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愛嵐 Su Ai-Lan |
---|---|
論文名稱: |
晚清接受新式教育的先行者研究(1840-1894) A Study on the Experience of Pioneers of the New Education in Later Ching Dynasty (1840-1894)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新式教育 、西式教育 、教育先行者 、容閎 、馬相伯 、馬建忠 、伍廷芳 、嚴復 、何啟 、詹天佑 |
英文關鍵詞: | new education, western education, Yung Wing, Ma Xiang-Bo, Ma Jian-Zhong, Wu Ting-Fang, Yan Fu, Ho Kai, Jeme Tien-Yow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83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探討晚清西風東漸之際,在鴉片戰爭(1840)到甲午戰爭(1894)期間,最早接受新式教育者的受教歷程及其發展情形,以期描繪出新舊教育制度更迭的脈絡,共選擇了容閎、馬相伯、馬建忠、伍廷芳、嚴復、何啓、詹天佑等七位在此時期於國內外接受過新式教育的時代人物為研究對象,並從:家庭背景、就學動機、就學機構、求學過程及日後發展等五方面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自家庭背景分析可知,居於中國東南沿海、居中下階層的社會地位與信仰基督教等因素,使先行者們有更多機會比他人早一步選擇新式教育。
二、從就學動機發現到,促使先行者們選擇新式教育的關鍵,乃基於個人或該家庭的個別考量或嘗試,未有一共同因素。
三、從就學機構分析發現,先行者所就讀的新式教育機構,有逐步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延伸高等教育,且這些學校多半與基督教會有關。
四、經由歸納求學過程,得出下列幾項特點:
(一)大多數先行者們仍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
(二)當求學經費來自外界資助時,學位攻讀的方向亦較易受經費提供者所約束。
(三)配合中國「近現代化」過程,對於軍工專才的需求大於一般通才。
五、從日後發展的分析,可條列出幾個共同特徵:
(一)人脈關係與先行者們的人生發展息息相關,且在清廷官場中特別顯著。
(二)先行者們在政治上的發展,與當時主政者對新式教育人才的重視程度,以及社會對新式教育學歷的認可接受程度有關。
(三)由於本身的學習經歷與專業能力,先行者們多有辦理新式教育的機會與經驗。
(四)由於先行者們本身兼習東西方知識,及在受新式教育歷程中體認到中外差異,他們多曾從事思想傳播工作,包括辦報、譯書與著作等。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turning point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w education in later Ching Dynasty, and to synthesize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and life of new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ioneers of new education during 1840-1894. Therefore, seven famous figures educated at the new western school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Yung Wing, Ma Xiang-Bo, Ma Jian-Zhong, Wu Ting-Fang, Yan Fu, Ho Kai, and Jeme Tien-Yow. Their educational and career experiences were analyzed from five dimensions: background, motives,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 As to the background, those factors such as living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belonging to the lower class, and believing the Christian religion would offer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take new western education.
ii. As to the motives, there wasn’t the one common reason for pioneers to choose new western education.
iii. As to the institu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ose western schooling pioneers taking extended from the primary level to higher one, and most of them were run by Christian churches.
iv. As to educational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1) more than half of the pioneers had some experienc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2) when tuition fees were paid by the sponsors, who would influenced the pioneers’ education choices; (3) with the process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manpower demand of industry specialists would need more than that of liberal arts.
v. As to career development, it is revealed that: (1) personal relational network is one of decisive factors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ose pioneers, especially in the Qing’s government; (2) their development in politics would relate to the attitude of the senior officers charging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society; owing to their academic degrees and competences, those pioneers have more chances and experiences to engage in the new western education; (4) based on their cross-culture experiences and awarenes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most of pioneers had transformed the western thoughts into China by ways of running newspaper, translations or writings.
