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天祥
論文名稱: 劉熙載《藝概》之藝術思想探析
指導教授: 柯慶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1
中文關鍵詞: 劉熙載藝概藝術人品南北書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壹章為緒論,本章在依《藝概》的特殊體例,提出問題意識,貞定本論文的研究方向,並檢討以往《藝概》的研究成果,論述本論文所將採取的研究方法。《藝概》以〈文概〉、〈詩概〉、〈賦概〉、〈詞曲概〉、〈書概〉、〈經義概〉六卷所構成,站在藝術的角度上,整合了文、詩、賦、詞、曲、書法、八股文,並且力圖在其間作貫串、聯繫,所以全書不僅有各類藝術的思想,也有藝術的共通性思想,本論文即在因應《藝概》的這種特質,還原劉熙載的企圖,對於二類思想分別加以分析探究。在《藝概》以往相關的研究成果中,由於受到論述中所牽涉範疇龐大複雜的影響,因此不論是校點本、箋注、研究論著,其成果錯誤處較多,也有待再加以深入研究。由於《藝概》文字內容具有相當的數量,因此將以本文印證本文的方式進行分析,並且因應劉熙載著作都刊行於晚年,在觀點不致有極大變動的特性,再參照其他著作進行分析、歸納,其中以劉熙載如何「看待問題」為重點,以建立出劉熙載的理論架構。第貳章在論述劉熙載的生平、著作、時代背景、思想根柢,在這裡除了「著作」一處前人已有充足的論述以外,其他幾點都力圖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再作進一步討論,以體現影響《藝概》的外緣性成因。在劉熙載的生平中,較大的學術空白是他的幼年生活及幾次經歷的確切時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論文搜集幾件前人較不注意到的傳記、方志資料。國家圖書館所藏同治十三年所刊《續纂揚州府志》線裝書,中有劉熙載的父親劉松齡傳,藉由其中的論述,可見到劉熙載淳和的個性除了承受父親天性上的遺傳外,在十歲以前受父親身教及言教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此外,劉熙載到龍門書院任主講的時間,前人以推算的方式有同治五年、六年二種說法,本論文則基於龍門書院地處上海,因此查考《上海縣志》同治十一年刊本卷九所載龍門書院一節,以確認劉熙載是同治六年主講。從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也可見到影響《藝概》藝術思想的外緣性因素,例如由於清末內憂外患不斷,劉熙載主要以傳統的文化意識來面對時代的變局,所以《藝概》的品評往往以倫理為判準,重視創作主體的精神力量;他在學術上的博通是受到清代學風的影響,也可能和揚州學派有關;在文章學上,他將方苞的義法改為理法,力圖以古文充實八股文,或在古文中加入八股文的養分,都和桐城派風潮有關,此外,他在〈文概〉中簡略論及文筆之分,和阮元、阮福舉《易‧文言》重提文、筆之分,以為駢文樹立正統地位的背景有關;在詞學思想上,他於浙派取清空醇雅,為避其空疏,所以強調「詞之大要,不外厚而清」,於常州詞派吸收尊體、比興的思想,又恐比興流於附會,於是提倡「詞導源於古詩,故亦兼具六義的主張。在書法理論上,由於碑學理論的興起,他對此有所回應,以不偏不倚的方式,既強調北書的優點,也主張南書的長處。在學術根柢方面,前人有宗老莊、佛學與宗儒學二種說法,本論文舉與劉熙載相交數十年的同鄉陳廣德言論、《昨非集‧自序》、《昨非集‧釋師》,及書齋以孟子所言「持志」為名,來證明劉熙載的思想根柢是以儒學為根柢,此外,他又廣泛吸收道、釋、陰陽……等思想,使他的藝術思想在加入新的元素後,顯得耳目一新。第參章論述劉熙載對於藝術的一般思想,主要分為藝術根源論、創作理念、審美理論三部分來加以闡發。劉熙載將藝術根源歸結到「藝者,道之形也」,但是之前學者對此都未能由《藝概》全書中,仔細釐析出其中的意涵,甚至有的只由劉熙載論行己修身的教學講義-《持志塾言》中去探討其中的儒家之道,常發生根本的錯誤。其實劉熙載所謂的道可以分為「仁義之道」和「萬物本體之道」二類,以儒家之道為主,而又不為其所限,「藝者,道之形也」即指在創作主體將其體道心得,煥發而為藝術作品,其中道可以作為文學作品的內容,可使內容更為深刻,也可以內化於作者自身,在作者的主體境界提高的情形下,對作品產生無形的重要影響,更可以強化藝術門類本身,使該藝術門類不只於前人技巧、法度的重複,而能在宇宙、藝術本質與規律的思索和探求下,不斷提高其理論深度。劉熙載「藝者,道之形也」的提出,一方面吸收了儒家藝、道結合的傳統,另一方面又融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莊子「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的思想,並且再結合《易傳》思想和《文心雕龍‧原道》「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的觀念,使形上的道落實到內在個體生命,藉由聖人的體道,在藝術中加以表現,其「藝者,道之形也」理論的形成,是有其複雜的內在脈絡的。在創作理念中,受到陸、王心學影響的劉熙載,認為文學、書法等藝術都是心學,要求創作主體體道有得,由心上求得主體的提昇,然後藝術作品可以「內出而不窮」,因此,在這種創作主體與作品合而為一的講求中,就要強調創作主體的超昇。此外,他也認識到藝術作品的創造,並不是具備主體精神即可取代一切創作過程,還必須有創作及學習工夫,他提出了「包諸所有與空諸所有」、「取諸懷抱,因寄所託」、「物我摩盪」等三種方式,而這三種方式其實又和主體精神有密切關係,與「藝為心學」的理論構成緊密聯結的整體。在審美理論中,主要可以分為「審美求索的途徑」及「藝術品的審美要求」二類,前者強調除了對藝術作品直接進行藝術分析以外,希望能以創作者的人品及其時代背景為途徑,後者則以「自成一家」、「文質彬彬」、「極鍊如不鍊」三項審美價值為其對藝術品的主要審美要求,這一切和主體精神都有相當程度的關係。第肆章在論述劉熙載對於各類藝術的思想。在論文章時,他對文章源流的評述,基本上是站在古文家的立場,反對「內竭而外侈」的駢儷文學,重視思想純正與否,要求經世致用,反對純粹的文士。論文章風格時,他強調「文善醒」、「物一無文」與「物無一則無文」,認為文章在作思想、見解的表達或傳達,須重視理法,主張散文中須具有對待、變化的關係,在內容和形式結合中,具備呼應、對照的關係,以及層次的安排,在其間形成豐富的整體表現,而這樣的變化又要在主旨及主體精神的貫串下成為藝術整體。在論文章作法時,他強調文章的內容,乃至於作者的主體精神都會對形式產生規範性的作用,文章要前後顧注,形成一個藝術整體,字句要質樸本色,盡去陳言,並且注意文氣,兼顧音節諧、拗二方面的要求。在這一章節中,本論文尤其要還原到劉熙載的立場,討論劉熙載所論「物一無文」與「物無一則無文」的意義及目的,以解決目前研究的不足處。