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碧夆
論文名稱: 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
指導教授: 黃鴻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9
中文關鍵詞: 國中學生課程觀升學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examin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1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的課程觀,瞭解國中學對學校正式課程的分類、想法、知覺、感受、與行動,並討論其影響因素。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四:第一,分析學生的課程觀;第二,描述形成學生課程觀的教室層次的社會文化脈絡;第三,描述形成學生課程觀的學校層次的社會文化脈絡;第四,探討補習班對學生課程觀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研究法,以一所位於台灣北部地區的公立國中為研究場域,以一個班級的所有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期程跨越學生八、九年級二個學年,透過參與觀察、訪談、文件分析與問卷的方式來蒐集資料。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生對學校課程的分類系統有二,第一種分類系統是將「所有科      目」分為「主科」與「非主科」,學生認為「主科」是有壓力的、不好玩  的、無聊的、與生活無關的,「非主科」是沒有壓力的、好玩的、有趣   的、與生活無關的,學生面對「主科」與「非主科」會有不同的行動策   略。第二種分類系統是將「主科」科目分為「背科」與「理科」。

    二、學生會再依其性質,將「主科」科目的課程內容分為「背的」、「理解   的」、「難以準備的」三類。基本上,每一「主科」科目都會包含這些   性質的課程內容,只是比例多寡的不同。「背的」、「理解的」、「難以  準備的」的課程內容有不一樣的定義與特徵,學生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

    三、在教室系統內,學生的課程觀會受導師、科任教師、同儕的影響。導師的  班級管理措施會間接影響學生的課程觀,若導師擁有多元專長,可成為學  生課程的補充者與支持者。學生會將科任教師分類,「不嚴格且教得很   好」的老師是學生最喜愛的類型,對學生課程觀有較正面的幫助。另外,  同儕對學生課程觀也會產生正、負面的影響。

    四、在學校系統內,學校為回應家長的需求以及維持高升學率的榮譽光環,是  以升學為導向的。學校的升學氛圍會透過學校的課程規劃與安排、考試與  「紅榜」、活動、秩序管理、物質環境等方式傳遞給學生,進而影響學生  的課程觀。

    五、除了學校系統外,補習班也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場域,是最有效的課程支援  管道,因此,有些學生是以補習班為重的。補習班與學校會相互競逐學生  的時間,補習班對學生課程觀也會產生正、負面的效應。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提出四點結論:

    壹、學生將學校正式課程分為「主科」與「非主科」,學生對其有不同的知   覺、感受與行動策略。

    貳、「主科」的課程內容包括「背的」、「理解的」、「難以準備的」,三類  課程內容之間有高低位階之分。

    參、影響學生課程觀的因素是錯綜複雜的,而且學校與補習班之間是相互拉扯  的。

    肆、學生認為學校課程只是為了考試與基測,而且「主科」的課程內容是與生  活無關的。

      最後,提出研究者個人之省思。

    Abstract
      This is a study on the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know how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lassify, perceive, feel, think and act to the formal school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purposes are as follows. First,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cond, describing how classroom culture forms the students’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Third, describing how school culture forms the students’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Last, discussing how cram schools affect the students’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By ethnography,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is chosen. The subjects include a class, through 8th to 9th grade. Observation, interview, document analyzing and questionnaire are the ways to collect dat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stated as follows:

    A、Students use two systems to classify the school        curriculum. One is the major subject and minor subject,   the other is reciting subjects and science subjects.     Students describe the major subjects are pressure,      unfunny, boring, and not related to daily life.

    B、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subjects, students assort   the major subjects into three types: reciting,        comprehending, and hard to preparing.

    C、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are affected by      teachers and peers. Teachers’ strategie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indirectly affect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The teachers who have multiple specialties     would become supports or supplementary in curriculum.    Students also classify their teachers. Those who are     not strict but teach well are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D、To reply parents’ demands and keep higher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school hold the      doctrine of entering higher school. In this atmosphere,   all the activities which could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would affect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such as the       curriculum plans, tests, classroom order, and so on.

    E、Besides school system, cram schools are the other       important learning field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lso play the role as the most effective    support system. Therefore, som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on it. Going to cram schools might have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my finding, I generalize four conclusions.

    1、The formal school curriculum could be classified to      major subjects and minor subject by students. Students   would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 feeling and action     among them.

    2、Context of major subjects include reciting,          comprehending, and hard to preparing, and they are      gradation.

    3、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are daedal, and schools and cram schools     are both involve in.

    4、Students consider that school curriculum is just f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major subjects     are not related to daily life.

