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茹芬
論文名稱: 宋儒王宗傳《易》學研究
The Studies of Wang Zongchuan's Yi-ology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南宋《易》學王宗傳王景孟《童溪易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宗傳(?-?),南宋孝宗時人,長於《易》,所著《童溪易傳》是目前所見唯一傳世之作。本論文研究之議題為南宋儒者王宗傳之《易》學研究,旨在藉由王氏之生平與其治《易》思想,將其學術思想重新定位。
    首先,探討王宗傳之生平,歷來王氏籍貫有寧德、臨安二種說法,然就現存資料顯示,王氏當為寧德人。而臨安之說的出現,則與其二十一年臨安太學經歷有所關聯。
    再者,受《總目》之說,實為紀昀(1724-1805)之《易》學思想所致,加上《童溪易傳》中存有近於「心學」的說法,歷來多將王氏被歸為心學一派。然就其對前人之傳承而言,則多引伊川(程頤,1033-1107)之說。綜觀而言,王宗傳的思想實反應南宋當時以程說為重的時代特色,然其未受到程學之局限,故亦可自其言論中略窺當時心學崛起的學術背景。
    後世引用者亦肯定王說之價值。有賴明清二代受敕令所纂之《周易大全》與《御纂周易折中》二書之收錄,王氏對「四營而成《易》」、「卦變」等觀點,得以受到更多人的重視與肯定。
    《易》為聖人示戒之作,更是後世言動的標準。《童溪易傳》並重天道、人事,且多以人事問題來銓說《易》理。王氏並以「時中」作為《易》的重要觀念之一,肯定伊川「隨時變《易》以從道」的概念,強調典禮以行、時然而然的原則。此外,王氏全然否定卦變之說,其「自八卦既重之後,又烏有所謂内外上下往來之義乎?」的說法,多為後世反「卦變」者所承繼。
    王宗傳以「正」作為天道之本,成為其《易》學思想的核心價值,而其承襲孟子(軻,372-289B.C.),以性具有「天所予我、我固有之、人皆有之」的三個特質,更融合程明道(顥,1032-1085)的「一本」,強調體用不二、性用一源的思想。認為「元、亨、利」是性之發用的三階段,以善為依據,將「貞」視為性之本體,展現王氏融合經典與《易》獨創之性論。
    將心與《易》之道二分,「心」具感能,心感正而得道,故為君子之心;心受外物所擾而感不正,則有小人之心。心若感於不正,必須藉由「以道制慾」、「以禮制心」之法來保有本心之「正」,故王宗傳之工夫論主要在於「學以涵養」、「敬以持正」兩個重點,以為人之學習以涵養己之所蘊,並能保持心中所守之「正」,方能敬以直內,成就君子之德。展現出不同於心學「逆覺體證」一派的學術思想,強調「涵養持敬」的重要,實較近於伊川之說。

    摘要‧‧‧‧‧‧‧‧‧‧‧‧‧‧‧‧‧‧‧‧‧‧‧‧‧‧‧‧‧‧‧‧‧‧‧‧‧‧‧‧‧‧‧‧‧‧‧‧‧‧‧‧‧‧‧‧‧‧‧‧‧‧‧‧‧‧‧‧‧‧‧‧‧‧‧‧‧‧‧‧i 謝誌‧‧‧‧‧‧‧‧‧‧‧‧‧‧‧‧‧‧‧‧‧‧‧‧‧‧‧‧‧‧‧‧‧‧‧‧‧‧‧‧‧‧‧‧‧‧‧‧‧‧‧‧‧‧‧‧‧‧‧‧‧‧‧‧‧‧‧‧‧‧‧‧‧‧‧‧‧‧‧‧iii 目次‧‧‧‧‧‧‧‧‧‧‧‧‧‧‧‧‧‧‧‧‧‧‧‧‧‧‧‧‧‧‧‧‧‧‧‧‧‧‧‧‧‧‧‧‧‧‧‧‧‧‧‧‧‧‧‧‧‧‧‧‧‧‧‧‧‧‧‧‧‧‧‧‧‧‧‧‧‧‧‧v 第一章 緒論‧‧‧‧‧‧‧‧‧‧‧‧‧‧‧‧‧‧‧‧‧‧‧‧‧‧‧‧‧‧‧‧‧‧‧‧‧‧‧‧‧‧‧‧‧‧‧‧‧‧‧‧‧‧‧‧‧‧‧‧‧‧‧‧‧‧‧‧1-1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5 一、以王宗傳為心學《易》之研究‧‧‧‧‧‧‧‧‧‧‧‧‧‧‧‧‧‧‧‧‧‧‧‧‧‧‧‧‧‧‧‧‧‧‧‧‧‧5 二、以王宗傳非心學《易》之研究及其他‧‧‧‧‧‧‧‧‧‧‧‧‧‧‧‧‧‧‧‧‧‧‧‧‧‧‧‧8 三、其他‧‧‧‧‧‧‧‧‧‧‧‧‧‧‧‧‧‧‧‧‧‧‧‧‧‧‧‧‧‧‧‧‧‧‧‧‧‧‧‧‧‧‧‧‧‧‧‧‧‧‧‧‧‧‧‧‧‧‧‧‧‧‧‧‧‧‧‧‧‧‧‧‧‧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1 一、研究方法‧‧‧‧‧‧‧‧‧‧‧‧‧‧‧‧‧‧‧‧‧‧‧‧‧‧‧‧‧‧‧‧‧‧‧‧‧‧‧‧‧‧‧‧‧‧‧‧‧‧‧‧‧‧‧‧‧‧‧‧‧‧‧‧‧‧‧11 二、研究步驟‧‧‧‧‧‧‧‧‧‧‧‧‧‧‧‧‧‧‧‧‧‧‧‧‧‧‧‧‧‧‧‧‧‧‧‧‧‧‧‧‧‧‧‧‧‧‧‧‧‧‧‧‧‧‧‧‧‧‧‧‧‧‧‧‧‧‧12 第二章 王宗傳之生平考述‧‧‧‧‧‧‧‧‧‧‧‧‧‧‧‧‧‧‧‧‧‧‧‧‧‧‧‧‧‧‧‧‧‧‧‧‧‧‧‧‧‧‧‧‧‧‧‧‧13-28 第一節 生平經歷‧‧‧‧‧‧‧‧‧‧‧‧‧‧‧‧‧‧‧‧‧‧‧‧‧‧‧‧‧‧‧‧‧‧‧‧‧‧‧‧‧‧‧‧‧‧‧‧‧‧‧‧‧‧‧‧‧‧‧‧‧‧14 一、學行簡歷‧‧‧‧‧‧‧‧‧‧‧‧‧‧‧‧‧‧‧‧‧‧‧‧‧‧‧‧‧‧‧‧‧‧‧‧‧‧‧‧‧‧‧‧‧‧‧‧‧‧‧‧‧‧‧‧‧‧‧‧‧‧‧‧‧‧‧14 二、治《易》態度‧‧‧‧‧‧‧‧‧‧‧‧‧‧‧‧‧‧‧‧‧‧‧‧‧‧‧‧‧‧‧‧‧‧‧‧‧‧‧‧‧‧‧‧‧‧‧‧‧‧‧‧‧‧‧‧‧‧‧‧15 三、交遊狀況‧‧‧‧‧‧‧‧‧‧‧‧‧‧‧‧‧‧‧‧‧‧‧‧‧‧‧‧‧‧‧‧‧‧‧‧‧‧‧‧‧‧‧‧‧‧‧‧‧‧‧‧‧‧‧‧‧‧‧‧‧‧‧‧‧‧‧16 四、著作及版本概述‧‧‧‧‧‧‧‧‧‧‧‧‧‧‧‧‧‧‧‧‧‧‧‧‧‧‧‧‧‧‧‧‧‧‧‧‧‧‧‧‧‧‧‧‧‧‧‧‧‧‧‧‧‧‧‧‧17 第二節 籍貫問題‧‧‧‧‧‧‧‧‧‧‧‧‧‧‧‧‧‧‧‧‧‧‧‧‧‧‧‧‧‧‧‧‧‧‧‧‧‧‧‧‧‧‧‧‧‧‧‧‧‧‧‧‧‧‧‧‧‧‧‧‧19 