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浩彬
LIAW HAW PIN
論文名稱: 外籍勞工休閒參與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印尼籍外勞為例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s for Indonesian Work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蔡錫濤
Tsai, Shir-Tau
李晶
Li, 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外籍勞工印尼休閒參與休閒效益
英文關鍵詞: Migrant workers, Indonesia, leisure participation, benefits of leis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9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現正面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問題,以致來台工作的外藉勞工快速增加,經相關單位的統計發現,以印尼籍外勞增加速度最快,約佔在台外籍勞工的39.60%。本研究方法使用問卷調查法,以在台合法工作之印尼籍外勞為研究對象,了解其在台之休閒參與現況、休閒效益之感受及各人口統計變項與休閒參與、休閒效益之差異性。本研究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08份,所得資料使用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獨立樣本t考驗(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雪費爾事後考驗(Scheffe’s test)、卡方考驗(Chi-square)等統計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一、印尼籍外勞「幾乎天天作」的休閒活動前3項為:1.聽廣播、音樂;2.沈思、休息;3.打電話與朋友聊天,「幾乎沒作過」的前3項為:1.品酒;2.唱歌;3.約會。二、背景變項與種休閒活動之關聯性中,以「職業」的關聯性最高,「性別」、「來台時間」、「每月休閒花費」居次,之後為「婚動狀況」,而與「年齡」的關聯性最低。三、在休閒效益上,除了可以鍛鍊肌肉的力量與耐力、可以減少體脂肪,使身材健美、可以增進心臟與肺臟的功能等三項「生理效益」平均數略低於3外,其餘之平均分數均在3分以上,顯示其在台從事休閒活動,大都可以感受到正向有益的休閒效益。四、印尼籍外勞從事休閒活動,感受到有「心理效益」的項目最多,「社交效益」次之,而感受到「生理效益」的項目最少。五、在整體休閒效益的體驗上,不同性別與職業有顯著差異存在。本研究發現該國外勞參與休閒活動與「工作環境」及「宗教信仰」有關,建議政府機關就該國外勞之工作環境及宗教特性,妥善增加其休閒參與管道,於安排休閒活動時,能針對不同職業、來台時間、每月休閒花費、性別之需求,提升該國外勞的參與意願,本研究結果期能提供政府機關規劃該國外勞休閒活動、制定外勞政策及供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Population aging and decreasing birth rate have caused the deployment of an increasingly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caretakers, factory workers, and seamen in Taiwan. Government statistics have found that among them the number of Indonesian workers has increased the most, accounting for 39.6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on the island. Adop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participation of documented Indonesian workers in community leisure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benefi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s. A total of 408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at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test, and Chi-square were adopted.
    Interesting findings were obtained. First, the three most popular leisure activities that Indonesian workers in Taiwan were engaged in “almost on a daily basis” were listening to radio broadcasts and to music stations, meditating and relaxing, and phoning and conversing with friends, while the three activities that they “least engaged in or did not engage in” were drinking, singing, and dating. Second, among the variables studied, “occupa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correlated with leisure activities. Also highly correlated were “gender,” “the length of stay in Taiwan,” and “the amount of leisure spending. Less correlated was “marital status,” and the least correlated was “age.” Third, aside from the three options, namely, the training of 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the reduction of body fa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hysical for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ovascular and lung functions, each of which obtained an average score of below 3, the other leisure benefits options obtained an average score of higher than 3, showing that the Indonesian workers were able to gain positive benefits from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ourth, In the engagement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donesian workers obtaine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most, “social benefits” the next, and “physical benefits” the least. Fift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according to gender and occup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onesian workers tended to be “environmentally-“ and “religiously-“ oriented in their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the government provide more channels in which Indonesian workers can participate in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ir workplace and consider their religious practices. Moreover, the planning of leisure activitie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the workers in accordance with gender, occupation, the length of time spent in Taiwan, and the amount of leisure spending per month to positively enhance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leisur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uld hopefull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entities in the planning of leisure activities for Indonesian workers, in the form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 policies, an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future research stud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v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五節 重要名詞定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印尼籍勞工在台工作概況 11 第二節 休閒的基本概念 22 第三節 休閒參與及相關研究 31 第四節 休閒效益及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資料處理 52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受試對象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54 第二節 休閒參與之評估 56 第三節 不同的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之關聯性分析 58 第四節 休閒效益之評估 102 第五節 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差異性分析 105 第六節 不同的背景變項對休閒效益之差異性分析 11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 結論 124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與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8 附 錄 141 附錄一 141 附錄二 142 附錄三 145 附錄四 148 附錄五 152 附錄六 157 附錄七 161 附錄八 162

    一、中文部分
    張鳳、張務華(譯)(2009)。該向外籍勞工說YES了!日本勞力缺口將達千萬。商業週刊,1150,126-132。(原著Nikkei Business,2009)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十一週內政部統計通報(97年底老人長期照護及安養機構概況)。2009年11月30日,取自內政部網站http://wdaai00701.mysinablog.com/

