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蔣劭翌 Chiang, Shao-Yi |
---|---|
論文名稱: |
保護性社會工作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經驗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experience of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participating in supervisory training |
指導教授: |
游美貴
Yu, Mei-Kuei |
口試委員: |
潘淑滿
Pan, Shu-Man 廖明鈺 Liao, Min-Yu 游美貴 Yu, Mei-Kuei |
口試日期: | 2023/01/1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保護性社工督導 、督導訓練 、訓練移轉 、充權 |
英文關鍵詞: |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Supervisory training, Training transfer, Empowerment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詮釋現象學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2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2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督導做為保護性社工的後盾,帶領社工面對各種實務工作的挑戰;組織透過充分、適當的訓練發展督導面對困境和壓力的能力,則是重要且迫切的組織任務。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蒐集文本資料,透過訪談九位保護性社工督導,瞭解保護性社工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的經驗,包含督導在訓練過程中個人、訓練設計以及組織環境等各種參與投入要素;督導在訓練過程的充權暨消權經驗;以及督導在訓練後的訓練移轉經驗。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不同督導職能的發展脈絡迥然有別:教育、行政及調解功能較能透過督導訓練學習,而支持功能更仰賴過往接受督導的歷程;比起督導個人的內在需求,現行督導訓練更強調督導功能的發展。
二、訓練緊扣督導實務擴大訓練移轉成效。
三、督導現身/獻聲更能激發訓練潛在效益:包含督導以內在需求作為參訓動機;願意表達對訓練的需求與期待;避免結構因素而抑制課程參與與互動;給予有助益的課程回饋等。
四、督導參與訓練的挑戰具有階段性差異:包含訓前缺乏職能盤點不利督導課程選擇;訓練過程的結構性因素降低督導訓練品質;督導訓練的評估具挑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建置與運用督導職能盤點機制
二、召開定期的訓練規劃暨評估會議
三、安排暨落實督導職務代理人制度
四、善用科技工具輔助督導訓練
五、建構完整的四層次評估機制
As the anchor of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ers, supervisor leads social workers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practical work.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and instant task for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supervisors’ ability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reduce pressures through adequate and appropriate supervisory training.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nine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we learn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participating in supervisory training, including various input elements such as supervisors themselves, training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supervisor's experience of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during training; and supervisor's experience of training transfer.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different supervisory functions is quite different: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ediation functions can be learned through supervisory training, while support functions rely more o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supervision in the past;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needs of supervisors themselves, the current supervisory training places more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visory functions.
2. Train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supervision practice to exp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transfer.
3. The appearance/voice of the supervisors can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raining: including the supervisor’s internal needs as the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training, being willing to express thei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training, avoiding structural factors inhibiting the interaction in the training, and giving helpful feedback.
4. The challenges for supervisors to participate in each stage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are different: including the lack of skills inventory before training,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election of supervisory training; the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reduce the quality of supervisory train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supervisory training is challenging.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some recommendations as listed below:
1. Create and use the process of skills inventory for supervisors
2. Hold regular training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meetings