一、朱彝尊《經義考》中的矛盾‧‧‧‧‧‧‧‧‧‧‧‧‧‧‧‧‧‧‧‧‧‧‧‧‧‧‧‧‧‧‧‧‧‧‧‧‧‧‧‧19 二、以王宗傳為寧德人者‧‧‧‧‧‧‧‧‧‧‧‧‧‧‧‧‧‧‧‧‧‧‧‧‧‧‧‧‧‧‧‧‧‧‧‧‧‧‧‧‧‧‧‧‧‧‧‧‧‧20 三、以王宗傳為臨安人者‧‧‧‧‧‧‧‧‧‧‧‧‧‧‧‧‧‧‧‧‧‧‧‧‧‧‧‧‧‧‧‧‧‧‧‧‧‧‧‧‧‧‧‧‧‧‧‧‧‧24 第三節 本章結語‧‧‧‧‧‧‧‧‧‧‧‧‧‧‧‧‧‧‧‧‧‧‧‧‧‧‧‧‧‧‧‧‧‧‧‧‧‧‧‧‧‧‧‧‧‧‧‧‧‧‧‧‧‧‧‧‧‧‧‧‧27 第三章 王宗傳《易》學思想之淵源‧‧‧‧‧‧‧‧‧‧‧‧‧‧‧‧‧‧‧‧‧‧‧‧‧‧‧‧‧‧‧‧‧29-50 第一節 對義理派《易》學之傳承‧‧‧‧‧‧‧‧‧‧‧‧‧‧‧‧‧‧‧‧‧‧‧‧‧‧‧‧‧‧‧‧‧‧‧‧‧‧29 一、王弼‧‧‧‧‧‧‧‧‧‧‧‧‧‧‧‧‧‧‧‧‧‧‧‧‧‧‧‧‧‧‧‧‧‧‧‧‧‧‧‧‧‧‧‧‧‧‧‧‧‧‧‧‧‧‧‧‧‧‧‧‧‧‧‧‧‧‧‧‧‧‧‧30 二、張載‧‧‧‧‧‧‧‧‧‧‧‧‧‧‧‧‧‧‧‧‧‧‧‧‧‧‧‧‧‧‧‧‧‧‧‧‧‧‧‧‧‧‧‧‧‧‧‧‧‧‧‧‧‧‧‧‧‧‧‧‧‧‧‧‧‧‧‧‧‧‧‧31 三、程頤‧‧‧‧‧‧‧‧‧‧‧‧‧‧‧‧‧‧‧‧‧‧‧‧‧‧‧‧‧‧‧‧‧‧‧‧‧‧‧‧‧‧‧‧‧‧‧‧‧‧‧‧‧‧‧‧‧‧‧‧‧‧‧‧‧‧‧‧‧‧‧‧33 第二節 對象數派義理思想的吸收‧‧‧‧‧‧‧‧‧‧‧‧‧‧‧‧‧‧‧‧‧‧‧‧‧‧‧‧‧‧‧‧‧‧‧‧‧39 一、邵雍‧‧‧‧‧‧‧‧‧‧‧‧‧‧‧‧‧‧‧‧‧‧‧‧‧‧‧‧‧‧‧‧‧‧‧‧‧‧‧‧‧‧‧‧‧‧‧‧‧‧‧‧‧‧‧‧‧‧‧‧‧‧‧‧‧‧‧‧‧‧‧‧39 二、朱震‧‧‧‧‧‧‧‧‧‧‧‧‧‧‧‧‧‧‧‧‧‧‧‧‧‧‧‧‧‧‧‧‧‧‧‧‧‧‧‧‧‧‧‧‧‧‧‧‧‧‧‧‧‧‧‧‧‧‧‧‧‧‧‧‧‧‧‧‧‧‧‧41 第三節《易》學傳承之特色‧‧‧‧‧‧‧‧‧‧‧‧‧‧‧‧‧‧‧‧‧‧‧‧‧‧‧‧‧‧‧‧‧‧‧‧‧‧‧‧‧‧‧‧‧‧45 一、統整各家說法‧‧‧‧‧‧‧‧‧‧‧‧‧‧‧‧‧‧‧‧‧‧‧‧‧‧‧‧‧‧‧‧‧‧‧‧‧‧‧‧‧‧‧‧‧‧‧‧‧‧‧‧‧‧‧‧‧‧‧45 二、「以文義考之」的謹慎態度‧‧‧‧‧‧‧‧‧‧‧‧‧‧‧‧‧‧‧‧‧‧‧‧‧‧‧‧‧‧‧‧‧‧‧‧‧‧‧46 第四節 本章結語‧‧‧‧‧‧‧‧‧‧‧‧‧‧‧‧‧‧‧‧‧‧‧‧‧‧‧‧‧‧‧‧‧‧‧‧‧‧‧‧‧‧‧‧‧‧‧‧‧‧‧‧‧‧‧‧‧‧‧‧49 第四章 王宗傳《易》學思想之特色‧‧‧‧‧‧‧‧‧‧‧‧‧‧‧‧‧‧‧‧‧‧‧‧‧‧‧‧‧‧‧‧‧51-96 第一節 王宗傳《易》學主要論述‧‧‧‧‧‧‧‧‧‧‧‧‧‧‧‧‧‧‧‧‧‧‧‧‧‧‧‧‧‧‧‧‧‧‧‧‧51 一、論《易》的性質‧‧‧‧‧‧‧‧‧‧‧‧‧‧‧‧‧‧‧‧‧‧‧‧‧‧‧‧‧‧‧‧‧‧‧‧‧‧‧‧‧‧‧‧‧‧‧‧‧‧‧‧‧‧‧51 二、解《易》的方法‧‧‧‧‧‧‧‧‧‧‧‧‧‧‧‧‧‧‧‧‧‧‧‧‧‧‧‧‧‧‧‧‧‧‧‧‧‧‧‧‧‧‧‧‧‧‧‧‧‧‧‧‧‧‧59 三、釋《易》的內涵‧‧‧‧‧‧‧‧‧‧‧‧‧‧‧‧‧‧‧‧‧‧‧‧‧‧‧‧‧‧‧‧‧‧‧‧‧‧‧‧‧‧‧‧‧‧‧‧‧‧‧‧‧‧‧68 第二節 王宗傳義理《易》學思想‧‧‧‧‧‧‧‧‧‧‧‧‧‧‧‧‧‧‧‧‧‧‧‧‧‧‧‧‧‧‧‧‧‧‧‧‧77 一、核心思想:「正」為天道之本‧‧‧‧‧‧‧‧‧‧‧‧‧‧‧‧‧‧‧‧‧‧‧‧‧‧‧‧‧‧‧‧‧‧‧‧77 二、心性論‧‧‧‧‧‧‧‧‧‧‧‧‧‧‧‧‧‧‧‧‧‧‧‧‧‧‧‧‧‧‧‧‧‧‧‧‧‧‧‧‧‧‧‧‧‧‧‧‧‧‧‧‧‧‧‧‧‧‧‧‧‧‧‧‧‧‧‧‧79 三、工夫論‧‧‧‧‧‧‧‧‧‧‧‧‧‧‧‧‧‧‧‧‧‧‧‧‧‧‧‧‧‧‧‧‧‧‧‧‧‧‧‧‧‧‧‧‧‧‧‧‧‧‧‧‧‧‧‧‧‧‧‧‧‧‧‧‧‧‧‧‧90 第三節 本章結論‧‧‧‧‧‧‧‧‧‧‧‧‧‧‧‧‧‧‧‧‧‧‧‧‧‧‧‧‧‧‧‧‧‧‧‧‧‧‧‧‧‧‧‧‧‧‧‧‧‧‧‧‧‧‧‧‧‧‧‧‧95 第五章 王宗傳之學術定位‧‧‧‧‧‧‧‧‧‧‧‧‧‧‧‧‧‧‧‧‧‧‧‧‧‧‧‧‧‧‧‧‧‧‧‧‧‧‧‧‧‧‧‧‧‧‧‧97-118 第一節 王宗傳《易》學時代特色‧‧‧‧‧‧‧‧‧‧‧‧‧‧‧‧‧‧‧‧‧‧‧‧‧‧‧‧‧‧‧‧‧‧‧‧‧‧97 一、義理、象數並行發展‧‧‧‧‧‧‧‧‧‧‧‧‧‧‧‧‧‧‧‧‧‧‧‧‧‧‧‧‧‧‧‧‧‧‧‧‧‧‧‧‧‧‧‧‧‧‧‧‧‧98 二、因經以明理、明道以知經‧‧‧‧‧‧‧‧‧‧‧‧‧‧‧‧‧‧‧‧‧‧‧‧‧‧‧‧‧‧‧‧‧‧‧‧‧‧‧‧‧‧‧99 三、疑經改經之風‧‧‧‧‧‧‧‧‧‧‧‧‧‧‧‧‧‧‧‧‧‧‧‧‧‧‧‧‧‧‧‧‧‧‧‧‧‧‧‧‧‧‧‧‧‧‧‧‧‧‧‧‧‧‧‧‧‧‧‧100 第二節 王宗傳《易》學定位疑義‧‧‧‧‧‧‧‧‧‧‧‧‧‧‧‧‧‧‧‧‧‧‧‧‧‧‧‧‧‧‧‧‧‧‧‧‧‧103 一、受《四庫全書總目》之影響‧‧‧‧‧‧‧‧‧‧‧‧‧‧‧‧‧‧‧‧‧‧‧‧‧‧‧‧‧‧‧‧‧‧‧‧‧‧‧‧103 二、受王宗傳本身言論之影響‧‧‧‧‧‧‧‧‧‧‧‧‧‧‧‧‧‧‧‧‧‧‧‧‧‧‧‧‧‧‧‧‧‧‧‧‧‧‧‧‧‧‧109 第三節 王宗傳《易》學之影響‧‧‧‧‧‧‧‧‧‧‧‧‧‧‧‧‧‧‧‧‧‧‧‧‧‧‧‧‧‧‧‧‧‧‧‧‧‧‧‧‧111 一、《童溪易傳》之流傳‧‧‧‧‧‧‧‧‧‧‧‧‧‧‧‧‧‧‧‧‧‧‧‧‧‧‧‧‧‧‧‧‧‧‧‧‧‧‧‧‧‧‧‧‧‧‧‧‧112 二、對《童溪易傳》之承繼‧‧‧‧‧‧‧‧‧‧‧‧‧‧‧‧‧‧‧‧‧‧‧‧‧‧‧‧‧‧‧‧‧‧‧‧‧‧‧‧‧‧‧‧‧‧113 第四節 本章結語‧‧‧‧‧‧‧‧‧‧‧‧‧‧‧‧‧‧‧‧‧‧‧‧‧‧‧‧‧‧‧‧‧‧‧‧‧‧‧‧‧‧‧‧‧‧‧‧‧‧‧‧‧‧‧‧‧‧‧‧117 第六章 結論‧‧‧‧‧‧‧‧‧‧‧‧‧‧‧‧‧‧‧‧‧‧‧‧‧‧‧‧‧‧‧‧‧‧‧‧‧‧‧‧‧‧‧‧‧‧‧‧‧‧‧‧‧‧‧‧‧‧‧‧‧‧‧‧‧119-122 附錄一:王宗傳生平資料整理表‧‧‧‧‧‧‧‧‧‧‧‧‧‧‧‧‧‧‧‧‧‧‧‧‧‧‧‧‧‧‧‧‧‧‧‧‧‧‧123 附錄二:《童溪易傳》版本簡表‧‧‧‧‧‧‧‧‧‧‧‧‧‧‧‧‧‧‧‧‧‧‧‧‧‧‧‧‧‧‧‧‧‧‧‧‧‧‧127 參考書目‧‧‧‧‧‧‧‧‧‧‧‧‧‧‧‧‧‧‧‧‧‧‧‧‧‧‧‧‧‧‧‧‧‧‧‧‧‧‧‧‧‧‧‧‧‧‧‧‧‧‧‧‧‧‧‧‧‧‧‧‧‧‧‧‧‧‧‧‧‧‧‧129

