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至祥
LIU, JHIH-SIANG
論文名稱: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之研究-以現實建構主義觀點
Research on the Military Diplomacy of ASEAN Region in Xi Jinping Period: Realistic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 范世平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軍事外交聯合演訓軍品貿易現實建構主義
英文關鍵詞: Military diplomacy, Joint Exercise, Military Trade, Realistic Constructiv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09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軍事外交近年已成為中共擴展影響力與國際話語權的重要工具,從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來看,運用聯合演習、軍品貿易、軍事交往與軍事援助等政策作為強化軍事外交的投射,試圖透過現實建構主義角度進行初步的觀察。本文問題意識在於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主要目的、功能與背景為何?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各項具體作為,其背後的戰略思維與未來可能發展?軍事外交執行單位運作機制改制有何意義?而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是否帶來的影響與阻礙?
    本文研究發現首先是中共軍事外交主要執行機構單位「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組織變革後,使習近平時期對東協軍事外交更加細膩與精準;其次,以現實建構主義「權力政治」與「理念認知」歸納東協國家與中共的相對軍事外交關係,可發現理念認知的影響力大於權力政治;再次,隨著習近平時期對東協軍事外交不斷深化與擴展,對解放軍的理解與互信也有所提升,惟部分國家對於解放軍仍有存有疑慮。最後,臺灣在此情況下應由「新南向政策專案小組」強化部會科際整合,研擬與強化與東協間的各種對話與合作。
    本文研究建議第一個是可換從東協個別國家角度針對「理念認知」之變項,對中共軍事外交進行反瞻,瞭解此種互動建構,是否相同或異於中共視角,可對本文從中共視角探討進行重要的補充與修正。第二個建議在於權力與理念的變項評估。本文將物質權力作為自變項,理念作為中介變項,探討中共在國家行為依變項上的變化,建議也可試將變項假定互換,觀察國家行為是否有所變化,提升相關領域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Military diploma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CCP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 Jinping’s military diplomacy in the ASEAN region, the use of joint exercises, military trade, military exchanges, and military assistance as a means of strengthening military diplomacy. Trying to make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stic constructivism. The question of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is the main purpose, function and background of the military diplomacy of the ASEAN region during the Xi Jinping period. The specific actions of the military diplomacy of the ASEAN region during the Xi Jinping period, the strategic thinking behind it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ay be carried out.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echanism reform? And does Xi Jinping’s influence and hindrance to the ASEAN regional military diplomacy?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is paper are first of all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operation Office", the main executive unit of the CCP's military diplomacy, which makes the military diplomacy of the ASEAN more delicate and precise during the Xi Jinping period. Secondly, the realist constructivism "power politics" and "ideal cognition" Inducting the relative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ASEAN countries and the CCP, we can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power politics. Again, with th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the military diplomacy of ASEAN during the Xi Jinping period, the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trust of the PLA has also improved. Some countries still have doubts about the PLA. Finally, in this case, Taiwan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the "New South-South Policy Project Team"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various dialogue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ASEAN.

    The first research proposal in this paper is to change the ideology of "ideology cog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ASEAN countries, to look back on the CCP's military diplomacy, an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is the same or different from the CCP perspective. The CCP perspective explores important additions and amendments. The second recommendation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riables of power and philosophy. In this paper, material power is taken as a self-changing item, and the concept is used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CCP's behavioral changes in the country.Suggestions can also try to interchange the variables, observe whether the state behavior has changed, and improv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4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58 第二章 國際關係理論與軍事外交論述 第一節 國際關係理論之論述困境 61 第二節 現實建構主義理論思維 65 第三節 現實建構主義與軍事外交 75 第四節 小結 93 第三章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發展背景 第一節 中共軍事外交的發展歷程 95 第二節 習近平接班前後軍事外交的運作機制改組 102 第三節 習近平時期的總體軍事外交政策 105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四章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推動軍事外交之具體作為 第一節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戰略思維 111 第二節 聯合演訓、軍品貿易、軍事交往與軍事援助 113 第三節 現實建構主義理論之檢視與評析 133 第四節 小結 142 第五章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影響與阻礙 第一節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正面影響 147 第二節 習近平時期對東協區域軍事外交的問題與阻礙 154 第三節 現實建構主義理論之檢視與評析 166 第四節 小結 16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9 參考文獻 181

    壹、中文
    一、專書
    中西輝政。2016年。《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新北市:遠足文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北京:軍事科 學出版),第6卷。
