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正田 |
---|---|
論文名稱: |
圖像教學對國中生歷史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日治時期台灣史教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豐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76 |
中文關鍵詞: | 圖像教學 、歷史教學 、歷史圖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近來圖像式思考的應用日趨普遍。本研究發展出以圖像導向為主的歷史教學,探討圖像融入歷史教學與一般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歷史認知、理解、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研究法之「不等組前測-後測設計」(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groups design),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學校的國中一年級三個班級,有效樣本共91人,兩班為實驗組接受圖像融入歷史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一般教學。以自編之學習成就測驗、歷史科圖像式教學學習成效及情意量表及歷史科學習態度量表進行獨立樣本、相依樣本考驗及雙因子共變數分析(Two-Way ANCOVA)以界定歷史科圖像教學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提供歷史教學之參考,本研究的發現為:
一、圖像教學方式對中低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成就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二、圖像教學方式對中低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情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三、圖像教學方式對中低能力水平男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趨於正向變遷且高於女生;
四、高能力水平學生實施圖像教學方案可顯著提升學習興趣,但對其學習成就並未有顯著影響;
五、歷史圖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歷史認知學習的成效;
六、歷史圖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豐富教師教學活動的運作內容,且可視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活動方式彈性調整;
七、學生對歷史圖像教學抱持肯定的態度。
本研究並針對圖像教學方式以及未來更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幾項建議為:
一、圖像教學的應用要注意採用時機需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與教學目標;
二、在圖像教材的選擇方面應兼顧趣味性、歷史性及教育性;
三、使用歷史教學平台;
四、教師需提昇圖像資訊處理能力;
五、宜增加教學實驗的週期;
六、宜擴大教學實驗的對象;
七、宜提升教學實驗的嚴謹度;
八、宜擴展教學實驗的範疇;
九、運用適切的統計方式與熟悉統計軟體的操作。
上述九項可做為圖像教學研究需要注意的條件。
一、教科書
1.翰林出版社,《國民中學 社會 課本 一年級下學期》,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南市,民國98年8月修訂1版。
二、專書
1.《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2.Greenberg, D.著,丁凡(譯),《自主學習—化主動為創造力,建構多元社會的瑟谷教育理念》,臺北:遠流,1999。
3.于友西、葉小兵等,《素質教育與歷史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0。
4.于友西等,《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9。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電化教育司編譯,《教學媒體與教學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2002。
7.吳密察策劃,《認識臺灣歷史7、8,日本時代》,臺北:新自然主義,2005。
8.Karen Bromley,Linda Irwin-De Vitis&Marcia Modlo著,李欣蓉譯,《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臺北:遠流,2005。
9.李春芳,《國民中學教學媒體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90。
10.李詠吟,《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1998。
11.李筱峰,《台灣史100大事(上)戰前篇》,臺北:玉山社,1999。
12.李德高,《心理學》,臺北:五南,1987。
13.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1981。
14.沈亞梵,《教學媒體自製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1994。
15.林生傳,《概念學習與發展的階次模式理論研究(一)》,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2-0301-H-017-005,1994。
16.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1993。
17.Richard E. Mayer著,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1991。
18.Dewey著,林寶山,康春枝合譯,《兒童與課程、學校與社會》,臺北:五南,2001。
19.韋宏璋,《歷史教學方法研究》,臺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5。
20.高強華主編,《學校變遷與學校革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9。
2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學媒體研究》,臺北:五南,1991。
22.國島水馬畫,戴寶村解說,《漫畫台灣年史》,臺北:前衛,1999。
23.張玉燕,《教學媒體》,臺北:五南,1994。
24.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心理,2003。
25.Silva, J著,張鳳儀譯《西瓦爾定律》,臺北:希代,1998。
26.張廣智,《影視史學》,臺北:揚智,1998。
27.張霄亭,《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臺北:五南,1989。
28.張霄亭、朱則剛,《教學媒體》,臺北:五南,1998。
29.張霄亭等,《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臺北:心理,1995。
30.John Fiske著,張錦華(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1995。
31.莊永明策劃,《臺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臺北:遠流,2002。
32.莊永明策劃,《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2。
33.陳正中、樊有美,《圖像式筆記1國中認識臺灣歷史》,臺北:慧星科技,2001。
34.陳衍,《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120 種),臺北:臺灣銀行,1961。
35.T. R. Blakeslee著,傅世俠、夏佩玉(譯)。《右腦與創造(The Right Brain)》,新竹市:凡異,1995。
36.黃玉珊、余為政,《動畫電影探索》,臺北:遠流,1997。
37.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臺北:五南,2002。
38.Aruthur Asa Berger著,黃新生譯,《媒介分析方法》,臺北:遠流,1992。