    內政部(2009)。戶籍統計─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2010年1月16日,取自內政部網站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_01_04.html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9)。行方不明外勞(現況)統計表。2009年11月18日,取自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9809.asp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9)。台灣地區居留外僑統計(按國籍及職業分)。2009年11月18日,取自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9809.asp

    中國回教協會(2009)。NEWS 四大禁忌-不可不知。2010年2月5日,取自中國回教協會網站:http://mvp015.104web.com.tw/cetacean/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new_01&Rcg=102445

    孔令人(2007)。發展遲緩兒童家長壓力與休閒效益及其效益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文崇一(1990)。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市:東大。

    王昭正(譯)(2003)。休閒與遊憩管理(上)。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原著George Torkildsen.,2003)

    王昭正(譯)(2003)。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原著Kelly, J. R.,1996/2001)。

    王昭正、林宜君(譯)(2003)。休閒與遊憩概論。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有限公司。(原著Sarah, M., Paul, B., Jim, J., Stewart L.& Mark, S.,2003)

    王素彎(2009)。外勞政策應有更高的策略思維。經濟前瞻,122,26-30。

    王敏華(2004)。自然公園使用者休閒效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富陽公園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王梅香(2003)。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北體學報,11,203-216。

    成之約、辛炳隆、劉黃麗娟(2002)。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引進對國內就業影響之初探。勞資關係論叢,11,69-95。

    行政院專案調查小組(2005)。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侵害泰勞權益事件-政府機關管理制度與行政責任檢討報告。2009年11月5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evta.gov.tw/topicsite/content.asp?mfunc_id=89&func_id=89&type_id=0&cata_id=0&site_id=5&id=14683

    行政院(2006)。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2009年12月17日,取自行政院網站:http://sowf.moi.gov.tw/newpage/tenyearsplan.htm

    行政院(2007)。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三年衝刺計畫。2009年12月17日,取自行政院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0520&ctNode=3852&mp=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表9、表11。2010年2月5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civic.ad.tpc.gov.tw/DocLibCivic/DA_06_EService.aspx?docid=&suid=01305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9)。A 外勞人數 02按國籍分。2009年11月5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7&type_id=0&mcata_id=0&cata_id=&site_id=&group_id=0&rule_id=0&syear=&smonth=&SearchDataValue=&page=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9)。A 外勞人數 02按國籍分。2009年11月5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7&type_id=0&mcata_id=0&cata_id=&site_id=&group_id=0&rule_id=0&syear=&smonth=&SearchDataValue=&page=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9)。A 外勞人數 04按行業及國籍分。2009年11月5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7&type_id=0&mcata_id=0&cata_id=&site_id=&group_id=0&rule_id=0&syear=&smonth=&SearchDataValue=&page=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9)。A 外勞人數 06按縣市及國籍分。2009年11月4日,取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7&type_id=0&mcata_id=0&cata_id=&site_id=&group_id=0&rule_id=0&syear=&smonth=&SearchDataValue=&page=1

    江貞昱(1992)。經濟發展中社經結構變遷與休閒活動方式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何麗芳(1992)。臺北市老人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臺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效益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49-61。

    吳狄馬(2006)。台電公司從業人員連續假期休閒效益之研究—以該公司休閒資源為範圍。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英偉、陳慧玲(譯)(1996)。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Patrica A. Stokowski.,1996)

    利翠珊(2005)。外勞與台傭之間:勞動與家庭照顧工作的弱勢經驗。應用心理研究,26,218-221。

    呂建政(1994)。發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2),21-28。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效益之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李晶(2002)。休閒活動企劃可操控因子對短程型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體驗影響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李晶(譯)(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臺北市:桂魯有限公司。(原著K.A.Cordes/H.M.Ibrahim.,2000)

    沈哲丞(2009)。國小學童休閒效益和休閒空間之研究-以土城市和斗南鎮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清松(1990)。休閒觀念與人生價值。臺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周慶和(2006)。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效益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錦宏、程士航與張正霖(2007)。休閒社會學。臺北市:華立出版社。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俞廷(2008)。探索教育引導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林惠玲、陳正倉(2009)。應用統計學。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萬億(2006)。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型研究計畫簡介.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6年高齡社會研究規劃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北市。

    林聰哲(2008)。南投縣老年人休閒效益、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35-56。

    邱志賢(1991)。現代休閒育樂百科。臺北市:華一。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2)。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金貞勳(2008)。臺北市外籍學生休閒需求與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清發(1999)。老人的休閒餐與程度與休閒體驗中自由感無聊感及休閒需求間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洪煌佳(2001)。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

    徐國陽、吳松森、張光達(2008)。學校教職員工參與體適能者在不同運動階段身體活動行為與休閒效益之影響-以南開技術學院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95-106。

    涂淑芳(譯)(2005)。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股份有限公司。(原著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1992/1996)。

    馬上鈞(2001)。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凱(1995)。正方辯論-應積極引進外籍勞工。經濟前瞻,37,10-14。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1999)。台灣地區居民休閒效益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臺北市: 桂魯有限公司。

