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文仕 Liu, Wen-Shih |
---|---|
論文名稱: |
互動式數位藝術介於虛實之間的法律難題 The Legal Conundrum Straddling Reality and Virtuality with Regard to Interactive Digital Art |
指導教授: |
廖仁義
Liao, Jen-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數位藝術 、互動 、虛擬性 、共創性 、著作權 |
英文關鍵詞: | Digital Art, Interactivity, Virtuality, Co-creativity, Copyrigh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62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數位藝術浪潮雖已對藝術行政造成全面性的衝擊,然而,什麼是「數位藝術」?迄今尚無統一的界定。鑒於數位藝術畢竟有其獨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討法律如何介入數位藝術的虛實之間,讓藝術家能夠因智慧財產權利得到充分保障,而願意更積極投入創作;另方面讓收藏機構理解當中複雜的權利義務關係,能夠對此類藝術的收藏與推廣,有更積極的作為。
本研究在論述上,原則上以互動式數位藝術為核心,並及於數位藝術的一般性概念。而由於國內這議題的研究,完全空白,參考文獻嚴重缺乏,實務創作者無法具體敘述曾遭遇哪方面的法律難題。因此,第二章至第四章,首先廣泛蒐集相關領域的文獻,分析出實務上可能會遭遇的困難;其次,採比較法,尋繹出數位藝術相對於傳統藝術,有哪些可能衍生法律爭議的特徵,以及在展示與典藏上的問題。第五章透過經驗累積,參酌數位藝術的虛擬、觀念與共創等特性,及其實務操作流程,歸納出涉及著作權法的問題,包括1.數位藝術的類別歸屬,2.如何保護數位藝術的「概念」,3.衍生影像的權利歸屬、4.原件公開展示、重製或改作的問題、5.授權的難為與解套,6.合理使用如何可能,以及其他法律(如消費者保護法)適用上的問題。
第六章針對上述問題,一方面具體建議,在著作權法增修三個條文,即1.將數位藝術列為獨立的著作類型;2.縮短權利保護期限;3.授權主管機關另訂辦法,規範互動式數位藝術的界定、範圍與其衍生作品的權利歸屬、概念不受保護的特殊例外等等事項。另方面,參考國外重要博物館有關的操作準則,提出近五十項需要法律思考的環節,並逐一比對國美館相關契約範本,分析其缺失與須完善之處。
Despite the impact on Arts Management brought upon by the wave of Digital Art, the exact definition of Digital Art is still elusive. Acknowledging the uniqueness of Digital Art, the current research sought to identify how the legal system may arbitrate between the online and off-line aspects of Digital Art to prot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of the artists, and consequently encouraging creativity. The current research also sought to inculcate the Collection agency with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realm of Digital Art in order to stimulate active coll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is new type of art.
The argument of the current study centered around interactive Digital Art, and extended the general concept of Digital Art. To the bes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author, there is an absence of research on this topic. Besides a severe lack of literature, the inability of artist to report first-hand experienced legal issues is also a problem to be address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ourth chapters, the author collected a wide array of literature from related fields of study and propose the possible legal disputes artist may face. Then, adopting the Comparison method, the author dedu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Art, 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Arts, prone to induce legal disputes, and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exhibition and archiving of Digital Art. In the fifth chapter, considering the virtuality, conceptuality, and co-creativity, Digital Art, its practical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the experience I have accumulated, the author derived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Digital Art. The issues are: 1) The categorization of Digital Art, 2)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ncept” of Digital Art, 3) The Attribution of rights of the derivative images, 4) The problems with the public exhibition (?), reproduction(?), and parody(?) of the originals(?), 5) The difficulty of authorization and the possible solution, and 6) How to make possible the principal of fair use of Digital Art, along with other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such as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porposed a practical advice, which is to add three new articles in