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瑜庭
Yi-Ting Lin
論文名稱: 根與地下莖-從後現代知識轉型過程探究大學生學習型態
Root and Rhizome—Case Study on Learning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from Modernity to Postmodernity
指導教授: 卯靜儒
Mao, Chin-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知識轉型學習型態後現代課程社會學
英文關鍵詞: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learning patterns, postmodern, Sociology of Curriculu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9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藉由Gibbons, Limoges與Nowotny(1994)提出的後現代的知識轉型以及Lyotard的後現代知識狀況整理出後現代知識轉型的概況,透過班級的觀察以及訪談,運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從Deleuze與Guattari(1987)的根與地下莖概念試著闡述在後現代知識轉型的狀況下,大學生根與地下莖的學習型態,此非二元分類法,而是藉由根與地下莖的隱喻分別描述所觀察到的學生學習習慣與樣態。
      經過資料分析後發現:一、大學生的知識是共享、共構與共存的;二、課堂學習中交織著根與地下莖的學習樣態;三、課堂學習知識的異化與疏離。最後,本研究就以上發現分別對於高等教育課程與制度以及老師提出建議與反思。

      The research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 postmodern based on Gibbons, Limoges & Nowotny (1994) asserted the idea of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of knowledge raised by Lyotard (1979). Researcher collected the data base by observing the a class in university and interviewing the students. With the way of quantitative method, researcher analyzed and explained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patterns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 postmodern based on root and rhizome raised by , Deleuze and Guattari (1987). The types of students’ learning patterns are not an dualistic classification, instead, researcher tried to gather the features of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and patterns and to descibe the different image of students’ learning based on root and rhizome. Last but not least,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and loss on students of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there are following four research findings:
    1. In university students’ opinion, knowledge is distributed and collective.
    2. Learning patterns of root and rhizome coexist and interact in the class.
    3. There is alienation of knowledge in learning field of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advice and reflection are provided as reference for the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 全球化與後現代中的知識轉型 1 二、 科技對教育的影響 2 三、 資訊科技與知識轉型下的大學生學習 5 第二節 前導研究的啟發 6 一、 前導研究背景與動機 6 二、 前導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7 三、 前導研究的發現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一、 研究目的 10 二、 研究問題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現代知識性質與大學的圖像 12 一、 知識與認識者的關係 12 二、 知識與認識對象的關係 12 三、 知識作為一種陳述本身的邏輯問題 12 四、 知識與社會的關係 13 五、 知識與社會網絡的關係 13 第二節 後現代知識性質 14 一、 後現代是什麼? 15 二、 資訊化社會知識性質的轉變 16 三、 知識的合法性 18 四、 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 19 五、 後現代的學習概況 21 第三節 知識轉型 22 第四節 學習型態-根與地下莖 24 一、 根/胚根 25 二、 地下莖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1 第一節 個案描述 31 一、 要選擇哪一堂課? 31 二、 課堂學習環境 33 三、 學生樣態與學習氛圍 38 第二節 我的身分 4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41 一、 參與觀察 42 二、 文件分析 43 三、 訪談 43 四、 省思札記 47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編號 47 一、 資料分析 47 二、 資料編號 47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48 一、 研究信實度 48 二、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根/胚根與地下莖:指向了根的源頭 50 第一節 根/胚根 50 一、 當老師叫大家自己去看的瞬間,那個東西就消失了… 50 二、 用專業的角度和一些學說來灌輸我吧! 52 三、 給我一個句點。 53 第二節 地下莖 56 一、 一直想一直想…感覺有更新的火花出來!-縱向連結 56 二、 我的知識也變成他的知識-橫向連結 58 三、 之後有什麼事情就FB講吧!-數位原住民 60 四、 大家覺得以學生為主體比較好,但我覺得…-知識解合法化 63 五、 我會問其他組的比較頭腦聰明的人-分散式知識 64 六、 有時候也會想自己要當怎樣的老師-潛在課程 65 七、 連結的斷裂-小心地雷! 67 第三節 初探根與地下莖的源頭 68 一、 升學主義環境下學習的慣習 69 二、 學生在求高分下對教師的期待 71 三、 時間與制度 72 第五章 結論、反思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一、 大學生的知識是共享、共構與共存的 75 二、 課堂學習中交織著根與地下莖的學習樣態 75 三、 課堂學習知識的異化與疏離 76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 76 一、 我們真的後現代了嗎? 77 二、 知識的根紮好了嗎? 78 三、 Shall we tango? 79 四、 未完成,待續 79 參考文獻 81

