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珮詩 |
---|---|
論文名稱: |
詩畫兼能為寫真-禹之鼎詩題式肖像畫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正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0 |
中文關鍵詞: | 禹之鼎 、肖像畫 、詩題式 、王士禎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6 下載:1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完全生、長、學藝於清代的禹之鼎,到其開始繪畫活動時,其實已進入穩定中求發展的康熙一朝。因此,禹之鼎可以說是伴隨著清代從起步、穩定到興盛一路走來的見證者。這樣的環境與條件,賦予了禹之鼎與前代畫家截然不同的發揮空間,也使得禹之鼎作品中蘊含著與前代畫家畫作不盡相同、卻更繁複多元的象徵與表現手法。又禹之鼎所描繪的像主皆為當代名士重臣,若由這群為數眾多的畫作出發,順著畫中像主的身分回溯,一一爬梳整理他們之間的網絡關係,所呈現出的將是康熙朝重要文人名士的美感品味與企圖追求,可說是研究康熙朝肖像畫發展的最佳資料。可以說,觀賞禹之鼎的肖像畫,就像是在觀賞康熙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實況、交遊點滴,或是閱讀一部圖像清初史。本篇論文將以禹之鼎及其畫作作為研究中心,先敘述禹之鼎的生平背景與經歷、再爬梳其交遊圈。接著,點出禹之鼎肖像畫中承襲自傳統與明末的部分,以及其畫作與明末肖像畫不同之處,並就其特點加以詳細分析論述。最後再探討這群清初名士是如何運用禹之鼎所繪的肖像畫來達到某種目的,以及這樣的行為如將之放置在清初這個時代脈絡上,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在努力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盼望本論文能為模糊的康熙朝肖像畫史勾勒出一個清晰輪廓。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主要為禹之鼎相關研究之敘述回顧。由於研究數量不多,大多為概論性質之文章,在此主要點出文章內容失誤之處。至於,Richard Vinograd的Boundaries of the Self –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是一本研究1600-1900期間肖像畫的專書。對於書中關於禹之鼎之論述,在不與本文論述重疊的原則下,僅作簡單的反駁。第二章就禹之鼎之生平、經歷、際遇作詳細論述,並分析其師承來源、畫藝發展過程與關於像主面容描繪之肖像技巧。而由於禹之鼎肖像作品的產生與發展,實與禹氏身邊的文人、名士、甚至收藏家密不可分。故第三章便先將禹之鼎畫中像主與像主之親友門人整理分類,嘗試建構這群康熙朝重要文士名臣所構成之交遊網絡,之後再將禹之鼎置於其中,論述其在這交遊網絡中的地位與定位。在比較明末以來如曾鯨、曾鯨弟子、與遺民畫家之肖像畫作,以及觀察禹之鼎現存之肖像畫作後,筆者發現禹之鼎肖像畫中有二類與前代不同之肖像畫形式。此二類新肖像畫形式的共通特性為「援古」,故第四章便分別就風格與畫題二部分,論述禹之鼎如何將「古」發揮於其肖像畫中。第五章特別再就畫題援古之詩題式肖像畫,作更為深入的分析。限於像主生平資料收集不易,本章僅選擇朱昆田、查慎行與王士禛為探討對象。將上述三人之生平際遇與禹之鼎為其所繪之肖像畫詩題作比對解析,希望能藉以釐清詩題式肖像畫中的寓意與相關問題。最後,將詩題式肖像畫置於康熙朝,從內容與功能用途二方面切入,來看詩題式肖像畫所反映出的時代現象,並試著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將這些現象套用於禹之鼎其他肖像畫作,見其是否成立。
一、中文
古籍
王士禎,《居易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士禎,《雍益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2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王士禎,《蠶尾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2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王士禎,《香祖筆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王士禎,《分甘餘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王士禛,《精華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士禛,《漁洋詩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士禎,《帶經堂詩話》,《續修四庫全書》,第169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士禧,《抱山集選》,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 別集類,第227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王原祁,《雨窗漫筆》,《清人畫學論著》(上),收於《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十四冊(臺北:世界書局,1968)
王原祁,《雨窗漫畫》,收於《甲戌叢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
王原祁,《王司農題畫錄》,收於《甲戌叢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
王繹,《寫像秘訣》收於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孔尚任,《孔尚任詩文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
方睿頤《夢園書畫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0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司馬光,《傳家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田雯,《古歡堂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托克托等奉敕撰,《宋史》,收於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8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安岐,《墨緣彙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0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朱昆田,《漁笛小稿》,收於收於《四部叢刊》,集部,第8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收於《美術叢書》第8冊(台灣:藝文出版社,1975)
朱敦儒,《樵歌》,收於《宛委別藏》,第11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朱彝尊,《曝書亭集》,收於《四部叢刊正編》集部第8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
朱彝尊,《曝書堂書畫跋》,收於《美術叢書》第5冊 (台北:廣文書局,1963)
朱彝尊,《竹垞文類》,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48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李元度纂,《清朝先正事略》,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194~196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第74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李佐賢,《夢園書畫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第10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周望輯,《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第二冊(臺北:華文書局,1969)
