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蘭芳 Chou, Lanfang |
---|---|
論文名稱: |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中運動代表隊之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junior Sport Team |
指導教授: |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意識 、合球運動 、運動代表隊 |
英文關鍵詞: |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Gender Consciousness, Korfball, Sport Tea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1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教育部在民國九十三年公佈「性別平等教育法」,明示教育工作者應「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儘管兩性平權之意識日益提高,但女性在競技運動參與上權益失衡的問題卻也由來已久。「合球運動」是一項讓男女運動員處在同一個競技場域且強調彼此尊重與合作的運動,所以這樣的特性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應該是相當合適。研究者在指導本校合球代表隊的過程中發現,儘管男女學生在球場上多能彼此配合,但比賽以外的相處狀況似乎仍受到自身、同儕、家長或所處之學校脈絡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之影響,因而仍存在著一些隔閡與不尊重的情形。因此,本研究藉由「行動研究」的方式,把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自身運動代表隊訓練的教育歷程,並達到以下研究結論:(一)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合球運動代表隊教學訓練是可行的;(二)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合球運動代表隊,能有效提升男女生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並提升學習動機;(三)教師協同教學訓練,有助於提升性別平等教育之成效。而研究者則在(一)性別平等意識提升(二)體認協同教學的重要(三)設計教學與訓練課程能力提升(四)增加師生溝通及了解,並且在行動過程中獲得專業成長。
基於上述結果,對學校教育層面的建議:(一) 成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研究小組;(二)建構支持、安全且平等的實踐場域 ;對教師的建議(一)鼓勵男女教師提升性別平等意識(二)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協同教學 。
Abstract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nounced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Law in 2004. It stated that educators should promote the substantive equality of gender status, eliminate the discrimination of gender, protect human dignity, and establish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Although our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equality is increasing,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imbalance about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has been existed a long time. Korfball is a sport which mixes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play in the same sports arena field and emphasizes mutual respect and coopera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Korfball sport should be quite appropriate for practicing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the Korfball school team, researcher found that male and female players are able to cop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course. However, outside the course, their interaction still affected by gender stereotypes which come from themselves, their peers, parents or the school.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 and disrespect appeare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layers.
The study integrated the issue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junior sport team by action research for the process of guiding the Korfball school team. The conclusions are as the flowing:
First,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the guiding and training process of the korfball sports teams is appropriate. Second,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the korfball sports team effectively enhancing male and female players’ mutual respect, cooperation spirit,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Third, teachers'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And author develop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researchers recommended schools to establish study groups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practice th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and to establish a feasible environment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中文文獻
朱仲謀譯,Jean McNiff & Jack Whitehead著 (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台北:五南。
江吟梓、蘇文賢(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台北市:學富。
吳淑茹(2002)。國小教師兩性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師範大 學,嘉義市
吳惠貞(2004)。性別平等教育民間白皮書。2012年3月27日,取自http://anti480.org.hk/dat/research/sex_whitebook.pdf
吳孟秋(2013)。教育戲劇應用在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以集集國小五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北市。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台北縣:銀禾。
林生傳(1999)。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檢討與實踐。教育學刊,15,1-34。
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學之理論與實際。載於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頁160-19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惠雅(1991)。社會的發展。載於蘇建文編(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惠雅(1993)。兒童性別角色與父母教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教系幼兒教育學報,2期,頁77-98。
柯俊吉(2011)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志欣(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職業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台南市。
范富強(2011)。性別平等體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張仁杰(2000)。兩性平等教育評鑑手記。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10-113。
張怡雯(2000)。台南市家長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學童學業性向、學科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張鈺珮(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慧娟(2003)。社會行動取向的性別平權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大學,花蓮市。
