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杜映臻 Tu Ying-Jhen |
---|---|
論文名稱: |
他山之石:清末政治考察與憲政考察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1 |
中文關鍵詞: | 清末立憲運動 、五大臣 、政治考察 、憲政考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晚清的中國面臨前所未有之變化與衝擊,因應內外的衝擊與挑戰,從諸多面向尋求政治上的改革與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其中清末的籌備立憲運動,可以說是清王朝滅亡以前,朝廷推行之最大規模的政治改革運動,光緒三十一年(1905)五大臣的出洋考察政治,可說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改革中,以官方為首所跨出的第一步,當五大臣考察歸國以後,也隨即投入改革國家政治體制等工作。鑑於籌備立憲工程浩煩,亟需立憲大國經驗的傳承,朝廷又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續派四位考察憲政大臣出訪,也為清末的籌備立憲正式揭開了序幕。然而,朝廷計畫九年的預備立憲時間,仍舊遭各方人士指為拖延之術,伴隨著革命派的加速行動,將清王朝逐步帶往滅亡的道路,但清末的預備立憲,其影響與貢獻,仍具有不容忽視的部分。本文擬從考察政治五大臣與四位考察憲政大臣的出使,觀察他們的出訪過程,期望能從中理解清末籌備立憲的進程,以及評估大臣出洋考察對於清末籌備立憲之貢獻與影響。
一、 檔案資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第3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5、6、7、8、28冊,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第31、32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光緒朝奏摺》,第22輯,臺北:故宮博物院,民國74年。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考察憲政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于式枚傳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纂修。
《戴鴻慈傳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纂修。
《電寄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政務處憲政編查館,《政治官報附內閣官報》,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年。
《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二、 官書典籍
《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臺北:臺灣華文書局,民國53年。
朱壽朋纂修,《光緒朝東華錄》,臺南:大東書局,民國57年。
沈桐生編,《光緒政要》,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大清宣統政紀實錄》,二冊,臺北:臺灣華文書局,民國53年。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8年。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編年》,第十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彥威輯,王亮編,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1年。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2年。
郭嵩燾,《郭嵩燾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陳次亮,《庸書》,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民國59年。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0年。
何啟、胡禮垣,《新政真詮》,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一)》,收錄自 中國近代史文獻彙編,臺北:鼎文出版社,民國67年。
鄭觀應,《盛世危言》,選自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
許同莘,《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
袁世凱撰,沈祖憲輯,《養壽園奏議輯要》,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5年。
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0年。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陶模,《陶勤肅公奏議遺稿》,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9年。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
盛宣懷,《愚齋存稿》,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4年。
林紹年,《閩縣林侍郎(紹年)奏稿》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羅香林,《梁誠的出使美國》,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趙炳麟,《趙柏嚴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孫寶瑄,《望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北京市檔案館編,《那桐日記》,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6年。
劉厚生,《張謇傳記》,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4年。
劉坤一、張之洞,《江楚會奏變法三摺》,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6年。
榮慶著,謝興堯整理點校注釋,《榮慶日記:一個晚清重臣的生活實錄》,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6年。
戴鴻慈,《出使九國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第十冊,載澤,《考察政治日記》,長沙:岳麓出版社,1985年。
宋教仁,《我之歷史》,臺北:文星書店,民國51年。
三、 報紙雜誌
《申報》,上海:上海申報館。
《時報》,上海:上海時報社。
《大公報》,天津:大公報社。
《清議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新民叢報》,橫濱:新民叢報社。
《江蘇》,臺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民國57年。
《湖北學生界》,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7年。
《外交報彙編》,臺北:廣文書局,民國53年。