    壹、古籍(按經史子集與時代排列)

    一、經部

    1.﹝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55年。
    2.﹝唐﹞郭京:《周易舉正》,收錄於毛晉輯:《增補津逮秘書第二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
    3.﹝宋﹞胡瑗:《周易口義》,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5.﹝宋﹞王宗傳:《童溪王先生易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6.﹝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收錄於《索引本通志堂經解》第二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
    7.﹝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8.﹝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6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9.﹝宋﹞朱震:《漢上易傳》,收錄於《索引本通志堂經解》第一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10.﹝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11.﹝宋﹞俞琰:《周易集說》,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2.﹝宋﹞馮椅:《厚齋易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3.﹝宋﹞楊簡:《慈湖先生遺書》,收錄於《孔子文化大全‧論著類》,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據北京圖書館藏嘉靖刊本影印。
    14.﹝元﹞胡震:《周易衍義》,收錄於﹝清﹞紀昀等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3冊。

    15.﹝明﹞胡廣:《周易傳義大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6.﹝明﹞逯中立《周易劄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7.﹝明﹞金賁亨:《學易記》,收錄於《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8.﹝明﹞姜寳:《周易傳義補疑》,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易類》第7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年。
    19.﹝明﹞張獻翼:《讀易紀聞》,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0.﹝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1.﹝明﹞黃宗羲著,譚德貴校注:《易學象數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22.﹝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3.﹝清﹞李光地撰,李一忻點校:《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
    24.﹝清﹞焦循:《易圖略》,收錄於《重編本皇清經解》,第二冊,據清學海堂刊本重編影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25.﹝清﹞喬萊:《易俟》,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6.﹝清﹞王又樸:《易翼述信》,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7.﹝清﹞王玉樹:《退思易話》,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第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8.﹝清﹞沈起元:《周易孔義集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9.﹝清﹞劉紹攽:《周易詳說》,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易類》第38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年。