    孔繁政。陳政勇主編。200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統戰與軍事交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朱浤源編。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林隆儀。2016年。《論文寫作要領》(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詩凱、廖坤榮。2018。《抗衡或扈從: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戰略的回應》(臺北市:翰蘆)。
    張芳。2014年。《當代中國軍事外交:歷史與現實》(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慶勳。2016年。《論文寫作軟實力》(台北:五南出版社)。
    曹雲華、唐翀。2005年《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許志嘉。2000年。《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許志嘉。2004 年。《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陳欣之。1999年。《東南亞安全》(臺北:生智)。
    陳喬之。2001年。《冷戰後東盟國家對華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
    楊松河。1990年。《軍事外交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198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楚樹龍、金威主編。2008年。《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
    萬發揚。2015年。《中國軍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
    蔡東杰。2013年。《中國外交戰略:傳統及其變遷》(台北:五南出版社) 。
    鄧小平。1993年。《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
    錢其琛主編。2005年。《世界外交大辭典(上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二、專書論文
    林欽明。2015年。〈東協經濟共同體:單一市場、經濟競爭、均等發展與國際整合〉,徐遵慈主編,《東協共同體與臺灣-回顧與展望》(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
    邱坤玄。2007 年。〈中共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張五岳主編,(台北:新文京開發)。
    莫大華。2018年。〈建構主義〉,包宗和、張登及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入門》(臺北市:五南),頁59-65。
    陳德禹。1999年。〈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頁186。
    翁明賢,2015年。〈美日印澳在南海的角色〉,趙春山主編,《東亞區域安全形勢評估2014-2015》(台北:遠景基金會),頁89-104。
    蔡東杰,2015年。〈中共十八大後對外政策走向:區域與全球挑戰〉,陳德昇主編,《中共十八大菁英甄補與治理挑戰》(新北市:印刻文學)。
    唐欣偉、張廖年仲,2018年。〈現實主義〉,包宗和、張登及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入門》(臺北市:五南)。
    嚴智宏,2005年。〈東南亞文化與社會〉,王宏仁編,《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南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頁79-116。

    三、期刊
    王崑義、蔡裕明。2006年。〈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頁73- 124。
    王簫軻。2017年。〈安倍政權對外援助政策之重構〉,《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5,頁93- 113。
    吳賽。2014年。〈新加坡的軍事外交及啟示),《東南亞縱橫》,第2014卷第7期,頁69-74。
    李大光。2014年。〈習近平軍事外交思想內涵與特色〉,《人民論壇》,6期,頁40-42。
    李眾軍。2004年。〈試論鄧小平軍事外交思想〉,《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頁31-35。
    李曉東。2007年。〈妖魔化現象與中日關係之省思〉,《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2007年,頁85-97。
    李瓊莉。2013年年。〈習、李首訪東南亞國家的區域意涵〉,《海峽評論》,275期,頁32-33。
    汪紅偉。2009年。〈論軍事軟實力視野下的中國軍事外交軟實力〉,《甘肅社會科學》,第2期,頁238-241。
    汪紅偉。2014年。〈中國夢與中國軍事外交的戰略功能〉,《探索》,第6期,頁168-171。
    汪紅偉。2018年。〈主動講好中國故事:新時代軍事外交的責任擔當〉,《公關世界》,第19期,頁40-45。
    谷合強。2018年。〈中共-東協經貿關係的發展〉,《東南亞研究》,第1期,,頁116。
    沈明室。2015 年。〈印度新政府外交與軍事關係之觀察〉,《全球政治評論》,第49期,頁25-30。
    伊恩斯托里特(Ian Storey),2018 年。〈特朗普政府的 2017 年國家安全戰略和 2019年國防戰略:對東南亞的暗示〉,《南洋資料譯叢》,總211期,第3期,頁16-20。
    林若雩。2007 年。〈二十一世紀初東南亞的安全策略與大國關係-兼論台灣因應之道〉,《國家發展研究》,第6卷,第2期,頁29-66。
    林佾靜。2016 年。〈印度在東南亞安全中之角色建構:東協中心取向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53期,頁83-118。
    林經緯。2006年。〈中俄軍事合作的轉變-從中俄聯合軍演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頁49-75。
    林麗香。2005年。〈中共軍事外交目的研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2期,頁37-53。
    邱坤玄。2009年。〈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東亞研究》,第40卷第2期,頁7-8。
    金灿榮、王博。2015年。〈有關中國特色軍事外交的理論思考〉,《太平洋學報》,第23卷第5期,頁17-25。
    韋民。2009 年。〈論日本與東盟的相互認知及雙邊關係的演進〉,《國際政治研究》,第1期,頁24-43。
    唐欣偉。2016年。〈檢討米爾斯海默對大國之判準—兼論其對中國地位之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7卷第1期,頁1-25。
    秦亞青。2003年。〈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10-16。
    秦亞青、亞歷山大溫特。2005年。〈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1 期,頁8-12
    袁易。2005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之再審視:一個權力政治與身份政治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4期,頁101-150。
    馬建光、李明富、龐超偉,2018年。〈中共與東協軍事外交:現狀、前景及路徑〉,《南洋問題研究》,第3期,頁52-62。
    席志剛。2015年。〈中國軍事外交軟硬兼施〉,《東西南北》,第13期,頁18-19。
    高奇琦。2014年。〈現實主義與建構主義的合流及其發展路向〉,《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3 期,頁87-110。
    婁亞萍、庾潤清。2016 年。〈印度東向行動政策”發展與中國的應對〉,《國際關係研究》,第4期,頁127-157 。
    張小健。2016年。〈對外軍事援助與中國政治發展〉,《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06期,頁125-127。
    張國城。2013年。〈從現實主義看中國航母的外交和軍事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頁137-154。
    張登及。2012年。〈希拉蕊訪問大陸周邊國家戰略意涵:攻勢現實主義的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8期, 8月,頁13。
    張煒,2004年。〈關於中國軍事外交的理論探討〉,《中國軍事科學》,第3期,頁 28。
    莫大華。2007年。〈探索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橋計畫: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理論綜合〉,《政治科學論叢》,第31期,頁175-216。
    許志嘉。2007年。〈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頁49-56。
    郭新寧。2009年。〈試論軍事外交的概念、定位及功能〉,《外交評論》,第26卷第3期,,頁48-57。
    陳欣之。1996年。〈東協諸國對中國威脅論的看法與回應〉,《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15-33。
    陳亮智。2009年。〈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頁97-98。
    陳重成、唐欣偉。2005年。〈中國大陸崛起對當前國際體系的衝擊〉,《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6 卷,第 4 期,頁 109-110;
    陳偉華。2002年。〈論結構性威懾與決策性威懾〉,《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2期,頁23-42。
    陳偉華。2014年。〈戰略與軍事效能關係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105期,頁37-62。
