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薰文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櫟社四家詞析論--林癡仙、陳貫、陳懷澄、蔡惠如 |
指導教授: |
廖振富
Liao, Chen-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櫟社 、古典詞 、林癡仙 、陳貫 、陳懷澄 、蔡惠如 、台灣古典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Li poetic organization, Tzu, Lin Chih-hsien, Chen Kuan, Chen Huai-cheng, Tsai Hui-ju, Taiwa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895年,對台灣政治命運是決定性的一年。清朝降於日本,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此舉對於島上傳統文人來說,打擊甚深。面對青雲路斷、傳統斲喪危機以及身分認同上的矛盾,文人們只好寄情於唱酬吟詠,間接促成文人間的集社活動。而在日本官方刻意推波助瀾之下,古典詩社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雖然人人創社入社的目的與動機各有不同,但是可以感受到的便是日治時期的古典文壇上處處瀰漫著吟詩興味,人人皆熱中投身於詩社活動中。在眾多詩社當中,以中台由霧峰林癡仙倡組的詩社「櫟社」最負盛名,社員們在政治上兼容保守與激進的立場,但對於氣節操守仍有相當的堅持,社員也必須具有一定的漢學素養方能入社。櫟社詩社活動多以「擊鉢吟」、「詩鐘」、「課題詩」等分箋酬唱,然筆者發現文友間亦會選擇「倚聲填詞」,用此類文學體裁表達內心情感與思想,並以之唱和。探討他們的文學作品亦能觀察日治時期傳統文人精神圖像,而從文人所填寫的詞作或可進一步思考這類文體在台灣文壇上所佔的比重與角色為何?傳統文人在詞作創作量上與詩歌有懸殊的比例,詞的填寫格律與表現手法有異於詩,填詞能展現文人何種生命情懷?詩人情性如何以詞展現?這些都是筆者希望能夠探索挖掘的切入點,因此希望能藉櫟社四家的詞作來著手探究。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櫟社四家詞析論-林癡仙、陳貫、陳懷澄、蔡惠如」為題,全文共分八章,以下敘述章節架構及思考進路。
第一章「緒論」,敘述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交代研究材料之來源並回顧相關研究;接著說明本文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第二章「櫟社文人古典詞創作背景」,首先概述台灣詞的發展狀況,推論清領時期以及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詞壇未能興盛之原因,並論述台灣詞作的時代特色。接著筆者以所蒐集得來之櫟社文人詞作加以整理歸納,並略作說明,以作為下文討論之基礎。
第三、四、五、六章,分別是「林癡仙詞作探析」、「陳貫詞作探析」、「陳懷澄詞作探析」、「蔡惠如詞作探析」,依照作品多寡之順序,探討櫟社這四位文人所留下之精采詞作。每章先述作家生平,再簡要交代作品來源,而論述重心則是就作品主題內容與藝術形式之探究,綜合以觀,針對文本進行細緻討論是筆者特別著重之處。
第七章「櫟社詞家作品的綜合分析與比較」根據上述討論之詞家以較宏觀的視野來分析與比較這些詞作當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徵,或可說是集團性之分析;主要分成「對祖國的嚮往之情」、「從隱逸思想到積極入世的多元表現」、「詞作內容馴化之痕並不顯著」來探討櫟社文人詞作呈現出來的集團性內涵,雖然外顯之處可見這幾位文人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抉擇擺盪,但是他們仍隱隱然流露出不向殖民政府妥協的堅毅情性;接著分別以作品思想內涵與作品成就來評價這幾家櫟社文人的詞作。
第八章「結論」總結全文,並從結論當中提出在研究過程中所遇到之侷限性與瓶頸以及未來可以繼續深化開發的論題。
It was 1895 that marked the significant year to Taiwanese people with regard to political destiny. Ching dynasty surrendered to Japan after the wa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and agreed to yield one of its territories “Taiwan” to Japanese government, which was out of question a huge shock for people even traditional poets living on this island for generations. Facing the cruelty of losing their promising future, crisis of declining of traditions, and inner contradiction of self identities, only when these poets indulged themselves in writing and reciting poetry could they ease their sorrow and sense of loss, which in a matter of course caus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rising of poetic organizations. In addition, Japanese government also urged educated people to establish poetic organizations to show its honor and respect for Taiwanese people, which could also explain why there were a lot of poetic organizations at the time. There were different motives and purposes for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or establish poet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pularity of poem-writing revealed the fact that the society was filled with the atmosphere of literariness: almost everyone was interested in writing poetry and had a frenzy in joining poetic organizations. Among those poetic organizations, “Li”, established and advocated by Lin Chih-hsien in Taichung, w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and remarkable poetic organization then. Though members in “Li” held different standpoints as for politics and attitudes toward Japanese government—either conservative or radical, basically they put great emphasis on persistent integrity and virtue under the regime of Japanese government. Only with well-educated background and cultivation of sinology could one be permitted to join “Li” poetic organization. It usually held a lot of activities as diverse as “Chi Po Yin”, “Shih Chung”, and “Ke Ti Shih” in springs and autumns.