    30.﹝清﹞朱彝尊:《點校補正經義考》,共八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二、史部

    1.﹝宋﹞梁克家纂修:《淳熙三山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2.﹝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縮影資料,殘存九十五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
    3.﹝元﹞脫脫:《宋史》,共四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4.﹝明﹞王圻:《續文獻通考(三)》,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5.﹝明﹞史起欽修,林子燮等纂:《福寧州志》,收錄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3册,北京:中國書店,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刻本影印,1992年。
    6.﹝明﹞殷之輅:《萬曆福州寧志》,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刻本,收錄於《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
    7.﹝明﹞陳應賓纂修:《嘉靖福寧州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4年。
    8.﹝明﹞陳讓、夏時正纂修:《成化杭州府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9.﹝明﹞黃仲昭纂修:《(弘治)八閩通志》,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34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10.﹝明﹞淩迪知:《萬姓統譜》,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1.﹝清﹞林述訓等修:《韶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12.﹝清﹞范玉衡修:《開化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3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3.﹝清﹞嵇璜:《續文獻通考》,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4.﹝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附索隱》,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
    15.﹝清﹞龔嘉儁修、李楁纂:《(民國)杭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6.﹝清﹞嵆曾筠等修纂:《雍正浙江通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部

    1.﹝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觀物外篇》,收錄於陸費達總勘:《四庫備要》,第417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2.﹝宋﹞王應麟撰:《困學紀聞》,收錄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儒家子部》,第36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3.﹝宋﹞黃震:《黃氏日抄》,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宋﹞朱熹著,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新校標點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5.﹝清﹞王梓材、馮雲濠輯:《宋元學案補遺》,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50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6.﹝清﹞翁方綱等著,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四、集部

