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筑
Yang, Zhu
論文名稱: 吳澄《道德真經註》之詮解向度
指導教授: 江淑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吳澄《道德真經註》詮解向度儒道會通宋元老學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4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1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吳澄(1249-1333)《道德真經註》的詮解向度,學者多以「以理釋《老》」概括論之。此一詮解向度的基砥在於吳澄依其身為理學家的「前見」,將宋儒論述「天理」的「縱貫縱講」詮釋視域沿用至對老子「道德」的討論,使「縱貫橫講」、「主觀境界型態」的《老子》不再只有靜觀式、美學式的形上學,而為實有創生型態。是以在《道德真經註》中,可以見到吳澄賦予老子「道德」有本體宇宙論的實有創生意義,就這一點而言,確可視《道德真經註》中的「道德」和儒家的「天理」有高度的一致性。
      「理」和「道」因具十分相似的形上學意味而能交相比附,吳澄遂融攝張載、朱熹之理氣論於注解之中,使得《道德真經註》富有濃厚的儒道會通氣息。然而,或不可斷言「理」、「道」二者可以完全通同,原因有二:一是綜觀《道德真經註》中對於「道」或「理」的討論,均可發現吳澄乃以「無為」為終極價值,「仁義」則為次德目,由此可知,其詮解仍在道家脈絡之中。二是無論在《道德真經註》或《吳文正集》的書信紀錄中,均可發現吳澄對於儒、道二家實有極為明確的判教意識,而其分判的切入點,即是儒、道二家對於「道」/「理」與「氣」的關係理解有異──老子是「自無而有」、「理氣二分」,這是吳澄極不贊同的。因此,前人學者論吳澄詮解老子之「道」即等於理學之「理」,或許是可再商榷的。
      至於吳澄對《老子》心性修養工夫與政治論述所運用的詮解策略,均是採取形上學的進路,即由形下的人間世向形上的「道」作探求;其操作的模式蓋是先由「內觀」契悟形上之「道」的原理,再以「道」的性徵作為人行於世的原則。「道」的核心要義為「自然」,通徹到人身是「人性自然」,落實到政治是「無為之治」。在「人性自然」的前提下,遂開展出由無身到有身的精神修養與養生工夫;而在「無為之治」的意義下,則能勾稽聖人與百姓之間「無為-自化」的「治道-道治」結構,進而能勾勒由此結構所開顯的理想政治圖景。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一、問題的發端 1 二、問題的提出 4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2 一、研究範圍的貞定 12 二、研究方法 13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進路 14 第二章 吳澄其人其書 17 第一節 吳澄生平經歷概述 17 一、年少勤懇,銳意聖賢 18 二、避亂隱居,著書授徒 20 三、講學龍興,入仕國學 22 四、主開經筵,著述終老 25 第二節 時代背景與學術傾向 26 一、政治與文化環境 26 二、學術氛圍與吳澄學術傾向 29 第三節 吳澄著作概說與《道德真經註》相關問題 44 一、著作概說 44 二、《道德真經註》相關問題 50 第四節 結語 56 第三章 儒學視域下的「道德」論述 59 第一節 「以理釋道」詮解向度的展開 61 一、「以理釋道」何以展開?──「道」同「天理」為實有形上型態 61 二、「以理釋道」如何展開?──融攝張載、程朱之理氣論 65 第二節 「以理釋道」詮解向度的反省 73 一、老子之「道」、「德」二分 75 二、老子之「道德」以「無為」為終極價值,「仁義」為次德目 76 第三節 「以《易》解道」詮解向度的展開 80 一、吳澄視域中的《周易》經傳學派屬性判析 81 二、由「以《易》顯儒」至「以《易》判道」 82 三、「以《易》解道」詮解向度之終極價值衡定 87 第四節 結語 88 第四章 融攝儒道的「內聖」工夫與「外王」圖景 91 第一節 「內聖」與「外王」的形上學進路 92 第二節 《道德真經註》中的「內聖」修養工夫 95 一、心性論述與修養工夫 96 二、身體哲學與養生之道 101 第三節 《道德真經註》勾勒的「外王」政治圖景 109 一、「無為自然」所實現的「治道」與「道治」 109 二、「無為自然」所開展的理想政治圖景 114 第四節 結語 116 第五章 結論 119 第一節 研究成果回顧 119 一、吳澄《道德真經註》詮解向度要旨 119 二、吳澄《道德真經註》於老學史意義評騭 121 第二節 未來之展望 122 徵引書目 123

    【古籍】
    [漢]河上公著、鄭成海編著:《增訂河上公注疏證》,臺北:華正書局,2008年。
    [晉]王弼、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疏:《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宋]張載:《正蒙》,收於《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收入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程灝、程頤:《二程文集》,收入《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朱子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元]托克托等撰:《宋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至正中敕撰:《大元通制條格》,收於《中華文史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杜道堅:《玄經原旨發揮》,收於《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元]程鉅夫:《程雪樓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元]吳澄:《道德真經註》,收於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元]蘇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虞集、王頲點校:《虞集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元〕危素:《臨川吳文正公年譜》,收於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元〕揭傒斯著、李夢生標校:《揭傒斯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元]蔣易著、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朱得之:《老子通義》,收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明]周瑛:《翠渠摘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臺北:中華書局,1986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收於《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和珅撰:《欽定大清一統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等纂、陳乃乾校閱:《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趙之謙等撰:《江西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朱軾:《史傳三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近人專著】
    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方旭東:《吳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3年。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吳怡:《易傳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吳致融:《陸學為體 朱學為用:從「工夫」論吳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增:《老子道之哲學》,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唐少蓮:《道家「道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頁216-217。
