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欣 Shen, Hsin |
---|---|
論文名稱: |
大專女子籃球選手運動心理韌性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探討 Discussion on the Sports Mental Toughness and Competitive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Women Basketball Players |
指導教授: |
石明宗
Shih, Ming-Ts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4 |
中文關鍵詞: | 大專籃球聯賽 、女子籃球 、運動心理韌性 、壓力因應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woman basketball, mental toughness,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6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0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大專女子籃球選手運動心理韌性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本研究參與者為 107 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公開一級女子組之選手,共計 117 人。研究工具為「運動心理韌性量表」、「競賽壓力因應策略量表」,研究蒐集所得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績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一般線性迴歸分析了解變項間相關之情形。研究結果顯示:(一) 運動心理韌性及競賽壓力因應策略呈正相關。(二) 大專女子籃球選手 1-4 名的球隊在運動心理韌性構面中的「積極奮鬥」大於 5-8 名的球隊;不同球齡在運動心理韌性構面中的「抗壓性」上有顯著差異;球隊裡的重要程度在運動心理韌性有顯著差異;在競賽壓力因應策略構面中的「問題焦點」、「情緒焦點」上有顯著差異。(三) 運動心理韌性中的「抗壓性」會影響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中的「問題焦點」;運動心理韌性中的「積極奮鬥」、「抗壓性」會影響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中的「情緒焦點」。對於籃球訓練實務應用建議: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教練在實際應用的參考,可改善大專女子籃球選手運動心理韌性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現況,多注重選手的心理技能訓練,加強培養針對問題與情緒之壓力管理,引導選手紓解壓力來源,強化選手心理特質,進而提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的表現。
一、中文部分
方同賢 (2009)。優秀軟式網球選手之運動心理堅韌性,北體學報,18,13-23。
尹湘蕾、楊育寧 (2010)。目標取向、運動自信心來源與內在動機之研究。
運動研究,19(1),63-74。
王清欉 (2014)。運動熱情、教練-選手關係對大學棒球選手心理堅韌性之預測。
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4(2), 33-49。
李承先、張世博、郭姿伶、李ㄧ聖 (2007)。優秀武術選手特質運動心理韌性之研究。
慈濟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
李雅玲 (2007)。2 x 2目標取向、運動心理堅韌性與動機調整策略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李靜、劉賀 (2009)。青少年運動員心理堅韌性的特點。體育學刊,16(5),8386。
李雅鈴 (2009)。2 × 2目標取向、運動心理韌性與動機調整策略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周文祥 (1994)。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中華體育,No. 30, pp. 17-25。
周文祥 (1998):超越自我‧邁向巔峰-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概念與應用。台南市:
復文書局。
季力康 (1995)。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大專體育,19,4-8頁。
季力康 (1996)。運動員的壓力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5(4),教育部體育。
季力康 (2005)。運動員心理韌性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書(編號:NSC94-2413-H-179-007),未出版。
林文山 (2004)。國小躲避球運動員的賽前狀態焦慮、因應策略與運動表現的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瑞瑜 (2007)。運動特質性心理堅韌力與賽前狀態性焦慮對跆拳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彥志 (2008)。運動心理堅韌性與壓力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以鐵人三項、個人運動
項目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孫民治 (1996)。籃球實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振隆 (2001)。不同性別、歲級及比賽成績的我國青少年網球選手其意志力之差異
比較。國立體育學院,12 (1),189-200。
陳瓊茶 (2005)。大專運動員完美主義、目標取向及特質性焦慮對競技倦怠之相
關與預測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01-113。
陳信宏 (2008)。運動員參與動機與運動心理堅韌性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建瑋、季力康 (2009)。 2×2目標取向與希望對大專運動員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預測。
體育學報,42卷4期,P71-86。
陳其昌 (2010)。運動員的過度訓練與倦怠。雲科大體育,12,91-98。
陳儷今 (2011)。全中運羽球選手運動心理堅韌性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3),132-140。
康立群、方瑞玲 (2005)。棒球選手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競賽壓力因應策與身心
倦怠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65-275。
康立羣、張敬堂 (2009)。棒球選手知覺運動動機氣候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22-428。
莊國上 (2006)。大專羽球選手競賽特質性焦慮、及特質性運動自信心對競賽壓力因應
策略預測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4,55-66。
黃清如 (2000)。大專運動員的目標取向、自覺能力與認知評估對競賽壓力因應策略的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崇儒 (2003)。運動心理堅韌性概念的建構與測量(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黃崇儒 (2004)。運動心理韌性概念的建構與測量。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黃成志、蔡振乾、陳裕芬、蔡守浦 (2004)。職業棒球選手之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討論。
吳鳳學報,12,191-198。
黃相瑋 (2012)。大學羽球代表隊運動心理堅韌性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以一般生為例。
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3,91-110。
