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冠地
Chi, Kuan-Ti
論文名稱: 神居何所‧異想─紀冠地彩墨創作論述
The residency of spirit.Fantasy ─ Thesis on creation of colored ink painting by Chi Kuan-Ti
指導教授: 林昌德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3
中文關鍵詞: 藝術想像神思異想意象構成當代彩墨
英文關鍵詞: art imagination, ShenSi, fantasy, image composition, contemporary colored ink paint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身處在看似繁華卻是充滿茫然、汚濁及不確定性的現代,讓人的心總是感覺到疲憊無奈,在這樣無奈的環境中,總想著尋求心靈上的慰藉,如兒童般的奇幻式、夢幻式的想像,則是相當有用的自我療癒方法,也是轉化為藝術創作靈感最好的來源。

    本創作研究主要是以「藝術想像」為中心概念,自古以來皆有「想像」的審美思維,但因隨著時代背景、社會因素及思想的發展而有所不同,本創作研究論文旨於探討「藝術想像」中的一種—「異想」,以及與之對應的創作手法—「意象構成」介入當代水墨創作的可能性。

    在論文架構上,分為六個章節來論述,第一章主要在闡明解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第二章先就「神」的廣泛意涵與神居何所之「神」定下定義;接著藉閱讀、分析《莊子》、《淮南子》以及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觸及到「藝術想像」的哲學思維等文本脈絡,以了解它與時代關係所做的繼承與改變後,思索「藝術想像」能如何對應當代。第三章依著「藝術想像」的哲學思想,列舉古代先賢符合這樣創作思維的作品,緊接著探索「異想」與「意象構成」創作手法,並加以研究分析當代藝術家的彩墨創作方式及脈絡,以作為借鏡。

    第四章則回歸筆者自身的創作論述,主要在闡述創作理念、風格分析及創作方法的論述。第五章為論述分析筆者攻讀博士期間代表出的作品。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此次研究心得與結果分析,並提出未來的可能發展性方向。

    Been engaged in a bustling but confusing, filthy and uncertain modern world, we always feel exhausted and frustrated. The helplessness always makes us explore spiritual comfort, such as childlike fantasy or dreamlike imagination. The exploration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healing method but also the best inspiring source of art creation.

    The core concept of this study is ‘artistic imaginat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esthetic thinking has invariably mentioned ‘imagination’. However,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al factors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the mentioned ‘imagination’ has been presented variably. This study discusses two concepts. One is ‘fantasy’, a category in ‘artistic imagination’. And the other one is the feasibility of ‘image composition’ can be involv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Image composition’ is an art creation method corresponding to ‘fantasy’.

    On discourse, there are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clarify research motivation, purposes, methods and scop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first to define ‘shen’ in Chinese and secondly identify ‘spirit’ in’ the residency of spirit’, the thesis title. Thirdly,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zing “Zhuangzi”、”Huainanzi” and ‘ShenSi’ in “WenXinDiaoLong” by Liuxie, ‘artistic imagination’ , a philosophical thinking, can be materialized and possibly incorporated to contemporary art.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exemplify the ancient artists who used ‘artistic imagination’ to create art works. Furthermore, immediately by examining creation methods, ‘fantasy’ and ‘image composition’ in those ancient examples and also by studying present colored ink artists’ creation philosophy, my art metaphysics has been built.

    The forth chapter comes back to my creation discourse to elaborate creation concepts, style analysis and creation methods.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discuss my art works from this dissertation. The last chapter is to conclude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thesis analysis. Thus, my art developing direction is proposed in the en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藝術想像」的思維表述 14 第一節 「神」的廣泛意義與藝術創作的旨意 14 第二節 莊子的藝術想像 30 第三節 《淮南子》的藝術想像思維 41 第四節 《文心雕龍》的藝術想像—「神思」 51 第三章 「意象構成」—異想的藝術概念 78 第一節 「心物交融」的創作概念 78 第二節 「意象構成」的異想模式 104 第三節 「意象構成」水墨創作實例 115 第四章 創作實踐 135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模式 135 第二節 創作風格分析 143 第三節 創作方法與媒材 152 第五章 作品說明 179 第一節 系列說明 179 第二節 「人間系列」作品解析 184 第三節 「異化系列」作品解析 219 第六章 結論 229 參考文獻 235