    中文部分
    王均琍、鄭秋雄、江友中(2011)。植物學實驗。屏東:屏東科大。
    卯靜儒、陳冠蓉(2007)。虎牙課程。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135-148)。台北:學富。
    石中英(2001)。教育改革與知識轉型。北京:教育科學。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政府網站Web 2.0營運作業參考指引。2014年1月29日,取自http://www.Webguide.nat.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298 623943769.pdf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與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高等教育。
    車槿山(譯)(2012)。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原作者:Jean-François Lyotard)。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79)
    周楷蓁(2013)。翻轉教室結合行動學習之教學成效(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Web2.0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市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41(1),171-198。
    姜麗娟(2004)。全球化、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重新檢視與省思。台南:供學。
    胡秋帆、岳修平、張玨(2012)。從資訊融入教學探討大學教師工作壓力。數位學習科技期刊,4(1),63-84。
    張珍瑋(2003)。全球化時代中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梁芷瑄(2007)。Web 2.0 世代的迷思。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90-92。
    許嘉雯(2006)。高等教育知識的追求:後現代的哲學批判(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郭玟杏(2006)。知識社會與高等教育發展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佳慧(2002)。由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析論我國大學教育之知識處境(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焦桐(1989)。我邂逅了一條毛毛蟲。臺北:圓神。
    黃素滿(2002)。伯恩斯坦教育論述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基祐(2003)。「E世代」的誕生:對「E世代」論述的知識社會學考察(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楊洲松(1997)。大學的演變--現代與後現代的比較。比較教育通訊,43,111-116。 
    楊洲松(2004)。李歐塔(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與教育。載於蘇永明(主編),後現代與教育(頁71-102)。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洲松(2006)。Lyotard《後現代狀況:知識報告書》。中等教育,57(3),166-173。
    劉杰(2008)。e-Learning2.0環境中大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與網路學習動機之探討(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修豪(2010)。教育、科技與權力:Michael W. Apple的科技論述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21,39-81。
    劉修豪、白亦方(2012)。高等教育的知識轉移與教科書發展:全球觀點。教育研究月刊,217,25-3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明哲(2005)。後現代網際空間課程理論研究:失位/定位的空間、訊識與認同(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盧姵綺(2009)。Web2.0知識共構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學習影響之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薛雅慈、薛珍華(2013)。大學學科制度專門化與職業化的批判分析:知識社會學與批判教育學的視角。教育與社會研究,26,83-129。
    薛曉華(2006)。現代性到後現代性中的「知識轉型」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上的蘊義(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薛曉華、陳伯璋(2002)。大學理念的知識觀反思與大學實體的社會建構--一種對「大學」的知識社會學反省。思與言,40(4),51-113。
    薛曉華、陳伯璋(2006)。後現代與全球化的知識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發展上的蘊義。高等教育,1(1),69-109。
    蘇永明(2004)。後現代的主要觀點。載於蘇永明(主編),後現代與教育(1-27)。臺北市:師大書苑。

    英文部分
    Bergmann, J., & Sams, A. (2012). Why Flipped Classrooms Are Here to Stay. Retrieved Dec. 28, 2013, from http://www.edweek.org/tm/articles/2012/06/12/ fp_bergmann_sams.html?tkn=WPCC1Rxu4%2FbCFsj3iEU3%2Bqk97aMS3xc0jkgq&cmp=clp-sb-edtech
    Bernstein,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the pedagogic discourse: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Bernstein, B. (2000).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Revised edition).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Bernstein, B. (2003). Social Class and Pedagogic Practice.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Volume IV: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pp. 63–93. London: Routledge.
    Buckingham, D. (2007). Beyond technology: Children’s learn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ulture. London: Poity.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London: Bloomsbury.
    ECAR (2012). 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trieved Dec. 30, 2012, from 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RS1208/
    EIG120 8.pdf
    Gee, J. P. (2004). What video game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Gibbons, M., Limoges, C., & Nowotny, H.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JISC(2009). Higher Education in a Web 2.0 World. Retrieved Dec. 28, 2013, from htt 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ublications/heWeb20rptv1.pdf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gui, M. (1985). Thousand Plateaus. [Picture]. Toronto, Ontario. Retrieved Oct 5,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bumblenut.com/ drawing/ art/ plateaus/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Nov. 18, 2011, from http://oreilly.com/
    Web2/ar chive/what-is-Web-20.html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 On the Horizon, 9(5), 1 – 6.
    Singh, P., Mallan, K., & Giardina, N. (2008). Just Google It! Students constructing knowledge through internet trav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Brisbane, November 30 - December 4. Retrieved Dec. 30, 2012 from http://ocs.sfu.ca/aare/index.php/
    AARE2008/AARE/paper/viewFile /263/123
    Steger, M. B. (2009).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nopir, C. (2007). Web2.0:our cultural downfall? Library, 132(20), 36.
    Williams, J. (1998). Lyotard: Towards a postmodern philosophy.Malden. MA : Pol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