作方法上的畫面營造。在思 考東方韻味與戲仿時,發現戲仿表達在東方媒材上的缺失,進而拓展媒材上的實 驗、實踐。最後透過第四章作品實踐來檢視自身思考的脈絡,以及第五章作為此 次研究的一個回顧與對未來創作的思考展望。
    關鍵字:文化工業 挪用 拼貼 水墨創作 戲仿

    In the 21st century, popular culture is one of the communication bridges between young peopl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field, this article understands the artistic phenomenon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discusses the post- modern parody, and develops its own focus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rody and field through the spiritual problems behind modern urbanites. Through parody, sub-cultural cartoons, and the burgeoning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author's creative ideas and practices are used.
    The first chapter determines the goal and concept of this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 and content, so as to develop the creative practice.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discusses the crux of people's spiritual background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fiel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ower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industry to ideology,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behind the ubiquitous heterogeneous co- construction.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come to watch the parody in the era of reproduction, and then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parody and the simulacrum behind the 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parody. The third chapter uses the era of parody as the basis for the concept of his own creation, which expresses the unique "qi"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hysical feeling of personal creation. In addition, the image creation in terms of creative methods is considered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parody. When thinking about the oriental charm and parody, I found the lack of parody expression in the oriental media, and then expanded the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on the media. Finally, I examine the context of my own thinking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fourth chapter, and the fifth chapter serves as a review of this research and a reflection on future creations.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y appropriation Collage Ink Creation Parody

    摘要ii 目錄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當代社會場域的異質共構 7 第一節 當代人精神問題 7 第二節 戲仿更新的學理依據 14 第三節 場域的異質共構 22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29 第一節 創作理念 29 第二節 創作方法與畫面營造 33 第三節 技法實驗與媒材實驗與實踐 37 第四章 作品實踐分析與詮釋 43 第五章 結論 68 第一節 理論與實踐的回顧 68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期許 68 參考書目 71

    一、書籍

    紀金慶著,《偽理性:走出科學神話、經濟迷思與體制牢籠,解救現代人孤獨、焦慮、迷惘的哲學處方箋》,台北:財經傳訊 ,2019
    高千惠著,《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20 陸蓉之著,《後現代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1990
    黃瑞祺著,《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2006 趙毅衡著,《符號學》,台北:新銳文創,2012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2009

    二、譯本

    吉爾·德勒茲著,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台北:桂冠圖書,2009
    吉蓮·羅斯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台北:群學出版,2019
    居伊·德波著,王昭風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6
    尚.布希亞,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文化,1998
    亞瑟.丹托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2010
    約翰.費斯克著,王曉玨、宋偉傑譯,《理解文化工業》,台北:中央編譯,2001
    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 《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21
    莫里斯·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華特·班雅明著, 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出版,2019
    赫伯特.馬庫色,萬毓澤、劉繼譯,《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台北:麥田,2015
    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著,陳品秀、吳莉君譯,《觀看的實踐》,台北:臉譜,2013
    戴米安·薩頓,大衛·馬丁-瓊斯著,林何譯,《德勒茲眼中的藝術》,重慶:重慶大學出版,2017
    羅伯·索科羅斯基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2004

    三、學位論文

    李宜樺著,《後現代戲仿觀點應用於平面設計之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15
    呂欣儒著,《俗世遊戲於眾神國度:論 楊 茂 林 與 洪 東 祿 藝 術 創 作 與 跨 文 化 影 像 消 費 的 融 合》, 輔 仁 大 學 大 眾 傳 播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8
    雅倫著,《速食消費.卡漫風—洪雅倫彩墨創作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游雯迪著,《「挪用」當代藝術創作方法 -從「古調新彈」至「移花接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楊茂林著,《文化圖景的現世寓言》,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碩士創作 論述 ,2002

    四、 期刊論文

    陸道夫著,〈約翰.菲斯克文化工業理論研究述評〉,《學術研究》,2003,100-105頁

    五、網路文章資源

    〈JAMES JEAN〉,http://www.jamesjean.com,檢索日期 :2019/12/22
    〈安迪沃荷攪動的當代藝術史:小便池、可樂、香蕉和瑪麗蓮·夢露〉,
    https://www.mydesy.com/dada-warhol,檢索日期:2021/6/9
    〈為「普普」下定義的人,是理查德·漢密爾頓而不是安迪·沃霍爾!〉
    https://www.cobosocial.com/dossiers/richard-hamilton-pop-art/檢索日期:2020/1/14
    布希亞,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尚·布希亞 ,檢索日期:2021/2/14
    米榭•傅柯在〈論其他空間〉,https://foucault.info/documents/heterotopia/foucault.heteroTopia.en/,檢索日期:2020/1/14
    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theoristsWork_Guide.asp?T_ID=27&TW_ID=93#異托邦_,檢索日期2021/3/14
    楊茂林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aolin.yang ,檢索日期:2020/1/14
    張老師月刊,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623,檢索日期:2021/2/14
    戲仿,維及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戲仿 ,檢索日期2019/12/22

    六、其他

    楊爾寧著,〈始於繪畫的無垠旅程—樂天美術館詹姆斯.簡創作展〉,《藝術收 藏+設計》,第140期,2019,98-101頁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