3. Arrange and implement the substitute system for supervisors
4. Make good use of technological tools in supervisory training
5. Develop complete four-level training evaluation model of supervisory training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十四版)。臺北市:五南。
王育瑜(2004)。障礙團體設立之按摩中心的充權效用評估: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9,85-136。
王秀燕(2014)。兒少保護社會工作者工作安全——現況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7,19-34。
王芬蘭(2018)。督導者自我覺察和壓力調適,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一版)(271-295頁)。臺北市:雙葉。
王翊涵、吳書昀(2020)。原住民族婦女的處境分析與充權觀點的社會工作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71,202-214。
王聖基、林秉賢、林祐誠(2014)。社會工作專業人力繼續教育的訓練成效評鑑:訓練成效與經濟效用之評鑑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48,303-324。
王聖基、林揚崇、林祐誠、李宜芳、林珮琪、林佳宜(2021)。社工員教育訓練移轉影響因素之探究——以家扶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3,455-466。
王綉蘭(2002)。社會福利訓練機構的誕生與轉型——以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9,198-213。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2),18-22。
白倩如(2012)。維權或充權——少年權益保障之實踐途徑。社區發展季刊,139,216-224。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刑志彬、李瓔冠(2014)。保護性社工職場「心」安全—運用個人中心治療取向於保護性社工實務場域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7,192-202。
刑志彬、黃勇智(2015)。保護性社會工作在督導關係的困境議題與因應。現代桃花源學刊,6,31-51。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Neuman, W. Lawrence.)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於2000)
江盈誼等(合譯)(2000)。社工督導(原作者:Brown, A. & Bourne, I.)。臺北市:學富。(原著出版於1995)
吳文炎、蔡盈修(2018)。我在社工這條路上的實踐與反思。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8,83-98。
吳明珍、徐瑋婷、鄭友芳、蕭丞芳、陳淑玫、張英陣(2015)。真的嚇著了:社會工作者的恐懼經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9,87-110。
吳海雅、梅錦榮、陶慶焜(2017)。組織賦權歷程及其對社會工作師的影響。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4,59-84。
吳敏欣(2010)。受暴婦女充權歷程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THU00201006)
吳國鳯、劉淑芬(2020)。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訓練移轉模式之介紹。新臺北護理期刊,22(1),1-7。
呂季芳、郭俊巖(2017)。兒少保督導功能與新進社工員專業知能養成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7(1),69-112。
汪淑媛、蘇怡如(2010)。社工督導功能期待與實踐落差研究-比較督導與被督者之觀點:以公部門家暴防治社工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9,41-84。
李宗派(2010)。探討美國之社工市場與加州之社工人才培育課題。社區發展季刊,129,314-332。
李美珍(2016)。社工人員執業被害及人身安全研究之探討。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51-63。
李美珍、黃淑惠、林雅雯、劉靜燕、陳威鳳、蔡秀娟等人(2017)。香港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考察交流出國報告。衛生福利部。
李衍儒、李天申、劉燕萍、王光旭(2020)。我國中央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制度安排與弔詭:以縣市社會福利服務評鑑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0(2),53-90。
李開敏、陳淑芬(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應用心理研究,32,183-206。
李瑞金(2015)。老人保護服務現況與策略。長期照護雜誌,19(3),237-249。
李麗日(2009)。新移民個人充權策略——由優勢復原觀點出發。社區發展季刊,126,240-253。
社會工作者註冊局(2009)。社會工作督導指引。社會工作者註冊局。
社會工作者註冊局(2013)。社會工作者工作守則實務指引。社會工作者註冊局。
社會工作者註冊局(2011)。註冊社工的持續專業發展行為及態度調查及僱用機構就註冊社工持續專業發展的政策及措施調查報告。社會工作者註冊局。
余漢儀(2001)。精障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51。
沈慶鴻(2009)。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婚暴防治社會工作者實務困境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71-142。
沈慶鴻(2012)。督導關係中隱而未說現象之探索:以家暴防治受督導社工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4 ,43-78。
沈慶鴻(2015)。社會工作者的去權及增強權能督導策略之研究:以婚暴社工督導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139-185。
沈慶鴻、賴乃榕(2013)。從「社工」到「督導」:新手社工督導角色轉換之研究-以婚暴防治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2),215-248。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2),123-194。
林育陞(2017)。男同志親密關係家暴下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網絡資源之探究——以情感支持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59,436-449。
林秀雲(譯)(201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於201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彥竹(2021)。初生之犢不畏虎?社工新鮮人留任保護性業務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73,274-286。
林俊宏、龐寶璽、鄭晉昌(2006)。支持性組織氣候對訓練移轉的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之差異性探討。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5,1-33。
林勝義(2018)。社會工作督導(初版)。臺北市:五南。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三版)。臺北市:五南。
林萬億(2015)。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三版)。臺北市:五南。
林萬億(2020)。再強化社會安全網:介接司法心理衛生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72,191-224。
