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馮國華 |
---|---|
論文名稱: |
清代宗室婚姻政策研究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00 |
中文關鍵詞: | 宗室 、婚姻 、清代 、皇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2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以玉牒之相關統計資料已了結四品宗室婚姻面貌,因為四品宗室是宗室中人口比例最大,經濟階層低微的一群,他們的婚姻形態同時顯露出滿族文化的舊俗與漢化的影響,因此研究其婚姻行為與人際網絡,不但增加對於天潢貴冑之瞭解,更能反映出多民族聯姻之影響。
隨者時間推移,宗室人口繁衍,四品宗室佔宗室總人口的比例也不斷增加, 然而同為天皇貴冑的黃帶子,卻在經濟與社會地位上,與其他封爵的宗室有著天壤之別;表現在婚姻上則呈現晚婚、少妻妾、小家庭規模,婚嫁對象受相關補助政策影響,多與八旗內氏族通婚,前期集中於滿族八大姓,多有高職官者,後前則多小姓與無官銜之人,因為居住政策的限制,婚姻地域圈僅在北京與盛京,僅有少數幾例因為指婚外嫁蒙古;英法聯軍後宗室多有離散出京者,但婚嫁圈反而縮減至街坊。在觀念上因受旌表制度的影響貞節觀念轉變,多有受旌表者。
就婚俗上,清入關之後就針對相關惡習定例政策,包含收繼婚、女淫婦貞與一夫多妻制,除一夫多妻仍行於經濟能力許可之家庭外,前二者都有效的禁絕,但卻沾染了尚奢華的婚俗,因此對四品宗室之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反映在婚齡上的延遲與妻妾數的縮減、聘與成親儀式的合併,甚至是溺女之風。
宗室女的聘期與婚期相距是極短的,分別從地區與初生年輪觀之,相距最長的在一六六零初生的北京宗室女子,相差2.38歲,至一七七零年後,相距期間便全侷限於一年間,不分階級的縮短聘與結婚的間隔,就統計數據來看是宗室通婚的特點,並且越到後期出生的宗室女婚姻越具備此特點,也將婚聘區隔期縮的越短;,宗室之婚齡集中於23、24、25歲,佔全體十分之三,比二十歲以下之二十九點三四多了一點,如果比較宗室男、士紳男與下層平民之婚齡,男反而整體婚齡更較士紳接極為高,如針對地域比較,四品宗室女的婚齡亦算是過遲的,距離較近的奉天、直隸、山東婚齡都較早,四品宗室女的婚齡反倒與浙江、江蘇相近,地域上雖有南北之差,但文化上這兩地卻是嫁賣婚姻最普及之地,婚嫁風俗崇尚奢華,常使尋常人家耗盡家財,因此女子婚齡普遍較晚,蓋多因為籌措不易。盛京與北京之四品宗室兩地的共通點是都是有普遍結婚的現象,並且由階級決定婚嫁之容易度相較兩地,在盛京的下層貴族又較北京的下層貴族更難于成親,而較特別的是在北京四品宗室比閒散宗室成婚容易,但在盛京卻相反,二者四品宗室女比起四品宗室男成婚困難度較低,就出生年輪與單身比例觀察,越到後期,婚齡越高,各年齡的單身比例也越高。
如細就原因,婚俗越發鋪張婚事花費遽增,與聘金水漲船高,嫁賣婚姻益發盛行的同時,宗室生計因為漕運不濟,奉餉縮減,加以營生無方,所居地又遭戰爭破壞,多方因素下使之日益窮困;宗室之奉餉在清前期仍得以游刃有餘,但所沾染之惡習構成了無法積累財富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婚姻網絡受到重創。另外宗室女的殘疾、嫡庶觀念的認定與人口比例的失衡都會干擾婚嫁的進行,但影響層面不若前幾者為重。
在婚嫁對象部分宗室女與職官結婚之比例下降,按品級分則與日降級,比例最多者是佐領與筆帖式,僅有少數宗室女嫁給三品以上官員。就姓氏觀察,與八大姓通婚頻繁,有宗室男娶一家二女,也有宗室一家二女嫁同家兄弟者,與滿州貴族聯姻最盛,其次是漢籍八旗,蒙古則到乾隆後比例遽減,概與滿蒙聯姻的政策漸緩相關。因此選婚姻對像是先擇世婚家族,再選門第相當者,與漢士紳的選擇標準相同。就地域觀察,士紳與民人多先擇門第再選同鄉,但四品宗室顯然缺乏地域的自由選擇機會;前期因為居住與旅行限制,因此多是同城之人,北京與盛京聯姻僅一例,概與宗室集體遷移同時期。英法聯軍之後宗室流散,移動有不如之前管制嚴密,但婚姻圈卻日益狹窄,東城與西城或南城與北城的通婚都不再,街坊鄰居常是婚嫁對象,概與經濟生活越來越糟糕相關。
削弱女子婚姻自主意識的旌表制度能在八旗、宗室中被提倡,不當只視為清廷為籠絡漢氏族的表面功夫與強調本身承襲天命的大做文章,扭改女淫而婦貞之舊俗,提倡宗室之貞節,也就不僅僅是仿效漢文化的行為,而成為鞏固指婚制度、收買漢族人心與鼓勵軍旅效力之良計宗室婦女受旌表確實比其他階級較為容易,不拘常例的恩賞更使宗室旌表比其他皆極具吸引力,但隨者旌表制度的宣揚,宗室在人數上確有增加,值得探究的是受旌表婦女的夫或父銜職已從高階貴族退至無銜宗室,及玉牒中通載之四品宗室。滿州貴族的貞節表現已經從俗於旌表的規範,換句話說,因為妻妾是夫財產因而殉死之風,與滿州無寡婦之俗已經換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女子的性自主權被剝奪的所剩無幾,而此風不僅感染婦女,整個宗室都有此觀念,失節的婦女會受到周遭親友的唾棄,甚至要求自盡以保顏面。
因此總論之,因此就四品宗室婚姻形態而言,經濟左右了人口行為,在婚嫁對象、婚事規模、婚齡、甚至守寡等都可見相關俸餉的影響,與高層及中層宗室呈現極不同的面貌;蓋因為奉餉差距極大,相關晉升管道也較為堵塞,因此妻妾數較少,婚齡較遲,未婚人數相對比例也較大,另外,婚姻多是中層貴族相互連結勢力的方式,可是四品宗室只能延續愛新覺羅家族既成的人際網絡,不僅無能提升地位,後期更只能與小姓相互婚配。但因為通婚與居住政策的影響,與民人婚姻又不盡相同,婚姻地域圈較為狹窄,且通婚對象包含滿、漢、蒙等民族,其中就姓氏統計而言滿姓最多,瓜爾佳氏是通婚人數最多之大姓,就職官而言越到後期品級越低,顯示出與漢俗文化相同的門第之風,另外與俸餉與紅事賞銀具體影響婚齡與通婚氏族,依照年代表可見其相關性,與品級高者的職官通婚集中於前期,後者少有品級者,顯示出雖然也有門第觀念的發酵,經濟基礎薄弱的四品宗室必須依據俸祿決定婚姻之規模與對象,而婚姻的形態又與日益低落的社會經濟地位交互影響,雖然具有多元的民族風貌,但光緒之後的經濟生活窮困不堪,婚姻畢竟沒能使四品宗室得以擺脫龍困淺灘之命運。
徵 引 書 目
一、 檔案資料
