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睿文 Huang, Jui-Wen |
---|---|
論文名稱: |
民初青銅器圖錄複製觀念的轉變:以容庚《武英殿彝器圖錄》為中心 Reproducing Images of Ancient Bronze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Rong Geng's Catalogue of Ritual Bronze Objects in the Wuying Palace |
指導教授: |
許雅惠
Hsu, Ya-Hwei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容庚 、青銅器圖錄 、珂羅版 、青銅器紋飾研究 、拓片 |
英文關鍵詞: | Rong Geng, bronze catalogue, collotype, study of bronze patterns, rubb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AH.009.2018.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7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30年代中國青銅器圖錄出版數量突然驟增。一方面得益於新式印刷技術傳入,提供大量出版的技術基準;另一方面,清宮舊藏對外公開與新出土器物出現,可供研究的新材料增加,挑戰了傳統觀賞和研究古代青銅器的方式。
古器物學者容庚(1894~1983)在1929年至1940年短短幾年間,出版了8部青銅器圖錄,其中《武英殿彝器圖錄》(1932年編成)使用「照片─珂羅版」呈現器影,「完整紋飾單元拓片─石印」進行細部研究。容庚一改過去圖錄型式,意圖確立一個良好的編輯體例,而容庚的編輯體例也被1930年代許多圖錄編者沿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複製技術的使用並不能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在《武英殿彝器圖錄》出版之前,青銅器圖錄畫面呈現方式複雜而多樣,1930年以前仍有許多青銅器圖錄使用線描圖與全形拓,甚至認為照相僅為器物因受損或鏽蝕而難以傳拓時,不得已的替代選擇。
圖錄型式的轉變,代表了1930年前後「觀看銅器」觀念的轉變,從關注器物銘文轉向關注器物整體,並且對器物紋飾的變化產生興趣,學者們意圖藉由紋飾分析,做為另一個斷代青銅器的基準。從1930年代的青銅器圖錄可以看出學者們研究興趣的轉向,這個轉變也和當時海外刺激,例如:梅原末治(1893-1983)和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1889-1978)的研究有關。
In the 1930s, the number of Chinese bronze catalogues sharply increased. It was, on one hand, caus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newly-introduced printing technologies, which provided standard methods for publ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outflow of the Qing imperial collection and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s provided scholars with new research materials,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viewing and studying ancient bronzes.
Rong Geng容庚 (1894-1983),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tiquity researchers, published eight bronze catalogues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1929-1940. In the Catalogue of Ritual Bronze Objects in the Wuying Palace武英殿彝器圖錄, edited in 1932, Rong experimented with different printing methods to reproduce different kinds of images: "photo - collotype" for image of the bronzes and "rubbed mage - lithography" for details.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Rong intended to reform the past style of the catalogue and to establish a good style, which was followed by many catalogue editors in the 1930s.
Rong’s adoption of new printing technology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however. Before publication of the Catalogue of Ritual Bronze Objects in the Wuying Palace, images in bronze catalogues were presented with complicated and diverse ways. Many catalogues before 1930 still used line drawings and full-sized composite rubbings (quanxingta 全形拓) and photography was only considered when bronzes were too damaged or too rusted to be rubbed.
The shift of style in the catalogues of the 30s indicates a conceptual change in seeing the bronzes.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inscriptions shifted to viewing objects as a whole, triggering scholarly interests in looking closely at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which had become gradually important in dating bronzes. The bronze catalogues of the 30s also witnessed the turn of scholars' interests in research, which was related to overseas stimuli at the time, such as the studies of Sueji Umehara (1893-1983) and K.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1889-1978).