    1.﹝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2.﹝唐﹞王績著,韓理洲校點:《王無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4.﹝宋﹞李覯著,王國軒校點:《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6.﹝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7.﹝宋﹞徐光溥:《自號錄》,收入於《宛委別藏》第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8.﹝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9.﹝明﹞王陽明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新編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10.﹝清﹞紀昀著,孫致中等校點,《紀曉嵐文集》,共三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清﹞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0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2.﹝清﹞葉昌熾撰,昌彼得主編:《奇觚廎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13.﹝清﹞陸心源:《儀顧堂題跋》,收錄於《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九‧清代卷》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貳、今人學術專著(按作者筆畫排列)

    1.丁原明:《橫渠易說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2.王 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4.王建秋:《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皮錫瑞:《增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6.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共四卷,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7.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9.牟宗三主講,盧雪崑錄音整理:《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0.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7年。
    11.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吳正嵐:《金聖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吳偉明:《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14.呂紹綱編:《周易辭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15.李志忠:《宋版書敘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16.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7.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89年。
    18.周積明:《紀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9.屈萬里、昌彼得所著:《圖書板本學要略》,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1953年。
    20.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21.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0年。
    22.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3.林益勝:《伊川易傳的處世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
    24.金生楊:《《蘇氏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25.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26.侯秋東:《王弼易學之硏究──又名周易略例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