    陳華昇。2013年。〈中國大陸強化東協外交之戰略意涵:習近平與李克強出訪東南亞之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11期,頁22-23。
    陳麒安。2008年。〈聯盟理論之研究:現實主義的觀點〉,《國際關係學報》,第26期,2008年7月,頁 133-167。
    焦兵。2008年。〈現實建構主義: 國際政治的權力建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08 年,頁24-32。
    黃子庭。2014年。〈紐西蘭FTA的發展與挑戰:中型強權外交的理論觀點〉,《全球政治評論》,2014 年,第48期,頁123-150。
    黃宗鼎。2016年。〈日本軍艦首訪越南金蘭灣:海軍外交的意涵〉,《戰略安全研析》,第133期,頁40-51。
    楊仕樂、朱永暉。2017年。〈強權崛起:中國近二十五年綜合國力評估〉,《全球政治評論》,第60期,2017年10月,頁51-74。
    楊光海。2012年。〈論中國對東南亞的軍事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6期,2012 年11月,頁138-149。
    楊晨。2018年。〈中共與東協達成重要共識並將舉行聯合軍演〉,《祖國》,第16期,2018年,頁16-17。
    楊超。2011年。〈試析國家安全觀的嬗變與新中國軍事外交〉,《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13卷第2期,頁19-20。
    楊澤偉。2008年。〈中國能源安全問題:挑戰與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頁55。
    楊鴻璽。2009年。〈中國對外援助的回顧與發展〉,《學習月刊》,第21期,頁40-42。
    董川。2017年。〈新中國軍事外交戰略演變-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長春市委黨校學報》,第5期, 11月,頁44-46。
    董青嶺。2008年。〈現實建構主義理論評述〉,《國際政治科學》,第 1 期,頁130-157。
    翟文中、蔡欣容。2016年。〈海軍外交的本質與具體實踐〉,《國防雜誌》,第31卷第3期,頁1-16。
    趙景芳、朱濤。2009 年。〈新中國軍事外交60年:歷程、特點與經驗〉,《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9 期。
    趙陽。2018年。〈硬實力的軟發揮-對我國國際軍事文化傳播的思考〉,《南方論刊》,第3期,頁71-73。
    蔡明彥。2010年。〈中國軍方介入外交事務的成因與影響〉,《新社會政策》,第13期,頁7-10.
    蔡東杰。2015年。〈近期中國對亞洲外交政策及其影響〉,《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1,頁17-30。
    鄭大誠。2008年。〈中共國防工業發展之評估與展望究〉,《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1期,頁62-77。
    鄭先武。2018年。〈東盟安全共同體建設與東南亞多邊防務外交轉型〉,《南洋問題研究》,第3期,頁31-51。
    鄭英琴。2012年。〈東盟安全共同體:權力制衡與規則構建-基於現實建構主義的觀察〉,《東南亞南亞研究》,第4期,頁11-16。
    盧昌鴻。2011年。〈新時期中國的軍事外交〉,《大江周刊-論壇》,頁82-83。
    盧業中。2004年。〈東協區域合作:國際關係理論的再檢視〉,《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2期。頁87-100。
    錢利華。2012 年。〈積極開拓進取創新軍事外交〉,《求是》,第 15 期,頁48-50。
    閻德學。2019年。〈習近平外交思想與中國特色國際關係理論構建〉,《東北亞論壇》,總第141期,第1期,頁3-5。
    閻學通、徐進。2008年。〈中美軟實力比較〉,《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頁24-29。
    儲永正。2018年。〈中國軍事外交的新理念新變化〉,《國際研究參考》,第8期,頁30。
    謝昌生。1999年。〈江澤民時期中共軍事外交戰略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7期,頁14-27。
    韓壯壯。2009年。〈軍事軟實力與軍事外交〉,《學理論》,第24期,頁26-27。
    韓鳳翔。2017年。〈中共的軍事外交戰略:亞丁灣護航的軍事投入〉,《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1卷第1期,頁91-105
    韓獻棟、金淳洙。2008年。〈中國軍事外交與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頁47-54。
    羅聖榮、李代霓。2018年。〈東南亞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的應對〉,《東南亞縱橫》,第4期,頁21-29。

    四、專書譯著
    安德魯·皮埃爾(Andrew J. Pieerre)。1984年。鈕先鍾譯,《武器銷售的全球政治》(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艾倫柯林斯(Alan Collins)。2004年。楊子涵譯,《東南亞的安全困境(The Security Dilemmas of Southeast Asia)》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
    庫馬爾(Ranjit Kumar)。2010年。潘中道、胡龍騰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第2版,(臺北市:學富文化),頁71-75。
    孫飛(Phillip C. Saunders)與施道安(Andrew Scobell)編。2018年。《共軍對中共國安決策的影響力》,黃文啟譯,(台北:政務辦公室)。
    麥艾文(Evan S. Mediros),2011年。李柏彥譯,《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臺北:史政編譯室),頁33-41。
    勞倫斯諾伊曼(W. Lawrence Neuman)。2000年。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台北:揚智出版社)。
    湯瑪斯孔恩(Thomas S. Kuhn)。2017年。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譯: 《科學革命的結構》,遠流出版社,第 95 頁。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施道安(Andrew Scobell)。2018年。何大明譯,《沒有安全感的強國:從鎖國、開放到崛起,中國對外關係70年(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新北市:左岸文化2版)。

    五、官方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7年。〈2017年5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17年5月16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5日,http://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jzhsl_673025/t1462257.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8年。〈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8 年11月15日,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613344.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12月19日,https://www.scio.gov.cn/zfbps/ndhf/2002/Document/307925/
    307925.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年。〈2004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年12月27日,https://www.scio.gov.cn/zfbps/ndhf/2004/Document/307905/307905.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月20日,檢索日期:2019年1月4日。 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1998/Document/307965/307965.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5月26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5日。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5/Document/1435161 /1435161.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年。《2008年中國的國防》,2009年1月20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0日,http://www.gov.cn/zwgk/2009-1/20/content_1210224.htm。
    孫力為。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5年5月26日,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5-05/26/content_4617812.htm。
    舒天翼。2013年。〈國防白皮書: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3年4月16日,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3-04/16/content_4617811.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鄭文達。2011年。〈國務院新聞辦發佈2008年中國的國防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1年1月6日,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1-01/06/content_4617809.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六、研討會
