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沛慈 |
---|---|
論文名稱: |
盧亮輝國樂合奏作品《春》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
指導教授: | 許瀞心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6 |
中文關鍵詞: | 盧亮輝 、春 、國樂合奏 、指揮 、音樂詮釋 |
英文關鍵詞: | Mr. Lu, Lianghui, SPRING, Composition for large Chinese musical ensemble, conducting, interpretation of music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20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作曲家盧亮輝先生及其音樂思想,因受時代背景、文化環境因素之影響,貫通中西音樂融合,使致作品風格獨特,在中國音樂發展過程中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有鑑於此,本論文將針對盧亮輝先生的大型國樂合奏作品《春》從指揮者的觀點出發,以探索作曲家時代背景、樂曲分析、音樂詮釋與指揮技巧研究這四個部分展開。
全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探討本論文寫作的方向與方法,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研究方法與步驟、指揮技巧名詞範例。
第二章「盧亮輝的時代背景與音樂創作理念」。首先針對作曲家盧亮輝先生受到當時時代背景的影響作一詳盡地介紹。筆者透過與作曲家的訪談,深入探討作曲家盧亮輝先生的音樂創作歷程及其創作理念。
第三章「國樂合奏作品《春》之樂曲分析」。將詳盡描述當時作曲家所創作《春》的背景及動機,再將樂曲所表達的意義作一簡介,最後針對樂曲的曲式、和聲、調性發展、轉調……等等,筆者將整理出樂曲結構總表,進行詳盡的樂曲分析。
第四章「國樂合奏作品《春》之音樂詮釋與指揮技巧分析」。此章將分成三節,第一節是樂曲處理及音樂詮釋;第二節為各聲部演奏法之分析;第三節將就指揮技巧作一闡示。
第五章「結論」。總述前四章節的內容,筆者以指揮者的角度,予以詮釋與分析,針對樂曲中所表現的風格特點及作曲家所欲表達的真實意念加以論述,並將演奏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指揮技巧,作一細部研究整理。筆者期盼藉著詳細的研究,能使傳達的音樂與欣賞者之間產生深切的共鳴,進而追求更完美的藝術層次。
Mr. Lianghui Lu’s unique compositional style combines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al elements. Such ideology is influenced by accultur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Mr. Lu has possessed inheritable position in eastern musical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is, this dissertation is going to discuss Mr. Lu’s composition for large-size Chinese music ensemble, SPRING, from the view point of a conductor. It is also going 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oser, analysis of musical composition, mus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echnique of conducting.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writing skill and dire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discussion also includes motive and objective of study, range and content of research, method and step of study, and technique, terms, example of conducting choices.
Second Chapter: The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notion of Mr. Lu.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Mr. Lu’s background thoroughly. In this introduction, the reader will know how Mr. Lu is influenced in his creative time period.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progress of Mr. Lu’s musical creation and his creative ideas.
Third Chapter: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for the large-size Chinese musical ensemble – SPRING. This chapter is going to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e of composition, SPRING. Then, the meaning of this composition will be introduced briefly. Finally, this chapter will focus on the musical form, harmony, mod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RING. The piece will be thoroughly discussed and analyzed with a composite chart.
Fourth Chapter: Interpretation and conducting technique analysi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arrangement with compos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usic. The second section is analysis of each music performance. The last section is focused on the conducting technique.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composities the content of above four chapters. It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style and real thoughts of the composer from the view point of a conductor. The conducting technique for this piece is clarifi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By this study, the author is looking forward to produce resonance with audiences and better ways to expressing the music, and pursuing a much higher layer into the musical art.
一、 中文書目
王次炤。《音樂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王寧。《管弦樂法基礎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李民雄。《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杜亞雄。《民族音樂學概論》。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華樂出版社,2002。
胡登跳。《民族管弦樂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徐頌仁。《歐洲樂團之形成與配器發展》。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9。
袁靜芳。《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1999。
高子銘。《中國音樂史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60。
高子銘。《現代國樂》。台北:正中書局,1983。
康謳。《和聲學-多種和聲法的詮釋與分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張大勝。《合唱指揮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4。
張肖虎。《五聲性調式及和聲手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張靜蔚。《中國近代音樂史料》。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陳勝田。《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7。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楊鴻年。《樂隊訓練學》,共2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廖年賦。《管弦樂指揮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1。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大陸書店,1988。
劉燕當。《中西音樂藝術論》。台北:樂韻出版社,1979。
鄭德淵。《中國樂器學》。台北:生韻出版社,1984。
黎翁斯坦。《音樂的結構與風格》。潘皇龍 譯。台北:大陸書局,1874。
盧亮輝。《盧亮輝作品選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2000。
盧栩、楊瓊。《曲式與作品分析》。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5。
繆天瑞。《音樂百科辭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齋藤秀雄。《指揮法教程》。王少君、劉大冬 合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
二、 中文期刊
王正平。<傳統樂器的時代新節奏:台北市立國樂團創團十五周年>。《表演藝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4。
唐建平。<民族管弦樂創作中的音響觀念及其實踐>。《中央音樂學報》(第3期,2001)。
盧亮輝。<現代國樂作品運用傳統音樂素材探討>。《人民音樂》(No. 6, 2001):15-17。
三、 學術論文
李家瑜。<盧亮輝二胡協奏作品分析及演奏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谷芳。〈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台北市立國樂團、國立實驗國樂團、高雄事實驗國樂團聯合主辦的「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2000。
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現與延伸-論國樂的產生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郭秀容。<現代國樂團(民族管絃樂團)樂器改革之研究>。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俊吉。<台灣國樂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勝田。<二十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歷史的、教育的角度談起>。高雄:高雄市立國樂團,2000。
陳裕剛。<影響台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4。
陸橒。<國樂團配器之我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5。
黃文玲。<50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2000。
黃光佑。<現代國樂的發展-70年代台灣的現代國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婉綺。<盧亮輝二胡協奏曲《貴妃情》之演奏探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文祥。<論述台灣現代國樂的歷史脈絡與發展(1900-迄今)-政治體制下的音樂文化演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魏金泉。<中國廣播公司國樂文獻調查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8。
顧寶文。<新加坡華樂團-華樂傳奇音樂會作品與指揮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教師升等作品詮釋報告,2010。
四、影音資料
《春夏秋冬》,收於《春、夏、秋、冬-盧亮輝作品音樂會》,盧亮輝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奏,國家音樂廳現場演出實況錄影。DVD。未出版,1996,10月。
《春夏秋冬》。收於《黃鐘樂章-中國民族管絃樂系列二》,陳如祈老師指揮,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演奏。CD。台灣:古帛藝文事業有限公司錄製,1999。
《春》,收於《春、夏、秋、冬-盧亮輝作品音樂會》,胡炳旭指揮,高雄市立國樂團演奏,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現場演出實況錄影。DVD。高雄:雨果唱片公司錄製,未出版,2001,12月12日。
《春》,收於《春夏秋冬》,胡炳旭指揮,高雄市立國樂團演奏。CD。高雄:雨果唱片公司錄製,2001。
五、 總譜
本篇論文《春》之總譜係由盧亮輝所提供之電子檔總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