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雅文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與家庭支持之關聯研究 A Study on Adolescents’ Motivation of Cosplay Participation and the Family Support |
指導教授: | 楊翠竹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動機 、家庭支持 、家庭對Cos支持 |
英文關鍵詞: | adolescents, Cosplay, motivation of Cosplay participation, family support, family support of Cospla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63 下載:1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活動之動機,以及參與動機與家庭支持間的關聯。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樣本為台灣地區16至24歲參與角色扮演活動者,共計319人。研究工具包括:「角色扮演動機量表」、「家庭支持量表」、「背景變項調查表」。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 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包括五項動機因素:「非凡扮演」、「同儕歸屬」、「探索自我」、「創作成就」、「體驗隱藏我」。
2. 家庭對Cos支持包括「行動支持Cos」、「情緒支持Cos」,其中家人的行動支持最能讓青少年感受到家庭對Cos的支持。父母教養方式、家人互動關係、父母對Cosplay的態度、以及一般生活面向的家庭支持都與家庭對青少年參與Cosplay的支持有關。
3. 影響青少年扮演者整體參與動機的因素包括Cos投入感以及父母教養方式,投入程度越高、整體動機也越高;父母採權威式教養方式的受試者整體動機較高。
4. 家庭支持對Coser為何參與角色扮演是有關聯性的,情緒性、實質性支持、以及對青少年參與Cosplay的情緒支持,與青少年同儕歸屬之動機呈現負相關;此外,一般家庭支持與青少年探索自我之動機呈現正相關。
This study focus on the motivation of adolesc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splay,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tivation and family support. According to findings, there are five factors that explain adolescents’ motivation of Cosplay participation : "extraordinary playing", "peer belonging ", "explore themselves" ,"creative achievement" , and "experience the hidden self".
The factor 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motivation include the sense of Cosplay involvement, and the way of parenting. First, participator with the higher level of Cosplay involvement, have the higher degree of the overall motivation. Second, participator whose parents adopt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the overall motivation.
Ab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tivation and family suppor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the " peer belonging" motivation, and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the "explore themselves" motivation, although there is no 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the overall motivation.
壹、中文部分
一、編撰書及期刊
方紫薇(2008)。大一學生網路上不同來源之社會支持、網路沉迷及孤寂感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2),139-168。
朱華瑄譯(2005)。Matt Hills著。迷文化(Fan cultures)。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刘胜枝(2006)。冲突与共融-cosplay活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探折。中國青年研究,2006卷3期,16-19。
吳明燁,周玉慧(2009)。台灣青少年的道德信念:社會依附的影響。台灣社會學,17,61-100。
吳明隆、涂金堂(2005)。因素分析與信度考驗. In 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頁809-850)。臺北市:五南。
吳垠慧(2006)。愛與怨念的化身--臺灣Cosplay發展淺略。典藏今藝術,167,146-149。
吳靜吉(1990)。女性青少年的剌激尋求動機、社會支持與偏差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13,35-59。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沈清松(1984)。懷黑德論意識與身體,哲學與文化,11(2),12-24。
汪慧瑜(2004)。只有在COSPLAY時她才是快樂的。張老師月刊,318,122-125。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臺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1),161-201。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玉慧、黃宗堅、謝雨生(2004)。家人關係中社會支持獲取策略之動用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6(4),329-347。
屈貝琴譯(2008)。C. Clark著。家庭--家長將孩子往外推的起點。載於我們的孩子都受了傷(Hurt inside the world of today's teenagers)(頁164-179)。臺北縣:校園書房。
林清山(1992)。因素分析。載於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頁620-656)。臺北市:東華。
林雅容(2009)。自我認同形塑之初探:青少年、角色扮演與線上遊戲。資訊社會研究,16,197-229。
徐宗國譯(2007)。A. Strauss, & J. Corbin著。紮根理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臺北市:巨流。
張世倫(2006)。人人都是主角--幻想與真實交織的Cosplay文化。臺灣光華雜誌,31:12,86-96。
張春興(1996)。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載於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頁289-332)。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慧芝譯(2001)。D. E. Papalia, S.W. Olds, & R. D. Feldman著。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修訂三版)(Human Development)。台北縣:桂冠。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249-268。
陳箐繡(2005)。漫畫同人誌社群的藝術文化現象。美育雙月刊,144,74-81。
陳箐繡(2007)。漫畫同人文化之文本生產與非正式學習之研究:以同人誌創作者與角色扮演者為研究焦點(博士論文代表著作)。嘉義市:紅豆。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6。
黃俐婷(2004)。家庭支持的結構與功能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367-380。
傻呼嚕同盟共同企劃(2005)。COSPLAY‧同人誌之祕密花園。臺北市:大塊文化。
