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妤文 Tseng, Yu-Wen |
---|---|
論文名稱: |
參與式劇場的公共性:以故事工廠《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為例 The Publicness of Participatory Theater:A Case Study On Story Works “The World Between Us” Referendum Theater Edition |
指導教授: |
吳義芳
Wu, I-Fang |
口試委員: |
王孟超
Wang, Austin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吳義芳 Wu, I-Fang |
口試日期: | 2024/07/1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參與式劇場 、觀演關係 、觀眾參與 、公共議題 、公共性 |
英文關鍵詞: | participatory theater, audience-performer relationship, audience participation, public issues, public relevance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文件分析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6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2 下載: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20年故事工廠取得10年的劇場改編權,將公共電視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改編為全民公投劇場版,以參與式劇場為主軸,打破以往的觀演關係,運用觀眾參與的形式進行投票決定結局走向,觀眾於現場也可以針對議題發表意見以及直接與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談話。此劇2020年至年於全臺各場館進行42場的巡迴演出,締造近乎場場完售的成績,相關公共議題持續在網路上產生討論。本論文的研究問題為探討如何使觀眾與社會議題產生連結?探討參與式劇場如何創造對話的空間?參與式劇場如何串聯與社會的關係並建構其公共性?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採取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透過訪談故事工廠《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林佳鋒監製以及黃致凱編導,獲取第一手資料,並參照既有的文獻,統整出本研究三個結論:
一、運用社會模擬可以使觀眾與社會議題產生連接。
二、運用有形與無形的媒介打造觀眾對話空間。
三、促進觀眾對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和關注,以提升劇場社會價值和影響力
In 2020, Story Factory obtained a 10-year theater adaptation license for the social realism drama "The World Between Us," adapting it into a participatory theater version focused on public referendum. This adaptation breaks the traditional audience-performer relationship by using audience participation to vote on the outcome of the story. Audience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issues presented and engage in direct conversations with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2020 to 2023, this play was performed 42 times in various venues across Taiwan, achieving nearly sold-out shows each time and sparking ongoing discussions on public issues online.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to connect the audience with social issues, how participatory theater can create a space for dialogue, and how participatory theater can bridge relationships with society and construct its public relevance.
This research is a qualitative study that adopts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By interviewing Lin Jia-Feng, the producer, and Huang Zhi-Kai, the director and playwright of Story Factory's participatory theater version of "The World Between Us," first-hand data was obtained. By referencing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three findings:
1.Social simulation can connect the audience with social issues.
2.Tangible and intangible media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space for audience dialogue.
3.Promoting audience discussion and attention to public issues enhances the social value and impact of theater.
一、中文書目
PAR表演藝術編輯部(2018)。三張圖搞懂億混淆的事。PAR表演藝術雜誌,(308),66-64。
PAR編輯部(2021)。測量你與劇場(之間)的距離。PAR表演藝術雜誌,(337),31
丁揚忠、張黎(譯)(1990)。 布萊希特論戲劇(原作者:伯托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4)
于善錄(2007)。 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台北: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志弘(譯)(1999)。時空之間: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原作者:David Harvey). 臺北市:明文書局。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2)。母親對其胎兒即新生兒形成觀念之研究,集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臺北市:巨流。
白斐嵐(2018)。邀你出資玩遊戲,然後在真實人生發酵-訪《金錢眾議院》導演賽斯‧漢諾。PAR表演藝術雜誌,(308),68-69。
白斐嵐(譯)(2019)。 劇場公共領域(原作者:克里斯多夫・巴爾梅)。台北市: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4)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Neuman, W. Lawrence)。新北市:揚智出版社。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江淑美、吳伊勻、翁士勛、劉育雯(2000)。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報告-個案研究(Case study)。
吳礽喻(譯)(2013)。藝術理論入門(原作者:R.Osborne)。臺北市:藝術家。(原著出版年:2006)
吳承瑄(2023)。參與式劇場的創作歷程-以《我感受你的崩潰,不緊張!》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吳思鋒(2016)。超越有距離的觀演關係 空間文本說更多故事-現象6:特定場域表演,打開劇場的多樣可能。PAR表演藝術雜誌,(288),70-71。
吳雅涵(2022)。臺灣沉浸式劇場初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吳瑪俐、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溝通(原作者:格蘭.凱斯特Grant H. Kester)。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呂蒔媛、黃致凱(2023)。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新北市:故事工廠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男(譯)(2021)。後戲劇劇場(原作者:Hans-Thies Lehmann)。臺北市: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
李其昌(2004))。〈布雷希特史詩劇場的演出特性〉。載於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挑會論文集 (頁177)。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學院戲劇學系。
李其昌(2008)。〈布雷希特“史詩”“劇場”之關聯與演進〉。藝術學報(82),頁 207-226。
杜秀娟(譯)(2020)虛擬真實:沉浸式劇場創作秘笈(原作者:傑森·華倫 Jason Warren)。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7)
汪暉、陳燕谷(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連出版社。
狂想劇場編輯團隊(2021)。不眠狂想:劇場紀錄。臺北市:詹氏書局。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原作者:David Jary, Julia Jary)。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5).