However, the author tried to explore other aspects in the poets’ literary work and found that they not only wrote poems but also composed poetry in another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called “Tzu”, which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poets would also use this literary form to express their thinking and inner side of world. They composed “Tzus” to convey their feelings or some messages to other members and therefore they could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in that way. It’s essential to reframe and observe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se poets under the regime of Japanese government by analyzing their work of literature. Their “Tzus” provided us with a general picture on the weight this literary form carried and the role it actually played in Taiwan literary arena during that time. Apparently the number of “Tzus” composed by poets was a lot less than that of poetry, but their existence still couldn’t be ignored while the skills and requirements to compose “Tzus” were relative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poetry. The author tried to figure out how the poets in “Li” express their emotions by composing “Tzus” and relate their work to their dispositions. And that leads the author to focus mainly on four important poets in “Li” and their “Tzu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llustrate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range, sources of research materials, reviews of related research documents and the method adopted in this thesis. Besides, the author brings up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is study.
Chapter 2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 of “Tzu”-composing for poets in “Li”.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dep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Tzus” to infer the possibilities and reasons why “Tzu” was not so popular during Ching dynasty and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n the author was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the “Tzus” composed by the poets in “Li” poetic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build up the base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the four poets-- Lin Chih-hsien, Chen Kuan, Chen Huai-cheng and Tsai Hui-ju and their work.
Chapter 3, 4, 5 and 6 mainly focus on discussion of “Tzus” composed by Lin Chih-hsien, Chen Kuan, Chen Huai-cheng and Tsai Hui-ju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illustrated brief introductions for each poet and then proceded the discussion on their work by sorting the topics and the art forms in their work. The most essential part would be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zus.”
Chapter 7 illustrates the author’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zus” written by these four poets. The author managed to organize the common literary qualities in their work and then evaluated their “Tzus”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ir thought, skills, art and accomplishment. We could clearly perceive that the poets basically lived in struggles and contradictions when it came to taking standpoints of dedicating their life to the society or standing aloof from earthly affairs. But one thing is for sure that they still didn’t compromise to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stuck to their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tightly and firmly, which is truly admirable.
Chapter 8 concludes the previous chapters and explains the restriction and difficul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study on Taiwan “Tzus” and then provides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Tzus” which still haven’t been explored, leaving some room to carry on with the deeper and more thorough research on “Tzus” of Taiwanese poets.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編排以出版時間順序為主,以資料性質分類為輔)
一、櫟社相關詩文集
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72種,1960年2月。
連雅堂,《劍花室詩集‧寧南詩草》,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94種,1960年。
連雅堂,《雅堂文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208種,1964年。
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6月。
傅錫祺,《鶴亭詩集(上)、(下)》,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陳貫,《豁軒詩草》,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莊太岳,《太岳詩草》,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連雅堂,《臺灣詩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連雅堂,《台灣詩薈(上)(下)》,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2年。
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9月。
呂敦禮,《厚菴遺草》,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
陳懷澄,《沁園詩存》,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年。
二、詞學相關著作
吳藕汀,《詞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萬樹,《詞律》,台北:世界書局,1959年12月初版。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詞話叢編》冊3,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台北:文光出版社,1978年。
張夢機,《詞律探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吳梅,《詞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吳宏一,《清代詞學四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7月初版。
陳振寰,《讀詞常識》,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3月。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葉嘉瑩、繆鉞,《詞學古今談》,台北:萬卷樓,1992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孫立,《詞的審美特性》,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葉嘉瑩,《清詞選講》,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葉嘉瑩,《迦陵談詞》,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龍沐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陳水雲,《清代前中期詞學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林鍾勇,《宋人擇調之翹楚一浣溪沙詞調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年。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3月。
黃雅莉,《詞情的饗宴》,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
葉嘉瑩,《詩詞的美感》,台北:中研院新視界文庫,2003年。
賴慶芳,《南宋詠梅詞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3年。
龍沐勛,《倚聲學》(詞學十講),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9月初版。
蘇淑芬,《湖海樓詞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
三、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著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台灣文化》,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3年10月。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許俊雅,《台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施懿琳,《臺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施懿琳、楊翠編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年。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文化中心出版,1998年6月。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12月。