《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04年。
《憲政雜誌》,收錄自清末民初期刊彙編,臺北:經世書局,民國74年。
四、 專書著作
亓冰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5年。
王玉文、孔慶泰、劉壽林、萬仁元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王新生,《日本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卞修全,《立憲思潮與清末法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朱英,《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吳雁南、馮祖貽,《清末社會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胡繩、金沖及著,《論清末的立憲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韋慶遠、高放與劉文源,《清末憲政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侯宜杰,《二十世紀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民國77年。
夏白鴿,《隱藏的宮廷檔案:1906年光緒派大臣考察西方政治紀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高旺,《晚清中國的政治轉型:以清末憲政改革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馬小泉,《國家與社會:清末地方自治與憲政改革》,長沙: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殷嘯虎,《近代中國憲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2年。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4年。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
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8年。
張連起,《清末新政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海林,《端方與清末新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金林、齊德生、郭曼曼主編,《清代碑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作者自印,1963年。
楊廷福,楊同甫,《清人室別名稱號索引》上、下冊(增補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蔡冠洛編,《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1年。
熊鈍生,《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臺北:中華書局,民國67年。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1年。
鍾淑和,《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蕭功秦,《危機中的變革》,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故宮圖書文獻選萃》,臺北:故宮博物院,民國60年。
John Fairbank ,Teng Shu-yu ,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 a documentary survey, 1839-1923,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五、 期刊論文
丁應通,〈試論清末預備立憲的必然性〉,《江西社會科學》,7期,南昌: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1998年,頁37-40。
王爾敏,〈中國近代之自強與求富〉,《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第六編:自強運動(一)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頁1-36。
王貴文,〈淺析晚清中央統治機構的改革〉,《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3年,頁11-14。
王建華、瞿海濤,〈端方與清末教育現代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三期,2002年,頁114-115。
王曉秋,〈三次集體出洋之比較:晚清官員走向世界的軌跡〉,《學術月刊》6期,2007年,頁140-145。
元青、潘崇〈端方與清末女子教育〉,《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8年,頁42-47。
白化文,〈北大圖書館與李盛鐸〉,《出版史料》,2期,2004年,頁1。
田筱丹,〈清末新政研究論述〉,《陝西師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期,2001年,頁146。
付金柱〈端方與江南圖書館〉,《四川圖書館學報》,1期,2004年,頁77-78。
朱金元,〈討論清末五大臣出洋〉,《學術月刊》,5期,1987年,頁68-75。
周秋光,〈熊希齡與清末立憲〉,《湖南師大學報》,5期,1996年,頁78-82。
易紅英〈試探清末「五大臣」出洋對教育的考察〉,《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卷9期,2003年,頁27-31。
沈振輝,〈清末政治體制改革與改革芻議〉,《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95年,頁58-63。
李恩涵,〈清季同光自強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比較〉,《思與言》,卷5,1期,民國56年,頁13-23
李育民,〈試論清末的憲政改革〉,《近代中外關係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291-307。
余林南、曹曉君,〈也談清末的所謂「假立憲」〉,《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3期,1995年,頁99-124。
江慶柏,〈端方與江南圖書館的建設〉,《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卷,3期,2000年,頁153-155。
周秋光,〈熊希齡與清末立憲〉《湖南師大學報》,5期,1996年,頁78-82。
侯宜杰,〈〈出使各國大臣奏請宣布立憲摺〉非載澤等所上〉,《社會科學研究》,1989年,2期,頁117-122。
侯宜杰,〈預備立憲是中國政治制度近代化的開端〉,《中國近代史月刊》,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頁1-10。
侯宜杰,〈評清末改革官制中趙炳麟與袁世凱的爭論〉,《天津社會科學》,1期,1993年,頁64-69。
侯宜杰,〈預備立憲失敗的原因〉,《史學月刊》,4 期,1991年,頁51-55。
侯宜杰,〈清末籌備立憲時期的楊度〉,《近代史研究》,1期,1988年,頁88-114。
宮玉振,〈載澤與清末預備立憲〉,《北京檔案史料》,2期,1994年,頁65-70。
徐軍,〈試論清末改革官制〉,《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期,1992年,頁51-56。