尚戎安(譯)(2001)。個案研究(原作者:Robert K. Yin)。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4)
林于竝(譯)(2017)。藝術立國論(原作者:平田織佐)。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1)
林佩(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麗文文化。
林品華、林岱緯、洪文琪、羅良慧、王怡惠、王宣智、黃郁棻、張錦俊、葉維俐、羅於陵、莊裕澤(2019)。我國百大社會課題調查研究。台北市: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林淑馨(2000)。從學理來探討公共性和企業性問題-以日本的民營化為例。中國行政評論(頁 118)。
林鴻濤(譯)(201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政治學(原作者: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著出版年:2012)
故事工廠(2013)。關於我們,取自:http://www.storyworks.com.tw/AboutUs/AboutUs_Info.aspx 。點閱日期:2023年9月24日。
故事工廠(2020)。《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 戲裡戲外。取自:http://www.storyworks.com.tw/News/News_View.aspx?ID=190027 。點閱日期:2023年9月24日。
故事工廠(2024)。劇作櫥窗。取自: http://www.storyworks.com.tw/Works/Works_List.aspx?T=1 。點閱日期:2023年9月24日。
洪晧倫、呢呢(2020)。 從前台到劇場內——密閉又開放,活生生的互動場域。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節目冊。新北市:故事工廠。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市:巨流圖書公司。
徐瑋瑩(2021)。從「凝視」到「參與」:以民俗舞劇《默娘》當代劇場形式轉向為例。藝術學報,109,頁 14-15。
秦嘉源(2022)。參與式劇場美學:21世紀的觀眾漫遊。臺南市: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秦嘉嫄(2014)。移動的銀幕:劇場現場性與觀演關係研究。《戲劇學刊》,20,頁 97-118。
耿一偉(譯)(2008)。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臺北市: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原著出版年:1968)
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原作者:克里斯多夫.巴爾梅)。臺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原出版年:2008)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9)關於藝術未來行動。取自:https://www.ncafroc.org.tw/art_future/about.html 。點閱日期:2023年10月20日。
高竹嵐 (2021)。《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投票結果分析(未公開資料)。新北市:故事工廠
國家兩廳院(2021)。最硬派(Hardcore)的藝術節 兩廳院秋天開啟對話空間 為明日而行動。取自:https://npac-ntch.org/media-center/media-news/1962 。點閱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臺中市:滄海。
張勝傑(2011)。從互動劇場觀點論析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之展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張敦智(2021)。打破參與式戲劇觀演關係——《好事清單》的歷史傳承與轉化。PAR表演藝術雜誌,(339),90-93。
郭俊顯、游婷雅(譯)(2019)。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原作者:Larry B. Christensen, R. Burke Johnson, Lisa A. Turner)。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沛瑄(2024)。探究《微醺大飯店:1980s》沉浸式劇場之沉浸設計與體驗(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育含(譯)(2016)訪談研究法(原作者:S. Kvale)。新北市:韋伯文化。(原著作出版年:2007)
陳雅文(1995)。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彭行才(1979)劇場觀眾心理。臺北市:中華樂訊。
曾長生(2007)西方美學 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黃雪蓓(2018)。 舞臺空間象徵符碼與審美關係研究──以 2015 法國奧朗 日歌劇節露天劇場演出《CARMEN》第一幕為例.。跨界對談13:表演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下冊),(頁 69-91)。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大學。
