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慧瑩 Chang Huei-Yin |
---|---|
論文名稱: |
黨權與軍權之間:胡漢民與蔣中正關係的討論(1923-1936) |
指導教授: | 呂芳上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黨權 、軍權 、胡漢民與蔣中正關係之分合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0 下載:9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胡漢民(1879-1936),字展堂,原名衍鴻,晚年別號「不匱室主」,廣東省番禺人。1905年加入同盟會,擔任「民報」編輯,辛亥革命後,歷任廣東都督、南京臨時政府總統府秘書長、廣東軍政府代理大元帥等要職。蔣中正(1887-1975),浙江省奉化人。1908年在日本由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1910年初與孫中山認識。胡漢民早在同盟會時期(1905-1912)即已聲名大著,蔣中正雖至護法時期(1917-1923)始露頭角,但至北伐統一時期(1924-1928),則有後來居上之勢。孫中山生前,胡漢民與蔣中正大致保持分工合作的關係,胡漢民之職責重在內部策劃,具黨政實力;蔣中正之職責重在軍事任務,具軍政實力。孫中山逝世之後,兩人關係產生變化,數度分合。
1927年4月,俄籍顧問鮑羅廷(M. M. Borodin)在蔣中正北伐有成之時,發動「迎汪(精衛)倒蔣」,假借國民黨名義,樹立武漢政權。在蔣中正承受極大壓力時,胡漢民與蔣中正合作,實行清黨,奠都南京。1928年,北伐完成,國民黨取代軍閥而統治中國,依照孫中山生前制定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軍政時期結束之後,應為訓政時期,實行黨治,惟由於數年來國民黨內糾紛與分裂,形成黨權旁落,軍權膨脹與分割的情形。在理論上,胡漢民反對李石曾的「分治合作」,蔣中正亦須要集權中央,做到中國實質的統一,是以胡蔣兩人有了再度合作的基礎。1930年中原大戰的勝利,使國民黨的統治基礎較為穩定,此時,產生由誰決定以何種政治形式統治中國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胡漢民與蔣中正的理念並不相符,兩人合作的基礎也出現裂痕。胡漢民重「黨權」的集中與提高,規劃以「黨治」為基礎的訓政藍圖,而蔣中正則重「軍權」之集中與提高,佈展以「軍治」為基礎的訓政工作。至1931年,當時擔任立法院長的胡漢民與身兼國府主席、行政院長的蔣中正終因訓政時期是否制定約法而發生了激烈衝突,同年的2月28日,蔣中正以兵力扣押軟禁胡漢民於湯山,世稱「湯山事件」。胡蔣兩人從此決裂。九一八事變發生,胡漢民獲釋,移居香港,創辦雜誌,操縱兩廣地區,聯合國內政治軍事勢力,積極展開反蔣運動以及堅持抗日、剿共的政治主張。惡劣的胡蔣關係雖然後來曾經露出和解的一線曙光,但胡漢民於1936年突然病逝廣州,為兩人數次分合的關係驟然劃下了休止符。
以往論及胡漢民與蔣中正關係(1923-1936),台灣的學者礙於政治環境與史料的限制,對於1931年湯山事件後的胡蔣關係,或避而不談,或以「政見不合」輕描淡寫概括;大陸的學者則多著重於胡蔣的政治主張與階級立場之不同,或者以毛澤東的論述斷定其為統治階級內部的「狗咬狗」。隨著政治的開放、兩岸學術交流的日趨頻繁與史料的公開,收藏於台北國史館、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中國大陸的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以及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的「胡漢民往來函電稿」,顯示了胡蔣關係的複雜性,特別是1932至1936年這段時期。筆者的研究動機,即希望在政治意識型態鬆綁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繼續努力,廣泛蒐羅上述之檔案、史料,落實一手史料的研讀與爬疏,期能重新處理與研究胡漢民與蔣中正兩人關係之演變,對以往論述不足之處作一些彌補。
一、 檔案
(一)「蔣中正總統檔案」(大溪檔),「事略稿本」—收藏於台北國史館
1. 1927年11月。
2. 1928年5、9、12月。
3. 1929年3、4、5月。
4. 1931年2、3、4、8月。
5. 1932年5月。
6. 1936年6、7月。
(二)台北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收藏
1. 〈李宗仁等致張發奎電〉,1927年7月27日。
2. 〈展堂先生致譚延闓電〉,1928年6月3日。
3. 〈胡漢民致李濟琛電留稿〉。
4. 〈土肥原謁胡漢民〉,1933年3月3日。
5. 〈鄒魯致展堂先生函〉。
6. 〈李石曾致展堂先生原函,展堂先生覆函留稿〉。
7. 〈中國國民黨二屆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1927年5月5日。
(三)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
1. 〈胡漢民個人全宗〉,案卷號30-0-13、30-0-15。
2. 〈國民黨胡、蔣內鬥材料〉,全宗號七一一(六),案卷號134。
(四)「胡漢民往來函電稿」—收藏於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
1. 第30冊,第37件。
2. 第30冊,第9件。
3. 第24冊,第87件。(以上為陳紅民的檔案編號方式)。
4. 〈致護黃(陳嘉祐)、頌雲(程潛)〉。
5. 〈致煥公(馮玉祥)〉。
6. 〈致陳嘉祐函〉
7. 〈致柏烈武函〉,(以上為楊天石整理的檔案名稱)。
二、 史料匯編
(一)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現名為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編印:
1. 《國父全集》,1973。
2.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緒編(一)》,1981年。
3. 《革命文獻》輯9、10、11、13、16、22、76。
4.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1-2。
(二)其它
1.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大事記(1931年)》(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1年)。
2. 李煜瀛致張人杰密函(1928年5月1日)〉,《歷史檔案》期2(1984年)。
3. 廣東省檔案館編《陳濟棠研究史料》(廣州:廣東省檔案館,1985年8月)。
4. 《南天歲月—廣州文史資料第37輯》,(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5. 彭明主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冊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6. 薛謀成、鄭全主編,《福建事變資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7. 〈兩廣事變後蔣介石與陳濟棠來往函電,1936年6月—8月〉,《檔案與歷史》,期1(1989年)
三、 專著
(一)中文部分
1. 王子壯,《王子壯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8月。
2. 王芸生,《芸生文存》集2(從統一到抗戰),上海:上海大公報館,1937年11月。
3.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8年。
4.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影印初版。
5. 文化研究社編輯,《中國五大偉人手札》,上海:大方書局,1940年。
