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慧娟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 吳麗娟
Wu, Li-Chuan
林世華
Lin, Sieh-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身心健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以台北縣市之國中學生為取樣範圍,取得有效問卷共1,036份,並以「自我分化量表」、「情緒自覺量表」及「一般健康量表」作為研究工具。調查結果以描述統計、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國中學生在自我分化程度的差異
    本研究中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樣本,其在自我分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且主要差異顯示女生的「同儕親密」程度高於男生。
    二、自我分化與情緒自覺之關係
    本研究中之國中學生樣本的自我分化與情緒自覺之間有一組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同儕親密」程度越高,則其「情緒自覺」能力越高。
    三、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本研究中之國中學生樣本的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間有三組典型相關。
    (一)第一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涉入三角關係」程度越低,則「身心健康」狀況越佳。
    (二)第二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同儕親密」程度越高、「代間混淆」程度越高、「涉入三角關係」程度越高,則「身體症狀」程度越高、「焦慮與失眠症」程度越高。
    (三)第三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涉入三角關係」程度越高,則「社會功能失調」程度越高。
    四、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本研究中之國中學生樣本的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間有二組典型相關。
    (一)第一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情緒因應」能力越高,則「身心健康」狀況越佳。
    (二)第二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情緒自覺能力越高,尤其「情緒覺察」能力越高,則「身體症狀」程度越高、「焦慮與失眠症」程度越高、「社會功能失調」程度越高。
    五、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本研究中之國中學生樣本的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間有二組典型相關。
    (一)第一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涉入三角關係」程度越低、「情緒因應」能力越高,則「身心健康」狀況越佳。
    (二)第二典型相關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同儕親密」程度越高、「代間混淆」程度越高、情緒自覺能力越高,則「身體症狀」程度越高、「焦慮與失眠症」程度越高、「社會功能失調」程度越高,但「嚴重憂鬱」程度越低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對國中教育輔導方面與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情緒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5 第五節 資料處裡與統計方法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自我分化程度之差異情形 47 第二節 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積差相關結果 50 第三節 國中學生自我分化與情緒自覺之典型相關結果 53 第四節 國中學生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典型相關結果 58 第五節 國中學生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典型相關結果 69 第六節 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典型相關結果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5 中文部份 95 西文部份 102 附錄 106 附錄一 「情緒自覺量表」歸類一覽表 106 附錄二 「一般健康量表使用同意書」 107 附錄三 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 108

    中文部分
    王行(1994)。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臺北:心理。
    王佩君(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之父母影響因素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春展(1998)。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心理。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自我分化、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田欣珊(2006)。癌症患者的疼痛因應:控制源與情緒狀態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史琬菁(2006)。影響青少年早期學業成就及情緒狀況的相關健康、家庭、與學校因素探討。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仁宏(2003)。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性關係之追蹤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欣瑩(2000)。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孟儒(2001)。台南縣國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元蓉(2005)。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治勳(2003)。青少年同儕關係的評估及其特性之探討--以憂鬱傾向與壓力歷程特性為指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毓瑩(2001)。情緒智力的構念─想法與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9,11-17。
    吳嘉瑜(2005)。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刊,41(1),21-28。
    吳麗娟(1997):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性研究: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子女之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6-2413-H003-011-G10),未出版。
    林米庭(2006)。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秀燕(2000)。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2001)。情緒覺察評量表之發展:性別、憂鬱、情緒性質及情緒重要性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偉智(2006)。情緒壓抑與自主型偏差態度扮演逃避型依附與學齡兒童憂鬱症狀間之中介角色。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雅云(2006)。家庭功能、自我分化與國中生非理性信念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雅婷(2005)。高職女生自我分化、人際互動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高職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君楓(2004)。大學生知覺之家庭界限與其自我分化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明薇(1995)。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栗珍鳳(1998)。大學生自我分化和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振坤(2001)。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柴蘭芬(2007)。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51,26-39 頁。
    張貝萍(2000)。單親家庭青少年自我分化、情緒穩定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玨(1987)。大專聯考壓力症候群之探討。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6(3),43-55。
    陳金定(1998)。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探討暨情緒調適團體對不安全依附者依附相關變項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孟育(2007)。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萍(2004)。情緒成長團體在提昇情緒智能與情緒適應之效果評估:以大學生與社區成人為樣。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樺(2007)。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美惠 譯,Goleman, Daniel 著(1996)。EQ。臺北:時報。
    郭孟瑜(2003)。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人際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麗(2004)在學青少年休閒態度、休閒阻礙與情緒調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與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虹雯(1999)。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康益壽(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情緒調整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親職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瑛吟(1999)。低收入戶喪父家庭對青少年期子女自我分化之影響。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2005)自我分化與界限概念在家族治療上的運用及比較。諮商與輔導,236,20-28。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臺北: 洪葉文化。
    曾玉芷(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蓉(2007)。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其異性交往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張老師文化。
    曾端真(2002)。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202,1-16。
    彭慧玲(2005)。金門地區受保護管束少年家庭之親子關係與情緒調整策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慧雯(2001)。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社會活動經驗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曉雯(200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瓊慧(2010)。成人完美主義、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賈紅鶯(1980)。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朝旭(2004)。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瑞珠(1997)。情緒管理面面觀。輔導通訊,48,6-8。
    趙榆茹(2008)。國中生親子關係、情緒調整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青玫(1995)。後青春期大學男生知覺之父母婚姻狀況對其個體化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秀玲 (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揚智。
    劉紀谷(2007)。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姿君(1993)。大學生自我認定狀態與其生涯決定程度及自我分化水準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娜(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我分化與其父母之自我分化及共依附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振丞(2006)。國小中高年級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惠君(200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陽儀(2009)。父母自我分化,親子三角關係,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筱葳(2006)。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榮凱(2010)。青少年的父母管教、情緒調節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麗華(2009)。青少年情緒調節、社交焦慮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佳伶(2003)。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及情緒因應方式、情緒因應能力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秀華(1996)。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 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鈞芳、許維素(2006)青少年自我分化與情緒教育。學生輔導月刊,100,62-67。
    鍾筱萍(2004)。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淑惠(1999)。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建文(1997)。發展心理學。臺北:心理。

    英文部分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0). Differentiat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challenge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8, 32-50.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1992). 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DIF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vol. 20, 77-89.