《玉牒》(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刑科題本‧婚姻奸情類〉(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八旗都統衙門‧旗務類〉(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內務府來文〉(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宗人府堂稿‧來文〉(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宗人府稿‧來文〉(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順天府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宗人府則例》(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朱批奏折》,(台北:故宮博物院,1980年)。
《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山東:齊魯書社,1980年)。
遼寧省檔案編譯,《盛京內務府糧庄檔案匯編》,(遼寧書社,1993年)。
遼寧省檔案館,《清代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漢文檔案選編》,(遼寧書社,1993年)。
季永海、何溥瀅譯,《盛京內務府順治年間檔》,《清史資料》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關嘉錄、王佩環譯:《〈黑圖檔〉中有關庄園問題的滿文檔案文件匯編》,《清史資料》第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劉厚生譯,《清雍正朝鑲紅旗檔》,(瀋陽:東北師大出版社,1985年)。
《清代地祖剝削形態》,(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代土地占關係與佃農抗租鬥爭》,(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代的礦業》,(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鬥爭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明清佛山碑刻文獻經濟資料》(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滿族家譜選編》(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1988)。
二、 官書典籍
《明史》(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輯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
《大清律例刑案匯纂集成》,清刻本
《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1992年)。
《大清律例匯輯便覽》,光緒三年刊本
《光緒順天府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清人說薈》(台北:華文書局,1928)。
《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3)。
《清實錄》(台北:華聯書局,1964年)。
田濤、鄭泰點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朱一新《滿洲四禮集》(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乾隆《任邱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乾隆27年刊本。
康熙《大清會典》(北京:北京圖書館藏)。
清史館校註編篡小組編篡《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印行,1986)。
鄂爾泰,《欽定八旗通志》(台北:學生書局,1978)。
趙爾巽《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謬荃孫《京師坊巷志》(台北:進學書局,1969年)。
三、 專書著作
《近代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學》,(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
D.M赫爾著、黃昭義譯《人口社會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
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東北、西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89)。
王鍾翰主編,《滿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89)。
史風儀,《中國古代的家族與身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朱靜編譯,《洋教士看中國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江慶柏,《明清蘇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庄為璣、王連茂,《閩台關係族譜資料選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吳廷燮等篡,《北京市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李治亭主編,《愛新覺羅家族全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邢美琴,《清代內務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周軒,《清宮流放人物》(北京:新華書店,1993)。
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