6. 冗水,《胡適研究》輯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7. 古屋奎二,《蔣總統秘錄》,台北:中央日報社中譯本,1976年。
8. 石源華,《陳公博全傳》,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12月。
9.蔣光鼐,《蔣光鼐將軍》,北京:團結出版社,1980年
10. 成台生,《胡漢民的政治思想》,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
11. 朱宗震、汪朝光,《鐵軍名將陳銘樞》,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12. 李宗黃,《回憶錄》,冊3,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72年。
14.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15. 李國祁,《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書局,1990年。
16.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17. 何長工,《難忘的歲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8. 肖杰,《蔣介石和胡漢民》,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9. 邱國珍,《十九路軍興亡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20. 吳稚暉,《吳稚暉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69年。
21.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22. 查建瑜,《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武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 周康燮主編,《反蔣運動史》,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8年影印本。
24. 周聿峨、陳紅民,《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25. 施家順,《兩廣事變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1992年1月。
26.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聶振雄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27. 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口述,《李宗仁回憶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8. 郭緒印,《國民黨派系鬥爭史》,台北:桂冠圖書,1993年。
29. 姚漁湘《胡漢民先生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年。
30. 胡漢民,《胡漢民自傳》,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78年。
31. 胡漢民,《革命理論與革命工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8年。
32. 《胡漢民先生政論選編》,廣州:廣州先導社,1934年。
33. 《胡漢民先生遺稿》,台北:國史館,1978年。
34. 《胡漢民先生演講集》,上海:民智書局,1927-1930年。
35.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0年。
36.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
37. 張國燾,《張國燾回憶錄》,北京:現代史料編刊社,1980年。
38.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3年。
39. 程思遠,《政海秘辛》,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40. 程思遠,《我的回憶》,北京:華藝出版社,1994年。
41. 陳公博,《苦笑錄》,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80年。
42. 陳鑑波,《中華民國春秋(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43. 陳存恭、王綱領,《中華民國名人傳》,冊2,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
44. 陳志讓,《軍紳政權》,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45. 華振中、朱伯康,《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46. 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47. 楊天石,《海外訪史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48. 廣東省政協文史委員會編,《一代名將蔡廷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49. 墨人,《詩人革命家—胡漢民》,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8年。
50. 蔣永敬,《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2版。
51.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會出版,1963年。
52. 蔣永敬,《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台北:正中書局,1981年。
53. 蔣永敬,《國民革命與中國統一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54.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國史館,1995年。
55.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南京:正中書局,1948年。
56. 蔡廷鍇,《蔡廷鍇自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57. 黎東方,《蔣公介石序傳》,台北:聯經,1976年
58. 羅家倫編,《國父年譜》冊下,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69年。
59. 鍾卓安,《陳濟棠》,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出版,1999年。
(二)外文部分
1. Dan N. Jacobs, Borodin, Stalin’s Man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 Howard L.Boorman & Richard C. Howard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3. Lucian W. Pye, Warlord Politics: 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Praeger,1971.