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收於周駿富輯《青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192~193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李清,《三垣筆記》,收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出版社,1982)
李集輯,李富孫、李遇孫補《鶴徵前錄》,收於周駿富輯《青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13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李濬之編輯,《清畫家詩史》,收於周駿富輯《青代傳記叢刊---藝林類》第75~77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吳雯,《蓮洋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吳偉業,《梅村家藏集》,收於《四部叢刊》第8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
汪琬,《堯峰文鈔》四十卷,收於《四部叢刊正編》第8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
汪鋆,《揚州畫苑錄》,收於《揚州叢刻(三)》,《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汪懋麟,《百尺梧桐閣集》,收於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41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宋宣和間官修,《宣和畫譜》,收於《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宋犖,《西陂類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房玄齡,《晉書》,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5-25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呂燕昭修,《重刊江寧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28冊(臺北市 : 成文出版社,1974)
姜宸英,《湛園札記》四卷,收於《四庫全書珍本》第23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4)
姜宸英,《葦間詩集》五卷,清道光四年葉元愷木活字本
姜宸英,《湛園題跋》一卷,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63冊(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
姜宸英,《湛園未定稿》六卷,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61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姜宸英,《湛園集》八卷,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23,(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周密,《澄懷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19冊(台南:莊嚴文化,1995)
查慎行,《敬業堂詩集》五十卷,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查慎行,《查悔余文集》,收於鄭杰撰《藥爐集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查慎行,《得樹樓雜鈔》,收於嚴一萍選輯《適園叢書》第6集(臺北:藝文印,出版年不詳)
冒襄,《同人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第385冊(臺南:莊嚴文化 1997)
施閏章,《學餘堂文集》,收於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高士奇,《江村銷夏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2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 1983)
徐世昌,周駿富編《清儒學案小傳》,收於周駿富輯《青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5~7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徐珂,《清稗類鈔》,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1986)
徐釚《南州草堂集》,收於《鳥石山房文庫》,據清康熙乙亥(1695)菊莊刊本
徐乾學,《憺園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42-243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第三冊(台北:鼎文出版社,1977)
孫枝蔚,《溉堂集》,收於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06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孫承澤,《庚子消夏記》,收於《藝術賞鑒選珍續輯》第9冊(台北:漢華出版社,1971)
唐鑑,《國朝學案小識》,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2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秦瀛輯,《己未詞科錄》,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14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陳廷敬,《午亭文編》五十卷,收於《四庫全書珍本》第1440-146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3)
陳奕禧,《隱綠軒題識》,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954冊(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陳造,《江湖長翁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6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收於《四部叢刊》,第3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梁清標,《蕉林詩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04冊(臺南:莊嚴文化 1997)
清尹會一、程夢星編,《揚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46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聖祖御纂,《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收於周駿富輯《青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96~105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曹溶,《靜惕堂詩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98冊(臺南:莊嚴文化 1997)
彭大翼,《山堂肆考》,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74--9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湯右曾,《懷清堂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集部別集類第373-374冊(台北:臺灣商務,1972)