    高俊雄(2000)。已開發國家居民休閒參與。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研究委員會專書-休閒活動, 29-57。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張少熙(2002)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月玲(2008)。家庭露營者休閒效益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孝銘(2001)。休閒效益形式、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臺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張孝銘(2008)。休閒消費者行為。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官熊、林鉦棽(2002/2005)。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宮熊(2008)。休閒事業管理。臺北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耿介、陳文長(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瑞源(2007)。台灣外勞管理機制之探討-以高雄捷運泰勞事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海大學,臺北市。

    張嘉洲(2006)。中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太極氣功十八式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蕙麟(2007)。高雄市退休高齡者休閒效益、休閒滿意度及生活滿意度關聯模式之建立與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02-109。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8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臺北市:教育部。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39。

    連振杰(2009)。大學生休閒效益型態與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南台科技大學一年級新生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4,22-33。

    陳中雲(2000)。國小教師休閒效益、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臺中縣:霧峯出版社。

    陳坤宏(2008)。台南縣市、高雄縣市都市商業地區東南亞外籍勞工消費型態之初步比較。建築與規劃學報,9(3),211-233。

    陳亮汝、吳淑瓊(2008)。居家失能老人使用外籍監護工之相關因素分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7(1),32-43。

    陳惠美、鄭佳昆、沈立(譯)(2003)。休閒活動企劃(上)。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原著J. Robert Rossman and Barbara Elwood Schlatter.,2003)。

    陳畹蘭(1992)。台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彰儀(1985)。臺北市巳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10。

    陳豔麗(2003)。台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效益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傅巧芸(2009)。高科技產業人員休閒能力、休閒阻礙與戶外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單驥(1995)。反方辯論-不應積極引進外勞-當前外勞政策的迷思。經濟前瞻,37,15-18。

    曾慈慧、沈進成與林銘昌(2008)。菲律賓與泰國勞工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比較之研究。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1(1),27-59。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7。

    黃世雄(1995)。台灣地區外籍勞工生活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語瑄(2007)。遊客對美濃地區之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效益知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楊國樑、莊淑姿(2004)。休閒經濟學。臺北市:普林斯國際有限公司。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白如、林禹良(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原著Godbey G.,2005)。

    廖榮利(1995)。休閒行為與工作滿足之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69,206-218。

    劉宜君、辛炳隆(2009)。我國外籍勞工引進與名額配置因素之探討:政策德菲法之應用。政大勞動學報,242,133-177。

    劉怡秀、潘偉華、鍾志強(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之運動指導員休閒效益、職場生涯發展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2),11-24。

    歐錫昌(1995)。如何管理舶來勞動力,天下雜誌,175,48-51。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鄭清霞、鄭文輝(2007)。我國長期照顧制度的費用估算與財務處理。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5,167-218。

    黎萬錩、張少熙(2009)。企業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4(2),71-83。

    薛銘卿(1997)。休閒及休閒活動定義及詮釋-非規範及規範性觀點。北體學報,6,175-192。

    謝旭昇(2001)。行為改變技術在外籍勞工管理的應用研究:以福懋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素蜜(2008)。單親家庭與一般家庭家長休閒效益及休閒阻礙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效益及休閒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鍾秉珊(2009)。高中職教師休閒效益類型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顏志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效益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顏真真(2008)。台灣1年看護費用超過1,500億元。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32,69-73。

    羅紹麟(1988)。觀光遊憩之經濟影響評估。戶外遊憩研究,1(3),5-13。

    二、英文部分
    Beard, J.G., & Raghed, M. G.(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Brandenburg, J. (1982). A conceptual model of how people adopt recreation activities.Leisure Studies, 1(3), 263-277.

    Brightbill, C. 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ckman, C. F., Merriam, L. C., Catton, W. R., & Dowdle, B. (1979). Recreational use of wild lands. New York : McGraw-Hill.

    Coleman, D. (1993). Leisure based social support, leisure dispositionsand healt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4), 350-361.

    Driver, B. L.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 & Recreation, 32(12), 38-41.

    Dumazedier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Elesvier.

    Godbey, G. (1999). 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5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olbrook, M. B.(1980). Representing patterns of association among leisure activities:A comparison of two techniqu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242-256.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 Wm.C.Brown.

    Iwasaki, Y., & Mannell, R. C. (2000).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belief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stress-health relationships: A field study. Th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Leisure Studies, 24(1), 3-57.

    Kelly, J. R. (1972). Work leisure: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 50-62.

    Kelly, J. R. (1982).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raus, R. G. (1984).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3rd ed). Glenview, Ill. : Scott, Foresman.

    Long, B. C., & Haney, C. J. (1986). 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sedentary women: Information, locus of control,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8-24.

    Mannell, R. C. and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gfeld, IL : Charless. C Tomas.

    Neulinger, J. (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2nd ed). pringfield,IL:Charles,C.Thomas.

    Parker, S.(1981).Change, flexibility, spontane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leisure. Social Force, 60(2), 323-331

    Roscoe, J. T. (1975).Fundamental Research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 Science.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Russell, R. V. (1982). Planning programs in recreation. St. Louis: Mosb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