    沈明室。2016年。〈收攏權力或疊床架屋:中共中央軍委體制改革之研究〉,《2016中共軍力現代化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解放軍研究中心,2016年9月29日)。
    翁明賢。2012年。〈建構我國國家安全研究的理論與發展〉,《第13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暨
    全國戰略社群研討會》,(桃園八德:國防大學)。

    七、網路資料
    人民網。2017年。〈外交部:中國和東盟國家協力使南海行為準則框架提前通過〉,《人民網》,2017年5月19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5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519/c1002-29288013.html。
    于潔。2017年。〈觀點:十九大後的中國外交「策」與「術」〉,《BBC中文網》,2017年10月1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1673603,檢索日期:2019年2月10日。
    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2017年。〈盤點十八大以來中國軍事外交碩果〉,《中國軍網》,2017年5月21日,http://www.81.cn/jmywyl/2017-05/21/content_7611045.htm,檢索日期:2019年2月8日。
    中央商情網。2017年。〈杜特蒂上台後 陸首季為菲最大貿易夥伴〉,《中央商情網》,2017年5月24日,http://cnabcbeta.cna.com.tw/news/aall/20170524
    1132.aspx,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
    中評社。2018年。〈中國-東盟海上聯演開啟里程碑創造3個首次〉,《中國評論新聞網》,2018年10月23日,http://hk.crntt.com/doc/1052/2/5/7/105225749.
    html?coluid=91&kindid=2710&do cid=105225749&mdate=1023115313,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9年2月16日, http://www.mod.gov.cn/diplomacy/node_46943.htm,檢索日期:2019年2月16日。
    木勝玉、楊良旺,〈第81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圓滿完成〉,《人民網》,2019年4月27日,http://yn.people.com.cn/BIG5/n2/2019/0427/
    c372459-32885558.html,檢索日期:2019年4月27日。
    尹航。2016年。〈常萬全會見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6年12月12日,http://www.mod.gov.cn/big5/leaders/2016-12/12/content_4766493.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5日。
    王光磊。2019年〈新加坡宣佈採購4架F-35〉,《青年日報》,2019年3月3日,https://www.ydn.com.tw/News/326569,檢索日期:2019年3月25日。
    王琳,2016年。〈清華教授閻學通:中共應增加對外軍事援助,減少對外經濟援助〉,《第一財經網》,2016年1月11日,http://www.yicai.com/news/
    4737158.html,檢索日期:2017年5月25日。
    林廷輝,2019年。〈聚焦南海圍魏救趙?中國漁船何以包圍菲律賓佔領的中業 島?〉,《自由電子報》,2019年4月12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
    breakingnews/2756748,檢索日期:2019年 4月25日。
    白樺。2016年。〈俄羅斯 越南 擴大南中國海合作〉,《美國之音》,2016年5月2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russia-deepen-ties-with-south-china
    -sea-countries/3311580.html,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2日。
    民視新聞。2018年。〈全球/東協峰會登場 蒲亭首度造訪新加坡〉,《民視新聞》,2018年11月23日,https://www.ftvnews.com.tw/AMP/News_Amp.aspx?id=2018B23W0005,檢索日期:2019年1月15日。
    朱明。2019年。〈中美日東協海上軍演艦隊航經台灣我聚焦解放軍「湘潭號」〉,《上報》,2019年5月12日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63084,檢索日期:2019年5月12日。
    付兆颯、史建中。2018年。〈奮力開創新時代河北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人民網》,2018年9月22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3日,http://he.people.com.cn/n2/2018/0922/c192235-32087170.html。
    印尼星洲日報。2014年。〈巴淡多邊聯合演習‧我國派19艘戰艦參與〉,印尼星洲日報網,2014年03月27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3日,http://indonesia.sinchew.com.my/node/46975。
    年巍。2018年。〈堅定支持中央修憲建議,這是理性也是信仰〉,《新華社》,2018年2月26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0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8-02/26/c_1122456995.htm。
    成嵐。2018年。〈習近平 . 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新華社》,2018年6月23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23/c_1123025806.htm。
    自由電子報。2016年。〈南海風雲再起? 馬來西亞向中國買4艘軍艦〉,《自由電子報》,2016年11月2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873943,檢索日期:2019年3月18日。
    呂國英。2011年。〈中國政府發表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1年3月31日,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1-03/31/content_4617810.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28日。
    李欣芳。2018年。〈國安會新南向小組傅棟成任執行長〉,自由電子報,2018年2月4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74505,檢索日期:2019年3月9日。
    肖媛媛。2012年。〈中國售柬埔寨1.95億美元武直9等12架直升機〉,《中國新聞網》,2012年12月26日,檢索日期:2019年3月25日,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12-26/4439020.shtml。
    來永雷、張剛。2018年。〈新加坡海軍“剛毅”號護衛艦訪問青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5月6日,檢索日期:2018年5月27日,http://www.mod.gov.cn/diplomacy/2018-05/06/content_4812554_10.htm。
    范振光。2019年。〈美印太戰略報告挺台「建立強有力的夥伴關係」〉,《聯合新聞網》,2019年6月2日,https://udn.com/news/story/11311/3847917,檢索日期:2019年6月3日。
    周娜、馬孝武。2018年。〈和平列車-2018中老人道主義醫學救援聯合演訓活動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7月24日,http://www.mod.gov.cn/big5/topnews/2018-07/24/content_4820302.htm,檢索日期:2019年3月10日。
    東方網。2017年。〈關係回暖中共軍艦7年首訪菲〉,《馬來西亞東方日報東方網》,2017年04月29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194648。
    邱越、閆嘉琪。2015年。〈常萬全出訪韓國、泰國 海軍副司令員等隨行〉,《人民網》,2015年2月4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5/0204/c1011-26503745.html,檢索日期:2019年3月25日。
    邱越、閆嘉琪。2016年。〈國防部介紹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工作職能〉,《人民網》,2016年2月25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9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6/0225/c1011-28150968.html。
    徐尚禮。2017年。〈菲向中要千萬軍援提5億軍購〉,《中時電子報》,2017年2月8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8005529-260417?chdtv,檢索日期:2019年3月25日。
    周辰陽。2019年。〈中共海軍建軍70周年閱兵 首艘國產航母未亮相〉,《聯合新聞網》,2019年4月23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772608,檢索日期:2019年4月25日。
    周虹汶,〈三天兩頭包圍中業島… 中國也怕菲律賓蓋軍事設施 列印〉,《自由電子報》,2019年4月14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281398,檢索日期:2019年 4月25日。