黃義翔 (2014)。HBL 男子甲級高中先發選手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的質性研究。體育
學報。第47卷第3期,頁407~424。
馮麗花 (2004)。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74期,P171-178。
傅秀雅 (2005)。優秀空手道選手運動特質焦慮特質運動心理韌性與運動員心理
技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曾旭輝 (2013)。大專游泳選手之心理堅韌性及運動動機與身心倦怠之關係。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欽城、吳盈學、程博彥、柳立偉 (2013)。大專籃球選手情緒智力、壓力因應策略
對運動成績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8(4),131-151。
楊欽城、柳立偉、徐志輝、鄒智盛 (2016)。大專籃球選手心理堅韌性、特質性焦慮、
壓力因應策略與運動倦怠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十四卷第一期,頁85~
118。
鄭金昌 (2007)。大專校院排球運動員心理技能量表編製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9期,
72-79。
劉馥綺、黃英哲 (2008)。心理堅韌性對競技倦怠之預測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
學術研討會。P223-227。
劉振華、林清和、許成源 (2010)。特殊心理技能訓練對角力選手技能表現和心理堅韌
性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0,43-52。
劉義傳、王清欉、黃崇儒 (2013)。高中棒球選手心理堅韌性、教練威權領導與競技
倦怠的關係。臺灣運動教育學報,8(1),1-14。
謝謨郁、莊宜達、何采容、莊濱鴻 (2004)。網路運動員競技能力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復興崗體育,9,136-143。
二、 英文部分
Browne, M. W., & Cudeck, R. (1993). 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It. In K. A.
Bollen & J. S.Long (Eds.), 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s (pp. 136–162). Newbury
Park, CA: Sage.
Clough, K Earle, D Sewell. (2002). Mental toughness: The concept and its measurement.
Solutions in sport psychology, 32-43.
Carver& Scheier. (1994). Situational Coping and Coping Dispositions in a Stressful
Trans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1):184-95.
Dunn & Syrotuik. (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worry dispositions in a high
contact sport.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Volume 4, Issue 3, July 2003, Pages
265-282.
Forsythe & Compas. (1987). Interaction of Cognitive Appraisals of Stressful Events and
Coping: Testing the Goodness of Fit Hypothesi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Vol.
H, No. 4, 1987, pp. 473-485.
Gallagher, Michael. (1999).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s of successful Division I
women's swim programs.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LD2489.Z9 1999 .G355.
Gould, Dieffenbach & Moffett. (2002).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Olympic Champ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Volume 14, 2002-Issue 3,
Pages 172-204.
Jones, G., Hanton, S., & Connaughton, D. (2002).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Mental
Toughness ? An investigation with elite performer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4, 211-224.
Jones, G., Hanton, S., & Connaughton, D. (2007). A framework of mental th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1, 243-264.
Loeher, J. E. (1982). Athletic excellence: Mental toughenss training for sport. New York:
Plume.
Lazarus, R.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oeher, J. E. (1986). Mental toughenss training fot sport: Achieving athletic excellence.
Lexington, MA: Stephen Greene.
Loeher, J. E. (1995). The new toughenss training for sport. New York: Plume.
Madden, C. C. ; Summers, J. J. ; Brown, D. F.(1990).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tress on
coping with competitive basketb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90.21
No.1 pp.21-35 ref.
Pargman, D. (1986). Stress and motor performance: 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Tallahassee,
FL: Mouvement Publications.
Roth, S., & Cohen, L. J. (1986). Approach, avoidance, and coping with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813-819.
Smith, R. E. (1980). A cognitive-affective to stress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athletes. Tn C.
Nadeau, W. Halliwell , K. Newell , 0. Roberts (Eds.), Psychology of motor behavior and
sport (pp. 54-73). Champaign, TL: Human Kinetics
Sachs, M. L.(1991). Reading list in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The Sport Psychologist, 5, 88-91.
Weinberg, R. S. & Gould, D. (1999).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u, J. H. & Wang, Y. M. (2006). Measuring KMS success: a respecification of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3(6), 72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