39.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2000。
40.廖宜方,《圖解臺灣史》,臺北:易博士文化,2004。
41.瀟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2002。
42.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臺北:唐山,1997。
三、學位論文
1.王章娟,《高中歷史教學與媒體運用》,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朱采慧,《試論國中歷史教科書的圖表與圖示教學》,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吳偉立,《中國大陸漫畫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吳慧姿,《探討圖像融入STS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圖像資訊應用能力之影響研究》,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2002。
5.李莉珍,《圖像教學對兒童創造力與語文能力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6.李雅芳,《當孩子遇上圖像--圖像融入兒童歷史教學》,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3。
7.林雅文,《數位典藏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之研究-以荷蘭殖民臺灣時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8.邱滿枝,《從鄉土發現歷史─高雄紅毛港歷史變遷之課程統整設計》,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3。
9.施曉雯,《史料證據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當代臺灣與世界:經濟的成長與挑戰」單元教材教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0.孫天虹,《史學與電子遊戲結合的嘗試:以魏晉士人家族際遇的歷史情境模擬遊戲為例》,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1.陳盈安,《史料教學在國中社會領域的課程運作與考察》,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2.陳美蓉,《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2002。
13.潘怡伶,《高中生史料概念之探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4.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5.蕭惠心,《概念構圖在國中歷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臺灣史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6.羅雅莉,《圖像符號應用於國民小學音樂創作教學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
17.邊遠平,《高中歷史綜合教學模式研究-以「乙未割臺與臺民抵抗」教材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四、期刊論文
1.干樹德,〈歷史教學中的想像〉,《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0。
2.干樹德,〈歷史插圖的類別與教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4。
3.干樹德,〈歷史圖示教材與右腦功能的開發〉,《中學歷史教學》,第5期,1991。
4.方吉正,〈訊息處理理論與教學運用〉,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003。
5.田京生、齊渝華,〈歷史形象思維能力培養途徑的教學探索〉,《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1期,1996。
6.白月橋,〈對歷史教科書改革的幾點意見〉,《清華歷史教學》第8期,1997。
7.白鶴鳴,〈淺談歷史地圖在教學中的使用〉,《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11期,1985。
8.石弘毅,〈影視在歷史教育中的角色功能〉,《師友》,第4期,2000。
9.江天健,〈影視與歷史教學〉,《國教世紀》,第27卷5期,1992。
10.江漢光,〈創造思考的大腦生理學基礎概論〉,《創造思考教育》,第7期,1995。
11.吳密察,〈從日本殖民地教育學制發展看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1。
12.吳密察,〈乙未台灣攻防戰〉,《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13.宋佩芬,〈講述中的歷史思維教學:一些可能與問題〉,《師大學報:教育類》,53卷第1期,2008。
14.李至芳,〈歷史圖示教學法與學生智能培養〉,《安徽史學》,第3期,1993。
15.李珊,〈喚醒沉睡的右腦—幼兒教育新思維〉,《光華》第24期3卷,1999。
16.李稚勇,〈論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方法〉,《歷史教學問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3期,1993。
17.李德藻,〈中學歷史教材插圖教學研究〉,《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6期,1998。
18.汪瀛,〈試論歷史圖畫在教學中的功能〉,《課程.教材.教法》,第5期,1994。
19.周容瑜,〈心像與文章結構對閱讀的影響〉,《親民學報》,第7期,1995。
20.周梅,〈情景教學法結合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歷史教學問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4期,1998。
21.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
22.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第118期,1996。
23.林永欽,〈史料在國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清華歷史教學第16期》,2005。
24.林幸台,〈大腦半球功能之研究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第6期,1982。
25.林麗娟,〈多媒體電腦圖像設計與視覺記憶的關係〉,《教學科技與媒體》,第28期,1996。
26.林麗娟,〈精研策略及視覺刺激與電腦輔助學習之增進〉,《輔仁學誌》,第26期,1997。
27.後藤新平,〈經營臺灣必須調查其舊慣制度之意見〉,收錄於程大學等編譯,《臺灣慣習記事第壹巻上》,第六號,明治34年,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
28.孫文彬、沈懷岩,〈教材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4期,1992。
29.馬执斌,〈圖畫在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地位、功能及運用〉,《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1期,1996。
30.高鵬飛,〈淺談新編初中《中國歷史》第一冊的插圖及其運用〉,《昆明師範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1991。
31.張元,〈從具體描述到深入解釋-國中、高中歷史教學的區隔〉,《歷史月刊》,1998年10月。
32.張文燕,〈運用歷史漫畫進行探究性學習〉,《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1期,2007。
33.張炎憲,〈日本治台政策及其演變〉,《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34.張炎憲,〈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35.張桂芳,〈歷史課程觀和歷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標〉,《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8期,2001。