Copyright Law. Which including 1) Identifying Digital Art as an separate Type of works, 2) Shortening the duration of digital art on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3) Authorizing competent authority to set Regulations to regulate the definition of interactive Digital Art, the Attribution of rights of the pre-existing works, the exceptions to the protection of concepts, etc. On the other hand, referring to the Operating guidelines of museums abroad, the author proposed approximately fifty links calling for legal considerations. Each of the links was compared with related contract template in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to analyze the liabiliti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xtant templat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Christine Van Assche(2006)。新媒體藝術作品的歷史與博物館面向(張至維等譯)。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 1965-2005。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Negroponte, N.(1995)。數位革命(齊若蘭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6。
沈宗倫(2019)。人工智慧科技與智慧財產權法制的交會與調和—以著作權法與專利法之權力歸屬為中心。載於劉靜怡主編,《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林珮淳主編(2012)。臺灣數位藝術e檔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邱誌勇編(2019)。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邱誌勇總編輯(2016)。數位藝述第伍號:數位文化網絡世代的哲思。台北: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約翰.甘茨、傑克.羅徹斯特(2006)。數位海盜的正義(周曉琪譯)。臺北:商周出版。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出版社。
章忠信(2019)。著作權法逐條釋義。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許素朱(2007)。從DIGIart@e Taiwan談互動創意。臺北:遠流出版社。
楊崇森(1991)。著作權之保護。臺北:正中書局。
葉茂林(2019)。當藝術遇上法律-藝術投資收藏的攻防對策。台北:典藏藝術家。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葉謹睿(2003)。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蔡信章(2018)。智慧財產權法隨觀(著作權法篇)。台北:永然文化公司。
蕭雄淋(2018)。著作權法實務問題研析(二)。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蕭雄淋(2015)。著作權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銘洋(2019)。智慧財產權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簡啟煜(2017)。著作權法案例解析。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羅明通(2014)。著作權法論Ⅱ。台北:台英國際法律事務所。
(二)期刊
Dubus, E.(1998)。博物館與複製品—是一種倫理問題?(蘇麗英譯)。博物館學季刊,12 (2) ,61-66。
王人英(2010)。數位藝術的自主性美學研究。藝術與設計學報,1,1 -20。
余瓊宜(2011)。數位藝術中的新與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報,4,219-234。
吳嘉瑄等(2008)。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下一步?。典藏今藝術,184, 134-143。
李建良(2018)。法學方法與基本權解釋方法導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2), 237–277。
林伯賢(2009)。超越感知的盲點:數位藝術中的真實幻象。美學藝術學,4,167-179。
林東茂(2010)。法學不是科學。高大法學論叢,6(1),1-18。
邱誌勇(2019)。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2018年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綜觀性回顧。藝術家,524,134-141。
邱誌勇(2018)。如果還有明天-窒礙難行的2017臺灣數位藝術景況。藝術家,512,178-183。
邱誌勇(2017)。文化政策不能只是經濟邏輯-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危機與困境。藝術家,490,158-163。
邱誌勇(2010)。從白色方塊到黑盒子及其超越:論新媒體藝術的策展現實。藝術觀點ACT,43,47-55。
邱誌勇(2010)。在混沌與眾聲喧嘩下的臺灣新媒體藝術發展。藝術家,421,198-205。
陳永賢(2008)。什麼是數位藝術?。文化專刊,6,276-279。
曾介宏(2004)。「數位藝術」的發展與知識議題。台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28-39。
曾芷筠(2015)。復刻的真實性,數位複製時代的影像。典藏今藝術,278,85-91。
曾鈺涓(2016)。保存、再製與再現的復原工程-數位藝術家的省思與自覺。藝術認證,67,38-45。
曾鈺涓(2010)。臺灣數位藝術發展與困境。藝術家,206, 206-211。
黃明展(2014)。論著作權合理使用在訴訟實務之運作。智慧財產權月刊,190,40-64。
黃致穎(2017)。論著作權法第 17 條「致損害其名譽」要件之妥當性。高大法學論叢,12 (2 ),163-244。
鄭元智(2015)。數位藝術經濟模式的再思考。藝術家,487,148-149。
鄭元智(2006)。典藏背後-新媒體藝術的典藏與展出策略。現代美術,12,4-15。
闕光威(2007)。對著作權保護範圍擴張的因應-合理使用實務與理論基礎之研究。政大智慧財產評,5(2),53-80。
(三)學位論文
宋貫宇(2019)。挪用藝術之法律爭議研究-以著作權法合理使用概念為中心(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研究所,嘉義。