周清玉、曾冠鈞(2011)。保護性社工人力與工作條件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1),47-78。
周瑛琪、顏如妙(譯)(2011)。人力資源管理(原作者:Raymond, A. N., John, R. H., Barry, G., Patrick, M. W.)。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9)。
施偉隆(2009)。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127-152。
胡慧嫈、陳玉潔、朱惟璘(2015)。充權理論運用於實務操作的嘗試與理解:以安置機構少女的方案活動為例。靜宜人文社會學報,9(3),137-170。
姚奮志(2021)。台灣長期照顧督導職務層級之職能分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3),37-88。
洪贊凱、陳維倫(2012)。社會工作領域中訓練發展程序公平、專業承諾與積極出勤之研究-調節焦點的中介型干擾角色。商略學報,4(2),115-134。
陳以亨、黃芝華(2004)。訓練移轉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2(3),595-62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如音、簡宏哲(2021)。培育社會工作者強化人身安全及友善訪視環境的社區工作能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73,230-244。
陳淑蘭(2018)。人力資源管理,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一版)(135-154頁)。臺北市:雙葉。
孫健忠、賴兩陽、陳俊全(譯)(2005)。人群服務組織管理(原作者:Kettner, Peter, M.)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於2002)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翁毓秀(譯)(2014)。溝通的型態:書面文字與資訊科技。於翁毓秀、邱方晞(譯),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初版)(71-94頁)(原作者:Lishman, J.)。臺北市:洪葉。(原著出版於2009)
國立編譯館、Nakao Eki(譯)(2008)。公司男女(原作者:Kanter, R. M)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於1977)
張宏哲(2012)。老人受暴問題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編號PG10005-0207)。
張秀鴛(2010)。台灣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人力規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9,128-139。
張美慧(2010)。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建構之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NU5332010)
張淑芬(2015)。心理師從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類社區諮商之跨專業系統合作能力初探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7(1),23-43。
張瑞濱、賀力行(2003)。從訓練需求評估論公務人員訓練進修之策略。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1),81-111。
張緡鏐、張英陣(2019)。台灣社會工作者職場抗拒類型之研究-以兒少保社工者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3,1-35。
許昌隆、林淑慧(2015)。以人力資本觀點探討醫院員工教育訓練需求、教育訓練成效移轉與工作績效之關聯。勞資關係論叢,17(1),37-59。
許雅惠、張英陣(2016)。風險管理下的社會工作督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2),1-41。
許雅惠、嚴巧珊(2017)。親戚麥計較?台中市四親等內家庭暴力樣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3(2),77-105。
許憶真、高涓娟、周培仙(2018)。向左走、向右走:我的督導關係。台灣社會工作督導學刊,1,27-56。
畢恒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頁21-36)。臺北市:巨流。
莊致嘉、蔡瑞明(2014)。找回結構:重新思考教育與組織在職訓練的關連性。社會科學論叢,8(1),41-84。
莊曉霞(2020)。原住民女性社會工作者的充權經驗:以「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4(1),79-122。
區結蓮(2003)。單親婦女的充權工作,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初版)(277-288頁)。臺北市:五南。
莫藜藜(2019)。督導I;督導者和受督導之間,於戴世玫、台灣社會工作督導服務協會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的知識與經驗(一版)(3-6頁)。臺北市:洪葉。
游以安、姜兆眉(2020)。探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工作」社工專業間的合作經驗:諮商心理師觀點。臺灣社會工作學刊,23,109-159。
游美貴(2014)。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服務方案的實施與轉變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53-96。
游美貴(2016)。「工作多、睡得少、關懷深:保護性社工在職場暴力的挑戰和困境」專書寫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4-2410-H-003-030-)。科技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游美貴、鄭麗珍、張秀鴛、莊珮瑋、邱琇琳(2016)。推動一站式家庭暴力多元處遇服務方案。社區發展季刊,156,293-301。
游美貴(2018a)。衛生福利部107年度「(以兒少安全為中心之)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培訓計畫」保護性社工督導進階專題系列課程簡章。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18b)。督導需協助社工維護人身安全的實務演練專題。於「衛生福利部106年度家庭暴力防治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鄭麗珍(2018)。社會工作督導概論,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一版)(4-26頁)。臺北市:雙葉。
游美貴(2019a)。衛生福利部107年度「以兒少安全為中心之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培訓計畫」委託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19b)。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保護性社會工作最佳實務督導評量及提升之整合研究(第2年)」。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游美貴(2020a)。衛生福利部109年度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職能訓練計畫 保護性社工督導初階訓練課程【7月課程簡章】。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20b)。衛生福利部109年度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職能訓練計畫 保護性社工督導初階訓練課程【9-10月課程簡章】。臺北市:國臺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20c)。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二版)。臺北市:洪葉。