      At last,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reflection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學生課程觀的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我國國中課程、升學制度的現況與挑戰……………………………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65 第二節 研究的實施………………………..…………………………………68 第三節 研究場域………………………………..……………………………80 第四節 研究對象…………………………..…………………………………81 第四章 研究發現…………………………………………...………………97 第一節 對學校科目的分類與行動策略………………..……………………97 第二節 對「主科」課程內容的分類與行動策略……………………………121 第三節 教室系統與學生課程觀………………………………………………142 第四節 學校系統與學生課程觀………………………………………………168 第五節 補習班與學生課程觀…………………………………………………181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197 第一節  結論………………………………………...……………………197 第二節  省思………………………………………..………………………202 參考文獻…………………………………………………………………………207 中文部分…………………………………………………………………………207 西文部分…………………………………………………………………………212 附錄三-1 致教師同意函範例………………..............……………215 附錄三-2 學生問卷(2007年9月)………………..………………….…216 附錄三-3 田野筆記範例………………………………................218 附錄三-4 訪談大綱一(2007年1月)…………………………………...223 附錄三-5 訪談大綱二(2008年1月)……….……………………………..225 附錄三-6 訪談逐字稿範例………………….......................227 附錄三-7 學生訪談邀請函……………………...……………………………23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九十七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網站(2008)。多元入學簡介與管道。    2008年6月8日,取自http://me.moe.edu.tw/junior/。
    九十七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2008a)。97年國民中學學  生基本學力測驗Q&A。2008年6月8日,取自               http://me.moe.edu.tw/junior/data/97qa.pdf。
    九十七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2008b)。寫作測驗專欄。  2008年6月8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方德隆(2002)。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增  訂版)(頁139-177)。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增訂六版)。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王紅宇(譯)(1999)。W. E. Doll著。後現代課程觀(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臺北市:桂冠。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玉汝(2005)。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佩穗(2001)。高中女校學生次級文化之俗民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6)。教育名詞:一綱多本。教育資料與研究,68,   241。
    吳懷遠(1982)。高中學生選組輔導之研究。輔導月刊,18(3/4),25-   40。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第二版)。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
    李奉儒、詹家惠(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  究月刊,101,60-71。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  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2NTNU0261002。
    周珮儀(2003)。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  (2),111-138。
    林佳郁(2003)。臺北市社區大學女性學員「塑身美容課程經驗」之身體意象  及學習動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  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205013。
    林宜慧(2006)。臺南地區國一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對其學習的影響。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5NKNU5479025。
    林達森(無日期)。教改現況省思與未來發展探究:以課程改革為主軸。2008  年6月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textbook%      20source/911ppt/ppt.htm。
    武曉梅(2004)。成人學生的補校教育觀:一個國小補校班級的民族誌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邱兆偉(200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面面觀。師說,154(8),8-13。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瑞芝(2000)。幼兒之學校經驗認知:不同幼稚園課程取向之比較。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CS89-2413-H-133-007)。
    姜文閩(譯)(1992)。J. Dewey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臺北市:五南。
    高玉傑(1998)。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  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張拉士(2001)。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我見我思。師說,154(8),14-   16。
    張馨濤(譯)(2002)。P. Orenstein著。校園中的女學生:探究年輕女孩  自尊與自信的缺口(School girls: Young women, self-esteem,   and the confidence gap)。臺北市:女書文化。
    教改萬言書(2003)。2008年6月8日,取自                http://swin.fcu.org.tw/series/20031122/200311122-      2.html。
    教育部(1993)。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方案初步規劃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未出版。
    教育部(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2008年6月8日,取自         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383#。
    教育部(1999a)。九年一貫課程之概要內涵。2007年12月3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8.php。
    教育部(1999b)。高中入學制度改進計畫。2007年12月8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measures/measures1.php#10。
    教育部(1999c)。教科用書編輯與審定計畫。2007年12月8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measures/measures1.php#6。
    教育部(2005)。九十五年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試辦實施方案。2008年6月  8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教育部(2006)。中華民國95年5月24日臺國(二)字第0950075748B號令  修正。2007年12月9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6.php。
    教育部(2007)。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2007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         site_content_sn=8399。
    教育部(2008)。97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手冊。2008年6月8日,取自  http://me.moe.edu.tw/junior/data/97junior.pdf。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  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許智瑛(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綺婷(2002)。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  學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  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231021。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  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0-18)。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  研究發展學會。
    陳姿青(2002)。國小英語教學的困難與展望。師友,425,15-19。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詮譯(2001)。A. A. Glatthorn著。校長  的課程領導(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臺北市:  學富。
    湯梅英、劉春榮(1999)。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87,35-61。
    黃月嬋(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秀孟(1982)。升學主義是國民教育發展的絆腳石。教育資料文摘,10   (2),67-68。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2003)。九年一貫課程銜接問題之分析。中等教育,54(6),120-  135。
    黃政傑(無日期)。躍登九年一貫課程的政治舞臺。2008年6月7號,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textbook%             20source/911ppt/ppt.htm。
    黃雪萍(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之背後因素與對數學學習  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  訊網,090NTTTC576031。
    黃新民(2004)。不變的再製:以我國高中職入學制度之轉變為例。臺灣教育  社會學研究,4(1),77-111。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嘉雄(2002)。課程。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增訂版)   (頁179-205)。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  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99-  131。
    楊巧玲(2005)。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高中學生類組選擇之探究。臺灣教育  社會學研究,5(2),113-153。
    楊洲松(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析:課程典範轉移的觀點。載於國立暨南  大學教育學程主心(主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  課程(頁123-140)。高雄市:復文。
    楊清芬(1995)。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朝祥(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六個面向總檢討。國家政策論壇,1   (7),147-152。
    楊慧美(2002)。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自  然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市,未出版。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雷文(200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題總體檢。師說,154(8),4-7。
    廖鳳瑞(2003)。從檔案看幼兒的經驗課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計劃成果報告(NCS92-2413-H-003-00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廖鳳瑞、鄭青青(2001)。課程評鑑:不同課程層面之比較研究Ⅰ。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CS90-2413-H-003-027)。臺  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  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市:麗文。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  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
      維基百科(2008)。臺灣教育改革。2008年6月7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5%   99%E8%82%B2%E6%94%B9%E9%9D%A9。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    (4),1-33。
    劉美慧(2000)。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不同文化脈絡的運作課程與經驗  課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CS 89-   2413-H-026-005)。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課程革新的「迷思」與「解迷」。國教天地,84,1-5。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臺北市:復文。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小黑(主    編),性別議題導論(頁75-101)。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
    蔡文輝(2006)。社會學理論(增訂三版)。臺北市:三民。
    蔡文輝、李紹榮(1999)。社會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鄭又嘉(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青青(2005)。幼兒經驗課程脈絡分析之初探研究:以建構取向之主題課程  模式為例。論文發表於私立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舉辦之課程研討會,  臺中縣。
    蕭昭君(1996,1月)。教室中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的觀察  研究。載於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舉辦之「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  探究」研究會論文集(頁1-37),臺東市。
    謝小芩、范信賢(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  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7-143)。臺北市:揚  智。
    謝妙鐶(2007)。國中補校學生眼中的英文課:一班國中補校學生的民族誌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敏青(2007)。國中校外英語補習經驗、學校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  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中正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  高雄市,未出版。
    蘇鈺琦(2004)。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困境與改進之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14(6),50-67。

