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慧津 Hui-Chin Hsiao |
---|---|
論文名稱: |
國中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之研究─以終身學習四面向探討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2 |
中文關鍵詞: | 終身學習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2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年所出版的「學習:財富蘊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中,提出學習社會中,人們必須進行四種基本的學習探討國中教師的專業學習與發展情形,包括學習認知、學習做事、學習與人相處和學習發展四面向。本研究採深度訪談和非正式觀察的方式,立意取樣三位個案進行研究。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本研究根據UNESCO(1996)對學習認知層面的論述並參考教師專業學習的相關資料,歸結出了解生活世界、發展專業能力、對教育的認知、增進個人自學以及從生活中學習等幾個重點。受訪者主要認為職前教學以外的實習經驗、社團經驗、參與社會上提供教師專業訓練的機構以及前輩們的經驗傳承、非正規教學經驗的累積等,對日後從事教職有幫助。在職後,同事之間非正式的學習、經驗交流、長期教學經驗的累積、個人生活體驗、閱讀、網路學習等,都是受訪者的學習途徑。「回流教育」亦能提昇教師知能。研習是一般教師普遍在職進修方式,但現今的研習制度確有其疏失。
二、 學習做事層面,歸結出學習與未來工作相適、增進團隊工作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等幾個重點。受訪者表示,教師可經由兼任行政工作從中磨練、組織健全的教學研究會、學校教師會等學習與他人共事;解決問題方面主要是經由同事之間相互討論、累積帶班經驗、生活體驗、有個案經驗分享的研習課程學習,書本、電視亦能補充教師不足的經驗,「母職」角色與「教職」角色有重疊處;教學的創新則與教師人格特質、對教育專業的高期許、教學相長、教師的價值觀、教學理念、電視媒體啟發、良好的溝通環境有關。
三、 學習與人相處層面,歸結出認識自己、發現他人、與學生、家長、同事、主管等建立良好的關係幾個重點。受訪者表示,認識自己主要是由別人的反應與回饋、與他人比較、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形成;經驗顯示,人際互動最重要的是真誠、同理心與開放的人際互動;受訪者強調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益於教學等;與同事相處在話題上有同化傾向、視同事為良師益友;和主管則維持禮貌性的距離;重視與家長建立同在一條船上的關係。
四、 學習發展層面,歸結出教師人格、道德、職涯發展以及自我實現幾個重點。受訪者選擇教職主要原因有:工作穩定、環境單純、公費制度-符合父母期望、與閱讀緊密結合、良好的職業聲望與社會地位。好教師必須具備認真、體諒、關懷的特質,並能示範良好的品德。繼續進修是受訪者重要的職涯計劃,對某些受訪者而言,親友是自我實現的助力,但對部分受訪者則可能是阻力。
根據本研究結果,分別針對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議:
一、 終身學習理論的建構
終身學習四面向的關係並非對等,彼此之間亦無清楚的界線。此四大面向之間應具有相關性(interrelationship)、互動性(interaction)以及互存性(interdependence)的,且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學習傾向(orientation)。
二、 師資培育相關機構
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健全實習制度、發展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進修模式,且在課程設計上應同等重視終身學習四面向的學習。
三、 國中教師個人
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學習,以破除負面評價,樹立良好典範。除了專業機構提供的學習外,更應積極從生活世界中學習。
中文部分
丁金松(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長參與之角色與功能的探討。研習資訊,18(1),45-52。
王文科譯(民79)。質的教育研究法(譯自J.H. McMillan & S. Schumacher 1989年著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瑛(民87)。終身學習理念與專業繼續教育的結合。載於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3-192頁。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王政彥(民87)。終身學習的應然與時然。載於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5-150頁。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王政彥(民88)。終生學習的理論。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241-268頁。台北:師大書苑。
王淑俐主編(民83)。教師說話技巧(一)─圓融的人際溝通。教育部發行。
王鼎銘(民86)。遠距教學情境應用於教師進修之規劃與展望。載於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189-209頁,台北:師大書苑。
白雲霞(民84)。美國中小學教師專業階梯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朱慶慶(民82)。牽引-明日的社會,握在每一個好老師的手中。載於周麗玉主編,春風化雨,109-118頁。台北市:張老師。
何青蓉(民85)。成人學習研究的發展趨勢與幾個帶發展的論點。成人教育,34,9-17。
何青蓉(民88)。終生學習與個人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269-289頁。台北:師大書苑。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湖(民87)。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孟皇(民90)。論「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法制之建構(上)。教育研究月刊,83,94-106。
林昭賢(民84)。用愛重整校園倫理。教師天地,74,15-18。
林清江(民75)。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清江(民81)。我國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1-73頁。台北:師大書苑。
林淑娟(民86)。高雄市市民學苑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斌(民90)。教師會的未來-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的結合。新好教師,19,1-4。
林瑞欽(民77)。師範生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育芬(民85)。婦女社區參與與現代母職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成平(民88)。教師的自我進修與發展。中等教育,50(1),22-28。
周麗玉主編(民82)。春風化雨。台北市:張老師。
吳京(民89)。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69-87頁。台北:天下文化。
吳政憲(民90)。教師在職進修的新趨勢─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18(1),29-44。