游美貴(2020d)。心理衛生社工發展跨機構協同合作與提供整合性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72,165-176。
游美貴(2021)。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預防及減緩職場暴力:虛擬實境應用於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訓練(第2年)」。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游美貴、廖明鈺(2021)。建構保護性社會工作實務督導指標之初探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5(1),1-48。
程婉若、王增勇(2017)。「我和案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合意性行為青少女自我保護服務之建制民族誌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1,1-50。
程婉若(2019)。超越「危險」與「安全」:從個案抗拒探討親密伴侶暴力防治建制。輔導與諮商學報,41(2),1-23。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80-118。
黃培潔、古允文(2014)。再思考台灣的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發展。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129-154。
黃源協(2014)。社會工作管理(三版)。臺北市:雙葉。
黃源協(2021)。社工路、怎麼走?——社會工作者的職業生涯與自我管理。社區發展季刊,173,70-84。
黃聖桂(2017)。鋼索上的倖存者:兒保社工面對個案暴力威脅之側寫。社區發展季刊,157,302-312。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翠紋、林淑君(2014)。不同類型家庭暴力事件成因及特性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2),91-129。
辜煜偉(2014)。美國加州兒少保護相關服務考察暨國際經驗交流活動出國報告。衛生福利部。
曾華源、白倩如、張誼方(2021)。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之就業力——兼論對專業教育與證照考試之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73,20-37。
曾煥裕、劉曉春(譯)(2016)。社工督導:理論與實務(初版)(原作者:Allyson, D., Liz, B.)。臺北市:洪葉。(原著出版於2010)
彭懷真(2007)。非自願性案主與社會工作教育。社區發展季刊,120,191-207。
溫羚勻、顏佩如、林政逸(2016)。教育部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計畫實施成效之個案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0(2),39-62。
楊錦青、劉雅雲、陳香君(2021)。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的建立與未來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73,7-19。
鄭怡世(2019)。揭露文本的沉默性:以批判論述分析方法應用於「曹小妹事件調查報告」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9,57-103。
鄭怡世、鐘文鎂(2014)。不友善的勞動處境、不確定的勞動感受:台灣民間社會福利組織社工員勞動現況之探究。當代社會工作學刊,6,86-123。
鄭瑞隆(2004)。家庭暴力社工員專業服務困境與改進措施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2),129-164。
鄭詩穎(2015)。受暴女性為何無法脫逃?─從「家庭暴力」到「高壓控管」。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4),481-497。
鄭麗珍(2012)。增強權能與倡導觀點,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四版)(427-455頁)。臺北市:洪葉。
鄭麗珍(2019)。社會工作研究倫理,於蔡甫昌主編。當代研究倫理綜覽(初版)(71-79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鄧佳旻(2020)。社會安全網離島實施經驗──以連江縣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2,317-324。
廖明鈺(2018)。受暴婦女使用身心靈的療癒方式及經驗之初探。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4(1),1-29。
廖美蓮(2019)。走進層層密室-親密關係性暴力的定義態樣、盛行率與工作挑戰之文獻回顧。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7,81-118。
趙善如(1999)。“增強力量”觀點之社會工作實務要素與處遇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231-262。
趙善如、彭淑華(2020)。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督導機制。社區發展季刊,172,255-267。
趙維生(2003a)。充權工作的文化政治考慮,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初版)(73-84頁)。臺北市:五南。
趙維生(2003b)。充權的概念探索:青年工作為例,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初版)(13-31頁)。臺北市:五南。
劉玉鈴(2014)。正向觀點的社工督導關係-以保護性業務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3,101-126。
劉玉鈴(2020)。保護性社會工作正向督導關係動態性歷程之建構(計畫編號MOST 108-2410-H-343-001-)。科技部;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劉淑瓊(2014)。危險的專業?保護性社工的安全防護與精進作為。社區發展季刊,147,168-191。
劉淑瓊、王珮玲、吳敏欣(2016)。計算社會工作服務成本的架構:以地方政府家暴安全防護網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4,173-201。
劉淑瓊(2019)。我們不一樣——小型在地非營利組織承接政府社服委外的挑戰與機會。社區發展季刊,166,170-188。
衛生福利部(2016)。社工人員執行高度風險及一般風險業務量表。
衛生福利部(2017a)。保護性社工訓練實施計畫(1060307版)。
衛生福利部(2017b)。保護性社工訓練實施計畫(1061219版)。
衛生福利部(2018a)。淬鍊前行—臺灣家庭暴力防治大事紀(二版)。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8b)。107年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核定本)。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8c)。社會工作人員執業安全方案(核定本)。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20a)。保護性社工訓練實施計畫(1090909版)。
衛生福利部(2020b)。專科社會工作師合格訓練組織認定作業規定(1090313版)。
衛生福利部(2021)。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核定本。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初版)。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份與權力流動(初版)。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游美貴(2016)。同志伴侶暴力及其求助之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4,129-172。
潘淑滿(2021)。顧家難顧己:多重關係脈絡下的親密伴侶暴力。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0,1-33。