    西文部份
    Aront, M. (2006). Retrieving the ideological past: Critical   sociology, gender theory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   L. Weis, C. McCarthy, & G. Dimitriadis(Eds.), Ide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7-   36).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Becker, H. S. (1983). How I learned what a crock wa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2, 28-35.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erryholmes, C. (1988). Thinking about education post-    structurally. In Power and criticism: post-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ion(pp. 31-4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merson, Robert M., Fretz, Rachel I. & Shaw, Linda L.      (1995).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ric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pp. 465-485). New      York: Macmillan.
    Erwin, M. H. (2001). Sinkers and swimmers: student        experiences with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Gibson, M. A. (1987). 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 B. Spindler & L. S. Spindler(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pp. 281-31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oldman, S. & McDermott, R. (1987). The culture of        competition in American schools. In G. Spindler(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pp. 282-299).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Grant, L. (1992). Race and the schooling of young girls. In   J. Wrigley(Ed.),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pp. 91-    114).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Holland, D. C. & Eisenhart, M. A. (1990). Educated in      romantic: Women,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cul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vinson, G. & Murphy, P. (2006). Boys don’t write ro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gender       identities in English classroom. In M. Arnot & M. Mac    an Ghaill(Eds.),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gender    and education(pp. 163-179).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Falmer.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lein, M. F. (1990).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reating your own agenda. N. 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Langness, L. L. & Frank, G. (1981). Liv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CA: Chandler and   Sharp Publishers.
    Measor, L. (1984). Gender and the sciences: Pupils’ gender-  based conceptions of school subject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pp. 89-105).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organ-Fleming, B. & Doyle, W. (1997).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ev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 (5), 499-511.
    Morse, L. W. & Handly, H. M. (1985). Listening to        adolescents: Gender difference in science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L. C. Wilkerson, & C. B. Marrett(Eds.),   Gender influences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pp. 37-56).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Ogbu, J. U. & Fordham, S. (1986). 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 The   Urban Review, 18 (3), 177-206.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J. U. Ogbu & M. A. Gibson    (Eds), Minority str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3-    36). New York: Garland.
    Poetter, T. S. (1994). Making meaning in the experiential    domain of the curriculum: A case study of an         intercollegiat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and i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ollard, A. (1984). Goodies, jokers and gang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Eds.), Life in school(pp. 238-    254).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Pope, D. C. (1999). Doing school: Successful           students’experiences of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n Arbor, Mich: UMI.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717.
      Sadker, M., & Sadker, D. (1984). Year: Final report,     promoting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Weston, N. (1993). The experienced curriculum in two       elementary classrooms: An exploration in student lore.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Wexler, P. (1992). Becoming somebody: The class self. In
      Becoming somebody: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school  (pp. 128-146). New York: Falmer.
    Whitaker, P. L. (1987).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student experience scale.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Whitty, G. (1985).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 Sociology and school knowledge:        curriculum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tics (pp. 7-29).     London: Methuen.
    Wiersma, W. (2000). 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7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tz, N. W. (1997). Four year olds’perceptions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high and low quality child ca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Youdell, D. (2003). Identity Traps or How Black Student     Fai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iographical, sub-      cultural, and learner ident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 3-20.
    Younger, M., Warrington, M., & Williams, J. (1999). The     gender gap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s: reality and      rhetoric?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   (3), 325-3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