    張小平。2007年。〈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困境〉,《價值中國網》,2007年6月8日,http://www.chinavalue.net/Management/Article/2007-6-8/68196.html,檢索日期:2019年2月8日。
    張玉、程宏毅。2015 年。〈習近平接見全軍外事工作會議和武官工作會議代表〉,《人民日報》,2015 年 1 月 30 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30/c64094-26476885.html,檢索日期:2018年5月20日。
    張雷、陳國全。2018年。〈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演習掠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0月25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3日, http://www.mod.gov.cn/action/2018-11/01/content_4828374.htm。
    章建華、梅常偉。2017年。〈中老兩軍舉行首次邊境高層會晤〉,《人民日報》,2017年9月17 日,檢索日期:2018年5月20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9/17/nw.D110000renmrb_20170917_3-03.htm
    馮文雅。2019年。〈中老就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訪老發表聯合新聞公報〉,《新華社》,2017年9月16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6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9/16/c_1121673910.htm。
    莊蕙嘉。2019年。〈美日印菲 首度南海聯合軍演〉,《聯合新聞網》,2019年5月10日,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4/3804011,檢索日期:2019年5月10日。
    陳妍君。2019年。〈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 菲律賓埋怨美國未制止〉,《中央社》,2019年4月17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04170345.aspx,檢索日期:2019年4月17日。
    陳飛、陳利,2014年。〈合作—2014中新陸軍聯合訓練圓滿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4年11月9日,檢索日期:2019年3月10日。http://www.mod.gov.cn/big5/photo/2014-11/09/content_4550538.htm。
    陳啟懋。2005年。〈中國外交思想的新突破〉,《人民網》,2005年12月19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3953814.html。
    陳竫詒。2017年。〈日、菲進入「戰略夥伴黃金年代」〉,《天下雜誌》,2017年11月1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5845,檢索日期:2018年2月16日。
    陳國全、馮升,〈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參演各國艦艇抵達湛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0月22日,http://www.mod.gov.cn/big5/action/2018-10/22/content_4827224.htm,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日。
    陳國全、馮升,〈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艦艇開放活動側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0月25日,http://www.mod.gov.cn/big5/action/2018-10/25/content_4827674.htm,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日。
    程宏毅、姜萍萍。2018年。〈習近平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網》,2018年10月17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2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8/1017/c64094-30345410.html。
    黃子娟,2016年。〈越南軍購躍至全球第八 專家:制海制空能力將提升〉,《人民網》,2016年2月24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6/0224/c1011-28146450.html,檢索日期:2019年3月18日。
    黃介正。2019年。〈中共海軍建軍 70 周年海上閱兵觀察〉,《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2019年4月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https://ws.ma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jk1L2NrZmlsZS8xY2Q5ZTA1Ny0 wNWUxLTQ2ZGEtOThhZi1iOTNjNGJhYTcwODMucGRm&n=MjAxOTA0MD
    YucGRm,檢索日期:2019年5月1日。
    新華社,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新華網》,2017年5月16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16日,http://www.mod.gov.cn/topnews/2017-05/16/content_4780660.htm。
    新華社,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新華網》,2017年5月15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15/c_1120976819.htm。
    新華社,2017年。〈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新華社》,2017年5月14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5/14/c_1120969677.htm,檢索日期:2019年2月11日,
    新華社。2017年。〈范長龍、常萬全分別會見越南國防部長〉,《新華網》,2017年1月13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1/13/c_1120308101.htm。
    新華社。2017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參觀中共海軍遠航訪問編隊長春艦〉,《新華網》,2017年5月1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01/c_1120900866.htm。
    新華社。2017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參觀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長春艦〉,《新華網》,2017年5月1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01/c_1120900866.htm
    新聞傳播處,2016年。〈林揆宣示我國針對「南海仲裁案」四項主張〉,《中華民國行政院網站》,2016年7月14日,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4DCA2B99739880BF,檢索日期2017年5月2日。
    喬楠楠。2018年。〈2018中國軍事外交十大亮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2月20日,http://www.mod.gov.cn/diplomacy/2018-12/20/content_4832497.htm,檢索日期:2019年2月8日。
    楊凡凡。2019年。〈中國-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在青島舉行〉,《中國軍網》,2019年4月25日,http://www.81.cn/xwfyr/2019-04/25/content_9488837.htm,檢索日期:2019年4月25日。
    楊潔篪。2018年。〈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新時代對外工作〉,《人民網》,2018年8月2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802/c40531-30192489.html,檢索日期:2019年2月9日。
    萬鵬、謝磊。2014年。〈習近平論依法治國-十八大以來重要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年8月29日,http://theory.people.com.cn/m/n/2014/0829/c367653-25568411.html,檢索日期:2019年2月8日。
    葉曉剛。2002年。〈唐家璿在聯大闡述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中國新聞網》,2002年09月14日,http://www.chinanews.com/2002-09-14/26/222630.html,檢索日期:2019年2月9日。
    董成文、袁夢晨。《第四屆東盟防長擴大會舉行》,《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5 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0/25/nw.D110000renmrb_20171025_5-05.htm,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1日。
    蔡致仁。2018年。〈牽制大陸 印與東協強化合作〉,《中時電子報》,2018年1月27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27000545-260119?chdtv,檢索日期:2018年2月16日。