蔡培元(2020)。沒有情緒,何以為人?:一個社工員勞動敘事的情緒社會學考察。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5,80-107。
蔡適如(2002)。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在職訓練之現況與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9,190-197。
蔡維奇(2002)。員工訓練與開發,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91- 123頁)。臺北市:天下文化。
蕭文高(2017)。老人照顧服務社會工作者之職能、專業認同、成就感與離職傾向。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149-195。
蕭瑞麟(2020)。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五版)。臺北市:五南。
賴乃榕(2010)。社會工作督導者角色轉換之研究~以家暴防治處遇服務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CNU0210002)
賴奎方(2019)。政府部門社工督導困境與挑戰~以保護性社工督導為例,於戴世玫、台灣社會工作督導服務協會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的知識與經驗(一版)(185-188頁)。臺北市:洪葉。
戴世玫、邱智裕、趙順達、歐雅雯(2010)。融合充權復原觀點的新住民優勢個案管理服務模式澎湖縣新住民服務中心的經驗。社區發展季刊,130,349-362。
戴世玫(2016)。臺灣婚姻暴力圖像:從父權家族系統受暴網的觀點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2),43-82。
戴世玫(2018)。社工督導職能培力需求與訓練養成模式之初探:以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台灣社會工作督導學刊,1,57-75。
鍾佩怡(2018)。實務督導技巧──提供受督者情緒支持,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一版)(225-250頁)。臺北市:雙葉。
韓麗年、游美貴(2019)。尋找消權與充權的距離-醫務社會工作者於督導過程的充權。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3(2),91-136。
魏昌波、莊秀美、林信宏(2021)。承先啟後?社會工作管理者兼任專業督導雙重角色問題與調適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73,316-332。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 (三版)。高雄市:巨流。
羅友偵(2020)。強化社會安全網中成人保護工作的現況與精進:成保社工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72,137-148。
嚴祥鸞(2007)。充權社工工作權-先談社工教育的充權。社區發展季刊,119,271-281。
嚴祥鸞(2010)。保護性業務社工人力與合理之工作條件。社區發展季刊,129,153-165。
二、英文文獻
Adams, R. (2003).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3rd ed.). Palgrave.
Aguinis, H., & Kraiger, K. (2009). Benefits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individuals and team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0, 451-474.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41(1), 63-105.
Babbie, E. R. C.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Pub Co.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llyn & Bacon.
Bhatti, M. A., & Kaur, S. (2010). The role of individual and training design factors on training transfer.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34(7), 656-672.
Bogo, M. & Dill, K. (2008). Walking the tightrope: Using power and authority in child welfare supervision. Child Welfare, 87(6), 141-157.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3(2), 77-101.
Colarossi, L., & Forgey, M. A. (2006). Evaluation study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work and law curriculum for domestic violenc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2(2), 307-323.
Cousins, C. (2004). Becoming a social work supervisor: A significant role transition.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7(2), 175-185.
Cox, E. O. & Parsons, R. J., (1994).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 Sage Publications.
Drisko, J. W. (2014). Competencies and their assessment.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50(3), 414–426.
Fortune, A. E., McCarthy, M., & Abramson, J. S. (2001). Student learning processes in field education: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activities to quality of field instruction,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among MSW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7(1), 111-124.
Garner, J. (2006).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field education: Examining triadic aspects of empowerment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of the social work field student. Journal of Baccalaureate Social Work, 12(1), 237-260.
Gegenfurtner, A., Veermans, K., Festner, D., & Gruber, H. (2009). Motivation to transfer training: 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8(3), 403-423.
Goldstein, I. L., & Ford, J. K. (2002).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4th ed.).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Publisher.
Guba, E. G.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Guba, E. G. (Ed.), The paradigm dialog (pp.17-27). Sage Publications.
Gutiérrez, L. M. (1990). Working with women of color: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5(2), 149-153.