定宜庄,《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姜濤,《中國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徐楊杏,《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常人春,《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的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次溪編,《北平地方研究叢刊》(台北:古亭書屋,1969年)。
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
張研,《清代社會的慢變量》(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張海鵬等,《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樹棟、李秀領著,《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書局,1996)。
曹子西主編,《北京通史》(北京:中國書店,198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慈善組織》(台北:台灣聯經出版社,1997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清朝典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4年)。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郭松義等《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陳支平,《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上海書店,1992年)。
喬志強編,《中國近代社會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
馮爾康等,《中國宗族社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楊珍,《康熙皇帝一家》(學苑出版社,1994年)。
董家遵,《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所,1992年)。
劉錚等,《人口統計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
潘光旦,《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上海;上海書店,1991)。
滕紹箴著,《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89)。
滕紹箴著,《滿族發展史初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蔣藝菁、隨鴻躍,《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年)。
鄭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鄭振滿,《明清福建宗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賴惠敏,《天潢貴胄-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1997)。
韓光輝,《北京歷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四、 論文期刊
王玉波,<中國家庭史研究爭議>,《歷史月刊》,2000年3月,第165-172頁。
王衛平,<清代江南地區的育嬰事業圈>《家庭、社會、大眾心態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蘇州),1998年。
王蹺生,<十八世紀初期中國的人丁數量與人口數量>,載於《中國人口科學》,1996年。
石樹冕,《東北農村的拉幫套-一妻多夫制的殘餘現象》,《古今掌故》第3輯,1988年。
庄英章、武雅士:《台灣北部閩、客婦女地位與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載庄英章、潘海英編:《台灣與福建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1992年。
李中清、王丰:《兩種不同的節制性限制機制;皇族人口對婚內生育率的控制》,載《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39-59。
李中清、王豐,<李中清談美國新的人口史研究>,載於《新史學》第五卷第三期。
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中清、郭松義主編《清代皇族人口與社會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中清:《中國歷史人口制度:清代人口行為及其意義》,見《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116-132。
李伯重,<控制增長,以保富裕-清代前期江南的人口行為>載於《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成長及其原因>,載於《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李伯重,<節制生育,控制生產-清代前中期江南地區人口問題探討>,《人口與計劃生育》,1996年第3期。
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載於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鐵枝,《從生育率抽樣調查的部分資料看益陽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口研究》1983年第6期。
佟永恭、關嘉錄有關三篇內務府的文章,分別是:<乾隆朝盛京總管內務府的設立>收於《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2期;<盛京上三期包衣佐領述略>收於《歷史檔案》,1992年第3期;<盛京內務府的設置沿革與歷史作用>,載於《慶祝王鍾翰教授八十五暨韋慶遠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論文合集》,黃山書局,1999年。