在論詩時,他以倫理及主體生命的自然外發為價值標準,建立了他對中國古典詩的源流評述,在論詩的風格時,他強調「詩為天人之合」,重視表達當下生命感受的抒情特質,著重於詩人對時空情境的觸發,注意到詩在五言、七言、古體、近體、樂府不同體式上各有其特色,在論詩的作法時,他融合唐代詩學興、象、境以及宋代詩學重視詩法的不同系統,並論述篇幅長短不同所應注意的不同要點。在這一章節中,本論文尤其要解決目前一般研究忽略了「詩為天人之合」在論述中國古典詩的特質,常作了過於寬泛解釋的問題。在論賦方面,他認為賦體的起源是來自於不歌而誦的詩,再吸收了楚辭的表現方式,並且在後代社會變遷,創作者內在的創作心理與外在事物日益複雜下,以鋪陳的方式加以表現而成,對於賦史源流,他秉持「騷為賦之祖」的說法,由主體精神著眼,以《楚辭》為賦作的極則,論賦的風格時,他強調「六義兼備」,對於賦的作法,他主要論述了賦與賦心說,並賦予其更深刻的意義。在論詞時,他將詞導源於古詩,以確立詞體具有豐富的文學價值,而且由於詞必須兼具六義,因此避開了一字一句都要求比興寄託的常派流弊,對於詞體的起源,他以李白、蘇軾等直寫情性的詞作為典範作品,對晚唐、五代的婉約詞評價較低,對於詞的風格,他肯定在句式富於長短節奏變化中具有厚實聲勢,在色香味的表達中要有主體精神表現的特色,在作法上,他強調要有具備逸懷浩氣,胸懷萬卷書,盡棄塵俗之氣,詞眼的鍛鍊要和章法呼應,使詞作兼具變化與融貫的要求。對於曲,他認為曲體是在詞和金、元胡樂影響下而產生,對於曲作名家,他認同張可久和喬吉為曲家翹楚的說法,以元曲末期文人染指後的曲作風格為典範,對於曲的風格,他認為是「借俗寫雅」,在曲的作法上,他基於「曲亦可補詞之不足」,主要在作為論詞的補充。在書法理論中,他認為書法藝術的本質在主體境界及情意的展現,論述了各種書體不同的審美風格,並且提出了「書體旁通說」,認為各種書體在原理及風格上可以互相旁通,對於書法源流,他的論述極多,最重要的是他能在時代的論爭中,持平地提出南北書的不同優點,在學習原則中,他不同於一般只以臨摹古代碑帖為學習重點,主張「與天為徒」、「與古為徒」、「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對於創作實踐,他認為「筆畫要堅而渾,體勢要奇而穩,章法要變而貫」。在本章節中,尤其要極力梳理出劉熙載「書體旁通說」的理論意涵,並且探討劉熙載所說筆筆中鋒的謬誤。在論經義時,他主張「聖賢之義,宜自我而明,不可自我而晦」,重視創作主體由內而發的真精神,以及切己體認及思維的講求,並且強調經義的各部分都具有其結構上的要求,各有其不同的效用,都對經義之所以為藝術整體發揮其應有之作用,因此,我們可以證明一般研究忽視及貶抑〈經義概〉是不恰當的。

    劉熙載《藝概》之藝術思想探析目錄壹、緒論……………………………………………………………………1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二、 以往相關研究的檢討 …………………………………………………6三、 研究方法的運用 ………………………………………………………8貳、劉熙載的生平與學術思想 …………………………………………12一、生平及著作 ……………………………………………………………12二、時代背景 ………………………………………………………………17三、思想根柢 ………………………………………………………………20(一)思想主體的確立 …………………………………………………20(二)其他思想的融攝 …………………………………………………22參、劉熙載對於藝術的一般思想 ………………………………………25一、「藝者,道之形也」的藝術根源論 ………………………………25(一)劉熙載對於道的看法 ………………………………………………25(二)「藝者,道之形也」的意涵…………………………………………27(三)「藝者,道之形也」的學術定位……………………………………33二、創作理念 ……………………………………………………………38(一)創作主體的蓄發 …………………………………………………381、藝為心學 ……………………………………………………………39(1)「藝為心學」的提出…………………………………………………39(2)「藝為心學」的內涵…………………………………………………412、創作主體的超昇 ………………………………………………………45(1)發乎情,止乎禮義 …………………………………………………46(2)立志 …………………………………………………………………49(3)養氣 …………………………………………………………………51(4)鍊識 …………………………………………………………………55(二)創作與學習的工夫 …………………………………………………581、包諸所有與空諸所有 …………………………………………………59(1)創作的第一步-包諸所有 ………………………………………59(2)破繭而生-空諸所有 ………………………………………………622、取諸懷抱,因寄所託 ………………………………………………653、物我摩盪 ………………………………………………………………72三、審美理論 ……………………………………………………………77(一) 審美求索的途徑…………………………………………………771、由創作者的人品著手 ………………………………………………79(1)審美運作 …………………………………………………………79(2)理論意義 …………………………………………………………822、由創作者的時代背景著手 …………………………………………86(1)審美運作 …………………………………………………………86(2)理論意義 …………………………………………………………89(二)作品的審美要求 …………………………………………………921、自成一家 ……………………………………………………………92(1)「自成一家」的提出 ……………………………………………92(2)「自成一家」的完成 ……………………………………………952、文質彬彬 ……………………………………………………………99(1)文質彬彬的提出 …………………………………………………99(2)文質彬彬的完成…………………………………………………1043、極鍊如不鍊…………………………………………………………112(1)「極鍊如不鍊」的理想典型 ………………………………………112(2)「極鍊如不鍊」的完成 ……………………………………………117肆、劉熙載對於各類藝術的思想…………………………………………123一、文 ……………………………………………………………………123(一) 文的源流…………………………………………………………123(二) 文的風格…………………………………………………………1361、文善醒 ………………………………………………………………1362、「物一無文」與「物無一則無文」………………………………139(三)文的作法 …………………………………………………………143二、詩 ……………………………………………………………………148(一)詩的源流 …………………………………………………………148(二)詩的風格:詩為天人之合…………………………………………154(三)詩的體式……………………………………………………………1591、五言與七言 …………………………………………………………1602、古體詩 ………………………………………………………………1623、近體詩 ………………………………………………………………1634、樂府 …………………………………………………………………166(四)詩的作法 …………………………………………………………167三、賦 ……………………………………………………………………171(一)賦的源流 …………………………………………………………1721、賦體起源………………………………………………………………172(1)古詩之流……………………………………………………………172(2)騷為賦之祖 ………………………………………………………174(3)詩不能馭,故為賦以鋪陳之 ……………………………………1752、賦史源流 ……………………………………………………………176(二)賦的風格:六義兼備 ……………………………………………180(三)賦的作法 ……………………………………………………………183四、詞、曲 ………………………………………………………………191(一)詞、曲的源流 ……………………………………………………191(二)詞、曲的風格 ……………………………………………………201(三)詞、曲的作法 ……………………………………………………204五、書法 …………………………………………………………………212(一)書法藝術的本質……………………………………………………212(二)書體觀 ……………………………………………………………2141、書體的審美風格………………………………………………………2152、書體旁通說……………………………………………………………222(三)書法源流…………………………………………………………225(四)創作理論…………………………………………………………2321、學習原則 ……………………………………………………………2322、創作實踐……………………………………………………………236(1)用筆 ………………………………………………………………236(2)結字 ………………………………………………………………243(3)章法 ………………………………………………………………246六、經義附論……………………………………………………………248(一)經義要旨:聖賢之義,宜自我而明……………………………248(二)經義作法…………………………………………………………250伍、結論…………………………………………………………………256一、《藝概》的價值評估………………………………………………256二、各章所要解決問題及理論成果………………………………………258參考書目舉要………………………………………………………………263附圖

    一、古籍《尚書》,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周易》,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詩經》,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老子今註今譯》,陳鼓應註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修訂11版《論語》,何晏等注,邢昺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莊子讀本》,黃錦鋐師註譯,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3月第10版《史記會注考證》,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注,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漢書》,班固,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6版《文心雕龍讀本》(上、下),劉勰著,王更生師注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杜工部集》,杜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5月初版《李太白集》,李白,《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韓昌黎集》,韓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臺景印初版《蘇東坡集》,蘇軾,《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豫章黃先生文集》,黃庭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1版《四書集註》,朱熹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朱子語類》,朱熹,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象山先生文集》,陸九淵,《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月臺1版《藝苑卮言》(收入《弇州山人四部稿》),王世貞,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6月《南詞敘錄》,徐渭,《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人間詞話》,王國維著,林玫儀導讀,臺北:金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5月第1版二、文獻選集《中國歷代文論選》(上)(中)(下),郭紹虞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中國近代文論類編》,賈文昭編,合肥:黃山書社,1991年8月《中國古代文論類編》(上、下),賈文昭主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詩論分類纂要》,朱任生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8月第1版《歷代詞論新編》,龔兆吉編,臺北:祺齡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10第1版《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崔爾平選編點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明清書法論文選》,崔爾平選編點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三、《藝概》點校、箋注(一)《藝