    古籍

    《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左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老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論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莊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荀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國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管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淮南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漢〕王充,《論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
    〔晉〕衛鑠,〈筆陣圖〉,收錄《歷代書法論文選》第一卷,上海:上海書畫出
    版社,1979。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梁〕劉勰,《文心雕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8冊,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五,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一),上海:中
    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1993。
    〔唐〕張懷瓘,《書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
    〔唐〕張懷瓘〈文字論〉,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二),上海:中國書畫全書
    編纂委員會,1993。
    《新唐書》卷二百二〈列傳〉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一),上海:中國書
    畫全書編纂委員會,1993。
    〔宋〕張載,《正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益州名畫録目録〉,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
    (一),上海: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1993。
    《宣和畫譜》卷十一,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二),上海:中國書畫全書編
    纂委員會,1993。
    〔明〕張泰階,《寶繪錄》,收入於《藝術鑑賞珍選.四輯》,臺北,漢華出版,
    1972。
    〔清〕石濤撰,《苦瓜和尚畫語錄》,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八),上海: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1993。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
    〔清〕笪重光,〈畫筌〉, 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八),上海:中國書畫全書
    編纂委員會,1993。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輯》,收錄《明清書論集》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
    社,2011。

    專書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下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
    年版。
    〔唐〕孫過庭著,馬永強譯著,《書譜譯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
    《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
    〔清〕石濤著,周遠斌點校、纂注,《苦瓜和尚畫語錄》,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7。
    〔清〕惲壽平著,張曼華點較、繤注,《南田畫跋》,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
    孔苗新,《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美學》,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王元明,《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7。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
    王琢輯錄,《李可染畫論》,臺北:華正書局,1990。
    王熙元,《關懷國文》,基隆:法嚴出版社,2001。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南:大廈出版社,2001。
    伍蠡甫、林驤華編輯,《現代西方文論選—論現代各種主義及學派》,臺北:書
    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
    李佩璇,《圖解美學》,臺北:易博士文化,2020。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篇,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篇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上海: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林昌德,《先秦至兩宋繪畫寫生理論研究》,台北:藝風堂,1988。
    林章湖,《後現代與台灣當代水墨》,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
    周憲,《文化表徵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下,臺北:華正書局,2003。
    姜耕玉,《藝術辯證法—中國藝術智慧形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金開成,《文藝心理學概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邵彥編著,薛永年主編,《中國畫的歷史與審美鑑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2005。
    郁沅,《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上卷,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高名潞,《另類方法 另類現代》,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高宣揚,《後現代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 。
    高桂惠校閱、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2006。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徐建融,孫丹妍導讀,《傳統的興衰》,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註‧引論》,濟南:齊魯書社,1995。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張法,《20世紀西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張雨晴,《李公麟〈揭缽圖卷〉探究》,臺北:長流美術館股份有限,2011。
    張晶,《神思:藝術的精靈》,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
    雷健坤,《綜合與重構—《淮南子》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開明出版社,2000。
    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公司,2005。
    曾祖蔭,《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曾長生,《臺灣現代美術大系—超現實繪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曾肅良,《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
    彭立勛,《審美經驗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1。
    曹玉林,《當代中國畫體格轉》,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
    劉法民,《怪誕的本來面目》,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版社,2012。
    劉偉林,《中國文藝心理學史》,海口:三環出版社,1989。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
    陳師曾,〈文人畫之價值〉,陳師曾、大村西崖,《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天津:
    天津古籍書店影印,1992。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上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傅佩榮,《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
    傅佩榮,《莊子解讀》,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
    潘襎,《臺灣現代美術大系—寫景造境水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顏娟英,《台灣藝術評論全集:何懷碩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2005。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第一卷,濟南:齊魯書社,1987。