36.張景林,〈運用歷史圖示法教學好處多〉,《北京教育(普教版)》,S1期,1995。
37.張新仁,〈現代教學方法的新趨勢〉,《教育研究》,第2期,1988。
38.張新仁,〈奧斯貝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第32期,1993。
39.張新仁,〈從資訊處理談有效的學習〉,《教育學刊》,第9期,1990。
40.張瀚文,〈圖像資訊之描述與分析〉,《大學圖書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第3卷,第1期,1999。
41.許良榮,〈圖形與科學課文學習關係的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4期,1996。
42.郭諭陵,〈前階組織的理論與實際〉,《研習資訊》,10卷1期,1993。
43.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6期,2001年4月。
44.喻蓉蓉,〈漫畫中的歷史.歷史中的漫畫〉,《歷史月刊》,2001年7月。
45.曾筱雯,〈社會領域教學資源運用之探討〉,《國教輔導》,第354期,2003。
46.賀素敏,〈利用圖示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12期,1998。
47.馮嘉琳,〈中學歷史圖示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課程.教材.教法》,第11期,1994。
48.黃延齡,〈活化高中歷史教學法〉,《歷史月刊》,第204 期,2005。
49.楊明禮,〈對歷史教學中“圖示法”的再認識〉,《兵團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07。
50.楊曉寧,〈淺析初中歷史教材中的圖片教學〉,《新課程(教育學術版)》,第3期,2009。
51.溫振華,〈圖表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高級中學歷史教學法研討會資料彙編》,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印,1993。
52.寧裕先,〈歷史圖示教學法〉,《中學歷史圖示教學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3.甄國憲、陳芝,〈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一冊編制說明〉,《歷史教學》第9期,1991。
54.趙恒烈,〈形象思維與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2期,1993。
55.趙恒烈,〈歷史圖像與歷史思維〉,《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社,第6期,1993。
56.劉靜貞,〈歷史書寫的可能途徑─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表現〉,《史學與文獻》,臺北:學生書局,1998。
57.蔣渭水,〈五個年中的我〉,收於黃煌雄編《被壓迫者的怒吼》,臺北:長橋,1978。
58.蔡崇建,〈大腦半球功能分化、大腦優勢、眼球輻輳行為與高創造力資優生的鑑定〉,《資優教育季刊》,第10期,1983。
59.戴惠良,〈歷史圖片的使用〉,《歷史教學問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4期,2008。
60.戴寶村,〈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遷〉,《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61.韓幼賢,〈人腦的資訊處理〉,《教育心理與輔導》,第9期,1990。
62.韓愛麗,〈歷史新課程情境教學莫誤入歧途〉,《歷史教學問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6期,2008。
63.簡淑真,〈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3期,1998。
五、西文論著
1.Adams, L. S. (1996). ”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Rose, G. (2001). Semiology. ”In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er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2.A. S. Hornby, E. V. Gatenby and H. Wakefield, ”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2nd,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3.Claude E. Shannon and Warren Weaver,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4.Edgar Dale,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N.Y., The Dryden Press. 1952.
5.Fines,J.”Archives in School” .New York:Wiley,1968.
6.Gagne,R.M.”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4th ed.).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85.
7.Hay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ember 1988.
8.Mckernan, J.,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N. Y.: St. Martin's Press.1991.
六、網路資料
1.李賢輝,〈互動式多媒體概念〉,1999年,網址http://ceiba.cc.ntu.edu.tw/th7_530/th7_530a1.htm
2.教育部電算中心,〈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電算中心網址:http://www.edu.tw/moecc/,2009.04月。
3.蔡秋菊,〈認知學習理論運用在國中數學教學之探討〉,南投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通訊,2005年第5期,取自http://nirc.encntc.edu.tw/enews/05/。
4.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74
5.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31
6.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81
7.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14
8.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108
9.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132
10.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114
11.http://webclass.ncu.edu.tw/~tang0/
七、影視資料
1.《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第五集《烈日殖民》,臺北:公共電視,2005。
2.《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第六集《覺醒時代》,臺北:公共電視,2005。
3.《台灣歷史8在武士刀陰影下-日治時期的政治發展》,臺北:光國視聽文教,1999。
4.《台灣歷史9奠基或剝削-日治時期的政治發展》,臺北:光國視聽文教,1999。
5.《台灣歷史10紅太陽底下的發展-日治時期的教育、學術與社會》,臺北:光國視聽文教,1999。
6.《異人的足跡II-磯永吉》,臺北:公共電視,2009。
7.《臺灣百年人物誌(一):林獻堂》,臺北:公共電視,2003。
8.《臺灣百年人物誌(二):蔣渭水》,臺北:公共電視,2003。
9.《臺灣百年人物誌(四):後藤新平》,臺北:公共電視,2003。
10.《臺灣百年人物誌(十):八田與一》,臺北:公共電視,2003。
11.《臺灣崛起之日治時代1895-1945》,李明典,臺北:瑞訊文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