湯垕,《畫鑒》,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張岱《陶庵夢憶》,(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張庚《國朝畫徵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0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焦循輯,《揚州足征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番禺葉氏,《清代學者象傳》(台北市:文海出版社,1969)
黃宗羲,《南雷集》,收於《四部叢刊》集部第340-341冊(上海:商務出版社,1949)
楊鍾義撰,《八旗文經作者考》,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14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列傳》,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89~95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篇》八卷,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20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潘耒,《遂初堂詩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50冊(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
葉銘輯,《國朝畫家書小傳》,收於周駿富輯,《代傳記叢刊》,藝林類,第81冊(台北,明文出版社,1985)
葛嗣彤,《愛日吟廬書畫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第10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錢儀吉編,《碑傳集》,(台北:大化書局,1984)
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127~191冊(台北市:明文書局,1986)
蔣驥,《傳神秘要》,《清人畫學論著》(上),收於《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十四冊(臺北:世界書局,1968)
顧炎武,《亭林詩文集》,收於《四部叢刊》集部第339冊(上海:商務出版社,1949)
嚴繩孫,《秋水文集》十卷,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33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
龔鼎孳,《定山堂詩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龔鼎孳,《龔芝麓先生集》,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清別集類第 113冊(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今人研究-期刊論文
王小哲,〈王士禎的詩歌創作與理論〉,《文史哲》,第2期,(1988),頁80~84。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絡〉,《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5期,頁77〜122。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收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頁1〜57。
王英志,〈論王漁洋的神韻山水詩〉,《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5-4,(1996),頁91~95。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灣歷史學會通訊》,第8期,(1999年3月),頁67~68。
王鴻緒,《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活動的特性探測公共場域的開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石守謙,〈古傳日本之南宋人物畫的畫史意義-兼論元代的一些相關問題〉,《美術史研究集刊》,第5期,(1998),頁153〜182。
史美德,〈命運之形象:對肖像畫尤其是祖宗像與相書之關係的一項調查〉,《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故宮博物院,1991)
朱金甫,〈論康熙時期的南書房〉,《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1990年6月),頁27~38。
余輝〈十七、八世紀的市民肖像畫〉,《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2001),頁38-41。
李國安,〈明末肖像畫製作的兩個社會特徵〉,《藝術學》,第6期,頁119〜157。
李鑄晉〈項聖謨《尚友圖》〉,《上海博物館集刊》,第4期(1987),頁51-60。
近藤秀實,〈曾鯨與黃棨畫像-中日繪畫交流之一端〉,《故宮博物院院刊》,第91期,頁78〜86。
吳仁安,〈清代的翰林院與翰林〉,《歷史教學》,第2期,(1981年2月),頁8~10。
吳秀良,〈南書房之建置及其前期之發展〉,《思與言》5-6,(1968年3月),頁6~12。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0期,(2000年9月),頁164~176。
岸本美緒講、朱慶薇紀錄整理,〈「秩序問題」與明清江南社會〉,《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年9月),頁50~58。
板倉聖哲,〈張雨題《倪瓚像》與元末江南文人圈〉,《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193-221
林莉娜,〈明人《出警入蹕圖》之綜合研究〉(上)(下),《故宮文物月刊》11-7、8,頁58〜77、34〜41。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0期,(2002年6月),頁39~56。
周錫山,〈論王士禎的詩論和神韻說〉,《中國古典文學論叢》6,(1989年10月),頁311~341。
胡藝,〈禹之鼎年譜〉,《朵雲》,總第3期,(1982),頁206-215。
孫文良,〈論清初滿漢民族政策的形成〉,《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期,(1991年1月),頁89~93。
索予明,〈明太祖畫像真偽辨〉,《大陸雜誌》38-6,頁29〜32。
索予明,〈明太祖畫像考〉,《故宮季刊》7-3,頁61〜75。
馬季戈,〈曾鯨與波臣派的形成〉,《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08期,頁13〜22。
宮曉衛,〈王漁洋選唐詩與其詩論的關係-兼論王漁洋的詩歌崇尚-〉,《文史哲》,第2期,(1988年3月),頁85~88。
許忠陵,〈必逢佳士亦寫真〉,《故宮博物院院刊》,總60期,(1993),頁87-93。
陳葆真,〈宋徽宗繪畫的美學特質---兼論其淵源和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頁 293~344。
傅克東、陳佳華,〈八旗制度中的漢滿蒙關係〉,《民族研究》,第6期,(1980年11月),頁24~39、56。
傅樟綢,〈談康熙的用人政策〉,《江淮論壇》,第4期,(1983年8月),頁107~111。
程杰,〈美人與高士---兩個詠梅擬象的遞變〉,《南京師大學報》,第6期,(1999),頁102-108。
喬惟德,〈評王士禎的詩歌創作論〉,《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5期,(1993年),頁19~24。
喬惟德,〈論神韻〉,《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8期,(1983年10月),頁252~272。
張彬,〈禹之鼎的名士肖像〉,《收藏家》,總第65期,(2002),頁14-18。