孟森,《關於劉愛塔事跡的研究》,《清史論叢》第2輯
林金枝,《閩粵僑鄉族譜與華僑史研究》,載《中國家族譜縱橫談》,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邱松慶,《福建客家婚俗及其特點初探》,載《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侯楊方,《明清時代江南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復旦大學1997年博士班學位論文。
姚永森:《新發現〈劉氏宗譜〉中有關劉銘傳的史料》,《歷史檔案》,1985年3期。
柯大衛、劉志佛,<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歷史月刊》2000年3月,第3-14頁。
胡啟松:《清代早期宗室人口壽命淺探》,《歷史檔案》1993年,第2期。
徐永志,<近代溺女之風盛行探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五期。
徐泓:《明代的婚姻制度》(下),《大陸雜誌》76卷2期,1989年。
常建華,<清代溺嬰問題新探>載於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梁其姿,<十七、十八世紀長江下游之育嬰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4年。
梁其姿:《清中期後期慈善組織的‘儒生化’--以清節堂為例》,載《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莊英章,武士雅,<華南地區的婚姻型態:區域的比較研究初探>載於莊英章主編《華南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8年。
莊英章,武士雅<台灣北部閩、客婦女地位與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見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4年。
許檀,<清代山東的家庭規模與結構>,載於《清史研究通訊》,1987年。
郭松義,<清代403宗民刑事案例中的私通行為考察>,《歷史月刊》2000年3月,第51-67頁。
郭松義,<清代的童養媳婚姻>,載於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松義:《明清兩代詔選“淑女”引起的動亂》,《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郭松義:《清代人口問題與婚姻狀況的考察》,《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3期。
郭松義:《清代牛租剝削初探》,《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第1期。
郭松義:《清宗室的等級結構及經濟地位》,載《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郭松義:《清初四川外來移民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4期。
陳述:《節育、晚婚與新中國人口問題》,《新建設》1957年第5期。
喬扈明,《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47年。
費孝通,《農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中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收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編《清史研究集》第五輯,(北京),光明出版社,1986年
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馮爾康主編,《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黃培:《清初的貴族:婚姻與政治》,《慶祝王鐘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
楊子慧主編,《中國歷代人口資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
楊殿洵:《中國家譜通論》,《中國家族譜縱橫談》。
葉漢明,<明代中後期嶺南的地方社會與家族文化>,《歷史月刊》2000年3月,第15-30頁。
趙建群,<清代溺女之風述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趙建群,<試論清代拯救女嬰的社會措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5期
劉素芬:《清代皇族婚姻與宗法制度》,載《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
劉靜貞:《殺子與溺女-宋人生育問題的性別差異》,《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蔣炳釗:《惠安地區長住娘家婚俗的歷史考察》,《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鄭振滿,<近百年閩東沿海的婚姻家庭與生育率>載於李中清、郭松義、定宜庄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賴惠敏:《明清海寧查陳兩家族人口的研究》,《大陸雜誌》第78卷,第3-4期。
閻雲翔:《傳統中國社會的叔嫂收繼婚-兼及家與族的關係》,(台北)《九州學刊》第5卷1期,1992年7月。
鞠德源:《清代皇族人口冊籍》,載《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
顧頡剛:《由‘烝’‘報’等婚姻方式看社會制度的變遷》,《文史》14輯,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