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嵐儒 Siao, Lan-Ru |
---|---|
論文名稱: |
精神科醫師的醫事書寫研究——以王浩威、吳佳璇、鄧惠文的散文作品為研究對象 A Study on the Prose Writing of Psychiatrists: Focusing on the Cases of Hao-Wei Wang, Chia-Hsuan Wu, and Hui-Wen Teng |
指導教授: |
黃麗娟
Huang, Li-Juan |
口試委員: |
黃麗娟
Huang, Li-Juan 鍾宗憲 Zhong, Zong-Xian 蔣興立 Jiang, Xing-Li |
口試日期: | 2024/08/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醫事書寫 、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吳佳璇 、鄧惠文 、現代散文 |
英文關鍵詞: | |
研究方法: | 文本分析法 、 文獻分析法 、 焦點討論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92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9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快節奏的社會、大躍進的科技,在看似便利又亮麗的生活背後,求診於精神科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現今的精神科更講求深入了解個案或患者的生命困惑,與探究疾病生成的原因,並致力於除去人們對於精神病症的各種揣想與歧視。因此,本文選擇以三位中生代的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吳佳璇與鄧惠文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考量兼具「理性」與「感性」兩項特質,因此藉由三位研究對象,其豐富的執診經歷所書寫而成的出版作品,分析在現今社會中,所鮮為人知但需要大眾關注的議題。全文共分為五章,首先「醫事書寫」長久以來持續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因此第二章先彙整「醫事書寫」的前行研究定義,並說明醫學專業的訓練對於他們的書寫的影響,再述及其共同的書寫特點及簡介研究對象的生平背景。第三章則將書寫題材分為三大面向做討論,分別討論到校園紀實、人際課題與醫事百態,並由研究對象的作品中舉出相關案例說明,透過這些題材反思社會需關心的議題和現象。第四章則剖析三位精神科醫師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現的敘事角色、記敘方式及修辭與書寫手法。首先討論精神科醫師作家在書寫角色的置換,接著是分析不同記敘方式在書寫時的特點,最後是常使用的修辭與書寫手法,以此呈現精神科醫師書寫的特色。醫師作家的作品不少,但藉由精神科醫師作家的作品,可以讓大眾更詳盡了解求診個案和患者的背景故事,並關注平時所忽視的社會弱勢,以及對相關的精神病症、醫學知識能有更多的認識與認知,期許能透過精神科醫師的作品,破除對精神病症的個案或患者的偏見與歧視,並多一些體貼和關懷。
一、專書著作
王浩威(譚石):《獻給雨季的歌》,臺北:書林出版,1993年。
王浩威:《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臺北:皇冠文學出版,1994年。
王浩威:《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
王浩威:《海岸浮現》,臺北:平氏出版,1995年。
王浩威:《台灣查甫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年。
王浩威:《臺灣少年記事》,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王浩威:《醫生的意外旅程》,臺北:新新聞文化,2000年。
王浩威:《今夜,我們來談文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王浩威:《與自己和好: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生命看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4年。
王浩威:《我的青春,施工中:王浩威醫師的青春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王浩威醫師的親子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鄭淑麗:《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2》,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王浩威:《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吳佳璇:《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年。
吳佳璇:《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臺北:台灣精神醫學會出版,2001年。
吳佳璇:《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5年。
吳佳璇:《從北京到臺北:精神藥理家張文和的追尋》,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7年。
吳佳璇:《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臺北:夏日出版,2009年。
吳佳璇:《醫療自主時代:翻出白色巨塔高牆,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臺北:夏日出版,2009年。
吳佳璇:《浪人醫生日記》,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
吳佳璇:《戰鬥終了已黃昏》,新北:夏日出版,2011年。
吳佳璇:《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臺北:日出出版、大雁文化發行,2012年。
吳佳璇:《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精神科診間的人情絆》,臺北:天下生活出版,2017年。
吳佳璇等著:《陌生的美麗:突破日常的人文力量》,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9年。
陳永興:《醫者情懷──台灣醫師的人文書寫與社會關懷》,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陳志恆:《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臺北:圓神出版,2017年。
陳志恆:《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臺北:圓神出版,2019年。
焦 桐主編:《臺灣醫療文選》,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鄧惠文:《寫給妳的愛情床邊故事》,臺北市:方智出版,2006年。
鄧惠文:《寂寞收據──看見鄧惠文的溫柔心事》,臺北市:三采文化,2008年。
鄧惠文:《還想遇到我嗎》,臺北市:三采文化,2010年。
鄧惠文:《非常關係》,臺北市:平安文化,2011年。
鄧惠文:《別來無恙》,臺北市:三采文化,2011年。
鄧惠文:《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臺北市:三采文化,2012年。
鄧惠文:《學習。在一起的幸福》,臺北市:三采文化,2013年。
鄧惠文:《有你,更能做自己》,臺北:親子天下,2015年。
鄧惠文:《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臺北市:三采文化,2016年。
鄧惠文:《婚內失戀》,臺北市:平安文化,2017年。
鄧惠文:《愛情非童話──給妳的床邊故事》,臺北:平安文化,2017年。
鄧惠文:《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明天的女人,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臺北市:三采文化,2021年。
劉育志:《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臺北:華成圖書出版,2016年。