壹、中文
一、史料
牛仰山、孫鴻霓編,《嚴復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
伍廷芳,〈論美國與東方交際事宜〉,收錄至丁賢俊、喻作風編,《伍廷芳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伍廷芳,〈奏請監國贊成共和文〉,收錄至丁賢俊、喻作風編,《伍廷芳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伍廷芳,〈致清慶邸書〉,收錄至丁賢俊、喻作風編,《伍廷芳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伍廷芳,〈中華民國圖治當議〉,收錄至丁賢俊、喻作風編,《伍廷芳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伍廷芳,〈離粵通電〉,收錄至丁賢俊、喻作風編,《伍廷芳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高宗魯編,《中國留美幼童書信集》。珠海:珠海,2006年。
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容閎,石霓譯註,《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
馬相伯,〈我的孩童時代與宇宙觀與家教〉,《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我的幼年〉,《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六十年來之上海〉,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以後〉,《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從震旦到復旦〉,《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我與高麗〉,《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從高麗回國以後〉,《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借款〉,《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關於震旦與復旦種種〉,《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其昌洋行與招商局〉,《一日一談》,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相伯,〈改革招商局建議〉,收錄至方豪編,《馬相伯(良)先生文集‧續編‧新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馬相伯,〈家產立典記〉,收錄至方豪編,《馬相伯(良)先生文集‧續編‧新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馬相伯,〈函夏考文苑議〉,收錄至方豪編,《馬相伯(良)先生文集文集‧續編‧新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馬建忠,〈自記〉,收錄至馬建忠,《適可齋紀言紀行》。臺北:文海,1968年。
馬建忠,〈擬設譯書院議〉,收錄至馬建忠,《適可齋紀言紀行》。臺北:文海,1968年。
馬建忠,程演生編,《東行三錄》。上海:神州國光社,1946年。
陳亞蘭譯著,《李善蘭華蘅芳詹天佑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詹同濟編,〈詹天佑名言抄〉,收錄至詹同濟編,《詹天佑大江南北主持筑路文獻資料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詹同濟譯編注,《詹天佑書信選集》。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鄭大華點校,《新政真銓:何啟、胡禮垣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嚴復,〈為周養庵題篝燈紡織圖〉,收錄至王栻編,《嚴復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贈英華〉,收錄至王栻編,《嚴復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與四弟觀瀾書〉,收錄至《嚴復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與張元濟書〉,收錄至王栻編,《嚴復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與熊純如書〉,收錄至王栻編,《嚴復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周振甫選注,《嚴復選集》。北京:人民文學,2004年。
嚴璩,〈侯官嚴先生年譜〉,收錄至王栻編,《嚴復集》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近人論著
丁淑萍,《明代社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臺北,未出版。
丁賢俊、喻作風,《伍廷芳評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于瀟,〈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格致書院辦學特色及其啟示〉,《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09年1月),頁59-64。
王中江,《嚴復》。臺北:東大圖書,1997年。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忠欣,《基督教與中國近現代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京波,〈丁韙良與洋務運動時期西式教育的發展〉,《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頁323-325。
王炳照等著,《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1994年。
王栻,《嚴復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栻,〈嚴復在《國聞報》上發表了哪些論文〉,收錄至牛仰山、孫鴻霓編,《嚴復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
王倫信,〈外語教育:考察晚清上海的對外開放的一個視角〉,《安徽史學》,2007年第5期(2007年),頁58-62。
王惠姬,《清末民初的女子留學教育》。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臺北,未出版。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王蘧常,《民國嚴幾道先生復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尹萬才,〈西學傳播者還是傳教士─淺析傅蘭雅在華活動及其影響〉,《黑龍江史志》,第213期(2009年2月),頁46-47。