概》,王國安點校,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9月版《劉熙載論藝六種》,徐中玉、蕭華榮整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第1版《劉熙載集》,劉立人、陳文和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二)《藝概箋注》,王氣中,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詞曲概、經義概注釋》,鄧云、李家才、黃倫生、李民勝注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書概評注》,金學智,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劉熙載書概簽注》,王大亨、歐陽恆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漓江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劉熙載書法論注》,孫原平,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年月未載四、劉熙載生平、傳記相關資料《上海縣志》,應寶時修,俞樾纂,同治十一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續纂揚州府志》,英傑監修,錢振倫等纂(國家圖書館藏)同治十三年刊本《民國續修興化縣志》,李恭簡修,民國三十三年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48,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劉融齋中允別傳〉,蕭穆,《敬孚類稿》卷十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清儒學案》,徐世昌等纂,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10月臺1版〈左春坊左中允劉君墓碑〉,俞樾,《春在堂全書》雜文四編三,臺北:環球書局,1968年10月第1版《疇人傳》,阮元等著,《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范伯子先生全集》(文),范當世,臺北:文海出版社《清代七百名人傳》(下),蔡冠洛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支偉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0年10月第1版《舊聞隨筆》,姚永樸,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3月第1版《清史稿‧儒林傳》,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9月第1版《續碑傳集》,繆荃孫纂錄,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10日第1版《碑傳集補》,閔爾昌纂錄,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10日第1版〈劉熙載軼事〉,任祖鏞,《語文月刊》1985年第7、8期《海天琴思續錄》,林昌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劉融齋中允〉,李詳,《李審言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3版《清朝野史大觀》,小橫香室主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11月《江蘇歷代文學家》,李紹成等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五、劉熙載研究論著(一)《藝概》,龔鵬程師導讀,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12月第1版《劉熙載美學思想研究論文集》,徐林祥主編,成都:四川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劉熙載和藝概》,王氣中,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第1版1刷(二)《晚清詞論研究》,林玫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9年7月《劉熙載藝概詩歌理論研究》,柯夢田,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劉熙載詞論研究》,伍慧珠,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學部碩士論文,1989年12月《劉熙載藝概研究》,周淑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5月《劉熙載文概之文論研究》,林德龍,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三)〈評劉熙載藝概〉,黃海章,《中山大學學報》1962年第1期〈關於劉熙載美學思想問題的通信〉,佛雛,《江海學刊》,1964年6月號〈劉融齋詩概詮說〉,夏敬觀,《中國詩季刊》7卷2期,1976年6月〈自劉熙載文概論韓文之義法〉,姚振黎,《孔孟月刊》第25卷10期,1986年7月28日〈簡論文概〉,黃霖、王國安,《新聞戰線》1979年第4期〈劉熙載論詞品及蘇、辛詞-詞論札記〉,詹安泰,《文學評論叢刊》第3輯,《文學評論》編輯部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劉熙載及其藝概〉,敏澤,《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編,1979年12月第1版〈劉熙載藝術思想淺談〉,安國梁,《鄭州大學學報》1980年第2期〈文概論文章筆法〉,胡志霄,《語文戰線》1980年第8期〈劉熙載藝概文概初探〉,陳莊,《四川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從藝概看劉熙載的文藝觀〉,梁成林,《廣西民學院學報》1981年第2期〈「詞家妙訣」與「神光所聚」及其他-藝概詞概簡論〉,殷大云,《揚州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劉熙載藝概例話〉,李漢超,《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第1期〈藝概的