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婕雅 Lin, Chieh-Ya |
---|---|
論文名稱: |
閩客通婚子女的文化認同:對臺灣未婚青年之探討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the Intermarriage Descendants between Minnan and Hakka: The Study of Single Adult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認同 、客家文化 、閩南文化 、閩客通婚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al identities, Hakka Cultural, Minnan Culturel, Intermarriag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7.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日益發展為多元文化的社會,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語言。閩南和客家為兩種不同的「族群」,唯有語言差異是較容易辨認族群的方法,但在文化上仍是有差異性存在的,隨著越趨頻繁的經濟與社會文化活動,人口移動也日益普遍,這兩個族群間互動最深遠的就是「通婚」。在此情形下,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閩客通婚下的未婚青年子女之文化認同發展情形,本研究的待答問題如下:
壹、閩客通婚下的未婚青年子女,對於客家與閩南二種不同族群文化的認同情形為何?
貳、影響閩客通婚下的未婚青年子女之文化認同的因素為何?
參、閩客通婚下的未婚青年子女之文化認同的發展階段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八位閩客通婚下的未婚青年。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之文化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1)認同閩南文化(2)認同客家文化(3)閩、客文化雙認同(4)閩、客文化皆無感。此外,而其文化認同受到父母與重要他人、同儕或師長、語言、傳播媒體等因素影響;而研究對象之文化認同發展歷程亦有不同的階段。
Taiwan is gradually emerging as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existing man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Minnan and Hakka are tw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languages is a way to identify these two groups more easil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Minnan and Hakka cultures. With more and more frequent economic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creasingly common population movements, the most far-reach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ethnic groups is “intermarriage”.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udying cultural ident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ingle adults of the intermarriage between the Minnan and Hakka groups. Th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ng adults’ identities toward Minnan and Hakka cultures?
2.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the single adults?
3.What are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the single adults?
The study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undertaking semi-structure interviews with 8 young adults. The study found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1) Identifying Minnan culture (2) Identifying Hakka culture (3) Identifying both Minnan and Hakka cultures (4) Minnan and Hakka cultures are all senseless. In addition,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can be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parents and important others, peers or teachers, language, and media; there are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dentities among these research subjects.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移民署(2016)。新住民及其子女雙重文化認同及其影響之研究。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臺北:內政部移民署。
內政部統計處(2017)。九十一年臺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內政部統計年報。臺北:內政部統計處。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31-267。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
王美文(2017)。新移民社會網絡的發展:從學習需求到教育介入(載於李瑛、何青蓉(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實踐之路(頁177-202)。臺北:華騰文化。
王雯君(2005a)。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王雯君(2005b)。婚姻對女性族群認同的影響-以臺灣閩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3,119-178。
王雋安(2014)。港澳生與陸生來臺適應性之比較研究——以文化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王慧玉(2014)。「遷移世代」文化認同之研究:以海峽兩岸臺商子女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朱雅萱(2011)。新移民青少年子女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杜巧玉(2014)。不同世代與性別之閱聽人收視偶像劇/鄉土劇動機與意涵之差異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吳守從、鄭雅文(2008)。民俗技藝活動參與對文化認同之影響。人文與社會。3,119-150。
吳孚佑(2014)。族群通婚與族群文化認同相關性之初探——以原住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吳秋蘭(2015)。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以桃園市大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吳瓊洳(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87-204。
吳瓊洳(2012)。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課程發展與建構——教師課程意識的覺醒與轉化取向。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8,1-34。
吳瓊洳(2016)。新住民及其子女雙重文化認同及其影響之研究。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未出版手稿)。
吳瓊洳、蔡明昌(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之新移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3,459-487。
何來美(2017)。臺灣客家政治風雲錄。新北:聯經。
李怡萱(2009)。客家花布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資源基礎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李政賢(譯)(2007)。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B. D. Kathleen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8年)。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C. Marshall &G. B. Rossman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U. Flick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7年)。
李盈瑩(2014)。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李榮豐(2010)。現代化衝擊下高屏地區客家族群的 文化變遷與認同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汪威毅(2010)。閩南文化與臺灣文化「和而不同」的融合。泉州師範學院學報,5,16-20。
林淑蓉(2007)。社會與文化飲食文化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52-178)。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林翌葦(2017)。不同世代對貼圖詮釋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林瑞榮(1996)。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教育部(主編),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11)。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林瑞榮(2012)。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105,161-184。
林麗雯(2004)。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臺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邱雅琪(2017)。不同世代工作價值觀對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地方稅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C. P. Kottak著)。臺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於2005年)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A. Strauss, & J. Corbin著)。臺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90年)
