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莉婷
論文名稱: 雲林地區中地市場區域的結構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中地市場區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選定雲林縣作為研究區,以中地機能為指標,以其市場區作為區域的代表,探究臺灣現今的工商社會下,區域的空間結構及其形塑的原因。本文的基本假說是:市場區的形狀,也就是區域的形態,會因而呈現不相連,也就是跳躍式的空間分布。透過中心性指數的界定方式,得出雲林縣共有七個中地等級。其機能結構特徵,反映出:1.商店分布的區位趨於混雜,2.中地等級及其機能的界定方法需加以修正。整體而言各級中地市場區的結構,可說是以高級中地為核心,提供大部份地區的之大多數居民的消費,中級中地尚能保有自己的市場區,扮演輔佐高級中地的角色,而低級中地僅能說是穿插在兩者之中,提供少數居民之部份基本用品的消費而已。這種市場區域的結構,與雲林縣居民在消費時的選擇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商品與服務的種類愈趨於特殊,以及消費地點的中地等級愈高,「距離遠近」的影響力漸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對商品式樣、品質的需求提高;且居民對大聚落的商品,普遍存在著「品質較好」的正面印象;另外,居民對新式商店存有偏好,加上單次的購買量又較多,使得不管在式樣上或價錢上都佔優式的新式商店,擄獲了許多居民的心。上述因素促使更多的居民前往較高級的中地消費,從這些消費行為我們不難理解,市場區的空間分布會有前述的特徵出現。在這些消費行為的背後,事實上正反映了人們的消費心理。在台灣,特別是鄉村的社會裏,「距離近」並不僅指在空間上的絕對距離,其實還另外意謂著人際間的互動較頻繁、彼此心理的距離比較近的內涵,也因此傳統的零售或服務業者,才能在眾多新式商店的競爭下佔有一席之地。但當社會快速變動時,緊密的人際網絡關係便出現了鬆動,此時新式商店在式樣、品質與價格等的優勢,正好填補人際網絡所出現的空缺,加上交通條件的改善,個人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居民比起過去更能擺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依照自己的消費需求前往目的地購物。所以,在這種對商品與服務需求多元化的時代,「距離」的影響力部分又被「交通條件改變」所抵消的同時,造就了現代人們的消費行為,也形塑了市場區域的結構。總而言之,隨著人際網絡關係的鬆動,對商品服務需求的多元化,新式商店的興起,以及交通條件的改善,區域的幾何形態不再是完整相連,而是呈現不規則且跳躍式的分布。其實,中地一直位居市場區的「中心」,但是這個中心不是絕對距離的中心,而是隨著外在條件不斷改變之「相對距離的中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就方法與文獻回顧 第三節 資料來源第二章 中地系統的結構 第一節 中地等級的區分 第二節 中地的機能階層 第三節 中地的分布形態 第四節 小結第三章 各級中地的市場區 第一節 各級中地市場區的劃分 第二節 各級中地市場區的分布 第三節 小結第四章 居民的消費分析 第一節 居民消費地點選擇的理由分析 第二節 居民的消費方式與習慣 第三節 小結第五章 市場區結構的形塑 第一節 傳統人際網絡與消費行為 第二節 現代消費心理與商業活動 第三節 交通因素的影響6 第四節 小結第六章 結論參考文獻附錄

    日本電通行銷戰略研究會,羅文坤,萬憲璋譯1987 《感性消費‧理性消費:如何掌握消費市場新趨勢》臺北: 資源發展出版有限公司。王世慶1970 《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王旭煌1996 〈臺北市消費者逛夜市動機與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怡方1999 《日治時代虎尾市街的出現與成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王洪文1988 《地理思想》,臺北:明文書局。吳水源1986 〈臺灣地區市鎮鄉都市化程度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12:287-323。周俊良1996 《臺中市五個商業區空間結構階層性特徵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桂珠1993 〈臺北市超級市場之經營績效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4(4 ):318-357。林栭顯1999 《臺灣汽車客運公司之營運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林清江1992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書局。金耀基1992 《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施添福1982 《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叢書。1988 〈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 (上)〉,《臺灣風物》,39(2):1-41。1989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 研究報告》,16:115-137。1990 〈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 (中)〉,《臺灣風物》,40(1):37-65。星野克美等著,黃恒正譯1990 《符號社會的消費》,臺北:遠流出版社。倪贊元1993 《雲林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張宗元1986 〈西式速食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秋寶1974 《蘭陽平原之開發過程與中地體系》,國立臺灣大學師範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應信1994 《購物中心市場分析架構之研究--以臺北新文化中心為例》,國 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大玄1983 《臺中區都市體系及其空間結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陳文尚1979 《臺灣都市圈的類型及其結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坤宏、王鴻楷1990 《消費文化論》,臺北:揚智文化。1991 《臺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六個商業區的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二部份一個新的都市 消費空間結構理論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 報》,7:1-17。陳國川1989 〈新竹地區中地系統的結構和消費行為的地點指向〉,《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15:145-180。1995 《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曾國雄、吳水源1986 〈臺灣地區市鎮鄉都市化程度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12:287-323。費孝通1985 《鄉土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楊淑卿1993 《北港區域之形塑與演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詹智源1982 《中壢地區商業空間結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鄒風,孟林明1997 《消費心理學》,臺北:世界商業文庫。