方豪,〈馬相伯先生事略〉,收錄至方豪編,《馬相伯先生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方豪,〈馬相伯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一)〉,收錄至朱傳譽主編,《馬相伯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方豪,〈馬相伯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二)〉,收錄至朱傳譽主編,《馬相伯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方豪,〈馬相伯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四)〉,收錄至朱傳譽主編,《馬相伯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方豪,〈馬相伯先生籌設函夏考文苑始末〉,收錄至朱維錚等著,《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方豪,〈馬相伯先生生日考及其他〉,收錄至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著者,1969年。
皮后鋒,《嚴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史靜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華的教育活動》。臺北:文津,1991年。
石霓,〈中國留學生之父:一個孤獨的邊緣人〉,收錄至吳文萊主编,《容閎與中國近代化》。珠海市:珠海,2006年。
伍振鷟,《中國教育史要略》。臺北:五南,2008年。
伍朝樞,〈伍廷芳博士哀思錄‧哀啟〉,收錄自《圖開勝蹟》,《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64》。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頁554。
朱維錚,〈近代中國的歷史見證─百歲政治家馬相伯〉,收錄至朱維錚等著,《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法]色何勒─皮埃爾‧拉格特、[英]帕特里克‧拉登,《西歐國家的律師制度》。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留學生與近代中國(1872 ~ 1949)》。新竹:楓城出版社,1978年。
李天綱,〈信仰與傳統─馬相伯的宗教生涯〉,收錄至朱維錚等著,《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丹,〈近代中國新式教育中教會學校的創立與西學的傳播〉,《今日南國》,第112期(2009年1月),頁27-28。
李仲剛,《清末民初的中國留學生—時代與區域的考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年。嘉義,未出版。
李志剛,《容閎與近代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
李劍,〈傳教士與晚清時期西方近代教育的傳入〉,《中國電力教育》,第132期(2009年3月),頁10-12。
李燕,〈中國第一位女西醫─金雅妹〉,《中華醫史雜誌》,第31卷第1期(2001年1月),頁6。
余英時,〈史學、史家與時代〉,收錄於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年,頁247-270。
余啟興,〈伍廷芳與香港之關係〉,收錄至《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70年。
吳梓明,〈震旦大學校長馬相伯〉,《基督教大學華人校長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吳義雄,〈馬禮遜學校與容閎留美前所受的教育〉,收錄至吳文萊主编,《容閎與中國近代化》。珠海市:珠海,2006年。
沈雲龍訪問,謝文孫記錄,郭廷以校閱,《傅秉常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何飛,〈鴉片戰爭對中國教育的影響〉,《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三期(2006年9月),頁8-12。
何曉夏、史靜寰,《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子勛,《中國留學教育史 (一八四七至一九七五年)》。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林永昌,《清末民初中國學生留學德國之研究(1876—1917)》。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臺中,未出版。
林保淳,《嚴復─中國近代思想啟蒙者》。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拉法格(Thomas E., La Fargue),高宗魯譯註,《中國幼童留美史:現代化的初探》臺北:華欣,1982年。
范亞伶,〈淺析洋務運動時期的新式學堂〉,《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2006年12月),頁30-33。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臺北,未出版。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2001年。
周愚文,〈中國歷代停廢科舉制度的探討〉,收錄至李弘祺編,《中國的教育與科舉》。臺北: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年。
金鶴俊,《馬建忠維新主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臺北,未出版。
姚公騫、鄭光東、汪叔子主編,《中國百年留學精英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馬玉章,〈懷念先祖父相伯公〉,收錄至朱維錚等著,《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孫子和,《清代同文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臺北,未出版。
孫廣勇,〈試論近代中國新式教育的「雙體」結構〉,《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四期 (2007年6月),頁33-36。
高宗魯,〈詹天佑的生平與時代〉,收錄至凌鴻勛、高宗魯編,《詹天佑與中國鐵路》。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77年。
高宗魯,〈有關詹天佑的史料問題〉,收錄至凌鴻勛、高宗魯編,《詹天佑與中國鐵路》。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77年。
高宗鲁譯註,《中國幼童留美史:現代化的初探》。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82年。
高黎平,〈林樂知的翻譯活動與晚清政治變革的互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6年1月),頁25-28。
高慧斌,〈試論洋務學堂的教師制度及其近代化〉,《中國史研究》,第587期(2009年9月),頁17-21。