文學比較方法〉,徐振輝,《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2期〈藝概寫作論輯要〉,王志彬,《內蒙古師院學報》,1982年第2期〈文之道,時為大-讀藝概對史記的評述〉,宋嗣廉,《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83年第2期〈論詞的空與實〉,芸井、舒晴,《光明日報》1983年3月15日第3版〈談談劉熙載游藝約言〉,董洪利,《學林漫錄》第8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4月〈劉熙載論散文寫作法-藝概文概淺探〉,趙伯英,《鹽城師專學報》,1983年第4期〈「文,心學也」-試論劉熙載文藝思想的一個根本觀點〉,陸曉光,《學術月刊》1983年第7期〈一部簡明精闢的文藝批評論著-談清人劉熙載的藝概〉,董洪利,《文史知識》1983年第11期〈劉熙載論文學的真實性-讀藝概〉,郭太安,《聊城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1、2期〈從藝概看劉熙載的文藝觀〉,郭景春,《文學知識》1984年第2期〈札記二則〉,李勤印,《北京師院學報》1984年第2期〈既要「融貫變化」又能「渾然無」-藝概中的章法論剖析〉,陶型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劉熙載對詩歌藝術辯證法的探討〉,陳晉,《社會科學》1985年第5期〈情深親切,尤為詩之深致-劉熙載關於詩歌內容特點的理論〉,子耕,《社會科學輯刊》1985年第6期〈品居極上之文,只是本色-劉熙載的美學思想散論之一〉,陶型傳,《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二輯,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文學編輯室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藝概的文藝辯證法〉,張峰屹,《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書概淺探〉,俞建華,《浙江書法論文集》,1987年〈超越象外的主體審美意識〉,張建永,《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劉熙載的藝概及其辯證法〉,陳德禮,《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1第5期〈劉熙載論文章的自然美〉,王氣中,《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藝者,道之形也」-劉熙載的藝術本體論〉,董運庭,《西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詩品出於人品」-劉熙載的藝術主體論〉,董運庭,《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中國古典美學的末代大師-劉熙載〉,董運庭,《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11期〈劉熙載的藝術發展論〉,董運庭,《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劉熙載的生平及其思想〉,李長之,《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論資料編選組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物相雜,故曰文」-劉熙載的藝術辯證法〉,董運庭,《西北師大學報》,1989年第6期〈劉熙載詩論〉,林明珠,《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16期,1990年3月〈劉熙載詞論初探〉,殷光熹,《詞學》第8集,《詞學》編輯委員會編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論文談藝,辭約旨豐-藝概述評〉,劉石,《古典文學知識》1991年第2期〈劉載的文藝美學思想〉,《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3期〈劉熙載詞品說新探〉,鄧喬彬,《陰山學刊》(社科版),1993年第2期〈劉熙載的藝術審美觀-兼論藝概對我國古典美學理論的繼承和把握〉,陳永標,《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第6期〈論劉熙載詞論中的「元分人物」〉,吳宏一師,《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寄言」說與藝概的藝術本質論〉,滕福海,《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6卷第2期〈劉熙載論唐宋八大家〉,董雅蘭,《東吳中文研究所集刊》創刊號,1994年5月〈論劉熙載文學批評的特色〉,郭延禮,《齊魯學刊》1994年第6期〈論劉熙載文學思想的儒家傾向〉,周鋒,《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1期〈藝概對人間詞話的直接啟迪-王國維美學思想的傳統文化精神〉,孫維城,《文藝研究》1996年第3期〈劉熙載詞論的哲學智慧〉,周聖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5期〈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學源流論探析〉,包根弟,《第四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1998年3月第1版〈詞概創作法則論〉,包根弟,《第五屆近代中國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1999年3月第1版〈詞概創作技巧論〉,包根弟,《紀念許世瑛先生九十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私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99年4月〈藝概詞曲概詞學創作主體論〉,包根弟,《輔仁大學國文學報》第十四集〈劉熙載藝概詞曲概發微〉,龔鵬程師,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研討會論文初稿,1999年7月六、近人著作(一)《中國美學史大綱》(上、下),葉朗,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史》,盧善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