楊簣芬、吳靜吉(1988)。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政大學報, 58,189-216。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
趙善如、江玉娟、王孟愉(2005)。從家庭結構分析少年感受到的家庭支持--以屏東縣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6,39-71。
劉奕蘭(1998)。Family Support, Peer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Coping with Different Stressors。臺東師院學報,9,37-59。
賴香如、李碧霞、吳德敏、趙國欣、呂昌明、卓俊辰、蔡雅惠、陳美昭(2006)。臺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5,73-103。
謝光萍(2007)。Cosplay以熱血裝扮虛擬空間。數位時代,155,160-161。
二、學位論文
王者欣(1994)。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的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鈺琴(2006)。穿越時空愛上你─關於角色扮演者「觀看」與「被觀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白超熠(2006)。Cosplay的視覺文化研究-一個後現代的文化論述。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佳豪(2008),以深度休閒之觀點探討角色扮演活動參與者情境涉入與心流體驗之關係,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汪佳妮(2006)。角色扮演現象分析研究與服飾設計應用。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宜蓁(2006)。Cosplay角色扮演的反叛:以消費與性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靜宜(2007)。創作動機、沉浸體驗對個人創意表現、創作滿意度、再創作意圖之影響。國立高雄大學經濟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馬士傑(2007)。與他人一起扮演「他人」:角色扮演活動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立嵐(2006)。扮誰像誰?迷的行為特質、實踐與認同研究--以青少年cosplay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梁琬晴(2008)。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煜仁(2008)。持久涉入、情境涉入與沉浸體驗在休閒活動之關係研究-以日本角色扮演者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楊世鈺(2007)。Cosplay角色扮演者(Coser)與閱聽人態度之相關性研究-以動漫畫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詹美涓(1991)。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支持與青少年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慧敏(2005)。青少年分手後的個人因應、社會支持與心身健康之關聯性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宜玫(2009)。高中生家庭支持、親子依附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普通高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資民(2007)。身體書寫下的自我認同、交融、與通道儀式—台灣Cosplay文化之表演研究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三、網路資料
Cosplay聯合聲明(2008年06月23日)。發表於巴哈姆特Cosplay電漫角色扮演哈啦板,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forum.gamer.com.tw/B.php?bsn=60253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2010年09月15日,取自http://ey.cbi.gov.tw/internet/text/index.aspx
同人誌販售會情報(2010)。活動宣傳版。2010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comic.com.tw/
各位大大都會老實跟家人說要跑場嗎??(2006年04月26日)。發表於台灣論壇Cosplay板,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twbbs.net.tw/1016891.html
請問各位大大有沒有碰過家人無法諒解cos這件事的情形?(2006年01月25日)。發表於台灣論壇Cosplay板,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twbbs.tw/821274.html
我想問問看,Cosplay會不會被角色影響(2009年8月24日)。發表於台灣論壇Cosplay版,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twbbs.tw/3280278.html
學生們都是用甚麼理由說服家人讓你們玩cosplay的?(2008年6月10日)。發表於台灣論壇Cosplay板,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twbbs.tw/2604199.html
對於你(妳)參予cosplay的活動,你的家人知道嗎?知道後是?(2006年09月07日)。發表於台灣論壇Cosplay板,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twbbs.net.tw/1354571.html
貳、外文部分
Haber, M. G., Cohen, J. L., Lucas, T., & Baltes, B. B.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received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 meta-analy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9(1/2), 133-144.
Jacobson, D. E. (1986). Types and Timing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7(3), 250-264.
Kaiser, S. B. (1997a). Appearance and Self-Concept.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 symbolic appearances in context (2nd ed., pp. 145-180). New York: Fairchild.
Kaiser, S. B. (1997b). Appearance Management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 symbolic appearances in context (2nd ed., pp. 181-209). New York: Fairchild.
Santrock, J. W. (2007a). The Self, Identity, Emotions, and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ce (11th ed., pp. 138-169). Boston: McGraw-Hill.
Santrock, J. W. (2007b). Peers. In Adolescence (11th ed., pp. 308-341). Boston: McGraw-Hill.
Smith, S. R., Hamon, R. R., Ingoldsby, B. B., & Miller, J. E. (200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 Exploring Family Theories (2nd ed., pp. 9-24). New York: Oxford.
Steinberg, L. D. (2010). Identity. Adolescence (9th ed.). New York: McGraw-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