    涂雲清:《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袁冀:《元吳草廬評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63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1991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65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釗主編:《道家思想史綱》,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上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趙衛民:《老子的道》,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94年9月。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黎傑:《元史》,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份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9》,臺北:聯經出版,1985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譯著】
    [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李真譯:《形而上學》,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美]安樂哲著、彭國翔編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編,史衛民等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期刊論文】
    丁亮:〈《老子》文本中的身體觀〉,《思與言》44卷第1期,2006年3月。
    方旭東:〈吳澄:蒙元時代的通儒〉,《儒教文化研究》第2期,2002年2月。
    王建軍:〈教養化育與科舉主導:元代國子監辦學模式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期,2006年6月。
    王基西:〈理學家小傳(二十九)──草廬先生吳澄〉,《中國語文》第2期,2003年2月。
    王志楣:〈從無身到有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5期,2007年12月。
    朱鴻林:〈元儒吳澄從祀孔廟的歷程與時代意涵〉,《亞洲研究》23期,1997年7月。
    何淑貞:〈吳澄的生平〉,《高雄師院學報》第11期,1983年4月。
    李佳明:〈元代朱子學發展初探〉,《問答集》15期,2008年4月。
    李蕙如:〈許衡在元代理學官學化的地位〉,《南大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43卷第2期,2009年10月。
    杜保瑞:〈當代宋明儒學研究與中國形上學問題意識〉,《哲學論集》第34期,2001年7月。
    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28卷11期,2001年11月。
    林佳瑩:〈吳澄之為學工夫探析〉,《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3期,2008年9月。
    姜廣輝、林慶彰等著:〈明清實學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年12月。
    涂美雲:〈從「禁錮」到「一尊」──看朱學在宋、元時期的發展〉,《東吳中文學報》27期,2014年5月。
    陳俊輝:〈老子的「道」與聖人政治〉,《哲學與文化》26卷第1期,1999年1月,。
    楊穎詩:〈《淮南子》詮解《老子》之義理轉化〉,《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5期,2014年7月。
    劉成群:〈元代新安理學的四個轉向〉,《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
    劉成群:〈吳澄國子監改革與元代的儒學生態〉,《成大歷史學報》第42號,2012年6月。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
    劉笑敢:〈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芻議〉,《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2年。
    劉澄群:〈吳澄國子監改革與元代的儒學生態〉,《成大歷史學報》42號,2012年6月。
    蕭振聲:〈牟宗三道德形上學新詮〉,《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
    魏崇武:〈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第3期,2000年。
    [日]福田殖著、連清吉譯:〈吳澄小傳〉,《中國哲學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1998年6月。
    [美]David Gedalecia著、魏崇武譯:〈元代理學家吳澄〉,《新亞論叢》第4期,2002年8月。
    [德]何乏筆(Fabia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專書論文】
    王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林毓生:〈儒學如何闖出民主與科學?〉,《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成中英:〈論「觀」的哲學意義〉,《本體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春健:〈論元儒吳澄的四書學〉,《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金春峰:〈朱熹至元儒對《大學》的解釋及所謂「朱陸合流」問題〉,《元代國際經學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胡孚琛:〈道家和道教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2009年。
    夏傳才:〈元代經學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程朱之學的發展〉,收於楊晉隆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代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陳榮捷:〈元代之朱子學〉,《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劉長林:〈說「氣」〉,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2009年。
    [日]丸山敏秋著、林宜芳譯:〈中國古代「氣」的特質〉,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學位論文】
    徐玉梅:《元人疑經改經考》,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煌興:《論吳澄的學術歸向與教育理論》,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劉怡君:《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樊鳳玉:《宋儒解老異同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