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古學億 |
---|---|
論文名稱: |
非營利組織公益理念之符號研究-以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為例 The Signs for the Concepts of Public Welfare Adopt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Semiotic Study on the Logos of Youth-welfare Foundations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非營利組織 、符號學 、說服訴求 、組織標誌 |
英文關鍵詞: |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emiotics/semiology, persuasive strategy, logo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6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非營利組織在公益理念行銷推廣的過程中,運用各種符號做為組織與社會大眾溝通傳達公益理念的媒介。本論文聚焦於大臺北地區全國性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之組織標誌,以符號學的角度分析符號意義內涵,並從說服傳播理論之基礎探究該類組織標誌運用的說服訴求策略,再者從基金會實際運用組織標誌的經驗中,了解非營利組織的標誌在傳播公益理念的成效。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訪談法、符號學分析以及問卷調查法等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則主要包括下列三面向:
一、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的組織標誌之符號設計
(一)在共同文化背景的基礎下,非營利組織可將其抽象的服務理念以特定的
符號具及其延伸之符號義組合成具體組織標誌,做為其公益理念社會行
銷的媒介。
(二)組織標誌變遷呈現非營利組織發展的歷程,也說明台灣社會福利進展的
軌跡。
二、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之組織標誌在社會行銷的重要性
(一)非營利組織之標誌提供社會大眾辨別組織差異的線索,因而在非營利
組織社會行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
(二)非營利組織之標誌有助於行銷青少年福利的理念
(三)組織標誌使用的符號具會限制非營利組織在某些社會行銷的運用。
三、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基金會組織標誌的說服訴求策略
(一)參與研究之非營利組織之組織標誌通常採取理性與感性的說服訴求策
略。
(二)感性訴求策略有助於表達「愛」與「溫暖」的服務真締與本質。
對於非營利組織以及後續學術研究,本論文最後亦提出相關建議。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oncepts of public welfare to the populac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 often take various signs as communication media. By focusing on the logos of foundations based on Taipei area campaigning for youth welfar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inherent mea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semiology, and investigate the persuasive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social marketing.
To meet the aims, this study undertakes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s, semiotic analyse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finding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The designs of organizational logos
(1)Based on the same cultural background, NPOs can
integrate certain signifiers with signified meanings
to make abstract public-welfare concepts into concrete
logos. Therefore, organizational logos are useful for
marketing relative concepts.
(2)The changes of organizational logos can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progress of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
2.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logos in social marketing
(1)Organizational logos can provide the populace clues to
distinctions among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2)Organizational logos are helpful to promote the vision
of youth welfare.
(3)The signifiers of the logos sometimes restri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os in social marketing.
3. The persuasive strategies of organizational logos
(1)The logos under investigation mostly adopt rational and
emotional appeals.
(2)Emotional appeals can help to reveal
organizations’ “love” and “warmth”, the essence of
their public service.
This study finally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NPOs and further research.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社會司(無日期)。綜合業務。取自http://sowf.moi.gov.tw/18/index.htm
內政部社會司(2005)。社會福利政策綱領。取自http://sowf.moi.gov.tw/18/index.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0a)。我國社會福利統計之回顧與展望,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topic/LIST.HTM
內政部社會司(2010b)。基金會發展現況。取自
http://sowffd.moi.gov.tw/CharityFunds/charity_developingStatus.do
內政部統計處(2010c)。內政統計年報,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王志弘(2000)。翻譯的文化政治與品管問題。載於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128-136頁)。臺北市:巨流。
王順民(2006a)。當代台灣非營利組織的一般性考察:概況、趨勢及其相關的問題意識。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R-095-002.htm
王順民(2006b),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社區發展季刊,115,53-64。
王嘉正(2004)。台灣社會福利組織的變革:1983年至2003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臺北市:揚智。
江明修,梅高文(1998)。宗教類非營利組織之符號管理初探。取自
http://npo.nccu.edu.tw/content/section02/item03_doc/199801.pdf
江美滿(2008)。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踐-以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市。
江淑吟(2007)。商標圖形及色彩對再認績效與產品評價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取自http://www.nyc.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無日期)。民間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政策的合作關係與遠景研究報告。2011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930
何宗勳(2006)。NPO的品牌建立與行銷。載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編),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四輯(53-70頁)。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何思潔(2009)。平面公益廣告之擬像形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佩珊(譯)(2004)。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市:遠流。
余淑吟(2008)。全方位企業品牌形象設計應用於非營利組織之探討。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5,31-44。
吳佳綺(譯)(2010)。質性資料分析(原作者:Graham R. Gibbs)。臺北市:韋伯。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作者:Michanel Quinn Patton)。嘉義市:濤石文化。
宋巧雰(2000)。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麗玉、施教裕、顏玉如、張錦麗(2006)。優點個案管理模式之介紹與運用於受暴婦女之評估結果。社區發展季刊,113,146-160。