Holton, E. F., Bates, R. A., & Ruona, W. E. A. (2000).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ized learning transfer system inventor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1(4), 333-360.
Hur, M. H. (2006). Empowerment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xploring a typology of the process and components across disciplin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5), 523-540.
Johnson, J. L., Adkins, D., & Chauvin, S. (2020). A review of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rigor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84(1), 138-146.
Kadushin, A., & Harkness, D. (2014). Supervision in social work (5th 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irkpatrick, D. L. (2006). Seven keys to unlock the four levels of evalu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45(7), 5-8.
Kirkpatrick, D. L., & Kirkpatrick, J. D. (2006).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3rd ed.).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Kirkpatrick, D. L., & Kirkpatrick, J. D. (2007). Implementing four levels: A practical guide for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 (1st ed.).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Kuennen, T. L. (2013). “Stuck” on love. Denver Law Review, 91(1), 171-185.
Lee, J. A. B. (2001).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e, J., Weaver, C., & Hrostowski, S. (2011).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child welfare worker outcomes: A path analysis.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40(6), 479-497.
Linhorst, D. M., Hamilton, G., Young, E. & Eckert, A., (2002).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to empowering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reatment planning. Social Work, 47(4), 425-434.
May, G. L., & Kahnweiler, W. M. (2000). The effect of mastery practice design on learning and transfer in behavior modeling train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53(2), 353-373.
Mclntosh, M. J., & Morse, J. M. (2015). Situating and constructing diversity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Global 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 2, 1-12.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
Nieswoadomy, R. M. (1993). Foundations of nursing research. Appleton and Lange.
Parsons, R. J. (1991). Empowerment: Purpose an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4(2), 27-43.
Payne, M. (2014).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4th ed).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earson, Q. M. (2000).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 supervision.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2(4), 283-294.
Quarto, C. J. (2002). Supervisors' and supervisees'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conflict in counseling supervision.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21(2), 21-37.
Reio Jr, T. G., & Callahan, J. L. (2004). Affect, curiosity, and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A path analysis of antecedents to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9(1), 3-22.
Reio Jr, T. G., Rocco, T. S., Smith, D. H., & Change, E. (2017). A critique of Kirkpatrick’s evaluation model. New Horizons in Adult Education &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9(2), 35-53.
Royer, J. M. (1979). Theories of the transfer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4(1), 53-69.
Saks, A. M., Burke‐Smalley, L. A. (2014). Is transfer of training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8(2), 104-115.
Salas, E., Wilson, K., Priest, H. and Guthrie, J. (2006). Design, delivery, and evaluation of training systems. In Salvendy, G. (ed.), Handbook of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3rd ed), 472-512. John Wiley & Sons Inc.
Staples, L. (1990). Powerful ideas about empowerment.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4(2), 29-42.
Taylor, M. (200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workplace literacy programs. Adult Basic Education, 10(1), 3-20.
Teddlie, C., & Yu, F. (2007). Mixed methods sampling: A typology with example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1), 77-100.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11). UK Supervision Policy.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Truitt, D. L. (2011). The effect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n employee attitude as it relates to training and work proficiency. Sage Open, 1(3), 1-13.
Tsui, M. S. (2004). Supervision models in social work: From nature to culture.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11(1), 7–55.
Ward, D. & Mullender, A. (1991). Empowerment and oppression: An indissoluble pairing for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 Critical Social Policy, 11(2), 21-30.
Wright, C. V., Perez, S., & Johnson, D. M. (2010).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owerment fo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experiencing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2(4), 266–272.
三、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老人福利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a)。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6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b)。家庭暴力防治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71
臺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2011)。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取自https://www.tasw.org.tw/tw/news/79
衛生福利部(2017c)。保護性社工人員資格要件及職務範疇認定基準。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lp-1287-105-xCat-item009.html
衛生福利部(2022)。3.1.1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5337-62357-113.htm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Boards (2022). Continuing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vailable at: https://www.aswb.org/licenses/continuing-competence/
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 (2020). The Standards for employers of social workers in England. Available at: https://www.local.gov.uk/standards-employers-social-workers-england-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3). NASW standard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LinkClick.aspx?fileticket=qrXmm_Wt7jU%3d&portalid=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13). Best Practice Standards in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LinkClick.aspx?fileticket=GBrLbl4BuwI%3d&portal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