單國強,《肖像畫性質初探》,收於in Portraitur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 Historical Studies, vol.6 (Kyoto: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Art Historical Studies, 1987), pp.1〜7。
馮爾康,〈清代出使琉球官員的情趣〉,收於《第七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中琉文化協會出版,1999),頁597-616。
經君健,〈試論清代等級制度〉,《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80年11月),頁149~171。
楊伯達,〈爭議清代美術的時代特點〉,《故宮博物院院刊》,總第34期,(1986),頁3-8
楊伯達,〈清代院畫觀〉,《故宮博物院院刊》,總29期,(1985),頁54-68
楊新,〈曾鯨與明代肖像畫〉,《故宮博物院院刊》,第4期,(1993),頁5〜10。
楊學琛,〈略論清代滿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民族研究》,第6期,(1981年11月),頁16~26。
楊衛玉,〈吳偉業年表〉,《朵雲》,總44期,(1995),頁138-145。
劉一萍,〈王翬年表〉,《朵雲》,總37期,(1993),頁115-140。
劉世南,〈論王士禎的創作與詩論〉,《文學評論》,(1982年1月),頁108~113。
劉世南,〈論王士禎的神韻說〉,《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期,(1992年4月),頁27~32。
劉焯,〈禹之鼎李藩合作王士禎小像〉,《收藏家》,總15期,(1996),頁16-17。
劉焯,〈關於《禹之鼎李藩合作王士禎小像》之答疑〉,《朵雲》,總51期,(1999),頁250-254。
劉傳新,〈試論王漁洋五七言絕句的神韻特色與藝術形象構成方式的關係〉,《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7期,(1989年10月),頁287~300。
劉道廣,〈曾鯨的肖像技法分析〉,《美術研究》,第2期,(1984),頁56〜59。
劉德鴻,〈淥水亭:溝通文士與朝廷關係的津梁〉,《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1996年),頁78~88。
熊傳新〈對照新舊摹本談楚國人物龍鳳帛畫〉,《江漢論壇》,第1期,(1984),頁90〜94。
葉高樹,《清代前期的文化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鄭岩〈墓主畫像研究〉,《劉敦愿先生紀念文集》(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頁451〜468。
鄭威,〈王原祁年表〉,《朵雲》,總35期,(1992),頁88-119。
鄧麗華,《從曾鯨肖像畫看晚明文人個人形象的建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穆益勤,〈明代宮廷繪畫-《宣宗行樂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2,頁14〜18。
穆益勤,〈清代揚州繪畫概論〉,收於《清代揚州畫家作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4),頁11-19。
賴惠敏,〈明末清初士族的形成與興衰---若干個案的研究〉,《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377-438。
蔣復璁,〈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南薰殿圖像存佚考〉,《故宮季刊》8-4,頁1〜16。
關友惠,〈敦煌壁畫中的供養人畫像〉in Portraitur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 Historical Studies, vol.6 (Kyoto: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Art Historical Studies, 1987), pp.13〜17。
聶崇正,〈帝后肖像畫瑣談〉,《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1980),頁64〜90。
聶崇正,〈清代歷史畫巨作-《康熙南巡圖》〉,《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1),頁75〜79。
聶崇正,〈清代宮廷繪畫機構、制度及畫家〉,《美術研究》,第3期,(1984),頁51-54。
聶崇正,〈談清代「臣字款」繪畫〉,《文物》,第4期,(1984),頁77-78。
聶崇正,〈清代肖像畫雜說〉,《藝苑掇英》,第27期(1986),頁44。
聶崇正,〈談《康熙南巡圖》卷〉,《美術研究》,第4期,(1989),頁44〜48。
聶崇正,〈清代肖像畫家禹之鼎〉,《名家翰墨》,第3期,(1990),頁114-127。
薛永年,〈李的家世與早期作品〉,《揚州八怪考辨集》(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頁103-113。
今人研究-專書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清初四王畫派研究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中國民間肖像畫》(台北,漢聲雜誌社,1994)
《中國歷代繪畫˙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畫集》(天津:天津人民美術社,1985)
《王翬畫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0)
王勉,《吳偉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吉林省博物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吳同撰,《中國古畫精品圖錄》(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東京都:大塚巧藝社,1991)
吳仁安,《明清江蘇望族與社會經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那志良,《出警入蹕圖》(台北:故宮博物院,1970)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李鑄晉,《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近藤秀實,《波臣畫派》,(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
《長沙馬王堆楚墓帛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周法高,《錢牧齋吳梅村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金性堯選注,《宋詩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青島市博物館編,《青島市博物館藏畫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明清官像圖錄》(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
南京博物館,《明清人物肖像畫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南京博物館,《中國肖像畫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孫言誠點校,《王士禎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
高居翰著,王嘉驥譯,《山外山》(臺北:石頭出版社,1997)
高居翰著,李佩樺譯,《氣勢撼人》(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袁春榮編,《中國歷代藝術˙繪畫篇(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唐宋元明清畫選》(廣州:藝術畫報出版,1963)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育出版社,1995)
陳捷先,《東亞古方志學探論》,(臺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1982)