參考書目
(一)一手材料
〈凡例〉,《神州國光集》,第一集(1908),無頁碼。
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1940。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圖錄》,北平:來薰閣,1934。
王幼僑,《新鄭古器發現記》,1924年。
李泰棻,《癡盦藏金》,北平:國立師範學院史學系考古室,1940。
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籌備委員會編,《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出品圖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孫海波,《河南吉金圖志賸稿》,北平:考古學社,1939。
孫海波,《新鄭彝器》,河南:河南通志館,1937。
孫海波,《濬縣彝器》,河南:河南通志館,1937。
容庚,《古石刻零拾》,1934。
容庚,《古鏡影》,北平:燕京大學,1935。
容庚,《武英殿彝器圖錄》,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4。
容庚,《海外吉金圖錄》,北平:考古學社,1935。
容庚,《秦漢金文錄》,北平: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41。
容庚,《善齋彝器圖錄》,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6。
容庚,《頌齋吉金圖錄》,北平:考古學社,1933。
容庚,《頌齋吉金續錄》,北平:考古學社,1938。
容庚,《寶蘊樓彝器圖錄》,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29。
徐中舒,《氏編鐘圖釋》,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
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圖錄》,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5。
商承祚,《渾源彝器圖》,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6。
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陳氏百一廬,1922。
梅原末治,《刪訂泉屋清賞》,京都:住友吉左衛門,1934。
梅原末治,《河南安陽遺寶》,京都:小林寫真製版印刷所,1940。
梅原末治,《帝室博物館鑑賞錄》,東京:帝室博物館,1906。
梅原末治,《柉禁の考古學的考察》,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1933。
梅原末治,《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京都:小林寫真製版所出版部,1937。
梅原末治,《增訂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京都:小林出版部,1944。
梅原末治,《歐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大阪:中山商會,1933。
梅原末治,《戰國式銅器の研究》,京都: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1936。
梅原末治,《鑑鏡の研究》,東京:大岡山書店,1925。
麻席珍,《渾源出土古物圖說》,1935。
黃濬,《鄴中片羽初級》,北平:尊古齋,1935。
鄒壽祺編,《夢坡室獲古叢編》,1927。
靳云鶚,《新鄭出土古器物圖志(附續編、附編)》,1923。
劉節,《楚器圖釋》,北平:國立北平圖書館,1935。
劉體智,《善齋吉金錄》,1934。
廣告〈本集製版印刷之特色〉,《神州國光集》,4,1908。
廣告〈自本集起改良用宣紙綾絹印畫廣告〉,《神州國光集》,19,封面內頁,1911。
廣告〈改良宣紙印珂羅版中堂唐六如南州借宿圖大幅〉,《時報》,1910年12月2號
廣告〈謹告購畫諸君〉,《神州國光集》,9,頁4,1909。
濱田耕作,《泉屋清賞彝器部》,東京:國華社,1919。
羅振玉,《古器物學研究議》,天津:貽安堂,約1920。
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附續編)》,1917。
關百益,《殷墟器物存真》(第一集),河南:河南博物院,1931。
關百益,《傳古別錄(第一集)》,上虞羅氏玻璃版影印本,1928。
關百益,《鄭塚古器圖考》,中華書局,1928。
關百益撰,何日章校,《新鄭古器圖錄》,上海:商務印書館印刷,1929。
Willian Charles White, Tombs of old Lo-yang (Shanghai: 1934)
(二)相關研究
專書及圖錄
Bruce G. Trigger著、徐堅譯,《考古學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Christopher A. Reed著、張志強等譯,《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的發展(1876-1937)》,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王倚海主編,《南通博物苑百年院慶紀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王國維著、陳永正箋注,《王國維詩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頁156-160。
王慶祥、蕭文立校注,《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白謙慎,《吳大澂和他的拓工》,北京:海豚,2013。
朱鳳翰,《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2009。
朱劍心,《金石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余遜、容媛,〈出版界消息:14.澂秋館吉金圖〉,《燕京學報》,第9期(1931年),1947頁。
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 第十五卷‧書信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
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
李零,《鑠古鑄今——考古發現和復古藝術》,北京:三聯書店, 2007。
沈頌金,《考古學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來新夏,《中國近代圖書事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易新農、夏和順,《容庚傳》,廣州:花城,2010。
東莞市政協、莞城區辦事處編,《東莞地方文獻整理與東莞學人研究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5。
東莞市政協編,《容庚容肇祖學記》,廣州:廣東人民,2004。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查爾斯‧辛格等編,遠得玉等譯,《技術史》,第五冊,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洪榮華,《裝訂源流和補遺》,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3。