教育部(1997)。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議題整合小組會議記錄。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畢恆達 (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 (1/2),111-138
畢恆達(1998a)。安全與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立。測驗與輔導(148),3069-3072。
畢恆達(1998b)。讓女生重返運動場。2006年7月17日,取自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gender.edu.tw/study/doc/課程教學/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論文.doc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妮均(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信欽(2005)。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建構取向籃球遊戲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美華(1994)。從性別角色的觀點看女性參與運動。中華體育,8(1),17-23。
陳美華(2002)。體育課中的性別迷思。學校體育雙月刊,12(2),86-90。
陳益祥(1999)。運動界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國民教育,39(5),46-50。
陳祐正編(1998)。簡明合球。台北市:中華民國合球協會。
陳芬芳(2013)。繪本教學運用於國小性別平等教育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陳怡孜(2012)。高雄地區國小特教班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態度與身心障礙兒童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螢蓁(2013)。繪本教學對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曾郁嫻、程瑞福(2010)。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體育教學活動設計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1),100-109。
游美惠 (1999) 。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32-51。台北:教育部。
游美惠(2001a)。性別意識、教師增能與性別教育的推展。中等教育,52(3),42-57。
游美惠(2001b)。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形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2。
游美惠(2002)。性別意識、使命感與教師專業成長:以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6),45-62。
游美惠 (2005) 。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文化。
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分認同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黃雅惠(2003)。女性運動員參與競技運動之演變趨勢。國民體育季刊,136,46-52。
黃瓊慧(2010)。一位國小教師實踐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淑玲(2011)。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中閱讀指導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美玲(1999)。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決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楊國賜(198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與地位。師友月刊, 241, 1-2。
葉素汝(1998)。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衝突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7(1),54-60。
廖美貞(2004a)。兩性平等與運動倫理。學校體育,14(2),107-115。
廖美貞(2004b)。學校體育與兩性教育。學校體育,14(5),123-125。
廖清海、連振杰、林志峰(2006)。媒體對運動性別報導差異情形分析-以蘋果日報刊載之運動照片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4,117-132。
鍾怡純(2004)。八位女性參與混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劉美慧(2001)。兩性平等課程的再概念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75-81。
趙坤景(2004)。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滕德政(2000)。「黑白ㄘㄟˋ!亞當夏娃ㄆㄟˋ?」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滕德政(2002)。「柔弱應該是習自體育課?」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8(1),52-72。
潘世尊(200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307-344)。台北市:心理。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鄭陳宏(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謝臥龍 (1996)。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臥龍(1999)。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專題研究之回應。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第十七、十八期)。取自http:// 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7-18/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48),50-57。
藍慧萱(2007)。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台東市。
蘇芊玲(1999)。落實兩性平等教育。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第十七、十八期)。取自http://www.sinica.edu. tw/info/edu-reform/farea8/j17-18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市:女書文化。
蘇芊玲(2003)。性要怎麼教?台北:女書文化。
英文文獻
Andermahr, S., Lovell, T. & Wolkwitz, C. (1997). A concise glossary of feminist theory. London, England: Arnold.
Csizman, K. A., Wittig. A. F., & Schurr, K. T. (1988). Sport stereotypes and gender.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0, 62-74
Gerson, J. M., & Peiss, K. (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4), 317-331.
Gurin, P., & Townsend, A. (1986). Propertie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139-148.
Gard, C. (2000). Oh, How Embarrassing! Current health, 2(27), 30-33 Garner, DM, Garfinkel, P. E., Schwartz, D., & Thompson.
Hraba, J., & Yarbrough, P. (1983).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action for women: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Youth and Society, 15(2), 115-131.
Klein, S.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inehart, S. T. (1992).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Sadker, D. (1999). Gender equity: Still knocking at the classroom door.Educational Leadership, 56(7), 22-27.
Thirlaway, K., & Benton, D. (1993).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school children in West Glam organ.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52(1), 37-41.
Weiner, G. (1994). Feminism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cox, C. (1997). Racial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mong African-American women: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Women and Politics, 17(1), 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