姚竹音(2005)。著作權法制與臺灣文化藝術發展連動關係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施耘心(2009)。2003年至2007年臺灣新媒體藝術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張玉萍(2018)。藝術授權契約與模式之研究-以華人藝術家畫作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許富雄(2004)。數位時代合理使用之再探討─以反規避條款為中心─(未發表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桃園。
陳怡婷(2014)。美術著作著作權侵害與合理使用(未發表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臺北。
曾鈺涓(200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台北。
盧玉涵(2010)。未來的備忘錄:新媒體藝術典藏的展示預備(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臺南。
(四)研討會論文、考察報告
吳介祥(2008)。科技藝術的經濟與權利面向。錄像藝術學術研討會—身體、社會與科技。鳳甲美術館。
李世明等(2016)。考察中國大陸工藝、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產業群聚區域及臺灣相關文化人才在中國大陸發展現況。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出國考察報告。
林其蔚(2004)。甚麼是數位藝術?。漫遊者-數位時代中的藝術思考論壇峰會。載於今藝術,58-61。
金恩珍(2016)。當代藝術藏品保存維護過程之真實性詮釋探討。集新求變:新媒體藝術作品典藏保存與維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 112-125。
國立台灣美術館(2016)。集新求變:新媒體藝術作品典藏保存與維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
(五)網路文章
Artprice(2019)。新興科技與藝術創作:擴增實境藝術(陳文瑤譯〉。Artouch。檢索日期:2020年2月4日,取自https://artouch.com/auction/content-10860.html
Ben Cotton(2016)。什麼是Copyleft ?(楊明明譯)。資訊。檢索日期:2019年12月14日,取自https://kknews.cc/news/lgyqo2.html。
王冠婷(2017)。在技術革新潮流中進行的藝術實驗: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與臺灣數位藝術發展。載於數位藝術基金會主編,給下一輪臺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0日,取自'https://reurl.cc/jdW92M。
台灣數位藝術中心(2018)。賞展評 — Archive or Alive? 反思當代藝術作品之典藏。概念美術館,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日,取自https://dac.tw/news-cmoa-vol-1/
林其蔚。藝術、科學與數學的交會點。Techart。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5日。取自https://reurl.cc/b6VWav。
陳禹先(2018年)。藝術家,你的原作呢?」談臺灣時基媒體藝術的保存與再現。數位荒原。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日。取自https://reurl.cc/M76GDL。
陳禹先(2019)。科技藝術典藏系列講座一:來自典藏現場的困境。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日。取自https://youtu.be/Q74Y5lUUqLE。
陳韋晴(2011)。時基新媒體藝術收藏與保存–MoMA新媒體暨行為藝術部門總策展人Sabine Breitwieser專訪。臺灣藝術論壇電子報,7。檢索日期:2019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atfm.asia/tw/article.php?id=64。
陳豪毅(2010)。群眾探尋:初論數位藝術中的群眾性。台灣數位藝術資料庫。檢索日期:2020年1月16日。取自https://reurl.cc/d05OgV。
傑夫·昆斯(2019)。“平衡”or“庸俗”。藝術商業 。檢索日期:2020年3月1日。取自 https://reurl.cc/31dkqO9。
游如伶(2017)。該怎麼收藏「形而上」?──身體為介Performance Art。典藏藝術網。檢索日期:2019年11月7日,取自https://reurl.cc/A16LRK。
馮亞東(2018)。法學方法論之方法。資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2日,取自https://reurl.cc/D1qWkm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基本概念篇-11~20》。檢索日期:2019年5月15日,取自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219595&ctNode=7561&mp=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宣導網站。檢索日期:2019年5月15日,取自https://www1.tipo.gov.tw/ct.asp?xItem=219596&ctNode=7561&mp=1
漢諾‧勞特貝格(2010)。成功,自由,真實——藝術家為什麽成了當下的主角?(王歌譯)。檢索日期:2020年2 月1日,取自https://www.goethe.de/ins/cn/cn/kul/mag/20680958.html。
劉靜怡(?)。數位典藏計畫智慧財產權參考手冊。《中央研究院》,頁14,檢索日期:2019年6月15日,取自http://proj1.sinica.edu.tw/~ndaplib/channels/dlm_paper/1015-2.pdf
蕭雄淋(2014)。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一):第五條著作之例示。檢索日期:2019年5月15日,取自http://blog.udn.com/2010hsiao/17533531。
蘇瑤華(2006)。科光幻影:臺灣科技藝術的微型觀察。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詩路漫遊,22-25。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日。取自https://reurl.cc/e5zM2K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Baudrillard, Jean(2001).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In Mark Poster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pp. 169-18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lotz,Heinrich(1997).Contemporary Art, in Contemporary Art(pp.22-27), Cat.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Karlsruhe, Munich/New York.