范慕含主編,《中國印刷近代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5。
容庚,《容庚學術著作全集:殷栔卜辭》,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容庚,《容庚學術著作全集:善齋彝器圖錄;西清彝器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容庚,《容庚學術著作全集:頌齋吉金圖錄;頌齋吉金續錄;海外吉金圖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容庚,《容庚學術著作全集:頌齋書畫錄;伏廬書畫錄;歷代著錄畫目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容庚,《容庚學術著作全集:寶蘊樓彝器圖錄;武英殿彝器圖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容庚,《頌齋述林》,香港:翰墨軒,1994。
徐堅,《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徐堅,《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馬奔騰輯注,《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馬雅貞,《刻畫戰勛: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圖書目錄(1897-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安陽發掘報告》,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29。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輯,《地方金石志彙編‧14》,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1998。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羣聯出版社,1954。
梅原末治,《考古學六十年》,東京:平凡社,1973。
許志浩,《中國美術期刊過眼錄(1911-1949)》,上海:上海書畫,1992。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東京:文求堂,1935。)
郭沫若,《沫若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郭沫若、廣東省博物館編,《郭沫若致容庚書簡》,北京:文物,2009。
陳平原,《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之外》,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陳洪波,《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陳傳嶺,〈民國時期度量衡制造機構介紹〉,《中國計量》,2015年1期,頁63-64。
富田升著、趙秀敏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藝術品流轉與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曾憲通編,《中山大學傑出人文學者文庫:容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曾憲通編,《容庚選集》,天津:天津人民,1994。
黃玄龍編,《金石癖》,台北:翦松閣,2011。
楊泓,《美術考古半世紀︰中國美術考古發現史》,北京︰文物,1997。
楊曉能著、唐際根、孫亞兵譯,《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8。
賈雙喜,《傳拓與傳拓技法問答》,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
端方,《陶齋藏石記》,臺北:臺聯國風,1980。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七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二十一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二十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八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十九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十六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六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四十三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獻集成》,第四十六冊,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劉錫權,《珂羅版工作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潘建國,《物質技術視閾中的文學景觀:近代出版與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羅振玉,《雪堂自述》,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三卷,附續編)》,臺北:台聯國風,1978。
顧廷龍,《藝風堂友朋書札‧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Brown, Shana J.Pastimes: From Art and Antiquarianism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Fogel, Joshua(ed.)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Poortenaar, Jan. The Technique of Prints and Art Reproduction Processes: A Study of Technical Process with 45 Specimens and 90 Illustrations, London: John Lane, 1933.
Robert Bagley, Max Loehr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bronzes : style and classif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rt , Ithaca :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2008.
Wu, Hung(ed.)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Chicago: The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0.