吳福助,《台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廖一瑾,《臺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3月。
施懿琳,《從沈光遠到賴和——臺灣文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莫渝、王幼華編著,《苗栗縣文學發展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月。
廖師振富編,《中台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縣文化局,2002年3月。
吳麗珠,《《四庫全書》收錄台灣文史資料之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6月。
許俊雅,《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台北:萬卷樓,2004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
謝金蓉,《蔡惠如和他的時代》,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田啟文,《台灣文學選讀》,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廖師振富,《櫟社研究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3月。
許俊雅,《無悶草堂詩餘校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5月。
許俊雅,《黑暗中的追尋-櫟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許俊雅,《瀛海探珠-走向台灣古典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12月。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台北:台灣學生,2007年。
廖師振富,《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6月。
四、相關史料與專書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
王松,《臺陽詩話》,文叢第3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9月。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主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一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1960年。
謝金鑾編纂,《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1962年。
陳少廷,《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12月。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上)》,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10月10日。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下)》,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10月10日。
清•戈載,《詞林正韻》,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3月。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北:自立報系,1992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台北:里仁書局,1993。
陳炎正編,《潭子鄉志》,台中:潭子鄉公所,1993年6月。
Griswold, Wendy. (1994).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diamond. Chap. 1 in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陳捷先,《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陳庚金編,《台中縣鄉賢傳》,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1996年6月。
葉大沛,《鹿港發展史》,台北:左羊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清•陳廷敬、王奕清等奉敕編,《欽定詞譜》,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10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台中:晨星出版公司 ,2000年。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出版公司, 2000年。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3月。
王春風編纂,《蓬山文化史蹟‧第一輯苑裡篇》,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1年6月。
潘朝陽,《明清台灣儒學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0月。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的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商務印書館,2002年。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游勝冠編,《島語:台灣文化評論 = Taiwan cultural criticism》,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台灣文獻館,2004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台北:代表作國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
林書揚、劉昭勇、藍博洲編,《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一冊 文化運動》,台北:海峽學術,2006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10月。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五)》,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十)》,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
五、學位論文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廖師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
鍾美芳,《日治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6年。
楊明珠,《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惠鈴,《賴惠川《悶紅墨屑》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徐千惠,《日治時期臺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張靜茹,《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怡慧,《陳貫《豁軒詩草》析論》,國立彰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顏育潔,《石中英、呂伯雄其人其詩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向麗頻,《施士洁及其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6年。
陳淑美,《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6年。
六、單篇論文
楊雲萍,〈陳季同的詩詞〉,《台灣風土》136期,1951年。
南史,〈郭藻臣先生之詩詞〉,《台南文化》3卷3期,1953年。
毛一波,〈台灣詞話〉,《台灣文獻》6卷2期,1955年。
鷺村生,〈巧社〉,《台北文物》,4卷4期,1956年。
賴子清,〈台北市詩詞聯話〉,《台北文物》6卷2期,1957年。
王建竹,〈台灣中部詩人及其作品(一)〉,《台灣文獻》,第27卷第2期,1975年6月。
關綠茵,〈許南英先生及其詩詞〉,《台南文化》(新)第2期,1976年。
王建竹,〈台灣中部詩人及其作品(二)〉,《台灣文獻》,第27卷第2期,1977年3月。
王建竹,〈台灣中部詩人及其作品(三)〉,《台灣文獻》,第27卷第2期,1978年10月。
王建竹,〈台灣中部詞人及其作品〉,《台灣文獻》,30卷1期,1979年。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四十七卷第三期,1997年9月。
王幼華,〈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試析〉,《台灣風物》,第五十卷第三期,2000年9月。
許俊雅,〈一種逝去的文學?──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香港:《九十年代兩岸三地文學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6月。
王幼華,〈試論豁軒詞中的感時憂國精神〉,第十七期(改版季刊第三期),收錄在《苗栗文獻》,2001年10月。
施懿琳,〈台灣文社初探──以 1919〜1923的《台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1年。
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Taiwan, 1937-1945)〉,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2003年11月。
藍楨瑜,〈梁啟超訪臺對臺灣傳統文人的影響之考察-以林癡仙為分析對象〉,《島語:臺灣文化評論》,第3期,2004年1月。
李遠志,〈林朝崧無悶詞析論〉,花蓮:《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第24期》,2007年。
李遠志,〈日據前後的台灣詞壇〉,發表於花蓮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主辦,台灣語言、文學課程與教育研討會,2007年10月19-20日。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台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收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二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研究所,2006年11月。
語言、文學課程與教育研討會,2007年10月19-20日。
廖師振富,〈當前台灣古典詩研究相關問題的思考-以「吳維岳研究」為例〉,《2008南投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文化局2008年4月。
七、日治時期報紙雜誌
1. 《台灣新民報》,東方文化書局復刻版,1974年出版。
2. 《台灣民報》,東方文化書局復刻版,1994年出版。
3. 《台灣日日新報》(影印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復刻本,1994年至1995年出版。
4. 《台灣文藝叢誌》,台中:台灣文社,1919-1926年。(不全)
5. 《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台北:龍文出版社,2007年。
八、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傅錫祺日記(1904、1908-1916、1929、1932年)
陳貫詞作手抄稿
傅錫祺、陳懷澄、陳貫等社友之信件以及明信片手稿
九、線上資料
瀚典: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羅鳳珠,網路展書讀:http://cls.admin.yzu.edu.tw/
台灣分館:《台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館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