黃景進,《王漁洋詩論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張任政,《納蘭性德年譜》,收於王雲五編《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第13冊 (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張仲謀,《清代文化與浙派詩》,(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單國強,《禹之鼎》,《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84冊(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2)
楊玉城,〈建構經典:王漁洋與文學評點〉,抽印本,頁8。發表於王士禛及其文學群體學術研討會,2004年5月27日,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楊伯達編,《故宮文物大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楊柏達,《清代院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廣東省博物館編,《廣東省博物館藏畫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共8593頁。
蔣寅,《王漁洋事跡征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共572頁。
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79)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聶崇正,《曾鯨》,《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86冊(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6)
聶崇正,《宮廷藝術的光輝-清代宮廷繪畫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韓進廉,《無奈的追尋:清代文人心理透視》(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嚴迪昌,《清詩史》(台北:五男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
二、日文
今人研究-期刊論文
海老根聰郎,〈王繹˙倪瓚筆《楊竹西小像》卷〉,《國華》,第1255號,頁31〜38。
伊藤大輔,〈元人名賢四像圖卷〉,《國華》,第1255號,頁45〜47。
今人研究-專書
根津美術館,《南宋繪畫---才情雅致世界》(東京:根津美術館,2004)
三、英文
今人研究-期刊論文
Anning Jing ”The Portraits of Khubilai Khan and Chabi by Anige(1254-1306) a Nepali Artist at the Yuan Court,” in Artibus Asiae, vol.4, no.1/2 (1994), pp.40-86
Berthold Laufer ”The Development of Ancestral Images in China.” In Sinologica Coloniensia, band7, pp.527~539.
Chen-hua Wang, Material Culture and Emperorship: The Shaping of Imperial Roles at the Court of Xuanzong, (Ph. D.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1998)
Griffith T. Foulk and Robert H. Sharf, “On the Ritual Use of Ch’an Portraiture in Medieval China,” in Cahiers d’Extreme-Asie, no.7 (1993), pp.149-219.
Helmut Brinker, “Body, Relic and Image in Zen Buddhist Portraiture,” in Portraitur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 Historical Studies, vol.6 (Kyoto: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Art Historical Studies, 1987)
Hong Zaixin with Cao Yiqliang,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and Mongol Institutions in Khubilai Khan Hunting.” In Arts of the Sung and Yuan: Ritual, Ethnicity, and Style in Painting (N.Y.: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pp.180-201
Jan Stuart ”Calling Back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Ritual and Commemorative Portraits,” Oriental Art, vol. 43, no.3, (1997), pp.8~17
Keith G. Steven, “Portrait and Ancestral Image on Chinese Altars,” in Arts of Asia, vol.19, no.1 (1989), pp.135-145.
Maxwell K. HEARN ”Qing Imperial Portraiture,” in Portraitur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 Historical Studies, vol.6 (Kyoto: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Art Historical Studies, 1987), pp.108〜130
Maxwell K. HEARN, ”Document and Portrait: The Southern Tour Painting of Kanxi and Qianlong” in Ju-Shi Chou and Claudia Brown, eds., Chinese Painting under the Qianlong Emperor: The Symposium Papers in Two Volumes, Phoebus, vol.6, no.1 (1988), pp. 91-131.
Wu Hung, “Art in Ritual Context: Rethinking Mawangdui,.” In Early China, no.17 (1992), pp.111-144.
Wu Hung, ”Emperor’s Masquersde-’Costume Portraits’ of Yongzheng and Qianlong,” in Orientations, vol. 26, no.7 (July/ August 1995), pp.25-41.
Wu Tung,”Fourteen Portraits of the Daoist Wu Quanjie,” Tales from the Land of Dragon: 1000 Years of Chinese Painting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1997), pp.232-234.
Yu Hui, “Naturalism in Qing Imperial Group Portraiture,” in Orientations, vol.26, no.7
今人研究-專書
Jan Stuart and Evelyn S. Rawski, Worshiping the Ancestord: Chinese Commemorative Portraits. (Washington, D.C.: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The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2001)
Richard Vinograd,Boundaries of the Self ---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 Cambridge [England] ; New York, NY, US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