期刊與專書論文
Karlgren,B.著、劉叔揚譯,〈羌鐘之年代〉,《考古學報》,1936年第4期,頁281-307。
丁磐石,〈《燕京學報》的今昔(上)〉,《文史知識》,2012(9),頁103-109。
丁磐石,〈《燕京學報》的今昔(下)〉,《文史知識》,2012(10),頁97-101。
于省吾,〈于省吾自傳〉,《晉陽學刊》,1982年5期,49-53。
小川裕充,〈《美术丛书》の刊行について--ヨーロッパの概念"Fine Arts"と日本の訳语“美术”の导入〉,《美术史论丛》,2004年第20期,頁33-54。中文譯著見小川裕充著、陳韻如譯,〈關於《美術叢書》的出版-歐洲的「Fine Art」概念與日本譯語「美術」的引入〉,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相與殊相 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計畫網站http://eastasia.litphil.sinica.edu.tw/upload/zhtw/article_file/article_file_14.pdf ,檢索日期:2017年12月28日。
王正華,〈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1期(2011),頁277-320。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學人》,12期(1997),頁1-28。
王汎森,〈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譜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頁366-373。
王汎森,〈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清華學報》,25卷4期(1995),頁325-343。
王汎森,〈傅斯年與陳寅恪〉,《中國文化》,12期(1995),頁238-241。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1990.6),頁135-172。
王興,〈學習夏鼐1941年的講演稿:《考古學方法論》〉,《考古》,2017年第6期,頁112-120。
王瀛三、姜秀琴、宋慶元,〈關百益與河南博物館〉,《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頁77-80。
白謙慎,〈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2015),頁400-441。
石守謙,〈原跡、複本與畫史研究──中國畫史研究的回顧〉,《中國古代繪畫名品》(臺北︰雄獅,1989),頁153-158。
石璋如,〈李濟先生與中國考古學〉,收入《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史語所,1998),頁151-160。
朱賽虹,〈故宮早期刊物的特色及其歷史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5期,頁143-163。
朱賽虹,〈故宮博物院出版事業的首度輝煌——民國時期出版綜論〉,《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1期,頁124-148+161。
考古學社,〈考古學社簡章〉,《考古社刊》,第1期(1934),頁2。
佐藤進,〈珂羅版之路的開拓者小林忠治郎──以與羅振玉、董康、傅增湘的交流為中心〉,收入王勇主編,《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頁18-43。
佚名,〈石印新法〉,《格致匯編》,第七卷秋季號(1892),頁28-29。
佚名,〈照相銅版制法圖說〉,《科學畫報》,第1卷 第24期(1934年),頁930-932。
吳方正,〈晚清四十年上海視覺文化的幾個面向─以申報資料為主看圖像的機械複製〉,《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6期(2002),頁49-95。
吳學英,〈珂羅版復制技術(一)〉,《絲網印刷》,2004年第7期,頁40-41。
吳學英,〈珂羅版復制技術(二)〉,《絲網印刷》,2004年第8期,頁42-43。
吳學英,〈珂羅版復制技術(三)〉,《絲網印刷》,2004年第9期,頁44-45。
吳學英,〈珂羅版復制技術(四)〉,《絲網印刷》,2004年第10期,頁42-43。
李宗焜,〈劉體智與容庚往來函劄〉,《古今論衡》,13期(2005),頁3-36。
李濟,〈如何研究中國青銅器-青銅器的六個方面〉,《故宮季刊》,第一卷第一期,頁1-9。
李寶來,〈珂羅版與製版印刷〉,《印刷技術》,1999年第11期,頁75-77。
李鑄晉,〈海派與金石派〉,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頁245-249。
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古今論衡》,第一期(1998),頁4-29。
沈定平,〈西洋銅版畫在清宮廷流傳及其影響〉,《「偉大相遇」與「對等較量」:明清之際中西貿易與文化交流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頁557-583。
沈逢吉,〈金屬平版製版印刷術〉,《進德季刊》,第3期(1922年),頁52-54。
易東華,〈王國維的古器物學〉,《新美術》,2010年第6期,頁27-37。
林聖智,〈反思中國美術史學的建立:「美術」、「藝術」用法的流動與「建築」、「雕塑」研究的興起〉,《新史學》,23卷1期(2012),頁159-202。
邵子風,〈考古學社緣起〉,《考古社刊》,第一期,頁3-4。
查曉英,〈“金石學”在現代學科體制下的重塑〉,《中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83-96+206。
查曉英,〈中國考古學的形成〉,收入桑兵主編,《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頁189-212。