吳清基(民79)。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璧如(民89)。師資教育學程中家長參與知能教學之內容分析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5),15-38。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夢鯨(民86)。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民87)。學習社會發展指標之建構。載於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9-124頁。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徐宗國(民83)。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及其對婦女研究的若干啟示。質化研究、次級資料分析與綜合方法。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社會科學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
教育部(民83)。師資培育法。
高強華(民81)。樂在學習,樂在工作-談教師的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教師天地,57,33-36。
高強華(民82)。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91-308頁。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民85)。樂在教學。台北:南宏。
高強華(民87)。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台北:師大。
高義展(民89)。淺談學校行政與教師專業自主的調適。教育資料與研究,32,50-5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994)。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畫分可行性之研究。
陳良益(民85)。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乃林(民87)。終身學習論析。成人教育,41,36-41。
陳佩文(民87)。正視校園文化,重整校園倫理。載於高強華主編,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283-321頁。台北:師大。
陳怡錚(民89)。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娟(民87)。國民小學教師對女性主義母職概念接受程度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宇華(民88)。國民小學教師終生學習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慶雄(民88)。社會權論。台北:眾文。
黃明月(民89)。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黃政傑(民85)。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富順(民78)。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8)。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32頁。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9)。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著;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台北:遠流。
郭生玉(民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書局。
郭明德(民87)。質化研究的探討及省思。教育研究,6,153-17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教育部編印。
張苑珍(民87)。「學習—財富蘊含其中」書籍介紹。社教雙月刊,82,43-44。
張清濱(民85)。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13(6),2-9。
張雁婷(民87)。論教師法精神與學校行政革新。載自高強華主編,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205-243頁。台北:師大。
詹志禹(民89a)。教育活動的元素有哪些?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57-115頁。台北:台灣書店。
詹志禹(民89b)。教育無所不在?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163-190頁。台北:台灣書店。
詹志禹、彭秀玉(民89)。教學導師制的實施困難與解決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6,12-15。
鄔昆如(民82)。倫理學。台北:五南。
楊洲松(民90)。教育學。教育研究月刊,83,125-137。
楊順南(民89a)。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223-267頁。台北:台灣書店。
楊順南(民89b)。教育是什麼?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1-41頁。台北:台灣書店。
楊順南(民89c)。師生如何互動?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117-162頁。台北:台灣書店。
楊國德(民86)。終生學習社會—二十一世紀教育新願景。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民87)。網路學習科技與學習社會。載於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7-300頁。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蔡培村(民84)。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畫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54-72。
蔡培村(民87)。終身學習與教師生涯發展。臺灣教育,565,14-26。
蔡進雄(民87)。改進校內教學視導的有效途徑。載於高強華主編,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153-175頁。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蔡碧璉(民85)。從教師專業成長論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的實施。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27-52頁。高雄:麗文。
鄭石岩(民82)。教師的愛與生涯─教師的自我成長。載於周麗玉主編,春風化雨,185-191頁。台北市:張老師。
鄭同僚(民89)。如何才是符應顧客需求的教育行政。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191-203頁。台北:台灣書店。
鄭博真(民89)。我國與主要國家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資訊,8(5),39-57。
鄭淵全(民87)。建構以終身學習為導向之教師進修制度。載於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579-599頁。台北:揚智文化。
鄧運林(民84)。成人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21-140頁。台北:巨流。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簡春安(民81)。社會工作與計質研究法。質化研究在社會學界的應用論見彙編。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謝忠保(民84)。增進教師專業發展落實「生涯導師」功能。高市鐸聲,6(1),61-63。
謝水南(民85)。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分析與策進。研習資訊,13(6),17-23。
鍾任琴(民83)。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35(3),29-35。
顏慶祥(民89)。我國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98-119。
蕭英勵(民89)。建立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以一位有創意的教師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32,56-61。