    27.南懷瑾、徐芹庭注譯:《周易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28.姚瀛艇编:《宋代文化史》,收錄於《宋代研究叢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29.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討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30.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31.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32.徐吉軍:《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33.徐芹庭:《易圖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
    34.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35.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36.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37.高亨著,董治安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8.高懷民:《宋元明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39.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插圖珍藏增訂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張其成《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
    41.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42.張善文:《歷代易家考略》,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43.張傳峰:《《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44.陳立夫主編,周鼎珩等協編:《易學應用之研究‧第一輯》,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年。
    45.陳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46.傅璇琮主編;龔延明、祖慧編撰:《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
    47.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48.閔建蜀:《易經解析:方法與哲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49.閔建蜀:《陰陽的思考與應用:傳統思想與現代活動的思辨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年。
    50.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51.黃壽祺遺稿,張善文點校:《易學羣書平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52.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53.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54.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55.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56.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57.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著:《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58.劉大鈞:《周易概論:(增補本)》,成都:巴蜀書社,2007。
    59.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0.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61.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62.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心體與性體意旨述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63.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64.鍾泰德:《易經通釋》,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65.﹝日﹞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參、單篇論文、會議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1.王師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二十七期,1998年,頁147-187。
    2.田智忠:〈論「故者以利為本」──以孟子心性論為參照〉,《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卷5期,頁46-50。
    3.何炳松:〈歷史研究法〉,收於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4.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41-176。
    5.屈萬里:〈宋人疑經的風氣〉,《大陸雜誌》,第二十九卷第三期,1964年,
    頁23-25。
    6.林素芬:〈司馬光易學思想蠡測〉,《東華人文學報》,2008年7月,頁67-110。
    7.林麗月:〈俎豆宮牆:鄉賢祠與明清的基層社會〉,收於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頁327-372,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8.姜 穎:〈從「隨時從道」到隨吾心之「正」──試論《童溪易傳》以心解《易》的基本理路〉,《周易研究》,2009年第6期,總98期,頁12-18。
    9.姜 穎:〈論王宗傳的《易》學觀〉,《周易研究》,2010年第6期,總104期,頁49-53。
    10.范 軍:〈兩宋時期的書業廣告〉,《出版科學》,2004年第一期,頁59-64。
    11.孫劍秋:〈易經的研究方法〉,收錄在《《易》、《春秋》與儒學思想研究論集》,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頁1-10。
    12.徐聖心:〈《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異疏會詮及其人性論原則〉,《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5年12月,頁31-58。
    13.張素梅:〈《童溪王先生易傳》考析〉,《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第二期,2005年2月,頁67。
    14.張善文:〈《易學群書平議》簡評〉,《哲學研究》,1989年第4期》,頁72-75。
    15.梁 濤:〈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4期,頁70-76。
    16.梁韋弦:〈宋易在元代的發展〉,《周易研究》,1992年3期,頁22-27。

    17.陳伯适:〈朱震易學思想中「乾坤」的重要意義〉,《東華漢學》第12期,2010年12月,頁159-188。
    18.黃忠天:〈《伊川易傳》對宋代史事派易學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第十六期,2004年,頁201-218。
    19.黃雲眉:〈從學者作用上估計四庫全書之價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五號,1931年,頁52-53。
    20.賀廣如:〈王宗傳《易》學新議〉收錄於《第四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11年,頁105-128。
    21.賀廣如:〈心學《易》流別之始-《童溪易傳》定位商榷〉,《漢學研究》第29卷第3期,2011年,頁267-302。
    22.楊文新:〈宋代方志淳熙三山志述評〉,《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76-80。
    23.楊自平:〈從《日講易經解義》論康熙殿堂《易》學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08年6月,頁93-138。
    24.楊自平:〈論林希元《易經存疑》的義理發揮與致用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二期,2008年3月,頁131-170。
    25.楊新勛:〈論宋儒疑經與文獻學發展的關係〉,《圖書與情報》,2007年第5期,頁134-137。
    26.楊慶中:〈本世紀易學研究中的「經傳分觀」與「以傳解經」〉,收錄於《國際易學研究》第五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頁10-24。
    27.劉秀蘭:〈《童溪易傳》對孟子及其思想的引述〉,第一期青年經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05年11月24日,頁1-14。
    28.鄭吉雄:〈乾嘉學者治經方法與體系舉例試譯〉,收錄於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頁109-139。
    29.鄭吉雄:〈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2006年9月,頁205-236。
    30.鄭秀梅:〈楊簡易學析論〉,《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23期,2007年12月,頁147-169。