查曉英,〈地質學與現代考古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歷史研究》,2006年第4期,頁90-104+190-191。
查曉英,〈從“古物學”到“考古學”:1917~1925年北京大學的考古活動〉,《考古》,2017年第3期,頁110-120。
洪再新,〈自立于國際藝術市場上的“遺老”——試論羅振玉流亡京都期間的學術建樹與藝術交易〉,《新美術》,2010年第1期,頁14-24。
孫傳賢、劉樸,〈關百益先生在學術上的貢獻〉,《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頁81-85。
孫毅霖,〈民國時期的劃一度量衡工作〉,《中國計量》,2006年第3期,頁45-48。
容庚,〈考古學社之成立及願望〉,《考古社刊》,第一期,頁5-7。
容庚,〈西清金文眞偽存佚表〉,《燕京學報》,第5期(1929),頁68-133。
容庚,〈金文編序〉,《國學季刊》,第1卷第4期(1923),頁709-716。
容庚,〈書評:評金石書目四種〉,《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第2卷第2期(1929年),頁69-77。
容庚,〈殷周禮樂器考略〉,《燕京學報》,第1期(1927),頁84-143。
容庚,〈評猷氏集古錄第一集〉,《燕京學報》,第五期(1929年),頁965-966。
容庚,〈評猷氏集古錄第二集〉,《燕京學報》,第八期(1930年),頁1655-1656。
容庚、王國維,〈宋代金文箸錄表〉,《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頁6-70
容媛,〈出版界消息:2.濬縣彝器(孫海波箸)〉,《燕京學報》,第二十三期(1938年),頁314。
容媛,〈出版界消息:2.濬縣彝器(孫海波箸)〉,《燕京學報》,第二十三期,(1938年),頁301。
容媛,〈出版界消息:7.西清彝器拾遺(容庚編)〉,《燕京學報》,第二十七期(1940年),頁264-265。
容媛,〈出版界消息:考古學社考古專集三種考古叢書一種:二、楚器圖釋(永嘉劉節著)〉,《燕京學報》,第17期(1935年),頁225。
容媛、容庚,〈出版界消息:12. 猷氏集古錄(第三集),《燕京學報》,第十二期(1932年),頁2741-2742。
徐清,〈清末民國時期關于”金石學”概念的三种闡釋立場〉,《美術觀察》,2013年第11期,頁103-107。
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1930年代的中國〉,《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頁3-24+190。
桑兵,〈晚清民國時期的國學研究與西學〉,《歷史研究》,1996年第5期,頁30-45。
桑椹,〈青銅器全形拓技術發展的分期研究〉,《東方博物》,12期(2004),頁32-39。
神田喜一郎等,〈追想王靜安先生〉,收入陳平原編、濱田麻矢譯,《追憶王國維》(北京市:三聯書店,2009),頁384-397。
高去尋,〈評漢以前的古鏡之研究並論「淮式」之時代問題〉,《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4卷(1949年),頁1-19。
商承祚,〈評寶蘊樓彝器圖錄〉,《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第9卷第100期(1929),頁101-102。
張小李,〈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出版事業運作機制淺探——以故宮博物院藏民國檔案為論述中心〉,《中國出版史研究》,2016年第2期,頁138-152。
張勇、蘇巖,〈關百益《殷墟文字存真》分期分類的初步探索〉,《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頁82-106。
張昭軍,〈“國故”如何整理成“文化史”——以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為中心的討論〉,《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3期,頁109-121。
張峰,〈傅斯年與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建立〉,《學術探索》,2010年第4期,頁97-102。
張越,〈《國學季刊》述評〉,《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1期,頁71-80。
張越,〈關於《燕京學報》〉,《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4期,頁70-78。
許雅惠,〈《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圖錄》的版印特點與流傳〉,《古今論衡》,第18期(2008),頁76-96
許雅惠,〈《宣和博古圖》的「間接」流傳-以元代賽因赤答忽墓出土的陶器與《紹熙州縣釋奠儀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4期(2003),頁1-26。
許雅惠,〈宋、元《三禮圖》的版面形式與使用:兼論新舊禮器變革〉,《臺大歷史學報》,第60期(2017),頁57-117。
許雅惠,〈南宋金石收藏與中興情結〉,《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1期(2011),頁1-60。
許雅惠,〈關於宋代古物學之研究與討論〉,《中國史學》,第21卷(2011),頁67-77。
郭玉海,〈取象與存古——晚清全形拓的兩種審美視角〉,《故宮博物院院刊》2017第5期,頁146-152
郭玉海,〈響拓、穎拓、全形拓與金石傳拓之異同〉,《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1期,頁145-153。
陳邦直,〈羅振玉年譜〉,收入周康燮編,《羅振玉傳記彙編》(臺北:大同圖書公司,1978),頁73-134。
陳芳妹,〈宋古器物學的興起與宋仿古銅器〉,《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十期(2001),頁37-160。