    趙小卓。2017年。〈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解讀〉,《人民網》,2017年1月17日,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0117/c1011-29030588.html,檢索日期:2018年12月20日。
    賴怡忠。2019年。〈美中對峙下,沿著五眼同盟、五強協議與CPTPP開展的印太戰略新局〉,《關鍵評論網》,2019年1月27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697,檢索日期:2019年2月12日。
    賴錦宏,〈不顧美國反對 菲律賓向中共買8.78億軍備?〉,《聯合新聞網》,2019年3月28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56748,檢索日期:2019年 4月25日。
    黎雲。2018年。〈"和平友誼-2018":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是中馬泰三國共同意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0月22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3日,http://www.mod.gov.cn/action/2018-10/22/content_4827237.htm。
    穆峰。2012年。〈江澤民: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中國國情網》,2012年9月10日,http://guoqing.china.com.cn/2012-09/10/content_26748240.htm,檢索日期:2019年2月10日。
    聯合新聞網。2019年。〈北京擬禁域外國家軍演南海談判生波〉,《聯合新聞網》,2019年1月1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568549,檢索日期:2019年2月11日。
    羅添斌,2017年。〈中國2017軍費破兆人民幣為台灣國防預算14倍〉,《自由時報》,2017年3月4日,檢索日期:2017年5月16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993047。
    駐澳洲代表處經濟組。2018年。〈從澳洲印太(Indo-Pacific) 1 戰略內涵,發掘臺澳經貿合作新機遇報告〉,《國際貿易局》2018年6月18日, https://www.trade.gov.tw/App_Ashx/File.ashx?FileID=499E22827FC9C5A8,檢索日期:2018年8月28日。
    蔡佩芳。2019年。〈日本、東協下月簽新 EPA〉,《經濟日報》,2019年2月26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664827,檢索日期:2019年3月2日。
    羅琪。2008年。〈三十載不懈拓展,軍事外交勢如朝陽〉,《中國網》,2008年12月15日,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12/15/content_16949251.htm,檢索日期:2018年3月21日。
    嚴勇、謝子藝。2018年。〈中老緬泰在湄公河開展聯合反恐演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8年11月23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3日, http://www.mod.gov.cn/action/2018-11/23/content_4830132.htm。

    八、學位論文
    林穎佑,2013年。〈解放軍的外交型任務-流變與影響〉,《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
    崔光義,2010年。〈胡錦濤時期中共軍事外交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
    一、專書
    Alder, E. and Barnett M. (1998),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Bull, H. (1995), The Anarchical Society (London: Macmillan, 1995).
    Bull, H. (1977),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uld Politic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ull, H. and Watson A. eds. (1984),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ugherty, J. E. and Pfaltzgraff R. L. (1990),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N.Y.: Harper & Row, 1990).
    Guzzini, S. (1998),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Continuing Story of a Death Foretold (NY: Routledge, 1998).
    Katzenstein, P. J. eds. (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 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 D. eds. (1983), International Regimes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ackerras, C. (2013), China in My Eyes: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Since 1949(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Morgenthau, H. J. (1972),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erd A. Knopf, 5th ed.).
    Morgenthau, H. J. (1972), PoViotti, Paul R., & Kauppi, Mark V. (1998),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MA: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eumann, I. and Waever O.,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1997).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Wendt, A.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arr, P. (2007), Freedom’s Power: The True Force of Liberalism (New York: Basic Books).
    Finnemore, M. (1996), National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Leifer, M. (1989),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Schweller, R. L. (1998), Deadly Imbalances: Tripolarity and Hitler’s Strategy of World Conque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onnelly, J. (2000),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A. and Smoke, R. (1974), 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 (1984),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nneth, W. (2004),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P. M. (1989), Deterrence: A Conceptual Analysi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83), 2nd ed., Beverly Hills.
    Powell, R. (1999), In the shadow of power: states and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ck, S. R. (2000), Appeasemen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Zakaria, F. (1998), From Wealth to Power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charya, A. (2009),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N.Y.: Routledge), Second edition.

    二、專書論文
    Adler, E.(2002),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2002, pp.100-101.
    Carlsnaes, W. (2002), Thomas Risse and Beth Simmon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ron, JD and Wendt, A (2002),“Rationalism v. constructivism: a skeptical view,”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2), pp.52-72
    Waver, Ole (1997), “Figure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Introducing Persons Instead of Paradigm s,” in I. B.Neumann and Ole Waver, eds.,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 asters in the Making? (London: Routlege, 1997), p.26.