    譯著

    Hippolyte Taine,傅雷譯,《藝術哲學》,臺中:好讀出版社,2004。
    三浦展,蕭雲菁譯,《階級是會遺傳的》,臺北: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亞歷山安德著,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臺北:大陸書局,1982。
    克羅齊著,朱光潛譯,蕭振邦導讀,《美學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
    康德著,宗白華、韋卓民譯:《判斷力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愛因斯坦著,〈論科學〉,《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謝柏軻著,柴夢原譯,《中國畫之風格:媒材、技法與形式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羅丹口述,葛賽爾筆記,《羅丹藝術論》,臺北:雄獅出版社,1987。
    蘇立文著,曾堉、王寶連譯,《中國美術史》,臺北:南天書局,1985。
    蘇珊·朗格,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蘇珊·朗格,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期刊論文

    林昌德,〈以寫生經驗論述謝赫六法〉,收錄《「繪寫自然神韻」林玉山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6。
    林章湖,〈水墨素描—通向創作的法門〉,收錄於《台灣美術‧33》, 1996年七月,
    第九卷,第一期季刊。
    林進忠,<與古為新的書藝傳承探索>,收入於林進忠主編,《當代書畫藝術發
    展回顧與展望論文集》,新北:台灣藝術大學,2009版。
    邱振中,《神居何所—從書法史到書法研究方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馬重陽,〈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探論〉,收錄於《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 2001年4月,第二十三卷。
    張德林,〈作家的內心視象與藝術創造〉,收錄於《文學批評》,1991年第二
    期。
    黃致遠,〈《文心雕龍‧神思》析論〉,收錄於《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6
    月,第三十六卷。
    賈岸,〈《文心雕龍‧神思》篇義析論〉,收錄於《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
    6月,第二十三卷第三期。

    碩、博士論文

    紀冠地,《圖像.嫁接紀—冠地彩墨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
    論文,臺北,2010。
    莊連東,《穿透.游移──時間感應中圖像與空間對話的水墨創作思考》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臺北,2010。

    工具書

    邱明正、朱立元主編,《美術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
    周何總主編,邱德修副主編,《國語活用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07

    法帖

    〈毛公鼎〉,《中國法書選1.甲骨文‧金文》,東京:二玄社,2008。
    〔晉〕陸機,〈文賦〉,《唐陸柬之文賦/蘭亭詩》,東京:二玄社,1975

    畫冊

    王烈,《Wind blowing to ASIA》,首爾:韓國新墨會,2013。
    李振明,《李振明作品集III》,臺中:2006。
    李轂摩,《回望雲捲雲舒—2020李轂摩八十回顧展》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20。
    林昌德,《生命之河—林昌德水墨畫集》,臺北:國風出版社,1991。
    林章湖,《2020潛龍勿用—林章湖書畫展》,臺北:國父紀念館,2020。
    莊連東,《台灣名家美術100:莊連東》,新北:香柏文創有限公司,2015。
    程代勒,《程代勒書法創作集》,臺東: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
    崔詠雪,《新象—2009兩岸當代水墨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謝佩霓,《戲幻古今—袁旃創作25年歷程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羅青哲,《羅青畫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

    網路資料

    (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6%B5%AE%E7%94%9F%E5%85%AD%E8%A8%98/%E5%8D%B7%E4%BA%8C_%E9%96%91%E6%83%85%E8%A8%98%E8%B6%A3,2020/5/23閱讀。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NW6e1t&o=e0&sec=sec1&op=v&view=0-1,2020,4/11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31550,2020/ 5/2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2020/5/2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Fj.DxP&o=e0&sec=sec1&op=v&view=0-1,2020/5/12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Fj.DxP&o=e0&sec=sec1&op=v&view=0-1,2020/5/12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eHQqy.&o=e0&sec=sec1&op=v&view=1-1,2020/5/12閱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ERAsD4&o=e0&sec=sec1&op=v&view=0-1,2020/5/26閱讀。
    說文解字,http://www.shuowen.org/view/25,2020/5/12閱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B3%E8%B1%A1,2020/5/4瀏覽。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2020/11/1閱讀。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