    31.鄭萬耕:〈易學中的物極則反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總第164期,頁5-12。
    32.賴師貴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上)〉,《中國學術年刊》,第24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年3月,頁77-106。
    33.賴師貴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下)〉,《中國學術年刊》,第25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年3月,頁1-36。

    34.戴璉璋:〈王陽明與周易〉,《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七期,2000年9月,頁389-404。
    35.嚴 紅:〈淺析宋代太學教育中的競爭機制〉,《衡水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頁109-111。
    36.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收錄於《古史辨》第三冊,頁1-44,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37.﹝日﹞前野直彬著,陳熙中譯:〈明清時期兩種對立的小說論──金聖嘆與紀昀〉,收錄於《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8.﹝日﹞諸橋轍次:〈唐宋的經學史〉,收錄於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合譯:《經學史》,頁120-170,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肆、學位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一、博士論文

    1.姜 穎:《《童溪易傳》研究》,劉大鈞指導,山東大學易學與古代中國哲學研究中心博士論文,2009年。
    2.康雲山:《南宋心學易研究》,何淑貞指導,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3.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林慶彰指導,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4.陳伯适:《惠棟易學研究》,呂凱指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5.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林師安梧指導,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6.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黃慶萱指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7.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熊公哲、楊家駱指導,1980年。

    二、碩士論文
    1.江弘毅:《朱子易學研究》,胡自逢指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2.江超平:《伊川易學研究》,戴璉璋指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3.段又瑄:《四庫分纂稿、閣書提要和《總目》提要之內容比較分析──以集部為例》,藍文欽指導,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子語類易論比較》,黃慶萱指導,臺灣師大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5.陳明彪:《王龍溪心學易研究》,黃慶萱、王財貴教授指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6.陳柱言:《周鼎珩易學之研究》,黃忠天指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7.項世勳:《清儒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研究》,賴師貴三指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8.黃忠天:《楊萬里易學之研究》,黃慶萱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9.楊國寬:《朱熹易學研究──對程頤易學的傳承與開新》,何澤恆指導,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10.賴師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黃慶萱指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