Olivera, C. E.(1990),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at Kind of Knowledge?,” in Schriewer, J. & B. Holmes (ed.),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N.Y.: Peter Lang.
Popper, Frank(1991).High Technology Art. In Florian Rötzer, Digitaler Schein: Ä sthetik der elektronischenMedien. Frankfurt am Main.
Tribe, Mark & Jana, Reena, (2009) New Media Ar, Köln, German: Taschen.
Wands, Bruce(2006). Art of the Digital Age.New York: Thames & Hudson Inc..
Youngblood, Gene(1991). Metadesign: Toward a Postmodernism of Reconstruction. Hattinger, in Gottfried (Ed.), Ars Electronica, Cat. Ars Electronica Center Linz, Linz.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Allen, S. & Gutwill, J.(2004). Designing with multiple interactives: Five common pitfalls. Curator, 47(2), 199-212.
Crane, Diana(2009). Reflections On The Global Art Market: Implica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Sociedade e Estado, 24(2), 331-362.
Curtis, B., Kellner, M. I. & Over, J.(1992). Process Model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5, 75-90.
Du,Weiming, Li,Zhongyang & Gao,Qian(2010),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gital Art and Traditional Art,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nd Digital Society, Wenzhou, pp. 441-443.
Gordon, J. Wendy(1982). Fair Use as Market Failure: A Structur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tamax” Case and Its Preecessors. Columbia Law Review, 82(8), 1600-1657.
Ivo van Stiphout(2016), 50 Years of Media Art,載於集新求變:新媒體藝術作品典藏保存與維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112-125。
ViolaineBoutet de Monvel (2011), Digital Art in the Contemprary Art Market. Feature Published in Digitalarti (Paris), 6, 28-29.
(三)網路文章
Halnon, M. (2006). Digital Dictionary. Retrieved Nov.19, 2019, from https://reurl.cc/oDV4zv.
Heath, C. & Vom Lehn (2010), D, Interac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New forms of participation, Tate. Retrieved Nov.29, 2019, from http://dada.compart-bremen.de/item/agent/67
Pekarik, Andrew, Kerry Button, Zahava Doering, Abigail Sharbaugh & Jeffrey Sutton, (2002). Appendix A: Checklist of Issues in Developing Exhibition Interactives, in Developing Interactive Exhibitions at the Smithsonian. Office of Policy and Analysis, 2002. pp.15-19. Retrieved April 2, 2020. From https://reurl.cc/mnod79.
The New Art Trust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 Tate, Matters in Media Art: Guidelines for the care of media artworks, Retrieved April 2, 2020. From http://mattersinmediaart.org/.
Zizek, Slavoj(1998). The Interpassive Subject. Centre Georges Pompidou.Retrieved Nov.10, 2019, from https://www.lacan.com/zizek-pompidou.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