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碧貞
論文名稱: 國小學童地方感之探討----國小鄉土地理教育架構下的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陳國彥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國小學童鄉土教育鄉土地理教育地方感
英文關鍵詞: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place, homel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homeland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國小鄉土教育及鄉土地理教育雖然受到學校教育系統之重視,但長久以來卻仍處於"尚待進行較週延與系統"的研究的狀態,而在教師,學生和課程三項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以學生作為主體的研究相對較少,所以本研究將研究焦點置於兒童此一受教育的對象上。
      由於現階段國小課程中,沒有獨立設科授課的地理科或鄉土地理教育科,因此, 本研究首先依據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以及現行國民小學教材內容,將國小階段的鄉土地理教育予以定位。從分析可見,社會科,自然科以及鄉土教學活動三科,是實施鄉土地理教育的主體科目。
      就個案研究的對象----豐湖國小的學童而言,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學童日常活動的範圍侷限於家,學校以及上學路線沿途的範圍。限制視界的小丘陵(小山),繞過校園外圍的水溝,車子很多的道路以及鐵路線,是此核心範圍的界限。如從行政區劃分,學童所認定的家鄉,涵蓋住家,豐湖村,造橋鄉至苗栗縣的範圍。
      在學童日常生活環境中,住家,學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商店,是重要的地標,而車子多的道路,有上下坡的路段,是大部份學生覺得危險的場所。
      從學童的作品可發現:學童對自己日常活動的場所,可謂觀察細膩而主觀,同時會以一些指標(如空氣污染,人情味等),區分家鄉與都市的差異。
    從學童的表現可見:學童對鄉土不是不知,也不是無情,所需要者,卻正是鄉土地理教育過程所提供的認知與價值澄清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實施鄉土教學之前,可先從學生的作品中,明瞭學生主觀的想法,再從中著手進行教學設計,如此,或才可能具體達到鄉土地理教育的目標。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我國國小鄉土地理教育之定位 第三章研究個案的鄉土地理要素 第四章豐湖國小學童日常活動空間 第五章豐湖國小學童地方感之呈現 第六章結論

    一、中文文獻
    1.歐陽鍾玲(1982a)心智圖在地理教育上的應用,地理教育(8):63-70,
    國立臺彎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1982b)兒童空間概念的發展,國立臺彎師範大學地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3.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習研會編印(1986)國民學校社會課程理想內涵研究。
    4.夏黎明(1988)鄉土概念之初探,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
    5.--------(19092)古地圖在鄉土教學上的應用----以台灣清代地圖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6):42-53。
    6.--------(1993)鄉土的概念與意義,中國地理學會82年度大會手,p.10。
    7.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8.蘇永生(1992)兒童的地圖認知及其教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9.紀李美瑛(1992)繪畫也是一種寫作語言,教育心理與研究(15):241-58,國立政治大學。
    10.許民陽、鄧國雄等(1992)國小學童對方向及位置兩空間概念認知發展的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1.胡海國編譯(1985)發展心理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七版(p.1-45;p.251-328)。(譯自E.B.Hur原著"Development Psychology")
    12.郭麗玲(1993)兒童時期的課後活動分析,臺北:師大書苑,322頁。
    13游家政(1987)臺北縣、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兒童在學期間校外休
    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地理教育的反省與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191頁。
    15.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8,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6.----------(1980)地理學中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研究課題,地理學研究
    報告,6:203-242。
    17.教育部編印(1994)國民小學課程標準,403頁,初版二刷。
    18.鄧天德(1993)鄉土教材編寫與方法,中國地理學會82年度大會手
    冊,p.12。
    19.---------(1993)國小鄉土環境教育評量與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20.---------(1993)怎樣培養學生喜歡鄉土環境教學,鄉土教材教法,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印,152-160頁。
    21.潘朝陽(1988)地理學與人文關係,中等教雙月刊,<地理教育專刊>,39(2):81-88。
    22.溫振華(1993)鄉土史地;鄭英敏等編著(1993)鄉土教材教法,臺北市教師研習會研究叢書(八十),36頁。
    23.翁國盈(1985)鄉土資源與地理教學,地理教育(11):24-36。
    24.高麗珍(1993)淮南子神話與古代地理知識的探討,臺北:揚智文化印行,129頁。
    二、英文文獻
    1.Lynch,K.(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Press.
    2.Applryard, D.(1970) Style and methods of structuring a c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100-117.
    3.Catling, S.J.(1978) The child's spatial conception and geographic educ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y (77):24-28.
    4.--------------(1979) Maps and cognitive maps: the young child's perception, Geography(64):288-296.
    5.Hart,R.A.& G.T. Moore(1973)"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 a review" Downs, R.M. & D. Stea (eds.), Image and Environment, Aldine,Chicago, 246-288.
    6.Hart, R. A. (1978)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Place, New York:
    Irvington P.
    7.-------------(1981) Children's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essons and questions from a field study. In<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behavior across the life span-theory and application>, 195-233,Academic P.
    8.---------(1984a) Cognitive maps: a comparison of graphic and iconic technique, Area(16): 33-40
    9.--------(1984b)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of youth children: images of journey to school and home area, trans. Ins. Bri.Geo.(9):89-105.
    10.--------(1984c) Cognitive mapping abilities of youth boys and girls, Geography(69):327-336.
    11.Hart,R. A. & Moore, G. T.(1976)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 A review in <Image and Environment>,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
    12.Pocock, D. C. D. (1976)Some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maps: an empirical study, Transactions, I.B. G. New serials (4): 493-512.
    13.Golledge, R.G.(1978) Learn about urban environments, in <Timing Space and Spacing Time>, vol.1 ,Making sense of Time, Arnold, London, 76-98.
    14.Haynes, R. M.(1981) Geographical Images Mental Maps, Macmillan Education.
    15.Land, F. C. (1970) Black youths view their environment: neighborhood map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 74-99.
    16.Tuan, Yi-Fu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value, Prentice-Hall,260p.
    17.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35p.
    18.C.P. Spencer & M. Blades (1993)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Place: The World at Hand, Geography, 341: 367-37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