黃馨儀(2022)。 在參與及移動之外-觀演關係的重新思考。取自: 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E5%9C%A8%E5%8F%83%E8%88%87%E5%8F%8A%E7%A7%BB%E5%8B%95%E4%B9%8B%E5%A4%96-GD88UBR6BK 。點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楊禮榕(2017)。劇場的新公共性──試論櫻井大造的帳篷行動(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趙偉銘、李蔡彥(2008)。以社會傳播模型模擬人群之集體社會行為。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Computer Graphics Workshop.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雨辰(2019)。專訪《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呂蒔媛:我期待做一齣讓觀眾沒空滑手機的戲!。 取自: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879 。點閱日期:2023年11月23日。
蔡瑞麒(2003)。台灣街道空間的公共性研究-以永和市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賴淑雯、王小苗、Max Schumacher、Hiroko Tanahashi (2022)。六燃國際互動劇場合集。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謝婷婷(2016)。莊敬伙房:參與式藝術作為一種教育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謝華容(2019)。劇場化之公民參與新契機~以OD表演工作室《老童話》為例。《藝術評論》,(37),頁 83-113。
鍾明德(1995)。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
簡正鎰(2005)。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有關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1卷(1),頁 47-57.
藍弘岳(2005)。東亞中的「公共」概念-歷史源流與展開。載於黃俊傑、江宜樺(主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顏名宏(2005)。場域遊走-互動公共藝術。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魏世芬(2019)。2019新點子實驗場 OD表演工作室《克隆少年》:演員陳姵如、李品潔專訪. 取自:https://www.ic975.com/aod/%E5%B0%8F%E8%8A%AC%E7%9A%84%E8%97%9D%E9%A5%97%E4%B8%96%E7%95%8C/od%E8%A1%A8%E6%BC%94%E5%B7%A5%E4%BD%9C%E5%AE%A4-%E5%85%8B%E9%9A%86%E5%B0%91%E5%B9%B4/ 。點閱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羅倩(2018)現象3: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後數位時代「參與體驗」成為最真實的現實。《PAR表演藝術雜誌》,(312),72-73。
顧乃春(2008)戲劇:幾個基本面向的認知。美育雙月刊,(165),頁 28-37。
二、英文書目
AuslanderPhilip. (1999). Liveness: Performance in a Mediatized Culture.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BainbridgemW.S. (1989). Survey Research:A Computer-Assistant Introduction. CA:Wadsworth: Belmont.
BenjaminWalter. (1).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擷取自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philosophy/works/ge/benjamin.htm
FredericksonGeorgeH.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endersonC. (1999). Tell me : Planning & Conducting a successful interview. Bendigo: Video Education Australasia.
L. Waxman, "Participatory populism: art that says hello and shakes hands," New Art Examiner v. 29 no. 4 (March/ April 2002), pp. 54-59.
MachonJosephine. (2013). Immersive Theatres: Intimacy and Immediacy i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MilesMalcolm. (1997). Art, Space and the City. London: Routledge .
Minichiello V.R.,Timewell E.,Alexander L.Aroni.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NatoThompson. (2012). Living as Form:Socially Engaged Art from 1991-2011. New York: MIT Press.
PhillipsB.S. (1971). Social Reaserch:Strategy and Tactics.second edition . New York: NY:Macmillan.
Prentki, Tim,Abraham, Nicola. (2009). The Applied Theatr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StaggC.,&Verde,M. F.B. (2019). Story of a Seed: educational theatre improves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plant reproduction and attitudes to plants in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VentrissCurtis. (1994). “The ‘Publicness’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