徐兆強,〈簡析洋務運動時期的新式學堂〉,《懷化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2008年5月),頁14-15。
徐梓,《家範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
陳此生編著,《伍廷芳軼事》。上海:宏文圖書館,1924年。
陳此生編著,《伍廷芳歷史》,收錄至佚名編,《伍先生(秩庸)公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編》(652)。臺北:文海,1971年。
陳啓天,《近代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陳啟能,〈序‧略論當代西方史學的觀念變革〉,收錄至徐浩、侯建新,《當代西方史學流派》。臺北:昭明,2001年,頁16-22。
陳漢才,《容閎評傳》。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陳寶琛,〈清故資政大夫海軍協都統嚴君墓誌銘〉,收錄至牛仰山、孫鴻霓編,《嚴復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
凌鴻勛編,《詹天佑先生年譜》。臺北:中國工程師學會,1961年。
陸永玲,〈站在兩個世界之間─馬相伯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收錄至朱維錚主編,《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政雄,《清末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歧異:以何啟、胡禮垣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36年。
梁啟超,《梁任公年譜長編初稿‧上冊》。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張若谷編,《馬相伯(良)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倩儀,《另一種童年的告別: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後回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雲樵,《伍廷芳與清末政治改革》。臺北:聯經,1987年。
張路瑩,〈試析丁韙良與京師同文館的創辦〉,《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09年5月),頁91-92。
張禮恆,《從西方到東方:伍廷芳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演進》。臺北:臺灣商務,2003年。
張禮恆,《何啟、胡禮垣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震,〈「中體西用」思想與中國近代化關係探析〉,《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2期(2009年6月),頁32-34。
葉晨聲,《從牛津學堂到淡江中學―一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的個案研究(1872-1956)》。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臺北,未出版。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臺北:聯經,2010年。
黃書光,《國家之光、人類之瑞:復旦公學校長馬相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華嚴,〈吾祖嚴復的一生〉,收錄至文訊雜誌社編,《知識分子的良心:連橫,嚴復,張季鸞》。臺北:文旭雜誌社,1991年。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台北:中國出版社,1973年。
詹同濟編,〈詹天佑生平事略表〉,收錄至詹同濟編,《詹天佑大江南北主持筑路文獻資料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詹同濟、黃志揚、鄧海成編,《詹天佑生平志:詹天佑與中國鐵路及工程建設》。廣東:廣東人民,1995年。
經盛鴻,《詹天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楊欣、李浩,〈傅蘭雅─致力於中國科學啟蒙的傳教士〉,《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2006年3月),頁150-152。
楊豫,〈新史學及其主要流派〉,《西洋史學史》。臺北:昭明,2000年,頁456-515。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蔣文野,《馬建忠編年事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廖梅,〈馬相伯生平簡表〉,收錄至朱維錚等著,《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衛道治主編,《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歐陽煦,〈海軍歷史人物介紹─嚴復〉,收錄至海軍總司令部輯,《嚴復生平、思想論集》。臺北:海軍總司令部,1991年。
劉富本,〈嚴復大事年表〉,收錄至海軍總司令部輯,《嚴復生平、思想論集》。臺北:海軍總司令部,1991年。
劉富本,〈嚴復的論文表〉,收錄至海軍總司令部輯,《嚴復生平、思想論集》。臺北:海軍總司令部,1991年。
閻廣芬,《經商與辦學:近代商人教育活動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玉琴,《近代思想前驅者的悲劇角色:馬建忠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瞿立鶴,《清末留學教育》。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
瞿立鶴,《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魏揚波,《馬相伯:中國教育的先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2年。
羅香林,《國父之大學時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4年。
羅運治,〈「幼童留美」─清末首批赴美留學生的探討〉,《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1-50。
蘇雲峰,《中國新教育之萌芽與成長(1860-1928)》。臺北:五南,2005年。
蘇精,《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臺北:自印,1985年。
顧昕,〈中國史學的意識形態化傳統─從道德主義的目的論到科學主義的歷史決定論〉,《當代》,第80期(1992年),頁58-79。
貳、英文
Genald H. Choa,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Kai Ho Kai.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