陳芳妹,〈金學、石刻與法帖傳統的交會─《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宋拓石本殘葉的文化史意義〉,《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4期(2008),頁67-146。
陳芳妹,〈商周青銅容器研究的課題與方法〉,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中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組,1992),頁959-990。
陳芳妹,〈發掘初期「安陽」文物的國際性移動──羅振玉贈日本湯島聖堂的禮物〉,收入《金玉交輝:商周考古、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總會、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頁117-161。
陳芳妹,〈藝術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殷商青銅器藝術史研究方法的省思〉,收入《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181-248。
陳振濂,〈「美術」語源考(續):「美術」譯語引進史研究〉,《美術研究》,2004年第1期,14-23。
陳振濂,〈「美術」語源考:「美術」譯語引進史研究〉,《美術研究》,2003年第4期,60-71。
陳傳嶺,〈民國時期度量衡制造機構介紹〉,《中國計量》,2015年第1期,頁63-64。
陳夢家,〈中國古代銅器怎樣到美國去的〉,《文物參考資料》,第11期(1950年),頁87-91。
傅斯年,〈考古學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第3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頁88-95。
温廷敬,〈與容希白論高本漢評金村古墓聚英〉,《國立中山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史學專刊》,第3卷第1期(1938年),頁114-115。
程美寶,〈晚清國學大潮中的博物學知識——論《國粹學報》中的博物圖畫〉,《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頁18-31。
程美寶,〈複製知識——《國粹學報》博物圖畫的資料來源及其採用之印刷技術〉,《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95-109。
賀聖鼐,〈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收入莊俞、賀聖鼐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2013),頁178-202。
楊平,〈對西周銅器分期方法的幾點認識〉,《文博》,1996年第5期,頁17-23。
董作賓,〈羅雪堂先生傳略〉,《大陸雜誌》,24卷4期(1962),頁34。
翟建宏,〈青銅器分期斷代方法論研究〉,《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55-58。
劉宇珍,〈照相複製年代裡的中國美術:《神州國光集》的複製態度與文化表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5期(2013),頁185-254+258。
劉峰、範繼忠,〈民國(1919~1936)時期學術期刊研究述評〉,《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8年03期,頁4-12。
劉節,〈考古學社之使命〉,《考古學社社刊》,第2期(1935),頁3-5。
鄭師許,〈論所謂「秦式」銅器〉,《嶺南學報》,第4卷第2期(1935年),頁12-32。
魯道夫‧瓦格納(Rudolf Wagner)著、徐百柯譯,〈進入全球想像圖景:上海的《點石齋畫報》〉,《中國學術》,第8期(2001年),頁 1-96
賴毓芝,〈技術移植與文化選擇:岸田吟香與1880年代上海銅版書籍之進口與流通〉,收入《近代中日關係的多重面向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17),頁547-603。
賴毓芝,〈晚清中日交流下的圖像、技術與性別:《鏡影簫聲初集》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8期(2016),頁125-214。
賴毓芝,〈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叢畫》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5期(2014),頁57-127。
賴鈺勻,〈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評介〉,《新國學》,9期(2012),頁46-59。
薛永年,〈晚清金石拓片與書畫結合的博古畫〉,《粵海藝叢》,第二輯(2011),頁285-298。
謝小燕、王蕾,〈哈佛燕京學社北平辦事處歷史沿革〉,《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年4期,頁112-123。
羅志田,〈清季保存國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觀念異同〉,《近代史研究》,2002年2期,頁28-100。
羅振玉,〈古器物識小錄〉,收入《金石文獻集成》,第37冊(香港:明石文化,2004),頁380。
羅振玉,〈與友人論古器物學書〉,《雪窗慢稿》,收入《羅雪堂先生全集》,初編,第一冊(臺北:文華出版公司,1958)
Bai, Qianshen.(白謙慎) “From Composite Rubbing to Pictures of Antiques and Flowers (Bogu huahui): The Case of Wu Yun,” Orientations, no.38 (2007), pp. 52-60.