王運熙、顧易生主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3月第1版《心哉美矣-漢魏六朝文心流變史》,李建中,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中國散文美學》(一、二),吳小林,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15日第1版《中國詩學思想史》,蕭華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簡宗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漢賦通義》,姜書閣,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第1版《辭賦通論》,葉幼明,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漢賦史論》,簡宗梧,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第1版《中國詞學批評史》,方智範、鄧喬彬、周聖偉、高建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譚帆、陸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中國書法理論史》,王鎮遠,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7月第1版《書法美學思想史》,陳方既、雷志雄,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清代八股文》,鄧云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二)《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第1版《陳世驤文存》,陳世驤,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5月第2版《二度和諧及其他》,施友忠,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7月第1版《境界的再生》,柯慶明師,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5月第1版《曲學》,盧元駿,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11月第1版《近體詩發凡》,張夢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5月第4版《詞與音樂關係研究》,施議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文學美綜論》,柯慶明師,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版《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呂正惠,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張少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文與質‧藝與道》,陳良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彭雅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中國書法美學》,金學智,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蔡英俊,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3刷《書法美學教程》,陳振濂,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1月第2版(三)《孫過庭書譜中書論藝術精神探析》,李翠瑛,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文心雕龍對後世文論之影響》,陳素英,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11月《人品與文品相關性研究》,袁美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四)〈中國古典詩與英美現代詩語言與美學的匯通〉,葉維廉,《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10月〈論語論詩〉,張亨,《文學評論》第六集,文學評論編輯委員會主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5月第1版〈文道論的美學意初探〉,李欣復,《江漢論壇》1981年第6期〈古代文論家的重識〉,陸曉光,《文藝理論研究》1985年第3期〈四庫全書詞籍提要校議〉,夏承燾,《唐宋詞論叢》,九龍: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重印〈韓愈柳宗元與唐代古文運動的再評價〉,蔣凡,《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6月〈八股文及其寫作意義試探〉,黃湘陽,《輔仁大學國文學報》第5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89年6月〈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蔣凡,《史記研究粹編》,張高評主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第1版〈「摘引式批評」方式、類型與理論基礎之研究〉,石曉楓,《國文學報》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議書卷氣〉,李哲先,《書法評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10月〈賦論流變考略〉,蔡鍾翔,《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12月The Problem of Aesthetic Form,De Witt H. Parker,Problem of Aesthetics,Morris Weitz編,臺北:雙葉書店,1970年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