劉峻豪(阿布):《來自天堂的微光──我在史瓦濟蘭行醫》,臺北:遠流出版,2013年。
劉峻豪(阿布):《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臺北:寶瓶文化,2019年。
劉峻豪(阿布):《萬物皆有裂縫》,臺北:寶瓶文化,2021年。
臺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年。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二、期刊、單篇論文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2003年,5月,第31卷第12期,頁49-67。
季明華:〈忠於選擇自我身影的王溢嘉〉,《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43-45。
陳宛蓉:〈飛行在文壇領空的靈魂──臺灣醫生作家作品觀察〉,《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34-37。
侯文詠:〈巨塔外的傳承與堅持〉,《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53-55。
唐毓麗:〈臺北意象與諷刺美學:探索疾病書寫中的人文價值〉,《東海中文學報》2013年,6月,第25期,頁239。
三、學位論文
王騰慶:《病體與癒字:九○年代以降散文中的疾病與身體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王譽潤:《書寫「瘋癲」——臺灣小說中的精神障礙》,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李欣倫:《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吳雯琪:《當代台灣醫師作家生死書寫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林秀蓉:《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徐媛綺:《臺灣當代醫療散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富盛:《醫生部落客的書寫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勝群:《臺灣護理散文研究:以趙可式、林月鳳、胡月娟、洪彩鑾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陳惠青:《當代臺灣醫療散文中的生死意涵研究——以八○年代之後作品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四、網路資料
經理人:〈我為什麼不可以離開我想像的人生呢?〉由王浩威口述、陳芳毓採訪撰文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007?utm_source=copyshare(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數位時代:〈心靈工坊熱忱的心靈實驗室〉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81/BN-ARTICLE-5281(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雜誌566期:〈和她同居,讓我不必再逃家〉何榮幸、王曉玟撰文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4354(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良醫健康網:〈王浩威走出憂鬱4部曲:一位精神科名醫最赤裸告白〉李光真撰文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0020577(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作家吳佳璇介紹https://bookzone.cwgv.com.tw/author/8119(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安寧照顧基金會:〈故事治療:吟唱生命長河的記憶之歌〉吳佳璇撰文https://www.hospice.org.tw/content/1323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OPEN BOOK閱讀誌:〈閱讀隨身聽S10EP6》浪人醫師吳佳璇/分段徒步環島,記錄人文與醫療風景 ft.《一路向北》〉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9422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今周刊:〈台灣有太多政客只在乎下一次選舉了!鄧惠文醫師為何加入綠黨?〉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911260026/(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雜誌:〈鄧惠文:在生命缺口上,長出更多枝葉〉李宜蓁撰文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649?utm_source=cwmg_mycw&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40cw&_ga=2.214476439.1481308087.1721450165-1552779732.1646240707(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關鍵評論網:〈專訪鄧惠文:有人期待你是救世主,但是我沒辦法〉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705(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marie claire:〈專訪/鄧惠文《婚內失戀》舞台劇!有伴無愛怎麼辦?認識內心需求,療癒過去創傷〉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63869(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上報:【上報人物鄧惠文】「好好活著」是一種人權 她用白話文破解憂鬱(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5&SerialNo=77271(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PGY2(分科)」制度簡介:https://www.jct.org.tw/cp-171-4644-c6ce4-1.html,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https://www.jct.org.tw/cp-171-2789-1f5ed-1.html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https://dep.mohw.gov.tw/DOMA/cp-2713-77817-106.html,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吳佳璇:〈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聯合文學部落格,2010年09月01日。https://city.udn.com/78/4151872,瀏覽時間:2024年07月25日。
精神科〈何謂器質性精神病〉https://www.aftygh.gov.tw/%E4%BD%95%E8%AC%82%E5%99%A8%E8%B3%AA%E6%80%A7%E7%B2%BE%E7%A5%9E%E7%97%85/(瀏覽日期:2024年7月25日)
「永久居留權」相關內容改寫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0%B8%E4%B9%85%E5%B1%85%E7%95%99%E6%AC%8A(瀏覽日期:2024年7月27日)
吳明益:〈上帝的腳沒有踏進的地方〉,轉載於「思.想.起」共筆部落格,2016年3月30日。https://www.facebook.com/susiangki/posts/461659230697634/,瀏覽時間:2024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