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明信 |
---|---|
論文名稱: |
傳統舞龍與競技舞龍之探索 |
指導教授: |
徐元民
Hsu, Yuan-Min 麥秀英 Mai, Hsiu-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6 |
中文關鍵詞: | 傳統舞龍 、競技舞龍 、運動 、體育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e dragon dance,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舞龍與競技舞龍之探索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研 究 生:陳明信
指導教授:徐元民
協同指導:麥秀英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傳統舞龍與競技舞龍之特質及其文化內涵,採用歷史研究法與人類學的田野調查進行研究,首先探尋傳統舞龍的特色與類型,其次探討競技舞龍的形成與技法,接著探究傳統舞龍與競技舞龍之文化內涵,分別從教育價值、宗教信仰、經濟與觀光、政治與族群、社區認同、性別意識、錦標主義等七個層面進行探索。本研
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傳統舞龍是民間的傳統文化,由龍圖騰衍生出舞龍活動,更隨著文明的演進,結合民間生活禮俗、歲時節慶,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龍舞藝術,展現出豐富多元的舞龍樣態。
二、競技舞龍源於傳統舞龍,從民俗運動的產物經有心人的改變,變成符合現代競技運動模式下進行比賽,深受大眾喜愛。
三、探索傳統舞龍與競技舞龍的文化內涵看似對立的詞句,各有其文化內涵,如有團隊精神、競技化、族群的包容…等等,但實際上還是有相同點如身體的活動、信仰的傳承、藝術表演…等等,這些相同點代表舞龍活動延續的優良薪傳與價值觀,值得推廣。
關鍵詞:傳統舞龍、競技舞龍、體育、運動
The Cultural Expl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ragon
Dance and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traditional and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Adopting historical-study methods and field-study methods of anthropology, I first try to search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traditional dragon dance, then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of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and finally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meanings of traditional and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from the following seven aspects: educational value, religious belief, economy and sightseeing, politics and racial groups,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sexual consciousness, and cups and medals mania. Following are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1.Traditional Dragon Dance is a port of folk culture, which derived from a dragon totem. As our civilization progressed, it gradually got combined with some folk etiquettes and festivals. With the blending of the old and the new, Dragon Dance is now showing great diversities.
2.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originally come from traditional dragon dance. It’s a folk activity adjusted by people at will to meet contemporary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thus has gained great popularity.
3.Traditional and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has each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s. Judging from any of the seven aspects mentioned earlier, they both have their positive values. They carry our traditions and values, which makes them something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Culture dragon dance.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引用書目與資料
一、 專書、論文部分
王宮田編:《國民小學民俗體育舞龍舞獅教材》。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
王世杰:《 舞龍教學手冊》。臺北:教育部國教司。2000。
王舜皇:《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0。
江良規博士紀念集編輯委員會:《江良規博士紀念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1996。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我國民俗體育活動現況與發展略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年民俗傳統技藝舞獅舞龍指導人員研習手冊》。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產業創意發展研究計畫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何星亮:《龍族的圖騰》。臺北:中華書局。1993。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出版。1996。
李秉彝:《舞龍》。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2。
李銘輝、郭建興:《觀光遊憩資源規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吳自牧:《夢梁錄》。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
林豐正、蔡鐘雄:《2004大選年國親聯盟體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國民黨
文傳會。2004,頁2~4。
吳富德:《中華民俗藝術-舞龍》。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7。
吳富德:《中華民俗藝術-舞龍》。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7。