蘇錦頓(民84)。國中、國小教師的生涯發展與調適。高市鐸聲,6(1),55-60。
羅清水(民87)。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7。
饒見維(民8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
英文部分
Bell, B.& Gilbert, J.(1994).Teacher development as 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0(5),483-497.
Boud,D. & Miller,N.(1996).Working with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Broadhead,P. (1987).A blueprint for the good teacher.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35(1),57-71.
Cropley,A.J.(1980).Toward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Cross,K.P.(1981).Adult as learner: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kenward,G.G. and Merriam,S.B.(1982).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Row.
Delors,J.et al.(1996).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East,J.M.(198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UMI: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Eisner ,E. w.(1988). The ecology of school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5), 27.
Gibb,J.R.(1960).Learning theory in adult education. In M.S. Knowles(ed.), Handbook of adult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 D.C.: Adult Association of the U.S.A.
Hock, R. R.(1985).Professional burnout among public school teacher.(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64219).
Jarvis,P.,Holford,J. & Griffin,C.(1998).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Kidd,J.R.(1973).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 Cambridge.
Knox,A.B.(1977).Adul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nowles, M.S.(1984)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Third edition) Huston: Gult.
Lawson, H . & Baiar -Lawson, K .(1997). Connecting the dots: progress toward the intergration of school reform ,school-linked services ,parent involvement and communit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08696)
Long,H.B.(1990).Understanding adult learners. In M.W. Galbraith(ed.).Adult learning methods.Malalar:Roberte,Krieger,23-37.
Longworth, N. and Davies, W.K.(1996).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 Kogan Page.
Michopoulos.A.(1983).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G.C. Whaples. College park, Maryland.
Michelson, E.(1996).Usual suspects: 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the gendering of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5(6),438-454.
Miller, H.L.(1964).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Miller, J.L.(1986).Women as teachers: Enlarging conversations on issues of gender and self-concept.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1(2),Winter,111-121.
Mishler, E. 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 : Context and Narrativ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M. K.(1992).Intersection of home and work. In R. J. Altenbaugh(Ed.), The teacher’s voice(pp.26-39). London : Falmer Press.
Ollenburger, J.C. & Moore, H. A.(1992).A sociology of women: The intersection of patriarchy , capitalism and colo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atton,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Newbury Park:Sage.
Rallis, S. F. & Rossman, G. B.(1998).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CA:Sage.
Sell,G.R.(1978).A handbook of terminology for classifying and describing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of adult. Denver: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Senge,M.P.(1994).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Doubleday.
Smith,R.M.(1982).Learning how to learn: Applied learning theory for adults. New York: Cambridge.
Stein, M.K.& Wang, M.C.(1988).Teacher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provement: the process of teacher chang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2),171-187.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8).Lifelong learning and public policy. Report prepared by the lifelong learning project. Washington , 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Yoder, N.(1995).Teacher leadership: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7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