徐鳳珠(2008)。客家家庭閩南媳婦的困境、調適與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張以文(2017)。福建詔安閩南方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建成(2001,10月)。傳統與現代之間: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教育學院主辦之「二十一世紀原住民族教育的展望——人權教育與族群關係、師資培育與母語教學、人才培養與藝能教育」學術研討會,新竹。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琬涓(2013)。新臺灣之子雙文化認同的心理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張維安(2007)。社會與文化產業經濟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32-15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張維安、張翰璧(2000)。臺灣客家族群使產經篇訪談紀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張翰璧(2007)。社會與文化客家婦女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11-13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張馨方(2010)。美濃鎮吉洋地區閩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教育部統計處(2017)。105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臺北:作者。
梁世武(2009)。臺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33-62。
莊英章、羅烈師(2007)。社會與文化家族與宗族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91-110)。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莊雪安(2010)。閩客通婚家庭成員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曹如愛(2016)。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臺北:巨流。
許文雄(2003)。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福佬客家械鬥,載於蔣斌、何翠萍(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頁151-20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桃園:中央大學。
陳右欣(2011)。「客家花布」?「臺灣花布」?的設計文化現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陳金燕、羅又瓊、張貴傑、邱美華、羅明華、李旻陽、張歆祐、黃聖桂、洪慧涓、 楊淑娥、王大維、彭秀玲、曾仁美、游淑華、吳百能(譯)(2002)。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A. E. Ivey, M. B. Ivey, & L. Simek-Morgan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0年)。
陳信木(2003)。臺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較分析。行政院客家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陳耕、楊浩存、黃振良(2006)。閩南民系與文化。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陳淑貞、蔡美賢(2009)。國際企業駐外人員雙文化認同之發展: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3,85-103。
陳燕禎(2009)。臺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4,43-100。
陳美玉(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曾春海(1999)。婚姻生活的意義、困境與展望。載於沈清松(主編),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頁120-140)。臺北:立緒文化。
傅夢嬌(2011)。從「作月子」看閩客族群文化的異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游亞欣(2016)。臺灣閩南文化節慶意象之文創商品袋包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游美惠、張婉如(2012)。新移民女性的增能培力:以「中華民國南洋臺灣姊妹會」參與者為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8,1-33。
馮天瑜(2001)。中華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2007)。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18,291-314。
黃思瑋(2004)。臺灣外派中國人員之文化適應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黃田正美(2005)。「非父系社會」原住民國中生性別價值觀與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
福定・博海(2014)。撒奇萊雅族青少年文化成長營團體動力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馬立雲部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楊淳皓(2004)。原住民族諮商中的族群文化認同發展議題。輔導季刊,4,9-15。
葉乃菁(2013)。教改十年對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的影響:從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的觀點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葉蓉慧(2005)。跨文化傳播:教育的體驗與實踐。臺北:五南。
潘淑滿、陳冠伶、王詩涵、曾淑欣、張凱婷(2011)。社會工作者在田野研究中之經驗與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34:520-535。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刊,42,115-153。
劉樹雯(2013)。故鄉?他鄉?新臺灣之子對東南亞籍母親原鄉文化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劉勝權(2007)。粵北客家方言分區問題芻議。客家研究,1,97-126。
蔡幸秀(2006)。青少年刺青文化認同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
賴慶安(2001)。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戴秋怡(2010)。屏東客家印尼華僑離散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戴敏全(2016)。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虛擬社群使用行為——以「客家小吵」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北市文獻會。
謝佳佑(2009)。臺灣文化產業的憂鬱:社會變遷、發展願景、與認知動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謝若蘭、彭尉榕(2007)。族群通婚的身分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57-196。
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緒論。福建:福建教育。
羅世宏(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二版)(C. Barker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3年)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90-500)。臺北:臺灣書店。
饒安莉(2014)。馬來西亞華裔留學生的「文化認同」對其在馬「涵化策略」和來臺「再華化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二、英文部分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pp. 291-324). Newbury Park, CA: Sage.
Carrión, M. G. (2014). Spain on the big screen: Regional imaginary, popular cultu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Spanish cinema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tal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Cultural Studies, 6(1), 115-131.
Dehyle, D. (1992). 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Navajo and Ute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2), 24-46.
Denzin, N.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Y: Norton.
Gordo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4).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Haritatos, J., Benet-Martinez, V. (2002). Bicultural identities: The interface of 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socio-cogni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6, 598-606.
Hill, C. L. (2004).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ural Navajo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1).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s Angeles, CA: Sage.
Mirivel, J. C. (2011). Reflection on lived experiences and communication. China Media Research, 7(3), 33-42.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3, 499 -514.
Phinney, J. S. (1993). A three-stage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 Ber nal & G. Knight (Eds.),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among His panics and other minorities (pp. 61-79).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allis, S. F. & Rossman, G. B. (2003).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 / minority status. Jouran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 181-188.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Weber, M. (1996). The origins of ethnic groups. In J. Hutchinson & A. D. Smith (Eds.), Ethnicity (pp. 35-40). Oxford, M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