吳富德:《中華民俗體育─舞龍》。台北:歐語出版社。1988。
吳富德:《舞龍》。臺北:大立出版社。1988。
吳富德:《舞龍一理論篇、實際篇、概念篇》。臺北:歐語出版社。1998。
吳騰達:《民俗遊藝》。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
吳騰達等:《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林恩顯編:《民間技藝人才與民族藝術傳承研究報告書》。臺北:政治大學。1990。
周雪惠:《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89。
周梅雀:《從教育觀點論寒單爺民俗活動》。臺東:台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89。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天津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0。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0。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海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1。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1。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2。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2。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2。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3。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3。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3。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4。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內蒙古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4。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甘肅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安徽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陜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卷》。北京:中國ISBN出。1995。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黑龍江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6。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寧夏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6。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福建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6。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6。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7。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8。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8。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新疆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8。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8。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雲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9。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西藏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2000。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青海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2001。
吳曉邦等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貴州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2001。
苗栗縣政府:《苗栗縣九十三年縣長杯民俗體錦標賽秩序冊》。苗栗:苗栗縣教育局。2004。
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婁子匡:《龍年談龍文輯元宵舞龍》。臺北:東方文化。1997。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1995。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1998。
梁力生、葛樹蓉:《中國龍舞》。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陳奎熹:《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1986。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
陳光雄等:《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民俗體育舞龍教材研究》。臺北:教育部。1996。
陳明德:《 飛舞的彩虹》。宜蘭:宜蘭縣憲明國小。1998。
黃文博:《台灣藝陣傳奇》。臺北:台原出版社。1991 。
黃益蘇:《龍獅表演與競賽》。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9。
雷軍蓉:《復興戲藝學刊》。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雷軍蓉:《舞龍運動》。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廖金文:《民俗傳統藝術-舞龍》。苗栗:苗栗縣政府。1994。
廖金文:《苗栗舞龍文化之研究─以苗栗炸龍為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04。
廖金文:《民俗體育輔助教材-舞龍》。苗栗:苗栗縣教育局。2005。
廖金文:《苗栗舞龍文化-龍》。苗栗:苗栗縣造橋國小。2005。
廖金文:《苗栗龍》。苗栗:苗栗縣政府。2006。
管倖生:《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科技出版社。2006。
趙麗雲:《新世紀的體育思索》。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3。
劉德龍、張廷興:《十二生肖與中國文化叢書—生肖龍》。山東:齊魯書社。2005。
蔡宗信:《 舞龍技藝活動之研究》。臺南:供學出版社。1997。
蔡宗信、詹俊成、詹彩琴:《如何推動學校民俗體育之探析》。台南:供學出版社。2005。