4. T‘ang Leang-Li,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w York: Dutton, 1977.
四、 學術論文
1. 王克文,〈新書評介—軍閥在現代中國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與社會》,卷4期2(1976年6月)。
2. 艾愷,〈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中正先生〉,《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冊1(台北: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委員會,1986年)
3. 呂芳上,〈中央與地方:抗戰前蔣介石中央化的策略—以蔣介石與陳濟棠關係為例的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4. 陳紅民,〈胡漢民活動年表〉,《民國檔案》期1(1986年)
5. 陳紅民,〈九一八事變後的胡漢民〉,《歷史研究》期3(1986年)。
6. 陳紅民,〈從檔案看三十年代“新國民黨”在上海的活動〉,《檔案與史學》,2期(1999年)。
7. 陳紅民,〈秘書眼中的胡漢民—王養沖教授訪談錄〉,《檔案與史學》,期3(1999年)。
8. 陳紅民,〈在朝與在野:1932-1936年胡漢民與蔣介石之關係〉,《二十一世紀》,期57(2000年2月號)。
9. 陳紅民,〈“新國民黨”在海外的活動:1932-1936年〉,《民國檔案》2002年1月號。
10. 楊天石,〈胡漢民的軍事倒蔣密謀及蔣胡和解〉,《抗日戰爭研究》期1(1992年)
11. 蔣永敬,〈國民政府實施訓政的背景與挫折〉,《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2年),頁341。
五、 博碩士論文
1. 王智榮《胡漢民政治人格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2. 陳惠芬,《抗戰前國民黨關於黨治問題的爭議(1928-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3. 陳志昌《蔣中正四次下野前後之財務運作》(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1999年)
4. 劉永國,《胡漢民對於三民主義理論闡揚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年)
5. 鄭梓,《民國前胡漢民思想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六、 報章雜誌文章
(一)報紙
5. 「胡漢民之電文」。上海《民國日報》,1927年8月16日。
6. .胡漢民「訓政大綱提案說明書」,上海《中央日報》,1928年9月15日。
7. 「南遊小記」,上海《時事新報》,1934年3月30、31日。
8. 江蘇省主席葉楚傖「中央對廣東事件的經過」,南京《中央日報》,1931年6月15日。
9. 「胡漢民連日與吳戴諸委共商對日」,南京《中央日報》,1931年9月24日。
10. 南京《中央日報》,1931年5月29日、10月16日。
11. 「胡漢民昨接見京市民代表」,南京《中央日報》,1931年9月24日。
12. 「打倒壓迫民眾的蔣介石」,《廣州民國日報》,1931年5月4日,
13. 陳濟棠,「紀念胡(漢民)先生」,《廣州民國日報》,1936年5月26日。
(二)期刊、雜誌
1.《三民主義月刊》
(1)胡漢民,〈附錄—五月二十七日對香港各西報發表之晨文〉,《三民主義月刊》,卷1期6(1933年)。
(2)胡漢民,〈論中日直接交涉〉,《三民主義月刊》,卷2期5(1933年)。
(3)〈胡展堂對時局宣言〉,《三民主義月刊》,卷2期6(1933年)。
(4)西南執行部為閩變致海內外各級黨部之養電〉,《三民主義月刊》,卷2期6(1933年)。
(5)〈胡漢民等質詢中央對齊電意見致中央執行監察委員會之有電〉,《三民主義月刊》,卷4期4(1934)。
(6)〈胡漢民等質詢中央對齊電意見致中央執行監察委員會之有電〉,《三民主義月刊》,卷4期4(1934)。
(7)胡漢民,〈縱共政策及其危機〉,《三民主義月刊》,卷4期6(1934年)。
2.《傳記文學》
(1) 黃季陸,〈初生之犢不畏虎〉,卷4期4(1964年)
(2) 傅啟學,〈有關展堂先生的兩件事與一個謎〉,卷28期6(1976年)
(3) 胡木蘭,〈有關生父生平的幾點補充〉,卷28期6(1976)。
(4) 陳誠口述,柳克述筆記,〈兩廣六一事變處理經過〉,卷53期2(1988年9月)。
(5) 蔣永敬,〈國民黨三巨頭胡汪蔣的分合〉,卷62期3(1993年)。
(6) 李潔之,〈陳濟棠主粵始末〉,卷68期2(1996年5月)。
3.《近代史資料》
(1) 胡漢民,〈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後之補救〉,期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2) 胡漢民,〈胡漢民自傳續篇〉,期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4.《中央週報》
(1)《中央週報》期124(1930年)。
(2)〈一週大事彙述〉(1931年8月24日),《中央週報》,期168,頁14。
(3) 〈一週大事彙述〉(1931年8月31),《中央週報》,期168,頁1-2。
5.其它
(1) 項達言,〈最近發表國父親筆家書之考訂〉,《中華學報》,號3(1975年)。
(2) 劉蘆隱,〈C.P.的反共和反共的C.P.〉,《中央半月刊》期5、6合刊(南京:國民黨中央宣傳部,1927年8月20日)。
(3) 〈胡漢民解釋國民會議討論範圍〉,《國聞周報》卷8期8(1931年2月25日)。
(4) 《中央導報》,第7、12期(1931年廣州出版)。
(5) 陳濟棠,〈三年施政計劃是準備建設新廣東的計劃〉,《西南執行部黨務月刊》期13(193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