徐友春,〈晚清機構改革評述〉,《學海》,6期,1993年,頁84-86。
袁業忠,〈丙午官制改革與清末政局〉,《山東社會科學》,2期,1996年,頁60-63。
莊吉發,〈于式枚與德國憲政考察〉,《清史論集》,第5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253-282 。
陸建洪,〈袁世凱地方自治剖析〉,《史學月刊》,4期,1991年,頁56-61。
陸建洪,〈清末地方自治剖析〉,《探索與爭鳴》,6期,1991年,頁34-39。
孫任以都,〈1905-1906年的中國憲政考察使團〉,《近代史雜誌》,42卷,3期,1952年,頁251-268。
俞勇嬪,〈戴鴻慈與清末憲政運動的開端〉,《歷史教學》,11期,2005年,頁44-48。
馬東玉,〈五大臣出洋考察與清末立憲運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87年,頁68-72。
馬小泉,〈清末地方自治運動論綱〉,《史學月刊》,5期,1993年,頁54-58。
馬小泉,〈晚清政府對地方自治的操縱與控制〉,《歷史檔案》,4期,1995年,頁112-119。
夏泉,〈論端方的教育思想〉,《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卷1期,1998年,頁80-84。
夏泉,〈端方與暨南學堂〉,《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7卷2期,1995年,頁83-88。
唐寶林,〈吳樾炸五大臣策劃經過〉,《安徽史學》,3期,1984年,頁12-16。
郭廷以,〈中國現代化的延誤-兼論早期中英關係的性質〉,《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2年,頁3-25。
郭廷以,〈中英鴉片戰爭問題及林則徐的措置〉,《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2年,頁155-168。
郭廷以,〈近代科學與民主思想的輸入-晚清譯書與西學〉,《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2年,頁51-76。
郭紹敏,〈清末士大夫的地方自治思想與地方自治政策的推動-以《籌備立憲檔案史料》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學法評論》,1期,2007年,頁234-248。
張玉法,〈學者對清季立憲運動的評估〉,《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第十六編:清季立憲與改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頁665-705。
張朋園,〈立憲派的階級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頁223-230。
張朋園,〈知識份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自序〉,《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1年,頁68-94。
張從容,〈晚清司法中的戴鴻慈-兼論傳統司法官員的知識轉型〉,《學術研究》,2期,2007年,頁18-23。
陳豐祥,〈日本對清末欽定憲法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8期,民國69年,頁313-355。
陳榮勛,〈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在晚清歷史上的地位〉,《齊魯學刊》,4期,1990年,頁99-103。
陳俊華,《從新政改革看清廷挽救其政權之努力與成效》,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9年。
賀嘉,〈近代中國法治變革的先聲-論五大臣出洋考察及其結論〉,《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3年,頁68-73。
董以山,〈載澤密摺議〉,《山東大學學報》,6期,2000年,頁61-65。
董方奎,〈論清末實行預備立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兼論中國近代民主化的起點〉,《安徽史學》,1期,1990年,頁40-44。
馮方,〈淺談李盛鐸在收藏古籍中的功過是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期,2004年,頁96-97。
楊小川,〈掉入陷井的清末憲政〉,《探索與爭鳴》,8期,1996年,頁43-45。
葉榮花,〈關於「預備立憲」的新思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8卷1 期,2002年,無頁碼。
趙秉忠,〈清末五大臣出洋〉,《歷史教學》,6期,1983年,頁50-52。
趙玉蓮,〈五大臣出洋政治考察與清統治者對西方認識的深化〉,《外交評論》,4期,1991年,頁67-72。
趙廣示,〈清末五大臣政治考察的積極成果〉,《貴州社會科學》,5期,2005年,頁160-162。
趙廣示,〈試分析清末五大臣對歐美、日本政治考察的原因〉,《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2期,2005年,頁84-89。
劉永紅,〈欽定憲法大綱的歷史地位〉,《淮陽師專學報》,2期,1996年,頁72-74。
劉高葆、李小蓉,〈端方與我國近代化教育事業〉,《文史雜誌》,4期,1996年,頁18-19。
劉高葆,〈端方與清季預備立憲〉,《學術研究》,6期,1996年,頁61-66。
劉汝錫,《憲政編查館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
鴿子,〈尋找世紀的交接點-清末五大臣考察德國調查手記〉,《中國青年報》,1997年3月18日。
鴿子,〈清末五大臣德國之旅〉《北京紀事》,1期,2005年,頁72-73。
羅華慶,〈論清末資政院第二屆常年會〉,《河北學刊》,4期,1991年,頁74-78。
羅華慶,〈略論清末資政院議員〉,《歷史研究》,6期,1992年,頁93-107。
羅華慶,〈論清末五大臣考政的社會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4期,1992年,頁29-35。
瞿海濤、王建華〈端方與清末的滿漢政策〉,《江南社會學院學報》,卷5,1期,2003年,頁53-56。
瞿海濤、何英,〈端方與清末的滿漢政策的演變〉,《黑龍江民族叢刊》,5期,2003年,頁72-76。
Peter Zarrow ,The search for Political Modernity in the Late Qing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state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生活、知識與中國現代性國際學術研究會),2002年11月21-23日。
Sheng - Hsiung Liao, The Quest for constitutionalism in Late Ching China: The Pioneering Phase,Thesis( Ph.D) ,1978。
川島真,〈光緒新政下の出使大臣と立憲運動〉,《東洋學報》,75卷,3、4期 ,1994年,頁327-355。
福田忠之,〈清末五大臣政治考察與明治日本〉,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思想文化研究委員會編:《日本思想文化研究》,9期,2007年。
孫安石,〈清末の政治考察五大臣の派遣と立憲運動〉,《中國-社會と文化》,9期, 1994年,頁187-211。
孫安石,〈光緒新政期,政治考察五大臣の日本訪問〉,《歷史學研究》,685期,1996年,頁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