李耀銘(2005)。社會行銷策略對非營利組織募款之影響-以國內某大型社會福利事業為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周怡曄(2009)。佛教蓮花基金會的社會行銷過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官有垣、吳芝嫻、莊國良(2000)。近十年來我國非營利組織相關議題研究文獻彙編。載於官有垣(主編),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452-496頁)。臺北市:亞太圖書。
林東泰(1996)。社教行銷的逆向思考。社教雙月刊,71,6-8。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俊良(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臺北市:藝風堂。
林冠馨(2007)。優勢觀點運用於高風險家庭青少年情緒及行為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市:五南
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無日期)。取自http://www.youthrights.org.tw/
邱瑜瑾(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暨慈善基金會。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307-371頁)。臺北市:巨流。
紀惠容(1996)。傳播VS.社會改造—以反雛妓運動為例。社教雙月刊,71,27-29。
翁秀琪(1999)。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書局。
康惠嫻(2008)。女性健康的建構-公益健康廣告的文本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張家維(2008)。企業識別體系中標誌的種類與複雜度對記憶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錦華、劉容玫、孫嘉蕊、黎雅麗(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作者:John Fiske)。臺北市:遠流。
許士軍(2000)。序:不可忽略的「非營利組織」。載於司徒達賢(著),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9-11頁)。臺北市:天下遠見。
許敬柔(2006)。電視購物節目說服策略之研究-以3C產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臨高(2009)。青少年福利工作。載於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375-403頁)。臺北市:巨流。
郭靜晃、王順民(2007)。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白皮書之研究。取自
http://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61
陳玫伶(2006)。當前少年福利關切的對象與內涵。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07-220。
陳俊蒼(2008)。「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活動文宣與吉祥物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陳凌(2005)。說服傳播:過程和實踐。臺北市:五南。
陳楷甯(2008)。「張老師」核心價值與行銷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陸宛蘋(2000)。非營利組織的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247-288頁)。臺北市:巨流。
彭俊亨(1995)。組織符號之研究: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的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馮燕(2000)。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2-42頁)。臺北市:巨流。
馮燕、李宏文、謝文元(2011)。建國百年來兒童及少年福利的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133,309-327。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原作者:Arthur Asa Berger)。臺北市:風雲論壇。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原作者:Denis McQuail & Sven Windahl)。臺北市:正中。
楊志弘、周金福(譯)(2001)。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原作者:Baran)。臺北市:華泰文化。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原作者:Tim O’Sullivan, John Hartley,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John Fiske),臺北市:遠流。
楊雅華(2003)。請戴上綠色眼鏡進入我的翡翠城堡: 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的生活世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劉淑瓊、許瑞妤、鍾佳怡、雷宇翔、李依璇(譯)(2004)。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原作者:Peter C. Brinckerhoff)。台北:揚智。
劉慧雯(2001)。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2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幸佑、彭敏慧(譯)(1996)。說服傳播(原作者:James B. Stiff)。臺北市:五南。
蔡幸蓉(2001)。生命線協會專線推廣策略規劃─一個社會行銷觀點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美娟(2007)。校徽視覺形象與學校屬性之關聯性探討 —以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蕭新煌(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110-127頁)。臺北市:巨流。
蕭新煌(2006)。台灣的基金會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3-37頁)。臺北市:巨流。
蕭新煌、魏樂伯、關信基、呂大樂、陳健民、丘海雄、楊國楨、黃順力(2004)。台北、香港、廣州、廈門的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特色之比較。第三部門學刊,1,1-60。
賴振安(2004)。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與「認同管理」-以同志組織的「去邊緣化」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1996)。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原作者Lisa Taylor & Adrew Willis)。臺北市:韋伯。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市:巨流。
蘇國禎(2004)。行銷:永續使命的護照,載於劉淑瓊、許瑞妤、鍾佳怡、雷宇翔、
李依璇(譯)(2004)。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臺北市:揚智。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左岸文化。
顧忠華(2003)。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1-28頁)。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市:允晨文化。
二、英文部份
Anheier, H. K., & Daly, S.(2004). Foundations in Europe: facts, approaches and policy
issues. In C. Hartley, K. Holly, & V. Chapman-Browne, (Eds.), European
foundations and grand-making NGOs(pp. 3-9). London, UK:Europa.
Bettinghaus, E. P., & Cody, M. J.(1987).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Chandler, D.(2002). Semiotics: the basics. New York, NY:Routledge.
Daly, S.(2004). The third sector and the European union: what role for foundations? In
C. Hartley, K. Holly, & V. Chapman-Browne, (Eds.), European foundations and
grand-making NGOs(pp. 16-21). London, UK:Europa.
Harrison, C.(2003). Visual social semiotics:understanding how still images make meaning.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50, 46-60.
Hovland, C. I., Janis, I. L., & Kelley, H. H.(1982).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opinion change.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P., & Roberto, N., & Lee, N.(2002). Social marketing: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London, UK:Sage Publications.
Mishler, E. G.(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 Anheier, H. K.(1996).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CNPO-revision 1(Report no. 19). Retrieved from http://www.ccss.jhu.edu/pdfs/CNP_Working_Papers/CNP_WP19_INCPO_1996.pdf
Stead, M., Hastings G., & McDermott, L.(2007). The meaning, effectiveness and future of social marketing. Obesity review, 8, 189-193.
Wilcox, D. L., Ault, P. H., & Agee, W. K.(1995)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New York, NY :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