鄭興弟:《台北市民間信仰行為之研究》。臺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8。
盧紅、黃盛華、周金生:《宗教:精神還鄉的信仰系統》。桃園: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
龍冠海:《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1985。
鍾敬文:《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96。
鍾椿輝:《龍在苗栗》。苗栗:苗栗市公所。2004。
龐進等:《中國龍文化與舞龍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龐燼:《龍的習俗》。陝西,陝西出版社。1988,頁10。
二、 期刊
尹建中:<民間傳統的傳遞與發揚>,《中國民間傳統教學之研究第五年度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
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1987,8 ,頁20 ~22。
尹建中:<社區如何推動民俗技藝活動>,《社會福利》。臺北:內政部。1989,78期,10 ~13。
王明凱:<龍-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中國龍文化與舞龍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70~77。
王長清:<新世紀學校推展民俗體育之我見>,《學校體育雙月刊》。台北:教育部體育司。2000,60期,4~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大嬴家》。臺北:行政院勞工職業訓練局。2006,5,9~10。
何星亮:<中國龍文化的特徵及其發展階段>,《龍文化與民俗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9~163。
李秉彝:<民俗體育活動的推行與展望>,《師有月刊》。臺北:中華民國教育會。1982,6:13-16。
杜振春:<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中等教育》。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輔會。1996,47 卷1期,頁66 ~77。
吳成琨:<漫談舞龍>,《復興劇藝學刊》,臺北:復興劇校。1992,2:131-135。
吳富德:<推展學校民俗體育活動的策略>,《學校體育雙月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2000.10,60:13-18。
吳富德:<龍的舞法>,《東南學報》。臺北:東南技術學院。2000,15:21-242。
吳騰達:<民俗表演團體之現況與輔導>,《社教雙月刊》。臺北:社教雙月刊出版社。1988,11,32 ~36。
吳騰達:<民俗表演團體之現況與輔導>,《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臺北:文建會。1989,348~355。
吳騰達:<學校鄉土體育的意義範圍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季刊社。1995,24(3),78~99。
吳騰達:<我國學校推展民俗體育的問題與對策>,《學校體育雙月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2000.10,60:26-30。
林恩顯:<臺灣民俗技藝的現況和維護>,《社會福利》。臺北:內政部。1989,78期,7~9。
林瑞欽:<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六期,1998,157。
徐震:<社區營造:台灣社區工作的新程式>,《社會建設季刊》。1997,97,頁 7。
康敏平:<如何在師範學校推廣民間傳統之教學>,《中國民間傳統教學之研究第五年度中國民問傳統技藝與藝能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1987,8 ,83 。
莊伯和:<民俗技藝之人才培育>,《社教雙月刊》。臺北:社教雙月刊出版社。1988,11,22 ~26。
莊伯和:<傳統工藝與創作的迷思〉,《傳統藝術雙月刊》。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8-9。
陳明德:<飛舞的彩虹一舞龍教學活動設計(上)>,《學校體育雙月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2000.10,60:56-60。
臺灣大學:《台澎金馬地區寺廟薦舉人才與民俗活動調查報告》。臺北:教育部、台灣大學建教合作計畫。民1987,3,133 ~149 。
蔡宗信:<民俗體育範疇和特性的初探>,《國民體育季刊》。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季刊社。1995,106,119~206。
蔡宗信:《中國圖騰標誌的動態活動-舞龍》,《國民體育季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1997,26(2),45~46。
蔡宗信:<論國民小學傳遞發揚民間鄉土體育之途徑>,《南師體育》。臺南:臺南師範學院。1997,5:159-169。
蔡宗信:<如何推動學校民俗體育之探析>,《學校體育雙月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2000.10,60:6-12。
蔡長啟:<我國鄉土體育之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月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1997,24(3) ,4-11。
藍凡:<中國民間舞蹈的信仰母題研究-龍>,《中國龍文化與舞龍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216~228。
三、 電子網路
2006 苗栗國際觀光文化節。
http : // web.mlcg.gov.tw/action/index.htm
王萬明(2000)。銅梁龍燈發展尋踨。
http : // www.cdraon.com .cn/lonfan/qltj/tj02.htma
中華龍鳳文化
http://www.cdragon.com.cn/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
http://www.sport.org.cn/longshi/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通網站
http://sixstar.cca.gov.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創作研究網站
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2.htm
湖南奧都龍獅俱樂部
http://www.hnaodu.com/index.asp
四、 舞龍文化內涵訪談錄音CD1~10
王宏隆 台灣省舞獅技藝協會總幹事
巫松軒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負責人
吳富德 東南技術學院教授、薪傳獎得主
陳文慶 台北縣坪林鄉舞龍隊總幹事
陳福全 新加坡惹蘭勿剎龍獅俱樂部總教練
陳源基 新加坡福州會館龍獅總教練、福州五枚派第二代掌門人
廖金文 苗栗縣造橋國小校長
歐錦榮 馬來西亞柔佛州武術龍獅總會主席
謝定廉 台中潭子兩廣拳兒醒獅團教練
鍾椿輝 苗栗市公所專員苗栗炸龍承辦人
舞龍表演VCD資料
2002 、 2003 世界杯華人舞龍舞獅錦標賽 VCD 。(吳富德教授提供)
2006第一屆世界杯夜光龍錦標賽(新加坡陳福全教練提供)
九十四年全國總統杯民俗體育錦標賽 VCD 。(研究者自拍)
九十五年全國總統杯民俗體育錦標賽 DCD 。(研究者自拍)
九十五年全國全民運動會舞龍比賽 DVD 。(研究者自拍)
新加坡2004年全國夜光龍比賽VCD 。(新加坡陳福全教練提供)
新加坡2005年全國舞龍競賽DVD(研究者自拍)
新加坡2006年全國舞龍競賽DVD(新加坡陳福全教練提供)
臺南師範學院舞龍隊 VCD 。(蔡宗信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