    Liping, Xia (2009), “How China thinks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in Ron Huisken eds., Rising China: Power and Reassurance, Australia: ANU Press, 2009, pp.103-118.

    三、期刊
    Allen, K. (2015), “The Top Trends in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 China Brief,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Vol. 15, No. 9, 2015, pp.10-13.
    Bain, W. (2002), “Deconfusing Morgenthau: Moral Inquiry and Classical Realism Reconsidered,”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6, 2000, pp. 445 - 464.
    Barkin, J. S. (2003), “Realist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5, No.3, September 2003, pp. 325-342.
    Barkin, J. S. (2004), “Realist Constructivism and Realist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6, No. 2, 2004, pp. 348-352.
    Chalermpalanupap, T. (2011), “Carving Out a Crucial Role for ASEAN Defence Establishments in the Evolving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Bhubhindar Singh and See Seng Tan (eds), From “Boots” to” Brogues”: The Rise of Defence Diplomacy in Southeast Asia,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 Monograph, No. 21, p.18-27.
    Cheng, J. Y. S. and Wankun, Z. (2002),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Behaviou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1, No. 31, May 2002, pp. 255-256.
    Duta, A. E. (2017), “Multilateral Security Structures in the Asia-Pacific Space,” Research and Science Today, Spring 2017, Vol.13, No. 1, pp.39-53.
    Ganesan, N. (2000), “ASEAN’s Relation with Major External Power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2, No. 2 August 2000, pp. 258-278.
    Hynek, N. and Teti A. (2010), “Saving identity from postmodernism? the normalization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Vol.9, No. 2, 171-199.
    Jackson, P. T. and Daniel H. N. (2004), “Constructivist Realism or Realist-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6, No. 2, June, pp. 337-341.
    Kawai, Masahiro (2016), “Challenges for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nd ASEAN-Japan Relations, “Masahiro Kawai, Moe Thuzar and Bill Hayton. ASEAN’s Regional Role and Relations with Japan, Feb. 2016, pp.7-6.
    Katzenstein, P. and Okawara N. (2001-2002), “Japan, Asian-Pacific Security and the Case for Analytical Eclecticism,”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6, No.3, Winter, 2001-2002, p.153-185.
    Kratochwil, F. and Ruggie J. G. (198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 State of the Art on an Art of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0, No. 4, Autumn, pp. 753-775.
    Legro, J.W. and Moravcsik, A. (1999),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4, No. 2, p. 19.
    Leifer, Michael (1993), “Indochina and ASEAN: Seeeking a New Balanc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5, No.3, December 1993, pp. 269-279.
    Lucinescu, Alexandru (2017), ” Defence Diplomacy is not always Diplomacy: an inquiry into a partly,” Strategic Impact, Bucharest 62 , pp. 61-74.
    March, J. G. and Olson J. P. (1998),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2, No. 4, pp. 943- 969;
    Marrern, Janice B. (2004), “Power in Realist-Constructivist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6, No. 2, June, pp. 343-346.
    Mearsheimer, J. J. (1994/95), “The False Prom 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Winter, pp. 5-49.
    Moravsik, A. (1997), “A 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1, No. 4, Autumn 1997, pp. 513-554.
    Muthanna, KA (2011), “Military Diplomacy,” Journal of Defence Studi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es (IDSA), Vol. 5, No. 1, January, pp.1-15.
    Naughton, B. (1996), “China’s Emergence and Prospects as a Trading Nation,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Vol.27, No.2, pp.273-337.
    Peou, S. (2002), “Re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in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studies today: a review essay,” Journal The Pacific Review, Vol.15, No.1, 2002, pp.119-138.
    Roy, D. (1994), “Hegemon on the Horizon? China's Threat to East Asian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 (Summer, 1994), pp. 149-168.
    Roy, D. (1996), The "China Threat" Issue: Major Arguments, Asian Survey, Vol. 36 No. 8, Aug., 1996, pp. 758-771.
    Shambaugh, David (2004/2005),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3, Winter 2004/05, p.64-99.
    Shoji, T. (2016), “Vietnam’s Omnidirectional Military Diplomacy: Focusing o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fense Studies(NIDS) Journal of Defense and Security, No.17, December, pp.41-61.
    Sterling-Folker, Jennifer (2002), “Realism and the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Rejecting, Reconstructing, or Reread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 No. 1, p. 73-80.
    Sterling-Folker, Jennifer (2004), “Realist-Constructivism and Moral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6, No. 2, 2004, pp. 341-343.
    Wada, Hironori (2016), “Normative hierarchy in inform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Docile china versus the assertive w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Vol. 7, No. 2, 175-195.
    Yasuhiro, Matsuda (2006), “An Essay on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 Examination of Intentions in Foreign Strateg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fense Studies(NIDS) Security Reports, No. 7, December, pp.1-40.
    Guzzini, S. (2004), “The Enduring Dilemmas of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0, No. 4, 2004, pp. 533-568.
    Risse, T. (2000), “Let’s Argue: Communicative Action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Winter 2000, pp. 1-39.
    Sorensen, G. (2008), “The Case for Combining Material Forces and Ideas in the Study of IR,” European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Research, Vol.14, No.1, pp.5-32.
    Steele, B. J. (2007), “Liberal-Idealism: A Constructivist Critique,”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9, No. 1,2007, pp, 23-52.
    Steele, B. J. (2007), “Eavesdropping on honored ghosts: from classical to reflexive re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Vol. 10, No. 3, September 2007, pp. 272-300.
    Hall, R. B. (1997), “Moral Authority as a Power Resour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1 1997, pp. 591-622;
    Nolan, Peter (2002), “China and the Global Business Revolu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26, No.1, pp.119-137.