Claypool, Lisa. “Ways of seeing the nation: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National Essence Journal (1905 – 1911) and Exhibition Culture,” Positions 19, no.1 (2011), pp.55-82.
Hsu, Ya-Hwei.(許雅惠) “Reception of Chinese Bronze Antiquitie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Jap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Collections 29, no. 3 (November 2017), 481-496.
Karlgren,B., “Huai and Han,” BMFEA, no. 13.(1941), pp.1-117.
Karlgren,B., “New Studies On Chinese Bronzes,” BMFEA, no.9.(1937), pp.9-118.
Karlgren,B., “Yin and Chou in Chinese Bronzes,” BMFEA, no.8.(1936), pp.9-156.
Vinograd, Richard. “Patrimonies in Press: Art Publishing, Cultural Politics, and Canon Construction in the Career of Di Baoxian,” in Hung Wu, ed., 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Chicago: The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0), pp. 245-272.
Wang Cheng-Hua(王正華), “Luo Zhenyu and the Formation of Qiwu and Qiwuxue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Republican Era,”in Yang Chia-ling and Roderick Whitfield, eds, Lost Generation: Luo Zhenyu, Qing Loyalist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London: EAP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Art,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12), pp. 32-57.
Wang Cheng-Hua(王正華), “New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Collotype Reproduction of Antiquities in Modern China, circa 1908-1917,” in Joshua Fogel, ed.,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pp. 273-308.
學位論文
方偉,〈民國度量衡制度改革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7。
王小嬌,〈羅振玉與古器物學研究〉,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王娟,〈民國學術傳播中的《燕京學報》研究〉,北京印刷學院碩士論文,2012。
王偉佳,〈殷墟考古初期(1929-1930)的古物所有權之爭〉,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4。
白庭瑄,〈1872年朱偁、任薰《博古花卉圖四屏》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周常林,〈羅振玉與清末民初金石學〉,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0。
高明一,〈積古煥發:阮元(1765-1849)對「金石學」的推動與相關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劉娜,〈端方收藏研究〉,中國美術學院年碩士論文,2012。
劉晏汝,〈《故宮週刊》與清末民初藝術普及概念關聯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年碩士論文,2016。
賴鈺勻,〈端方與晚清展示文化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1。
Yu, Hui-chun.(余慧君), “Intersection of Past and Present: the Qianlong Emperor and His Ancient Bronzes,” (Ph. D. Princeton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2005)
Liu Yu-Jen (劉宇珍), “Publishing Chinese Art: Issue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China, 1905-1918,” (Ph. D.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0)
(三)資料庫
《申報》1935年4月13日,版次04 版,資料庫「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申報》典藏版」:http://taiwannews.lib.ntnu.edu.tw/搜尋時間:2017/12/28。
“The Internet Archive”:https://archive.org/about/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detail-db-1.php
「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http://140.122.127.137/
「大成古籍文獻全文數據庫」:http://guji.dachengdata.com/tuijian/showTuijianList.action?type=1