    Bartle-Haring, S.& Probst, D. (2004). A test of bowen theory: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 clinical sampl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2, 419–435.
    Bowen, 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orthvale,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Carpenter, M. C. (1990). A test of 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chronic anxie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ryland Graduate School. (Publication NO.AAC9030867)
    Ciarrochi, J., Chan, A., Caputi, P. & Roberts, R. (200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 A scientific inquiry (pp. 25-45). Philadelphia, PA: Psychology Press.
    Erwin, P. (1998).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Fredrickson, B. L. (2000).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 Prevention & Treatment,3.
    Friedman, E. H. (1991). Bowen theory and therapy. In A. S. Gurman & D. P. Kniskern (Eds.), Handbook of Family Therapy, Vol. 2(pp.134–170). New York: Brunner/ Mazel.
    Gardner, H.(1983).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New York: Basic Book.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Kornhaber, M. L. & Wake, W. K. (1996). Intelligence: Multiple perspectiv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Gibson, J. M., &Donigian, J.(1993). Use of Bowen theory. Journal of Addictions & Offender Counseling, 14(1), 25-35.
    Goldberg, D.P., & Hiller, V.F.(1979). A scaled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9, 139-145.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2000).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5 rd). CA: Brook/ Cole.
    Gold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e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Greeberg, L. S. (2004). Emotion-focused therapy.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11, 3-16.
    Hall, C. M.(1991). The Bowen family theory and its uses. London:Jason Aronson.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170-178.
    Johnson, P ., &Waldo, M.(1998).Integrating Minuchin's boundary continuum and Bowen's differentiation scale: a curvilinear representation.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3), 403-413.
    Kerr, M. E. & Bowen, M.(1988).Family evaluation: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New York: Norton.
    Krikorian, S. E.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from the family of origin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Los Angeles.
    Kunnanatt, J. T. (2004). Emotion intelligence: The new science of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5, 489-495.
    Lane, R. D., Sechresy, L., Reidel, R., Weldon, V., Kaszniak, A., & Schwartz, G. E. (1996). Impaired verbal and nonverbal emotion recognition in alexithymia.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8, 203-210.
    Mahler , M., Pine , F. & Bergman , A. (1975). The psych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New York : Basic Books.
    Mayer, J. D., Salovey, P., & Caruso, D. R. (2000).Emotional intelligence . In J. D. Mayer (Ed.),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nd ed., pp.
    Mudock, N., Gore, P., & Horosz, C.M. (1998). Stress, coping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A test of Bowen theory. Posto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Nichols, M. P., & Schwartz, R. C. (1991). Family therapy: Concept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pero, D. V.(1990).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MA: Allyn & Bacon.
    Rice, F. P., & Dolgin, K. G. (2002). Social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dating, non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F. P. Rice, & K. G. Dolgin (Eds), The adolescent :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10). 428-458.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Inc.
    Sabatelli, R. M. & Anderson, S. A. (1992). Family system dynamic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amily Relations, 40, 363-369.
    Sabatellli,R.M. & Mazor,A.(1985). Differentiation,individuation, and identity formation:the integration of family stystem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Adolescence,20(79),619 -633.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Silvia, P. J. (2002). Self-awareness and emotional intensi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16, 195-216.
    Sutton ,R. E.(2005).Teachers’emotions and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The Clearing House Vol.78, No.5.
    Taylor, G. J. (200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lexithymia theory and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5, 134-142.
    Tsaousis, I. & Nikolaou, I. (2005).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functioning. Stress and Health, Early View.
    Tuason, M. T.(1998). Do parent’s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predict those of their children? A test of Bowen theo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van Ecke , Y., Chope, R.C.&Emmelkamp, P.M.(2006) .Bowlby and Bowen: Attachment theory and family therapy.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ournal, 3(2) ,81-108.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