    Yeomam, M. (2005), “Crude Politics:The United State, China, and the Race for on Security,”The Atlantic Monthly, Vol. 295, April, pp.48-49.
    Wall, D. (1996), “China as a Trade Partner: Threat of Opportunity for the OECD?”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2, No.2, 1996, pp.329-344.

    四、官方報告
    Allen, K., Saunders P. C., and Chen J. (2017), Chinese Military Diplomacy, 2003–2016: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Phillip C. Saunders eds., Strategic Perspectiv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Military Affairs,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China, No. 11,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July 2017, pp.1-81.
    Gindarsah, Iis (2015), “Indonesia’s Defence Diplomacy: Harnessing the Hedging Strategy against Regional Uncertainties,” The RSIS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orking Paper, 09 Jun, pp.1-19.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9),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4/02/weodata/weorept.aspx?sy=2012&ey=2019&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pr1.x=62&pr1.y=16&c=518%2C516%2C522%2C924%2C566%2C536%2C578%2C544%2C548%2C582&s=PPPGDP%2CPPPPC%2CTMG_RPCH%2CTXG_RPCH%2CLP&grp=0&a=.
    Jiayao, Li (2017), “China, ASEAN hold joint maritime rescue drill,”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ober 31, 2017, http://eng.mod.gov.cn/news/2017-10/31/content_4796204.htm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16), “2016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MAY 17, 2016,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6%20China%20Military%20Power%20Report.pdf
    Royal Thai Embassy (2019), “Pacific Commander says U.S alliance with Thailand is a deep and enduring commitment,” Royal Thai Embassy, March 5, 2019, https://thaiembdc.org/2017/02/21/pacific-commander-says-u-s-alliance-with-thailand-is-a-deep-and-enduring-commitment/
    The ASEAN Secretariat (2016), “ASEAN Trade in Goods with Dialogue Partners,” ASEAN Economic Chartbook 2016, Jakarta, p.22., http://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16/11/AEC-Chartbook-2016-1.pdf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9), “U.S. Collective Defense Arrangement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March 5, 2019, https://www.state.gov/s/l/treaty/collectivedefense/.

    五、研討會
    Nexon, D. and Jackson, P. (2004), “Paradigmatic Faults: Why The Divisions Between ‘Schools’ of IR Theory Aren’t All They’re Cracked Up To B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Le Centre Sheraton Hotel, Montreal, Quebec, Canada, Mar 17, 2004, pp.1-51.
    Wendt A., Jackson P. T., and Nexon D. (2005), “Re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From Debate to Dialogue,”Conference on Realist and Constructiv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t the Mersh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April 30, 2005, http: //kb, osu, edu /dspace /handle /1811 /30217;
    Saw, J. eds (2010), “Great Powers and Defence Diplomacy in Southeast Asia,” Defence Diplomacy In Southeast Asia Conference Report, Singapore, 30 November 2010.
    Steele, B. (2006), “The Reflexive Realis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British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ork, Ireland, December 2006.

    六、學位論文
    Smith, Steven J. (2016), “Winning Friends and Influencing People with Guns 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of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 thesis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七、網路資料
    Verdict Media, (2018),Australian Navy-hosted joint exercise KAKADU 2018 begins, Verdict Media, September 5, 2018, https://www.naval-technology.com/news/australian-navy-exercise-kakadu-2018/
    Caballero-Anthony, M. and Haywood, H. (2010),“Defining ASEAN’s Role in Peace Operations: Helping to Bring Peacebuilding ‘Upstream'?,” Civil-Military Working Papers, No. 3,/2010, Asia Pacific Civil-Military Centre of Excellence, 2011. http://www.operationspaix.net/DATA/DOCUMENT/4373~v~Defining_ASEANs_Role_in_Peace_Operations__Helping_to_Bring_Peacebuilding_Upstream_.pdf
    Char, J. and Bitzinger, R. A., (2015), Reshap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ince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1-2 October 2015, https://www.rsis.edu.sg/wp-content/uploads/2016/01/ER160105_Reshaping-the-PLA.pdf
    Jackson, P. T. and Nexon, D. (2004), “Paradigmatic Faults: Why the Divis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n’t All They’re Cracked up to B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Montreal: March 17, 2004, http://citation. allacademic, com /meta/p_mla_apa_research_citation /0 /7 /3 /5 /7 /p73575_index, html.
    Mottola, K. (2007), “The European Union as a Critic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Power of a Normative Power,”Paper submitted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ISA) Annual Convention,Chicago, February28, 2007, http://citation, allacademic, com /meta /p_mla_apa_research_citation /1 /8 /0 /5 /3 /p180536_index, html.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9), “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 The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beta/international/data/browser/#/?pa=000000001s&c=000000g200000000000010011000102000000g002000200008&ct=0&vs=INTL.44-2-BRN-QBTU.A&vo=0&v=H&end=2016.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2019),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s 2018,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p2-4, https://www.worldsteel.org/steel-by-topic/statistics/steel-statistical-yearbook.html.
    SIPRI, (2019), “Military expenditure by country in constant 2017, 1988-2018, https://www.sipri.org/sites/default/files/Data%20for%20all%20countries%20from%201988%E2%80%932018%20in%20constant%20%282017%29%20USD%20%28pdf%29.pdf.
    SIPRI, (2019), “Transfers of major weapons,” SIPRI Arms Transfers Database,05 March 2019, http://www.sipri.org/contents/armstrad/sources-and-methods.
    The White House (2017), “Presidential Memorandum Regarding Withdrawal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egotiations and Agreement,”2017.01.23,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 -actions/presidential -memorandum -regarding -withdrawal-united-states-trans-pacific-partnership-negotiations-agreement/.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