熊祥林1990 《消費者的知覺》,臺北:理明出版社。緒方知行,朱炳樹譯1992 《7-eleven物語-24H歡樂賣場經營哲學》,臺北:時報出版。劉邦典,許振邦1989 〈臺灣地區消費需求行為之實証研究〉,《臺灣銀行季刊》,40 (3):82-110。蔡文彩1978 〈基隆、臺北、桃園地區中小都市主要商店街機能活動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4:117-129。蔡文彩1979 〈高屏地區各市鄉鎮主要商店街機能活動之地理學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6:71-89。羅啟宏1975 〈臺中區域都市體系--都市影響圈與其中地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225-259。譚柏雄1980 〈臺灣西部中型都市中心商業區內部結構之比較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7:277-303。Crissman L. W.,夏黎明、隋麗雲譯1984 〈彰化平原的交易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10: 107-129。James P. E. and G. J. Martin,李旭旦譯1989 《地理學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Abiodun, J. O.1967 Urban Hierarchy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Economic Geography, 43(4): 347-367.Allaway, A. W., W. C. Black, M. D. Richard, and J. B. Mason1994 Evolution of a Retail Market Area: An Event-History Model of Spatial Diffusion, Economic Geography, 70(1): 23-40.Barton, B.1978 The Creation of Centralit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8(1): 34-44.Barum, H. G.1966 Market Centers and Hinterlands in Baden- Wuttemberg, pp.xiii-xiv,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 No.1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Bell, T. L., S. R. Lieber and G. Rushton1974 Clustering of Services in Central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4(2): 214-225.Berry, B. J. L. and W. L. Garrison1958 The Functional Bases of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y, Economic Geography, 145-154.Berry, B. J. L. and W. L. Garrison1958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entral Place Theory,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4: 107-120.Berry, B. J. L.1967 A Synthesis of Formal and Functional Regions Using A General Field Theory of Spatial Behavior, edited by Berry, B. J. L. and D. F. Marble, Spatial Analysis, Prentice- Hall.Christaller, W.1933 Die zentralen Orte in Suddeutschland, Jena: Gustav Fischer.Christaller, W.1966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 translated by C. W. Baski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Clark, D.1973 The Formal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Wal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3(1): 71-84.Clark, W. A. V. and G. Rushton1970 Models of Intra-Urban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Place Theory, Economic Geography, 46(3): 486-497.Clark, W. A. V.1967 Consumer Travel Patterns and the Concept of Rang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8(2): 386-396.Gilbert, A.1987 The New Regional Geography in English and French Speaking Countr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2(2): 210.Golledge, R. G., G. Rushton, and W. A. V. Clark1966 Som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owa’s Dispersed Farm Populat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uping of Central Place Functions, Economic Geography, 42(5): 261-272.Harris, R.1983 A Political Chameleon: Class Segregation in Kingston, Ontario,1961- 1976,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4(3): 454-476.Hart, J. F.1981 The Highest Form of the Geographer’s Art,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72(1):1-29.Hartshorne, R.1939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Lancaster: The Science Press Printing Company.Hartshorne, R.1959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Harvey, M. E., M. S. Hung, and J. R. Brown1974 The Application of a ?-Median Algorithm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dal Hierarchies and Growth Centers, Economic Geography, 50(3): 187-20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